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影响语言的意义的重要因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基于语境视角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主张将语境理论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了解文本内涵和意图。
顾名思义,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境与语用主体、话语实体相互渗透,又与语用行为、语用活动密切相关。可以说,语境对语用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语境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有何应用意义?如何基于语境视角去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任何事情的发生,任何语言的运用,都有其使用原因和背景。了解语言背景,可以更好地了解语用主体的本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使用的许多材料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即便是许多文本在语用方面与现代语言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语用习惯、形式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汉语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许多语言的使用背景都是相同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文本背景分析入手,深入浅出地解析语言背景知识,层层剖析文本间的奥秘,使学生了解过去的文化、生活和语用情况,进而帮助学生通过文章的表象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时代价值,使学生的阅读期待、感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在《陈太丘与友期》阅读教学中,文中有客与元方的对话:“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在这里,“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意味“令尊,你父亲”。后来这个词在明清文学作品中逐渐为“令尊”所取代。如《红楼梦》:“你今日回家就禀明令尊,我回去再禀明祖母。”文中用“尊君”来表达对他人父亲的尊称,而用“家君”则是自己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因为《世说新语》这本南朝笔记小说,记载的是士人之事,并且它带有崇儒卫道的思想,所以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尊敬。此外,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来描写人物独特的性格。所以,它在称呼方面更要突出一种庄重的文学气息。下面的“家君”同样如此,后来这个词演变为更加通俗易懂的“家父”。如《水浒传》宋江道:“奉养在家父太公歇处。兄长请自己去问尉愉凶。”通过文字对比可以发现,南朝时期,人们崇尚的是浮华柔靡、惟我惟情的社会风气,所以那时的文章也非常讲究文义和气象。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充满了市井气息,带有“去古文”的特点。而汉语语言体系,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演变的。
在这里,通过语境研究和语文背景分析推导文本语言形式之外的“言外之意”,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蕴含的内容、所产生的效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语境意识。
语言是人们在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使用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等,也会给语言使用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命。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学生在教学中地位被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处于一个浅显的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文本语用环境,或者采取有效方法创设生活语境,以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文学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如在《济南的冬天》阅读教学中,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是文本的一大亮点。其中,作者笔下被小山环绕的济南,好像被人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好像一张小水墨画。整个冬天的济南,好像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在这里,作者用生活化中一些可见可感知的事物,营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学意境。提及摇篮,我们就能想起温柔的催眠曲和母亲温暖的臂弯,心里眼里都能泛出温柔。用摇篮里的婴儿来形容济南的冬天,可以想象济南的冬天像婴孩一样自然天成。冬天在济南,就像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面一样亲切柔和,这样的济南这样的冬天怎不让人爱恋。中国水墨画家讲究虚实结合,最善于描写诗情画意。山坡上的小村庄,小村庄屋顶上的白雪,黑白交错,线条流畅,写出了作者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一個没有过多事物点缀但是耐人寻味的大道至简的意境。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描述,在脑海中勾勒一幅简笔山水画,就景物的外形、色彩和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从中感受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和喜爱。蓝色的水晶,空净、透明而不可捉摸。用水晶来形容一座老城,而且这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样的语言,可以有效促使读者去联想、去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在这里,作者将主观情感、人生感悟和审美感觉融合到一起,从语言层面,借助比喻、比拟、双关等修辞格,着重刻画了济南的“温晴”。在内容安排上,常见的、交替出现的生活景象,而且每一种景物的出现,每一种用来比喻其他景物的事物,都出现得恰到好处,这使作者巧妙避开了文章在写景抒情上的生硬死板。此外,作者对语境的合理运用,使得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和张力,它不仅可以给读者不断带来新的视觉冲击,还可以激活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让读者对景物充满向往。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他们的认知语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认知语境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认知文本,使学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获得正确的认知。角色扮演是最常见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它在学生认知引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增加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人数相同的小组,让各小组以课堂情景剧的方法来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课。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1.搜集资料,了解明清小说的特点,让学生准确翻译人物对话。2.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之前杨志的经历。3.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4.合理分配学习与合作任务,有的人负责翻译文本,有的人负责剧情和动作设计,有的人负责文化礼仪指导。