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骨折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特定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表以及抑郁自评表的方式来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治疗组干预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的评分明显比干预前低,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不明显,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殊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焦虑以及抑郁状态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折患者;焦虑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骨折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特定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骨折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特定的护理干预。治疗组80例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1.5)岁;对照组80例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在21-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骨折之后1周之内进行手术的成年患者;②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能正确回答自评表的内容。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内脏器官疾病以及其他的躯体并发症;②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以及患者近3个月服用精神类药物。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具体有以下一些方面:
①疼痛干预:让患者平卧或者侧卧,抬高患肢30-40度,为患者做向心性的肌肉按摩,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疼痛,同时使用自制的冰袋进行间断性的冷敷;
②心理干预:相关人员及时、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引导患者倾诉自己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③行为干预:可以采用典型的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兴趣以及性格选择适合患者的音乐,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的最佳时间是1-1.5个小时,其中音乐最好是以舒展、缓慢的风格为主;
④社会支持干预:多与患者的家人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朋友、亲属以及同事探望患者,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走出抑郁,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
⑤认知干预。认知干预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与手段加强患者对骨折手术以及骨折疾病的认识。首先,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骨折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状态以及治疗的前景。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状态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情绪的疗法,改变患者原有的对骨折疾病不合理的认识,并对患者在疾病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状态与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疏导与改正。同时,针对不同时期患者的疾病状态还应该要有不一样的指导方法,也应该要让患者清楚认识骨折术后有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效果,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对疾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1.3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在患者干预前3天以及干预后第15天进行相关的调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来对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进行评分,分数在20-80分之间,患者的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的表现越重。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的资料采用方差进行分析,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的平方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的评分明显比干预前低,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不明显。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表见下表(表1):
3.讨论
骨折属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突发事件,对患者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而在骨折的手术中,患者往往会由于疼痛、康复慢、长期卧床以及经济负担等因素而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2]。尤其是随着当前我国交通事业以及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不断增大[3]。相关的数据表明:骨折性患者在术中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为47.7%,而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为33.1%。由于骨折疾病的突发性,非常容易引起患者的负性情绪,患者尤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表现为头昏、疼痛、心肌以及乏力,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以及生活的质量,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
针对骨折患者术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状态,需要相关的护理人员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护理,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要多与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与排解。对不同护理阶段以及不同治疗状态的患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变患者对骨折手术不正确的认识。积极引导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客观认识。采用音乐疗法等行为干预让患者彻底地放松自己的心情,以最好的状态来配合相关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在对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要注意加强与患者的家人、朋友的沟通,取得患者家人的信任与支持,进而进一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培养患者的乐观心态。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干预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的评分明显比干预前低,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积极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的改善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玲,朱秋红,隋桂英.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02):123-130.
[2]杨新梅.创伤骨折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家庭护士,2010,(23):130-133.
[3]翟爱玉,王熙宁.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6):125-130.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折患者;焦虑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骨折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特定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骨折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特定的护理干预。治疗组80例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1.5)岁;对照组80例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在21-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骨折之后1周之内进行手术的成年患者;②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能正确回答自评表的内容。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内脏器官疾病以及其他的躯体并发症;②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以及患者近3个月服用精神类药物。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具体有以下一些方面:
①疼痛干预:让患者平卧或者侧卧,抬高患肢30-40度,为患者做向心性的肌肉按摩,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疼痛,同时使用自制的冰袋进行间断性的冷敷;
②心理干预:相关人员及时、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引导患者倾诉自己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③行为干预:可以采用典型的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兴趣以及性格选择适合患者的音乐,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的最佳时间是1-1.5个小时,其中音乐最好是以舒展、缓慢的风格为主;
④社会支持干预:多与患者的家人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朋友、亲属以及同事探望患者,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走出抑郁,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
⑤认知干预。认知干预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与手段加强患者对骨折手术以及骨折疾病的认识。首先,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骨折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状态以及治疗的前景。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状态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情绪的疗法,改变患者原有的对骨折疾病不合理的认识,并对患者在疾病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状态与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疏导与改正。同时,针对不同时期患者的疾病状态还应该要有不一样的指导方法,也应该要让患者清楚认识骨折术后有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效果,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对疾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1.3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在患者干预前3天以及干预后第15天进行相关的调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来对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进行评分,分数在20-80分之间,患者的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的表现越重。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的资料采用方差进行分析,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的平方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的评分明显比干预前低,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不明显。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表见下表(表1):
3.讨论
骨折属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突发事件,对患者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而在骨折的手术中,患者往往会由于疼痛、康复慢、长期卧床以及经济负担等因素而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2]。尤其是随着当前我国交通事业以及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不断增大[3]。相关的数据表明:骨折性患者在术中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为47.7%,而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为33.1%。由于骨折疾病的突发性,非常容易引起患者的负性情绪,患者尤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表现为头昏、疼痛、心肌以及乏力,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以及生活的质量,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
针对骨折患者术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状态,需要相关的护理人员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护理,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要多与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与排解。对不同护理阶段以及不同治疗状态的患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变患者对骨折手术不正确的认识。积极引导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客观认识。采用音乐疗法等行为干预让患者彻底地放松自己的心情,以最好的状态来配合相关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在对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要注意加强与患者的家人、朋友的沟通,取得患者家人的信任与支持,进而进一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培养患者的乐观心态。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干预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的评分明显比干预前低,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积极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的改善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玲,朱秋红,隋桂英.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02):123-130.
[2]杨新梅.创伤骨折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家庭护士,2010,(23):130-133.
[3]翟爱玉,王熙宁.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6):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