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营孜煤矿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工程,井田南北长8.3千米,东西平均宽6.0千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5.45亿吨,可采储量2.18亿吨,煤种以气煤和1/3焦煤为主,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年,配套建有选煤厂、污水处理厂,概算总投资16.47亿元,规划中建有煤泥煤矸石电厂,煤矸石砖厂。井田地跨宿州、淮北两市,公路有合徐高速横贯矿区,18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与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相连,交通运输便利。2010年6月8日,通过国家验收委员会项目竣工验收,实现正式投产。
今年以来,钱营孜煤矿面对持续稳定发展的安全形势,坚持以集团公司“136”安全文化建塑工作体系为指导,着力构建“36510”安全文化体系,精心打造“36510”安全文化品牌,建立大渗透、大管理、大保障、大教育和大执行等“五大”安全管理机制,让安全文化全方位融入、全过程渗透,全面推进安全自主管理。矿井消灭了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创造了一井一面、日产万吨以上的高产高效记录;锻造出首个300万吨级以上的采煤队,拥有了一支综采工作面专业化安装拆除队伍。并举办了全省锚杆支护现场会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现场会。今年先后迎来了60多家省内外学习考察参观团体。
“36510”安全文化体系的内涵
为使安全文化建塑形成完备的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我矿构建了“36510”安全文化体系,形成安全文化建塑的新格局。这一建塑体系,是以“三基建设、三项建设、三严、三按、三个提高”的五个“三”管理为基础,以“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的“六预”和五级隐患排查治理为安全防范手段,以安全管理五大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创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主线,追求“管理零缺陷、人员零伤害、安全零事故”的目标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管理体系。
“36510”安全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涵义是:
“3”,即三基建设:基础、基层、基本功;安全管理体系三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三严管理:严管理、严制度、严问责;三按管理: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三个提高: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提高全员安全素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6”,即六预: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
“5”,即五级隐患排查治理:矿、专业、科区、班组、员工五级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闭合管理;构建五大保障体系:安全大文化体系、本安型大管理体系、科技大保障体系、安全培训大教育体系、管理队伍大执行体系。
“1”:一条主线——创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0”:安全管理目标——管理零缺陷、人员零伤害、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构建“五大”安全管理文化新格局、新机制,加速推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
构建安全“大渗透”体系,无形管理铸魂强基更“给力”
一是理念渗透启示。采取多种措施,狠抓宣传灌输。推行了仪式渗透、诵读渗透、考试渗透、典型渗透、牌板渗透、大众传媒渗透等方法,强化对员工安全理念内涵的培训,找准员工认知安全理念的共振点。同时,与制度建设、管理流程优化再造紧密结合,使安全愿景、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渗透到每名职工的心灵深处,成为引领企业安全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二是视听交融熏陶。一是强化地面视听交融。从宿舍区到矿工业广场建立了安全文化灯箱、在生产辅助楼设立安全文化长廊,在联合福利楼和办公楼之间设置亲情话廊,矿中高层管理人员每人一条安全文化寄语,提醒员工时刻把安全放在心头。在井口设置大型安全电子彩屏,制作悬挂了大量富有人文关怀的牌板、灯箱,实现了安全教育“一条龙”式的宣灌。制作精美的员工家庭安全全家福,员工班面对全家福进行宣誓,使安全与亲情链接起来,增强了做好安全工作的家庭责任感。二是强化井下现场视听交融。在车场及大巷安设了音乐播放器和机车报站器,通过优美的音乐舒缓员工朋友们的心情。井下设有生态金鱼池、听泉茶社、井下设了洗手间,既改善了环境卫生。把国家规定的58种安全标识、7种安全色,全部运用到井下每个作业岗点和生产现场,。三是强化员工生活环境视听交融。
三是活动参与激励。强化“三违”整治,除严格经济处罚外,实行了“三网联动”办法,就是由群监网、青岗网和家属协管网联合行动,对严重“三违”人员进行深入帮教,采取办班学习、谈心帮教、现身说教、曝光亮相、家属签字“五关”帮教法,使“三违”人员真正接受教训,很大程度上防止和避免了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构建本安型大管理体系,整体提升安全高效矿井的创建水平
