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集运算、想象、实验、逻辑等多方位于一体的学科。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出发点展开学习,喜欢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将数学实验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建立对数学的初步感知,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最终目的是使小学生爱上数学,学好课堂知识并能将之应用于生活中。
一、借助生活素材导入
小学数学实验大部分基于生活实际。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借助教学辅助器材,一些工具或者模型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将复杂的数学图形分割化,将繁琐的数字运算简便化。通过人为创设数学情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物件都是由不同图形组成的,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呢?以简单图形为例,请学生将一块纸裁成梯形形状,不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的尺寸裁剪,只需形状相似即可。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剪裁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有不同的裁剪方式。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分别按照每一种方式计算梯形面积。学生给出答案:第一种方法,将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相加;第二种方法,将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相减,两种方式最终都可以得到梯形面积。学生从中认识了生活中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
“剪梯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个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吸引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尽量用已知的生活实例作铺垫,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同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小学生有“三好”:好奇、好动、好思。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创设简单的思维型实验,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再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而得出答案。之后改变条件,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规律提出假设,解决新的问题。
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为例,对于“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坐标系”等问题,小学生的认知普遍模糊,于是笔者以学生的座位为例进行引导(学生姓名以A、B、C代替)。
师:A同学坐在教室哪里?
生:第一排第一列。
师:B同学呢?C同学的位置呢?
生:B的位置在教室第三排第四列,C的位置在教室第四排第五列。
笔者接下来提出问题:“你们说B的座位在第三排第四列,C的位置在教室第四排第五列,是不是以A定位数过来的呢?”学生回答“是”,于是笔者紧接着问:“现在,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如果A坐在教室的第0排第0列,那么此时B同学坐在教室的哪一排哪一列,C同学呢?”学生开始思考,展开讨论。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字规律。有学生大胆提出,如果A的位置是0排0列,那么B的位置在第二排第三列。笔者鼓励其他学生大胆猜想,以B座位为定位基础,C同学的位置在哪儿?待学生给出正确回答后,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的概念,在这个例子中,A的位置就是坐标原点。继续提问:“如果以B的位置为坐标原点,C的位置在哪里?”问题层层深入,以相同的规律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及时总结规律的重要性。学生从生活实际感悟数学,以具体位置理解“坐标原点”“平移”等抽象概念,学会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三、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中的实验以学为主,以乐为基调,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度,不要以简单的“游戏性”代替数学教学的知识性和严谨性。在实验设置中,注意活跃课堂氛围,更要注意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学习分数除法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整数除以整数”的知识点,之后再计算分蛋糕的问题:1.每个人吃1/4个蛋糕,8个人一共吃多少个蛋糕?2.把两个蛋糕平均分给8个人,每个人能吃到多少蛋糕?3.有2个蛋糕,每个人能分到1/4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吃?这三道题体现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一样,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笔者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纸的5/7平均分成4份,用算式表示就是: ÷4= × = ,此时除法转成了乘法运算。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除数不为0)。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有的除法运算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数学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理解概念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形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设置相应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借助图形、公式或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完成新课程的学习。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数学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责任编辑:张淑光
一、借助生活素材导入
小学数学实验大部分基于生活实际。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借助教学辅助器材,一些工具或者模型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将复杂的数学图形分割化,将繁琐的数字运算简便化。通过人为创设数学情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物件都是由不同图形组成的,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呢?以简单图形为例,请学生将一块纸裁成梯形形状,不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的尺寸裁剪,只需形状相似即可。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剪裁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有不同的裁剪方式。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分别按照每一种方式计算梯形面积。学生给出答案:第一种方法,将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相加;第二种方法,将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相减,两种方式最终都可以得到梯形面积。学生从中认识了生活中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
“剪梯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个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吸引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尽量用已知的生活实例作铺垫,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同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小学生有“三好”:好奇、好动、好思。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创设简单的思维型实验,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再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而得出答案。之后改变条件,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规律提出假设,解决新的问题。
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为例,对于“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坐标系”等问题,小学生的认知普遍模糊,于是笔者以学生的座位为例进行引导(学生姓名以A、B、C代替)。
师:A同学坐在教室哪里?
生:第一排第一列。
师:B同学呢?C同学的位置呢?
生:B的位置在教室第三排第四列,C的位置在教室第四排第五列。
笔者接下来提出问题:“你们说B的座位在第三排第四列,C的位置在教室第四排第五列,是不是以A定位数过来的呢?”学生回答“是”,于是笔者紧接着问:“现在,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如果A坐在教室的第0排第0列,那么此时B同学坐在教室的哪一排哪一列,C同学呢?”学生开始思考,展开讨论。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字规律。有学生大胆提出,如果A的位置是0排0列,那么B的位置在第二排第三列。笔者鼓励其他学生大胆猜想,以B座位为定位基础,C同学的位置在哪儿?待学生给出正确回答后,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的概念,在这个例子中,A的位置就是坐标原点。继续提问:“如果以B的位置为坐标原点,C的位置在哪里?”问题层层深入,以相同的规律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及时总结规律的重要性。学生从生活实际感悟数学,以具体位置理解“坐标原点”“平移”等抽象概念,学会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三、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中的实验以学为主,以乐为基调,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度,不要以简单的“游戏性”代替数学教学的知识性和严谨性。在实验设置中,注意活跃课堂氛围,更要注意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学习分数除法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整数除以整数”的知识点,之后再计算分蛋糕的问题:1.每个人吃1/4个蛋糕,8个人一共吃多少个蛋糕?2.把两个蛋糕平均分给8个人,每个人能吃到多少蛋糕?3.有2个蛋糕,每个人能分到1/4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吃?这三道题体现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一样,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笔者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纸的5/7平均分成4份,用算式表示就是: ÷4= × = ,此时除法转成了乘法运算。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除数不为0)。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有的除法运算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数学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理解概念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形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设置相应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借助图形、公式或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完成新课程的学习。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数学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