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分析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能能够提高企业的供电质量,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优势展开论述,简单的分析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希望能够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些具体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输配电    用电工程    供电企业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正在迅速的发展,自21世纪以来,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通过借助网络、信息等技术,采用相关的系统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从而提升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优势
  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为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止到2019年6月底,仅蒙古自治区经甘其毛都口岸,累计向国外输出电力就达到了70.52亿瓦时,为我国带来了44.1669亿的贸易值。通过利用自动化技术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经济效益,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中运用自动化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电能损耗低,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额外的电能消耗从而节约供电成本;第二,实时监控,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迅速的采集和有效的分析,从而提升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第三,及时排除故障,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排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中的故障,从而增强企业供电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分析
  1、故障定位自动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迅速的定位,从而为及时排除故障,确保供电的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通过安装在各部分上的传感器定位装置,可以直接将故障信息发回,从而实现精准及时的故障定位,现如今,传感器的定位精度可达0.2m,并且在海拔4500m以下的地区都可以使用。故障定位自动化为相关人员的故障排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增强供电企业的稳定性,而且在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正常运行[2]。
  2、就地馈线自动化。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迅速的排除短暂性的故障,从而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拥有造价低、动作可靠等优势,能够通过对故障地点的精确定位,在供电系统出现短暂的停电故障时,自动闭合开关恢复运行,从而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平稳运行。现阶段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从事故发生到命令发出经常只需要0.15~0.2s,因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可以有效的确保企业的稳定性,提升相关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供电企业发展。
  3、调配自动化。用电高峰时期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阶段,除去主观的原因,也会有很多比如天气、温度等各方面外界的不可抗力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对用电高峰时段以及用电量大的地区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提前合理的分配电量,能够有效的减少故障的发生。调配自动化技术通过及时有效的收集各地区的用电数据,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实现电量的合理调配,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故障的发生几率。
  4、负荷管理自动化。2018年内蒙古全年最大供电负荷可达2779万千瓦,同比增长了350千瓦,因此隨着供电负荷急剧攀升,为了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顺利运行,负荷管理尤为重要。负荷管理是指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通过对用户的用电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节约电能,达到降低供电企业的运行成本的目的。在自动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中,可以通过实施的监控用户的电力负荷状态,采取周期性投切、故障情况下拉闸、降压减载的方式,提升相关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5、设备管理自动化。为了确保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正常运行,供电企业需要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但是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往往不能达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标准,因此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保持供电企业的平稳发展。设备管理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借助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的科技设备,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截止到2018年12月23日,在内蒙古电力系统中,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工作了6年,每次巡检仅需要2个小时,而人工巡检至少需要4个小时,因此自动化技术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结论:综上所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可以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故障定位自动化、就地馈线自动化、调配自动化、负荷管理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化等自动化技术,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运作成本,促进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海燕,侯莹莹,王业红,李宏玖,庄海燕.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影响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05):84-85+196.
  [2]杨永红. 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性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要】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点研究项目,尤其是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已经开始通过对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共同研究和调整,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基于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作用形式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这一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具体实践方法,以带动电力系统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自动化技术 电网调度  引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实践过程中,要从作
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维管状纳米材料,自1991年被发现以来,就以它优良的力学特性、热学特性和电学特性而被广泛地研究。其中,金属性碳纳米管具有电阻率低、单向导热性
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是当代通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LNA作为接收链路中的第一个有源器件,其主要作用是尽可能降低整个系统的噪声系数并提供合适的增益
【摘要】 在当前阶段,输配电工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渐加深,社会对供电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用电工程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用电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输配电及用电线路安全进行分析,在简单了解当前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后,从线路检修、线路材料、工作人员、运行方案等角度入手,提出具体的安全运行对策。  【关键词】 输配电 用电工程 线路安全 线路运行  引言:近几年来,城市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企业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城市规模快速发展,城市用电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现有的配电网保护配置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和企业对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因此提升我国配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建立多级继电保护配合系统是提升配电网供电稳定性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字】 配电网 多级继电保护 关键技术  引言:众所周知对于电网而言,供电的稳定性对一个区域的居民和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