一是狠抓班前“三关”管理。即班前礼仪“关”,规范员工行为训练“关”,把好员工心理调适“关”。注重人文关怀,强化从员工思想源头抓安全,各矿普遍建立了管理人员谈心制度,设立了“员工心理诊所”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心理疏导和走访谈心。全年累计走访谈心都突破6000人次。
二是有效提高班组管理效能。在班组队伍建设上,首先积极探索班组建设,制定完善了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优化班组自主管理流程,召开不同形式的班组论坛,积极探讨班组管理新模式。矿基层单位发挥班组小载体、大功能的作用,探索出了许多有特色的管理法,有效提高了班组管理效能。
三是强化标杆引领。实行班队长全员培训、月度动态考核,大力表彰先进班组典型,强化标杆引领。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矿单产单进和生产系统高效水平,相继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云南杯”季度原煤高产赛、“草原杯”开拓单进赛等活动。开展安检员、放炮员、瓦检员“三大员”落实责任擂台赛。积极建立安全生产承诺制度,促进安全生产诚信化。
四是管理创新保安全。在强化现场管理上,以创建“示范工程”为引领,积极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五级验收”,健全井下岗位“6S”标准,建立工程质量档案,实行工程留名制,强化质量标准化动态考核,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实现了人车管理地铁化、人行管理马路化、车场管理站台化。
构建科技“大保障”体系,增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支撑力”
一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不断加大安全技改投入的力度,使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安全运行可靠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科技含量和设备的安全保障系数,实现了采掘生产机械化、辅助系统自动化、皮带集中控制化、安全监测数字化、设备开停集控化的“五化”目标。
二是产学研推动生产力。今年以来,共征集应用五小科技25项、各类建议563条;CIA持续改进方面共收集127项,课题攻关方面开展8项,实施7项,其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已有5项获批,承担集团公司自主攻关项目4项,4项优秀设计成果荣获集团公司奖励。在集团公司第八届科技大会上,《钱营孜煤矿一井一面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荣获特等奖,《煤巷锚网支护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一等奖。2011年全年累计实施CIA项目51个,提出合理化建议655条,收集“五小科技”116项,实际创效1000多万元。
三是安全信息管理更高效。与徐州翰林公司共同研发了钱营孜煤矿本质安全型阳光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把全员入井、员工不安全行为、领导值班、反“三违”、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绩效考核、员工培训等情况全部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完美结合,打造隐患信息短信平台,该系统可做到对各类安全信息分类汇总、及时公布,最终达到安全信息管理不断量化、细化、公开化、人性化。
构建安全培训“大教育”体系,打造高技能、高素质的现代化员工队伍
一是全员培训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正负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岗位准入制度和安全结构工资,将安全培训与奖金分配挂钩,调动了员工学技术、保安全的积极性。构建多层次的员工安全培训体系,形成了“631”的安全培训长效机制,即把60%的员工日常学习培训任务落实到矿、区队、班组,把30%的特殊工种培训任务落实到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把10%的优秀员工选送到上级培训机构和大专院校进行深造,实现了教育培训的经常化、规范化。大力推行“365”培训法,通过“集团公司、生产矿、区队、班组梯级培训”模式,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分三班进行安全常识学习,技术授课、解疑释惑,强化员工的安全技能。
二是重点培训强化技能。突出四个层次,狠抓区队干部、班组长、安监员、员工的综合培训,做到内培与外培相结合,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使区队干部知道怎么管、班组长清楚怎么带、安监员明白怎么查、员工懂得怎么干。针对大批新青工进入矿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严格落实“五个不准”要求,不经培训不准下井,认识不提高不准下井,考试不及格不准下井,不签订师徒合同不准下井,师徒不在同一地点施工不准下井,确保员工人人会安全。
三是实践锻炼提升素质。找准培训与实践的结合点,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将课堂搬到井下,将考场移到现场。规定现场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等现场管理人员,每人每天至少对2~3名职工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帮教,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天下井对现场训练情况进行抽检,实行现场写实,与工资收入挂钩考核。在此基础上,经常性开展专业人员讲授、操作者复述、员工提问、领导总结提高的“复课式培训”,大大增强了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广“精优作业法”精炼行动,建成了机运部斜巷小绞车、胶带输送机司机,等多个实操基地,并在基层每个每班队开展了每周一练活动,较好地提升了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从开展全员现场实操演练活动以来,有效的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现场操作能力。截至目前我矿共开展实操演练936场,演练达7870人次,包涵煤矿所有作业工种。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桃园镇钱营孜煤矿政治工作部)