然后,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各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与各小组的“文学剧本编辑”一起做好“剧本”审核修改工作,并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人物动作和神态设计的理由,听一听学生从他们的认知语境角度对文本的理解,看学生是否充分发掘了文本省略、隐藏的信息。如有的学生说,杨志出生于武将世家,处理事情的方式简单粗暴,所以他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故事中他的语言都是命令式的,每句话后面都带有感叹号,整个人表现较为偏执。所以,在表演方面,要表现出这个人的“拧巴”。这一点,学生分析得非常合理。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给学生以鼓励,或者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这样通过角色表演和表演前的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使学生对角色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等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交际与合作能力。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的人文性与其工具性一样,都是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语文的人文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进一步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种方法是交替存在的,如果只利用一种方法、一个素材去解读文本,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只能触及皮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思想,灵活使用多种方法来教学。语境理论研究证明,人们对于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认识理解,是影响阅读理解效果的重要变量。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可用的素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利用素材多角度解读文本,以激活学生的认知背景,或者通过课外阅读、课外素材使用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生质变打好基础。
如在学习《香菱学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来教学:我们可以发现,《红楼梦》在人物語言、神态和细节描写方面有传神之处。这一点,在文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面对香菱的请求,黛玉的话语虽然谦虚,但是她欣然答应了教香菱的请求,后来又给香菱进行了热情的指导。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人都说林黛玉是一个爱使小性子的人,其实她接人待物非常体面,她眼里没有等级观念,也没有将香菱当做下人看待,这揭示了黛玉纯真的天性,这也是贾宝玉选择她做精神伴侣的原因。在描写香菱学诗时的状态时,作者用了诸事不顾,茶饭无心,坐卧不定,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等词,层层递进,描述香菱学诗时,由“呆”到“疯”,逐渐到了“着魔”的程度。从香菱的几首诗作,我们可以发现,香菱原来是一个有着极高精神追求的人,并且她的悟性极强,所以写诗的水平才能很快提高,实在令人佩服。如利用所学的诗《塞上》,结合诗句的分析对香菱的心理进行分析,结合香菱作的三首诗,展现出香菱的情感。而文中诸人看见香菱如此模样,也是欣赏有加,这一点,从宝玉、黛玉和探春等人的笑和善意的调侃中,都可以看出。作者以深情的笔墨讴歌香菱精华灵秀的同时,也表示了对她的悲惨境遇的同情——明明出身官宦人家,却被拐被卖,虽然心向美好,在大观园里暂时能忘却烦恼,但是只能被薛蟠这样的浅陋野蛮之人凌辱作践,实在可惜。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可用素材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语境,使学生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将语境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灵魂高度和谐与统一。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语境视角来开展阅读教学,以发掘学生的潜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顾名思义,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境与语用主体、话语实体相互渗透,又与语用行为、语用活动密切相关。可以说,语境对语用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语境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有何应用意义?如何基于语境视角去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分析语用背景,激活学生的思维
任何事情的发生,任何语言的运用,都有其使用原因和背景。了解语言背景,可以更好地了解语用主体的本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使用的许多材料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即便是许多文本在语用方面与现代语言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语用习惯、形式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汉语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许多语言的使用背景都是相同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文本背景分析入手,深入浅出地解析语言背景知识,层层剖析文本间的奥秘,使学生了解过去的文化、生活和语用情况,进而帮助学生通过文章的表象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时代价值,使学生的阅读期待、感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在《陈太丘与友期》阅读教学中,文中有客与元方的对话:“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在这里,“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意味“令尊,你父亲”。后来这个词在明清文学作品中逐渐为“令尊”所取代。如《红楼梦》:“你今日回家就禀明令尊,我回去再禀明祖母。”文中用“尊君”来表达对他人父亲的尊称,而用“家君”则是自己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因为《世说新语》这本南朝笔记小说,记载的是士人之事,并且它带有崇儒卫道的思想,所以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尊敬。此外,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来描写人物独特的性格。所以,它在称呼方面更要突出一种庄重的文学气息。下面的“家君”同样如此,后来这个词演变为更加通俗易懂的“家父”。如《水浒传》宋江道:“奉养在家父太公歇处。兄长请自己去问尉愉凶。”通过文字对比可以发现,南朝时期,人们崇尚的是浮华柔靡、惟我惟情的社会风气,所以那时的文章也非常讲究文义和气象。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充满了市井气息,带有“去古文”的特点。而汉语语言体系,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演变的。
在这里,通过语境研究和语文背景分析推导文本语言形式之外的“言外之意”,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蕴含的内容、所产生的效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语境意识。
二、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进入语境
