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千种声音与命运碎片构成的心灵史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leca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小心,跟诺贝尔文学奖有了这么真切的“接触”,作为一个写作多年的诗人和翻译者,觉得这真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荣耀。
  2014年早些时候,磨铁图书公司的编辑陈亮先生找到我,问我能否帮助校译一本俄文书稿,他们正在策划再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等几本著作。《锌皮娃娃兵》的首译者是高莽先生,因为如今他年事已高,不便再承担繁重的校译工作,问我是否能抽出时间。当时,我正在按自己的计划翻译阿赫玛托娃诗全集,可以说正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实在不想中断进程,来接受这个意外的任务。另外,出于私心,觉得校译这样一本书稿,又费心又费力,只是一项幕后的技术工作,只不过挣点稿费而已,对自己的意义不大。每个翻译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想必在校译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纠结的地方。与其按原著校译,真不如自己重新翻译。对这位女作家我早有所了解,知道她有着不平常的经历,因为几部纪实作品而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后来,从网络上下载选读了部分章节,被深深吸引,再加上不好意思谢绝陈亮先生的恳切邀请,便放下手中的活儿,应承下来。也曾开玩笑似的对他说,她要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好了。
  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我通读了《锌皮娃娃兵》的最新修订本,作为参照,又从网络上查阅了另外的几个版本。这样,我对她的创作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然后,便逐字逐句地校译完了《锌皮娃娃兵》,做了不少补充,对误译的地方做了修订,并且增加了一些注释。陈亮是位严谨认真的编辑,交稿后,就其中一些有疑问的地方,我们又曾多次沟通,修正。想想工作量,真不亚于自己独立翻译完一本书。
  也就是在此过程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深深触动了我。当懵懂的青年听到祖国的召唤,为了国家的利益,义无反顾地奔向前线,许多人还不知道,他们去的是阿富汗,面对的会是炸弹、枪口和死亡。当读到一个个幸存者讲述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内心的那种震撼,简直无以言表。
  因为这次合作得比较愉快,于是去年十月份,翻译她的另一本著作《最后的见证者》的任务,便顺理成章地落到了我的肩上,我痛快地接受了这份任务。起初,他们说,希望我翻译几千字,給他们先看一看,但我耐不住作品的诱惑,挑选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章节,一口气译出了近两万字。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有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他们中有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犹太人、靼鞑人、拉脱维亚人、茨冈人、哥萨克人、乌兹别克人、亚美尼亚人、塔吉克人……这本书是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名的艺术文献系列作品《乌托邦的声音》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再版时名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一本伟大的卫国战争回忆录,这些回忆者当时大多在6—12岁,他们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儿童的眼睛所看到的战争,要比《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一书里用女人的视角所记录的战争更加可怕。《最后的见证者》——这是儿童记忆的功绩。
  在作品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能够找到和平,我们的幸福,以至于永恒的和谐的理由,如果为了它们基础的牢固,哪怕仅仅需要无辜的孩子流下的一滴泪水?他自己回答道:哪怕是这一滴泪水都不能宣告任何进步,任何一场革命的无罪。甚至于一次战争。它们永远都抵不上一滴泪水。仅仅是一滴泪水……
  就这样,从接触到作品,到翻译完成,约十五万字的书稿,我前后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顾上自己的写作,除了学车,就是在夜以继日地翻译这本书。是本书的内容和价值吸引了我。本书延续了她口述纪实的风格,100位经历了二战的孩子的回忆,他们用自身亲历,述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控诉战争的罪恶!每篇文章少则几百字,多则几千字,可读性非常强!战争突然爆发时,这些人有的在上学,有的在上幼儿园,还有的在参加夏令营,享受着和平生活,没有想到战争会突然而至。战争打破了宁静的生活,人们直接被卷入燃烧的战火中。
  孩子的视角、口述式的实录,让我在翻译中如同身临其境,静静倾听他们的叙述。这种真实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翻译中有几次令我止不住泪水夺眶而出!让我深深觉得,以任何冠冕堂皇的、公平正义的借口进行的战争都是罪恶的!4月22日,我曾在微信写道:但愿此书能早日问世,正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
  经过了两遍校译,四月底交了书稿,当时我在微信朋友圈贴出了陈超老师的《日记:天亮前结束写作》一诗,来表达自己激动和轻松的心情。编辑陈亮后来又就书中的一些细节,与我进行了几次交流。然后,我便投身于阿赫玛托娃诗全集第四卷(诗全集最后一卷)的校订工作中,把这本书先放到了一边。有时,会问一下它的出版进度,没想到,会阴差阳错地一直“拖延”到了十月,“拖延”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宣布的这一天。内心真的很佩服“铁葫芦”的独到眼光与高超的策划出版能力。
