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晋尖椒1、2、3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晋尖椒1、2、3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摘 要】
:
晋尖椒1、2、3号三个辣椒品种均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果面有皱折、辣味强的辣椒新品种,并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已在山西及周边省区推广种
【作 者】
:
马蓉丽
刘洪炯
焦彦生
吴海涛
【机 构】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出 处】
:
农业科技通讯
【发表日期】
:
2008年10期
【关键词】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尖椒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辣椒品种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尖椒1、2、3号三个辣椒品种均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果面有皱折、辣味强的辣椒新品种,并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已在山西及周边省区推广种植。
其他文献
保健黑花生的栽培技术要点
黑花生是富含蛋白质、精氨酸、硒、钾和黑色素的优良保健花生品种,与普通花生相比,其蛋白质、精氨酸含量分别高5%和23.9%,钾、锌、硒含量分别高19%、48%和101%。
期刊
栽培技术要点
黑花生
保健
花生品种
蛋白质
精氨酸
硒含量
黑色素
大花蕙兰的组培快繁技术
大花蕙兰是兰科兰属中的一部分大花附生种类及其杂交种.是世界上栽培最普及的洋兰之一.仅次于卡特兰和蝴蝶兰。它是一种名贵的气生兰.具有雍容华贵的外貌.色彩鲜艳的花朵.享有“兰
期刊
组培快繁技术
大花蕙兰
组织培养
工厂化生产
色彩鲜艳
供不应求
繁殖系数
芝麻新品种驻芝15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驻芝15号(试验名称驻03J-3)是以我所选育的育种中间材料驻81043为母本,驻9270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而成,2007年5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期刊
芝麻
高产稳产
驻芝15号
栽培技术
朝天椒“3—2”式麦套高产栽培技术
朝天椒“3—2”式麦套栽培模式是我所根据我地农民种植习惯总结出的一套小麦辣椒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近年来该模式在我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增产增效显著,为我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及
期刊
朝天椒
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
高效栽培模式
种植业结构调整
黄河中下游地区
种植习惯
移栽定植
高产水稻新品种协优31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协优315(协优M15)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株型理想、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后期转色好、米质较优、抗性较好等特点。2007
期刊
水稻新品种
栽培要点
选育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杂交水稻
品种审定
新组合
产量高
两系杂交早稻八两优18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八两优18是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新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后期成熟落色好,增产潜力大,米质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
期刊
两系杂交早稻
八两优1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马铃薯新品种紫花85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85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11月福鼎市首次从黑龙江省调入种薯25t,2006年在沿海平原和海拔600m山区进行春种示范
期刊
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851
生育特性
马铃薯
黑龙江
农科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张家口市玉米丝黑穗病趋于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是张家口市最重要的粮食、饲料(草)、经济兼用作物,种植面积370万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地的玉米生产可以划分为桑干河、洋河沿岸的河川区、坝下浅
期刊
玉米丝黑穗病
张家口市
综合防治
重发原因
种植面积
国民经济
玉米生产
浅山丘陵区
豫西地区平菇非侵染病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平菇非侵染病害是豫西地区平菇生产上的主要害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生产的产量、品质及栽培效益。本文阐述了该地区平菇栽培过程中常见非侵染病害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期刊
平菇
非侵染病害
病因
症状
防治方法
棉花新品种苏棉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苏棉26(原名“盐农1号”)新品种,是江苏省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稳产、耐枯、黄萎病,中熟陆地常规棉品种。
期刊
新品种
棉花
技术
栽培
选育
盐城市
江苏省
黄萎病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