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如何全面估计产后出血的风险、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系统规范的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大出血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仍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1]。结论:重视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的检查以及加强这几个时期的心理指导和保健知识的普及;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全面评估产后出血的潜在因素、正确识别产后出血和准确估计产后出血的量,及时系统规范的处理产后出血,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正确识别;规范处理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35-01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对产妇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仍是我国目前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往往发展快、休克重,如不及时防治,可能继发贫血、产褥感染、垂体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产后迅速大量出血可能在短期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当前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仍是我们产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1999例,年龄15~41岁,平均年龄24岁,妊娠周在32―44周,平均孕周:39周±3周。
1.2出血量的测量方法 以容积法为主,辅以面积法和称重法、目测法。(1)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后用弯盘放置于臀下,待胎盘娩出、会阴伤口处理完后用面积法算血敷料加会阴垫称重合计。(2)剖宫产者切开子宫壁厚吸尽羊水后用负压吸引瓶收集加打湿腹部无菌洞巾的估计,其余出血与阴道分娩者相同。
2.结果
2.1 1999例产妇,其中:阴道分娩1599例,剖宫产400例;产后出血70例,出血率:3.5%。初产妇:45例,经产妇:25例。阴道分娩:54例,出血率:3.4%,其中阴道助产26例,占阴道产:48.1%;剖宫产:14例,出血率:3.5%,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50例,占71%,胎盘因素:11例,占:16%;软产道裂伤:8例,占:11.4 %;子宫内翻1例,占:1.4%。其中有两次以上人流史者:49例,足月分娩≥3次者6例,年龄≤18岁8例。
2.2 产后出血时间和量 产后2小时内出血59例,占:84.3%。产后2小时―24小时11例,占:15.7%;产后出血量:500ml―3000ml。其中出血500―1000ml者58例,占82.9%;1000ml―1500ml者10例,占14.2%;≥1500ml者2例,占:2.9%。
2.3治疗结果: 1例因子宫内翻复位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经保守治疗无效为抢救生命行子宫切除,1例因阴道血肿并后腹膜血肿转上级医院行髂内动脉栓塞后血肿清除缝合后痊愈,其余均根据出血原因予以针对性止血、快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预防感染等处理,全部治愈出院。
2.4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多次人流,多次孕产史,产程延长,年龄过小,有妊娠合并症(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等)者,剖宫产者和阴道助产者。
3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剖宫产也会大大增加产后出血。
3.1.1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1%,影响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众多复杂,常多因素相互影响:如多次分娩史,产程延长,年龄≤18岁,妊娠期合并症(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等),另外,产妇对孕产知识的缺乏,过度紧张、焦虑,临产后休息不好、进食少等易至产后子宫收缩乏力。
3.1.2 胎盘因素 为产后出血的第二大因素,第三产程如果胎盘剥离不全,部分胎盘、胎膜残留易至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不止。多次流产、引产导致子宫内膜甚至子宫肌层受损,剖宫产对子宫肌壁的损伤,易发生子宫内膜感染,再次妊娠易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至产后出血。
3.1.3 软产道损伤可引起产后大出血,急产、年龄过小、精神过度紧张、助产不当、会阴切开时机不当等易至软产道裂伤;产后检查不仔细、缝合不彻底均可至产后出血。
3.1.4 剖宫产 剖宫产至子宫肌壁不完整,加上如果子宫切口过高或者过低,缝合不当均易至产后出血。
3.1.5 子宫内翻 发生率低,一旦发生病情重,不及时处理,病情发展快,甚至危及产妇生命,与多次分娩、子宫过度膨胀(双胎、羊水过多等)、脐带过短、产程延长、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有关,一旦出现,要及时准确的判断和正确复位等。
3.2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出血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婚前、孕前性知识的宣教,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和避孕知识的普及,减少计划外怀孕和避免反复人流和引产;做好孕期系统保健,及时纠正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正确选择分娩医院和分娩方式,有高危因素者入院后要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不宜继续妊娠者要及时动员尽早终止妊娠,对每一位入院待产的孕妇都要全方位的评估病情,严密监护产程、严格剖宫产指征;并要及时和不定期的与病员和家属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使其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鼓励其进食、避免产妇及家属焦虑、紧张;另外,要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处置产妇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及早发现和规范的处置各种产后出血,才能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伤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 