  2015年10月8日晚,得知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时,我们刚刚驱车到达狼牙山脚下,准备河北省第八届青年诗会的会务。两天前,看到阿列克谢耶维奇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并且成为最热门人选时,我还对陈亮说:书出来没有?千万别错过机会啊!他答:节前已经装订好了,马上面世。从石家庄到狼牙山的路上,手机突然没电了。到宾馆吃饭时,刚充上电,打开手机,各种报喜、采访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我当然感觉高兴和荣幸,但是并不意外。她的为当数不多的几部作品,《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最后的见证者》(出版名为《我还是想你,妈妈》)、《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都聚焦于重大历史事件中普通人在苦难前的遭遇,通过几乎不加修饰的记录,反映出更为真实的人性。作为新闻记者,她以敏锐观察力和视角,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事件中的普通当事人,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家或某种流派的领军人物,作品多以口述实录形式关注苏联时代重大历史事件中小人物的苦难,更为真实震撼,这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史上并不多见。诺贝尔文学奖给她的授奖词为:“她的复调式的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非常恰当。   这些作品几乎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对人性的关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向往,这些都表现出作者的悲悯情怀。此外,她能尊重史实,敢于冒犯主流官方意志的勇气也非常难得。
  我想,也正是因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勇气与良知,几十年的坚守,加上她用自己独特且敏锐的视角介入现实,才使得她的作品不光对当时的社会,也对我们当下的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想,中东、乌克兰的局部战争,难民潮,后苏联时代白俄罗斯的社会现实,以及白俄罗斯近期的总统选举,这些政治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影响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
  这么多年来,我主要的是在译介俄罗斯的诗人,从中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精神契合的诗人,这样的诗人作品能引起自己的共鸣,在翻译的过程中,自己也仿佛一次次接受着精神的洗礼。像我翻译过的曼德里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丽斯年斯卡娅等诗人,我从他们的经历与著作中汲取了不少营养,获得了生活的勇气。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她的血液里有那些伟大作家精神的延续。可以说她传承了苏俄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对重大历史事件不应该缺席,真实记录,不惜坐牢,不惜被流放,甚至牺牲生命,也要维护一名作家、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从俄国黄金时代的普希金、莱蒙托夫,一直到白银时代的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再到后来的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他们都有这种光辉的传统。她坚持独立报道,揭示现实,不惜面对强权。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受到各方的质疑,有些人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和利益,甚至将她告上法庭,她多年被监视居住,不得不流亡国外。这些遭遇都不曾使她的信念有所动摇。
  有人说,她的作品就仿佛是在从坟墓里挖掘自己的父親,挖掘自己的祖国,甚至是挖掘自己:自己的童年、青年,自己的整个人生。很显然,这非常艰难,令人反胃,如今面临类似问题的不仅仅是俄罗斯,还包括东欧,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甚至其他的国家。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去。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是一个信号,挖掘过去的时候到了:用铁锹,用棍子,用双手,克服厌恶,恶心,应该用真诚的爱来祭奠父辈之灵。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风朴素,自然,对文字没有过多的润色,她躲在文字后面,在其中保持着中立,仅仅是让叙述者陈述事实,然后把判断交给读者。当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采写过程中会有自己清晰的判断力,但她非常克制。她作品的核心都是巨大的历史车轮中的“小人物”。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那些普通人的故事所感动。真实可信的普通人的经历,我想,这正是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魅力所在。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有一以贯之的宗旨、精神导向,包括对人类良知的美好一面的表述、对极权统治的反抗。她有这种勇气、胆识,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记录这些历史事件中小人物的遭遇,从普通人的视角入手,能够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性、对苦难的关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她的作品不管写二战、阿富汗战争,还是切尔诺贝利事件,都是写灾难,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把和平与战争、苦难与幸福作对比。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这是呼唤人们放松神经,准备好聆听他人,强调人道主义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她说过:我不喜欢“英雄”这个词,在战争中没有英雄,一个人一旦拿起武器,他就已经不是好人了。