今年以来,钱营孜煤矿面对持续稳定发展的安全形势,坚持以集团公司“136”安全文化建塑工作体系为指导,着力构建“36510”安全文化体系,精心打造“36510”安全文化品牌,建立大渗透、大管理、大保障、大教育和大执行等“五大”安全管理机制,让安全文化全方位融入、全过程渗透,全面推进安全自主管理。矿井消灭了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创造了一井一面、日产万吨以上的高产高效记录;锻造出首个300万吨级以上的采煤队,拥有了一支综采工作面专业化安装拆除队伍。并举办了全省锚杆支护现场会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现场会。今年先后迎来了60多家省内外学习考察参观团体。
“36510”安全文化体系的内涵
为使安全文化建塑形成完备的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我矿构建了“36510”安全文化体系,形成安全文化建塑的新格局。这一建塑体系,是以“三基建设、三项建设、三严、三按、三个提高”的五个“三”管理为基础,以“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的“六预”和五级隐患排查治理为安全防范手段,以安全管理五大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创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主线,追求“管理零缺陷、人员零伤害、安全零事故”的目标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管理体系。
“36510”安全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涵义是:
“3”,即三基建设:基础、基层、基本功;安全管理体系三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三严管理:严管理、严制度、严问责;三按管理: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三个提高: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提高全员安全素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6”,即六预: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
“5”,即五级隐患排查治理:矿、专业、科区、班组、员工五级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闭合管理;构建五大保障体系:安全大文化体系、本安型大管理体系、科技大保障体系、安全培训大教育体系、管理队伍大执行体系。
“1”:一条主线——创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0”:安全管理目标——管理零缺陷、人员零伤害、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构建“五大”安全管理文化新格局、新机制,加速推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
构建安全“大渗透”体系,无形管理铸魂强基更“给力”
一是理念渗透启示。采取多种措施,狠抓宣传灌输。推行了仪式渗透、诵读渗透、考试渗透、典型渗透、牌板渗透、大众传媒渗透等方法,强化对员工安全理念内涵的培训,找准员工认知安全理念的共振点。同时,与制度建设、管理流程优化再造紧密结合,使安全愿景、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渗透到每名职工的心灵深处,成为引领企业安全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二是视听交融熏陶。一是强化地面视听交融。从宿舍区到矿工业广场建立了安全文化灯箱、在生产辅助楼设立安全文化长廊,在联合福利楼和办公楼之间设置亲情话廊,矿中高层管理人员每人一条安全文化寄语,提醒员工时刻把安全放在心头。在井口设置大型安全电子彩屏,制作悬挂了大量富有人文关怀的牌板、灯箱,实现了安全教育“一条龙”式的宣灌。制作精美的员工家庭安全全家福,员工班面对全家福进行宣誓,使安全与亲情链接起来,增强了做好安全工作的家庭责任感。二是强化井下现场视听交融。在车场及大巷安设了音乐播放器和机车报站器,通过优美的音乐舒缓员工朋友们的心情。井下设有生态金鱼池、听泉茶社、井下设了洗手间,既改善了环境卫生。把国家规定的58种安全标识、7种安全色,全部运用到井下每个作业岗点和生产现场,。三是强化员工生活环境视听交融。
三是活动参与激励。强化“三违”整治,除严格经济处罚外,实行了“三网联动”办法,就是由群监网、青岗网和家属协管网联合行动,对严重“三违”人员进行深入帮教,采取办班学习、谈心帮教、现身说教、曝光亮相、家属签字“五关”帮教法,使“三违”人员真正接受教训,很大程度上防止和避免了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构建本安型大管理体系,整体提升安全高效矿井的创建水平
一是狠抓班前“三关”管理。即班前礼仪“关”,规范员工行为训练“关”,把好员工心理调适“关”。注重人文关怀,强化从员工思想源头抓安全,各矿普遍建立了管理人员谈心制度,设立了“员工心理诊所”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心理疏导和走访谈心。全年累计走访谈心都突破6000人次。
二是有效提高班组管理效能。在班组队伍建设上,首先积极探索班组建设,制定完善了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优化班组自主管理流程,召开不同形式的班组论坛,积极探讨班组管理新模式。矿基层单位发挥班组小载体、大功能的作用,探索出了许多有特色的管理法,有效提高了班组管理效能。