人民卫生出版 妇产科学[7] 2012-11,205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正确识别;规范处理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35-01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对产妇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仍是我国目前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往往发展快、休克重,如不及时防治,可能继发贫血、产褥感染、垂体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产后迅速大量出血可能在短期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当前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仍是我们产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1999例,年龄15~41岁,平均年龄24岁,妊娠周在32―44周,平均孕周:39周±3周。
1.2出血量的测量方法 以容积法为主,辅以面积法和称重法、目测法。(1)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后用弯盘放置于臀下,待胎盘娩出、会阴伤口处理完后用面积法算血敷料加会阴垫称重合计。(2)剖宫产者切开子宫壁厚吸尽羊水后用负压吸引瓶收集加打湿腹部无菌洞巾的估计,其余出血与阴道分娩者相同。
2.结果
2.1 1999例产妇,其中:阴道分娩1599例,剖宫产400例;产后出血70例,出血率:3.5%。初产妇:45例,经产妇:25例。阴道分娩:54例,出血率:3.4%,其中阴道助产26例,占阴道产:48.1%;剖宫产:14例,出血率:3.5%,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50例,占71%,胎盘因素:11例,占:16%;软产道裂伤:8例,占:11.4 %;子宫内翻1例,占:1.4%。其中有两次以上人流史者:49例,足月分娩≥3次者6例,年龄≤18岁8例。
2.2 产后出血时间和量 产后2小时内出血59例,占:84.3%。产后2小时―24小时11例,占:15.7%;产后出血量:500ml―3000ml。其中出血500―1000ml者58例,占82.9%;1000ml―1500ml者10例,占14.2%;≥1500ml者2例,占:2.9%。
2.3治疗结果: 1例因子宫内翻复位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经保守治疗无效为抢救生命行子宫切除,1例因阴道血肿并后腹膜血肿转上级医院行髂内动脉栓塞后血肿清除缝合后痊愈,其余均根据出血原因予以针对性止血、快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预防感染等处理,全部治愈出院。
2.4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多次人流,多次孕产史,产程延长,年龄过小,有妊娠合并症(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等)者,剖宫产者和阴道助产者。
3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剖宫产也会大大增加产后出血。
3.1.1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1%,影响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众多复杂,常多因素相互影响:如多次分娩史,产程延长,年龄≤18岁,妊娠期合并症(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等),另外,产妇对孕产知识的缺乏,过度紧张、焦虑,临产后休息不好、进食少等易至产后子宫收缩乏力。
3.1.2 胎盘因素 为产后出血的第二大因素,第三产程如果胎盘剥离不全,部分胎盘、胎膜残留易至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不止。多次流产、引产导致子宫内膜甚至子宫肌层受损,剖宫产对子宫肌壁的损伤,易发生子宫内膜感染,再次妊娠易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至产后出血。
3.1.3 软产道损伤可引起产后大出血,急产、年龄过小、精神过度紧张、助产不当、会阴切开时机不当等易至软产道裂伤;产后检查不仔细、缝合不彻底均可至产后出血。
3.1.4 剖宫产 剖宫产至子宫肌壁不完整,加上如果子宫切口过高或者过低,缝合不当均易至产后出血。
3.1.5 子宫内翻 发生率低,一旦发生病情重,不及时处理,病情发展快,甚至危及产妇生命,与多次分娩、子宫过度膨胀(双胎、羊水过多等)、脐带过短、产程延长、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有关,一旦出现,要及时准确的判断和正确复位等。
3.2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出血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婚前、孕前性知识的宣教,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和避孕知识的普及,减少计划外怀孕和避免反复人流和引产;做好孕期系统保健,及时纠正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正确选择分娩医院和分娩方式,有高危因素者入院后要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不宜继续妊娠者要及时动员尽早终止妊娠,对每一位入院待产的孕妇都要全方位的评估病情,严密监护产程、严格剖宫产指征;并要及时和不定期的与病员和家属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使其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鼓励其进食、避免产妇及家属焦虑、紧张;另外,要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处置产妇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及早发现和规范的处置各种产后出血,才能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伤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 人民卫生出版 妇产科学[7] 201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