语言是人们在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使用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等,也会给语言使用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命。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学生在教学中地位被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处于一个浅显的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文本语用环境,或者采取有效方法创设生活语境,以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文学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如在《济南的冬天》阅读教学中,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是文本的一大亮点。其中,作者笔下被小山环绕的济南,好像被人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好像一张小水墨画。整个冬天的济南,好像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在这里,作者用生活化中一些可见可感知的事物,营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学意境。提及摇篮,我们就能想起温柔的催眠曲和母亲温暖的臂弯,心里眼里都能泛出温柔。用摇篮里的婴儿来形容济南的冬天,可以想象济南的冬天像婴孩一样自然天成。冬天在济南,就像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面一样亲切柔和,这样的济南这样的冬天怎不让人爱恋。中国水墨画家讲究虚实结合,最善于描写诗情画意。山坡上的小村庄,小村庄屋顶上的白雪,黑白交错,线条流畅,写出了作者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一個没有过多事物点缀但是耐人寻味的大道至简的意境。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描述,在脑海中勾勒一幅简笔山水画,就景物的外形、色彩和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从中感受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和喜爱。蓝色的水晶,空净、透明而不可捉摸。用水晶来形容一座老城,而且这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样的语言,可以有效促使读者去联想、去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在这里,作者将主观情感、人生感悟和审美感觉融合到一起,从语言层面,借助比喻、比拟、双关等修辞格,着重刻画了济南的“温晴”。在内容安排上,常见的、交替出现的生活景象,而且每一种景物的出现,每一种用来比喻其他景物的事物,都出现得恰到好处,这使作者巧妙避开了文章在写景抒情上的生硬死板。此外,作者对语境的合理运用,使得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和张力,它不仅可以给读者不断带来新的视觉冲击,还可以激活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让读者对景物充满向往。
三、通过角色扮演,丰富学习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他们的认知语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认知语境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认知文本,使学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获得正确的认知。角色扮演是最常见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它在学生认知引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增加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人数相同的小组,让各小组以课堂情景剧的方法来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课。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1.搜集资料,了解明清小说的特点,让学生准确翻译人物对话。2.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之前杨志的经历。3.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4.合理分配学习与合作任务,有的人负责翻译文本,有的人负责剧情和动作设计,有的人负责文化礼仪指导。然后,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各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与各小组的“文学剧本编辑”一起做好“剧本”审核修改工作,并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人物动作和神态设计的理由,听一听学生从他们的认知语境角度对文本的理解,看学生是否充分发掘了文本省略、隐藏的信息。如有的学生说,杨志出生于武将世家,处理事情的方式简单粗暴,所以他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故事中他的语言都是命令式的,每句话后面都带有感叹号,整个人表现较为偏执。所以,在表演方面,要表现出这个人的“拧巴”。这一点,学生分析得非常合理。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给学生以鼓励,或者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这样通过角色表演和表演前的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使学生对角色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等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交际与合作能力。
四、利用可用素材,多角度解读文本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的人文性与其工具性一样,都是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语文的人文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进一步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种方法是交替存在的,如果只利用一种方法、一个素材去解读文本,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只能触及皮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思想,灵活使用多种方法来教学。语境理论研究证明,人们对于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认识理解,是影响阅读理解效果的重要变量。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可用的素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利用素材多角度解读文本,以激活学生的认知背景,或者通过课外阅读、课外素材使用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生质变打好基础。
如在学习《香菱学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来教学:我们可以发现,《红楼梦》在人物語言、神态和细节描写方面有传神之处。这一点,在文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面对香菱的请求,黛玉的话语虽然谦虚,但是她欣然答应了教香菱的请求,后来又给香菱进行了热情的指导。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人都说林黛玉是一个爱使小性子的人,其实她接人待物非常体面,她眼里没有等级观念,也没有将香菱当做下人看待,这揭示了黛玉纯真的天性,这也是贾宝玉选择她做精神伴侣的原因。在描写香菱学诗时的状态时,作者用了诸事不顾,茶饭无心,坐卧不定,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等词,层层递进,描述香菱学诗时,由“呆”到“疯”,逐渐到了“着魔”的程度。从香菱的几首诗作,我们可以发现,香菱原来是一个有着极高精神追求的人,并且她的悟性极强,所以写诗的水平才能很快提高,实在令人佩服。如利用所学的诗《塞上》,结合诗句的分析对香菱的心理进行分析,结合香菱作的三首诗,展现出香菱的情感。而文中诸人看见香菱如此模样,也是欣赏有加,这一点,从宝玉、黛玉和探春等人的笑和善意的调侃中,都可以看出。作者以深情的笔墨讴歌香菱精华灵秀的同时,也表示了对她的悲惨境遇的同情——明明出身官宦人家,却被拐被卖,虽然心向美好,在大观园里暂时能忘却烦恼,但是只能被薛蟠这样的浅陋野蛮之人凌辱作践,实在可惜。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可用素材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语境,使学生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将语境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灵魂高度和谐与统一。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语境视角来开展阅读教学,以发掘学生的潜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