三是强化标杆引领。实行班队长全员培训、月度动态考核,大力表彰先进班组典型,强化标杆引领。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矿单产单进和生产系统高效水平,相继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云南杯”季度原煤高产赛、“草原杯”开拓单进赛等活动。开展安检员、放炮员、瓦检员“三大员”落实责任擂台赛。积极建立安全生产承诺制度,促进安全生产诚信化。
四是管理创新保安全。在强化现场管理上,以创建“示范工程”为引领,积极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五级验收”,健全井下岗位“6S”标准,建立工程质量档案,实行工程留名制,强化质量标准化动态考核,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实现了人车管理地铁化、人行管理马路化、车场管理站台化。
构建科技“大保障”体系,增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支撑力”
一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不断加大安全技改投入的力度,使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安全运行可靠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科技含量和设备的安全保障系数,实现了采掘生产机械化、辅助系统自动化、皮带集中控制化、安全监测数字化、设备开停集控化的“五化”目标。
二是产学研推动生产力。今年以来,共征集应用五小科技25项、各类建议563条;CIA持续改进方面共收集127项,课题攻关方面开展8项,实施7项,其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已有5项获批,承担集团公司自主攻关项目4项,4项优秀设计成果荣获集团公司奖励。在集团公司第八届科技大会上,《钱营孜煤矿一井一面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荣获特等奖,《煤巷锚网支护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一等奖。2011年全年累计实施CIA项目51个,提出合理化建议655条,收集“五小科技”116项,实际创效1000多万元。
三是安全信息管理更高效。与徐州翰林公司共同研发了钱营孜煤矿本质安全型阳光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把全员入井、员工不安全行为、领导值班、反“三违”、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绩效考核、员工培训等情况全部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完美结合,打造隐患信息短信平台,该系统可做到对各类安全信息分类汇总、及时公布,最终达到安全信息管理不断量化、细化、公开化、人性化。
构建安全培训“大教育”体系,打造高技能、高素质的现代化员工队伍
一是全员培训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正负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岗位准入制度和安全结构工资,将安全培训与奖金分配挂钩,调动了员工学技术、保安全的积极性。构建多层次的员工安全培训体系,形成了“631”的安全培训长效机制,即把60%的员工日常学习培训任务落实到矿、区队、班组,把30%的特殊工种培训任务落实到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把10%的优秀员工选送到上级培训机构和大专院校进行深造,实现了教育培训的经常化、规范化。大力推行“365”培训法,通过“集团公司、生产矿、区队、班组梯级培训”模式,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分三班进行安全常识学习,技术授课、解疑释惑,强化员工的安全技能。
二是重点培训强化技能。突出四个层次,狠抓区队干部、班组长、安监员、员工的综合培训,做到内培与外培相结合,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使区队干部知道怎么管、班组长清楚怎么带、安监员明白怎么查、员工懂得怎么干。针对大批新青工进入矿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严格落实“五个不准”要求,不经培训不准下井,认识不提高不准下井,考试不及格不准下井,不签订师徒合同不准下井,师徒不在同一地点施工不准下井,确保员工人人会安全。
三是实践锻炼提升素质。找准培训与实践的结合点,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将课堂搬到井下,将考场移到现场。规定现场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等现场管理人员,每人每天至少对2~3名职工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帮教,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天下井对现场训练情况进行抽检,实行现场写实,与工资收入挂钩考核。在此基础上,经常性开展专业人员讲授、操作者复述、员工提问、领导总结提高的“复课式培训”,大大增强了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广“精优作业法”精炼行动,建成了机运部斜巷小绞车、胶带输送机司机,等多个实操基地,并在基层每个每班队开展了每周一练活动,较好地提升了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从开展全员现场实操演练活动以来,有效的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现场操作能力。截至目前我矿共开展实操演练936场,演练达7870人次,包涵煤矿所有作业工种。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桃园镇钱营孜煤矿政治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