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进入冬季,一些人,尤其是敏感型或感情比较脆弱的妇女和老人容易出现莫名的烦躁、易怒,干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减退等情况,但检查却不是生理疾病所致。一旦气候转暖,春回大地,这些症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自行消失,情绪与神态也恢复正常。有专家称这种状况是患上了季节性情感障碍,是心理上的“感冒”,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并要进行及时的调适,以防止发展成更为严重的抑郁症。
冬季为何易忧郁
现代医疗气象学研究证明:这种所谓的“心理感冒”,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的失常。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冬日气候寒冷,草枯叶烂,万物凋零,自然界一派萧条景象,一些人(特别是多愁善感的中老年人)容易因此触景生情,产生凄凉之感,给人体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等情况。
2冬季昼短夜长,还容易出现阴暗天气,使日光照射时间大大缩短,导致人体褪黑激素(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分泌增加,再加上气温明显降低,人们到户外活动减少,这些都是不利于人们情绪的调节,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感加重、思维迟缓等。
3冬季人们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足,也不利于情绪的缓解和宣泄,这样容易诱发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或自信心减弱、情绪沮丧等不良现象。
4从生理角度讲,人的身体面对外界寒冷的刺激,会有一种自我应激调节反应,如出现血压升高等状态,从而造成人的烦躁不安等情绪异常。
你是否患了“心理感冒”
常年工作或生活于室内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那些多愁善感的中老年人,还有平素对寒冷的刺激比较敏感的,比一般人更易产生冬季“心理感冒”。
你是否患了“心理感冒”,可以通过以下要点进行自我对照:
总感到情绪低沉、闷闷不乐;
对生活感到没意思、没劲;
感觉思维和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
遇到事情常常自责、内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
容易疲劳、不愿活动;
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睡眠时间增长,自信心减弱;
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容易分散;
特别容易受惊,也容易感伤,感情脆弱;
抱怨身体各处疼痛,但又查不出问题;
食欲不振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
遇到有魅力的异性,却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的吸引力;
不再注意自己的仪表,邋邋遢遢。
6招帮你摆脱“心理感冒”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不一定每条都对上),就有可能是患上“心理感冒”了。患者除了要早就诊,在日常中还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对及时走出“心理感冒”的困境大有裨益。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延长光照时间 研究发现: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以抑制此激素的分泌。因此,在日照少的冬季,只要天气和时间许可,人们就应自觉地多到户外晒晒太阳,既可暖和身体,又能多呼吸新鲜空气,并使人心情开朗。
加强体育锻炼 冬天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耐寒抗病能力,而且可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症状。由于冬季气候条件的关系,外出锻炼应讲究时间的选择,专家认为以每日的上午8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5时这两个时段为最佳,并要在没有雾的时候进行。
积极参与社交 在力所能及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多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交活动,把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之中,与他人多交朋友、多交谈;并要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使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这些都有利于放松情绪,忘记孤独和烦恼,调节好心情。
保持情绪乐观 平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乐观情绪,心胸要开阔、豁达,保持意志安逸宁静,且要科学安排日常生活,注意起居规律,劳逸结合(但要避免太多的卧床时间),防止过度劳累,使心情舒畅。同时,可用色彩调节心情:从服饰到家庭、办公室的环境,在冬季有意识变换或增加一些鲜艳、温暖的颜色,帮助自己尽量开朗和增强自信心。
合理食物调节 在冬季,可适当多吃些高热量、有健脑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狗肉、牛肉、羊肉、鸡肉、鸽肉、桂圆、栗子、核桃、香菜、韭菜、大蒜、洋葱等;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如红椒、青花菜、西红柿、红薯等)和水果(如草莓、橘子、石榴、猕猴桃、橙子、红枣、山楂、葡萄等),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以调节大脑的功能,保持体力充沛,使精神振奋,对防治“心理感冒”大有帮助。
冬季为何易忧郁
现代医疗气象学研究证明:这种所谓的“心理感冒”,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的失常。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冬日气候寒冷,草枯叶烂,万物凋零,自然界一派萧条景象,一些人(特别是多愁善感的中老年人)容易因此触景生情,产生凄凉之感,给人体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等情况。
2冬季昼短夜长,还容易出现阴暗天气,使日光照射时间大大缩短,导致人体褪黑激素(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分泌增加,再加上气温明显降低,人们到户外活动减少,这些都是不利于人们情绪的调节,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感加重、思维迟缓等。
3冬季人们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足,也不利于情绪的缓解和宣泄,这样容易诱发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或自信心减弱、情绪沮丧等不良现象。
4从生理角度讲,人的身体面对外界寒冷的刺激,会有一种自我应激调节反应,如出现血压升高等状态,从而造成人的烦躁不安等情绪异常。
你是否患了“心理感冒”
常年工作或生活于室内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那些多愁善感的中老年人,还有平素对寒冷的刺激比较敏感的,比一般人更易产生冬季“心理感冒”。
你是否患了“心理感冒”,可以通过以下要点进行自我对照:
总感到情绪低沉、闷闷不乐;
对生活感到没意思、没劲;
感觉思维和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
遇到事情常常自责、内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
容易疲劳、不愿活动;
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睡眠时间增长,自信心减弱;
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容易分散;
特别容易受惊,也容易感伤,感情脆弱;
抱怨身体各处疼痛,但又查不出问题;
食欲不振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
遇到有魅力的异性,却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的吸引力;
不再注意自己的仪表,邋邋遢遢。
6招帮你摆脱“心理感冒”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不一定每条都对上),就有可能是患上“心理感冒”了。患者除了要早就诊,在日常中还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对及时走出“心理感冒”的困境大有裨益。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延长光照时间 研究发现: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以抑制此激素的分泌。因此,在日照少的冬季,只要天气和时间许可,人们就应自觉地多到户外晒晒太阳,既可暖和身体,又能多呼吸新鲜空气,并使人心情开朗。
加强体育锻炼 冬天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耐寒抗病能力,而且可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症状。由于冬季气候条件的关系,外出锻炼应讲究时间的选择,专家认为以每日的上午8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5时这两个时段为最佳,并要在没有雾的时候进行。
积极参与社交 在力所能及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多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交活动,把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之中,与他人多交朋友、多交谈;并要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使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这些都有利于放松情绪,忘记孤独和烦恼,调节好心情。
保持情绪乐观 平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乐观情绪,心胸要开阔、豁达,保持意志安逸宁静,且要科学安排日常生活,注意起居规律,劳逸结合(但要避免太多的卧床时间),防止过度劳累,使心情舒畅。同时,可用色彩调节心情:从服饰到家庭、办公室的环境,在冬季有意识变换或增加一些鲜艳、温暖的颜色,帮助自己尽量开朗和增强自信心。
合理食物调节 在冬季,可适当多吃些高热量、有健脑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狗肉、牛肉、羊肉、鸡肉、鸽肉、桂圆、栗子、核桃、香菜、韭菜、大蒜、洋葱等;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如红椒、青花菜、西红柿、红薯等)和水果(如草莓、橘子、石榴、猕猴桃、橙子、红枣、山楂、葡萄等),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以调节大脑的功能,保持体力充沛,使精神振奋,对防治“心理感冒”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