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茎秆倒伏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品质和机械化收获,是当前玉米生产和育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加强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的研究,对提高品种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玉
【机 构】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茎秆倒伏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品质和机械化收获,是当前玉米生产和育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加强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的研究,对提高品种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玉米茎秆倒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遗传特征.茎秆倒伏与茎秆自身的强度密切相关.茎秆强度越高,抗倒伏性越强.茎秆强度受茎秆所处的发育阶段、茎秆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及其细胞壁成分等影响.处于分生组织的茎秆细胞分裂旺盛,较易折断,而进入生殖生长后,茎秆表皮、厚壁组织增厚,维管束发育成熟,对茎秆的支撑作用增强.茎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可溶性糖、无机物等均可提升茎秆强度.目前,研究者借助高通量表型平台,利用玉米连锁群体和自交系群体,采用各种定位方法,鉴定到一系列影响茎秆形态、强度、细胞壁成分的相关QTL和候选基因.研究表明,基于单倍型的QTL定位方法比基于单个SNP的定位效果好.一致性QTL分析将不同遗传群体的研究整合到一起,能够提高QTL结果的通用性.茎秆强度的遗传基础复杂,受微效多基因控制,位点间具有加性效应.茎秆成分QTL中的候选基因涉及细胞壁代谢、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等.MAIZEWALL是玉米细胞壁相关基因的重要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包含1156个玉米细胞壁生物学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强大的资源.已鉴定到一系列影响玉米茎秆细胞壁成分、茎秆形态和强度的基因,其功能涉及纤维素合成路径,如纤维素合成酶类、Cobra类、糖基转移酶和核糖转运蛋白类;苯丙烷路径基因,如控制bm1—bm5的相关基因;植物激素类,如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甾醇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如NAC、MYB;miRNA(ZmmiR528)以及F-box基因(stiff1)等.今后应积极探索不同发育时期玉米茎秆倒伏的力学机制;广泛发展自然群体或育种群体进行遗传分析;采取多种定位策略,提高抗倒伏相关基因鉴定的功效;针对优良等位基因,开发各类分子标记,加强抗倒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文将为玉米茎秆抗倒伏遗传机制解析及抗倒伏玉米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以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芩中的有效抑菌成分黄芩苷,探讨9种不同性质的DESs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DES-1为最优提取溶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
归纳空气负(氧)离子研究进展和前沿热点,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air negative oxygen ion”为检索对象,获取2002-2019年收录的空气负(氧)
茶园土壤通过微生物作用释放大量氧化亚氮(N2O),因此需迫切了解茶园土壤N2O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茶园土壤N2O减排提供理论依据.从氮源、有机质、pH、水分、温度、质地等
对2001-2019年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梳理地被植物的概念、分类和研究趋势,对其在园林中应用的品种资源、应用原则与形式、应用评价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国内
通过分析四川省典型的丘陵、山地乡村旅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差异,为乡村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四川丘陵区的平乐镇和高山峡谷区的梭坡乡为研究区,收集乡村旅游相
[目的]谷子抽穗时间的适应性表现是广适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分析抽穗时间关键基因的遗传变异和单倍型效应,为品种适应性改良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选择象山港海域人工鱼礁、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浮筏式养殖区等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其与对照区浮游动物群落及栖息环境差异,探究典型海
[目的]对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讨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消减产量差的潜力,以期为中国甘蔗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统计数据和文
【目的】探讨耕作覆盖对旱作土壤团粒结构、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于2013—2016年进行连续3个作物生长季定位试验,通过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免耕、翻耕)和3种覆盖措施(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不覆盖),研究耕作结合覆盖对土壤团聚体数量、土壤蓄水量及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耕作方式、覆盖措施及二者交互作用可显著增加0—40 cm土层>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深
[目的]使用遥感技术对2017—2020年河南省冬小麦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高精度的提取,然后对2020年冬小麦的长势进行高频度的监测并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基于谷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