  1948年,在乌克兰的伊万诺-佛朗科夫卡,阿列克谢耶维奇刚刚降临人世不久,医生就说,她有佝偻病,活不了。母亲很犯愁,市场上什么吃的也买不到。后来,父亲的朋友们不知用什么办法帮他从围墙上翻越进了修道院,父亲向女院长求助,希望她能拯救自己的孩子,院长考虑了很久,然后说,让你的妻子每天来这里一下吧,给她半升羊奶。就这样,阿列克谢耶维奇了下来。后来,这个靠羊奶存活下来的女孩成为一名作家,2015年10月,她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的文字获了那么多奖,也没有改变现有的一些问题。白俄罗斯也不会那么快就迎来自由的曙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3年,她完成了“乌托邦之声”系列的最后一部,名为《二手时代》,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后1991年至2013年间的芸芸众生相。
  她曾说:我不仅仅是在记录事件和真实枯燥的历史,而是在撰写人类情感的历史。人们在事件过程中所思所想的,所理解的,所记忆的。他们相信和不相信的,他们经历的幻觉、希望和恐惧……有时候,我们对我们的过去感到羞耻,于是拒绝相信实际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我的著作,是用我们生命中的数千种声音、命运碎片构成的。我的每一本书都花了三四年的工夫。每写一本书,都要接触五百至七百人,记录下和他们的谈话。我的编年史覆盖了好几代人。它从见证了1917年革命的那些人的回忆开始,贯穿了历次战争和斯大林主义的古拉格时代,直到如今。这是一部苏俄的心灵史………
其他文献
独角傲然指向青天,背上一道道如乱石岗上的岩石般起伏不平的皱褶,犀牛的外表实在不忍卒睹,但是那如巨石般厚重粗糙的肌肤下面是灵动热烈的青春。各种犀牛都濒临灭绝,而在我们身边真正富有探险和创新精神的人,如犀牛一般稀少。  质朴憨拙的犀牛是《户外探险》杂志的形象代言,户外犀牛散淡平和,不喜争斗,不会动辄谈征服;户外犀牛坚定执著,不轻言放弃,默默坚持;户外犀牛坚守对自己和对自然的承诺,他们是普通人,是为他们
打开中国地图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西部的羌塘高原及其北面有最大的一块自然保护地—“羌塘”、“可可西里”和“阿尔金”三个连成一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北面菱形的柴达木盆地及其西北方一山之隔的“大耳朵”—罗布泊,它们在上世纪70年代前除“柴达木”外,其他四个地方在一般人眼里都是浩瀚无垠的旷野荒原,并不著名,只是受少数科学探险人员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这些地区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开展,发现它们独特的
在我心中,父爱如山,它一直会屹立在我的心中。  星期三的下午,前一天考的数学试卷发下来了,鲜红的成绩在试卷上清晰地呈现——88分。这是我第一次考这么差啊!又想起上次爸爸严厉的呵斥,我多么伤心啊!但又能怎么办呢?找理由?不行!改分数?更不能了!我忐忑不安,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家了。  轻轻推开门,害怕打扰安静的一切。爸爸正在坐在沙发上看杂志,见我回来了,笑着用他清晰愉快的声音说:“你说考试今天出成绩,考
昔 日  你说阁楼的旧箱  没有放着我的 比如米老鼠  在黄昏到来之前  母亲没有可能叫你回家  我抱着一瓶白酒 和阁楼角落  里的猫 醉了  它的爪子 扯破我  天空颜色的裙  黄昏驼着背 蹒跚在路上  我还可以 选择不同的  发型 讲不同的故事  准备好拒绝  比如苹果 比如香水  去重新缝好我  天空颜色的裙子  雨 夜  我将要死在一场雨的深情里  即使我生于三月的一场雪  我把小丑臉上的
太阳缓缓西下,月亮像个妙曼的少女,踩着轻盈的步伐慢慢登上云梯。  趁着夜色,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小区里散步,走啊走,我们一起“走”月亮!  小区的中心是个小水塘,周围环绕的花草在阵阵晚风中扭着腰肢,时而欢快,时而温柔。闭上眼睛,仔细一闻,原来,这月亮的味道就是花儿的芬芳和小草的清香。  走近小水塘,绿色的青苔布满河床。青苔间,调皮的鱼儿们摇着尾巴游个不停,在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  娇羞的月亮
有Wall就有climber。  有climber就有线路  眼中有线路,心中无疆界,攀登无处不在!    何谓抱石?何谓街头抱石?    抱石,不是爆石,胸口碎大石,那是气功师。  抱石,不是暴食,暴饮暴食,那是饕餮王。  抱石,不是抱石,抱举巨石,那是大力士。  抱石是什么?抱石Bouldering,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在全球攀岩界风靡起来的一种攀岩类型。Bouldering的原意是大
一  老佘是個卖鱼的,在善县的北大集有摊位。  老佘的鱼摊子不大,专经营微山湖四个鼻孔的鲤鱼。四孔鲤鱼只在善县的微山湖段有,是贡品。据说康熙、乾隆等皇帝下江南,专门在微山湖中的微山岛上停留,吃清炖的四孔鲤鱼。  四孔鲤鱼是善县特产。鲤鱼跳龙门,就说的这种鱼。这种鱼好动,善跳跃,据说,它们跳过龙门就是龙了。故善县四孔鲤鱼,有龙肉之味。  老佘卖鱼有十几年了,之前是个屠户,专杀猪。卖了二十多年猪肉,他
山路是路,水泥路也是路。  森林是林,高楼大厦也是林。  穿越城市。  如同穿越无人之境。    何谓城市暴走?      暴走,不需要复杂的运动器械,只要你迈开双腿,一切就都自然开始,因为人天生会走路。  “城市暴走”,顾名思义,暴走者的活动场所不再仅限于山郊野外,而是选择在城市高楼之间迈开双腿,甩动双臂,大步前进。这种发源于美国,风靡于欧美、韩国、日本、香港等地的运动方式,因为简便易行而被人们
阁楼上有光,我们叫它希望  触摸它的楼梯  有点漫长  没关系  反正一生都在忙  双脚还钉在现实的土地上  头,却高高地仰望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生命的车轮无休止地转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牵扯出四季的轮回。在路上,眼睛演绎心灵,风景简化为生命的符号浓缩下来。    生命的温度  朗 释    恩格斯认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这意味着,生命只是蛋白质新陈代谢的一个过程。这个定义听起来十分冷漠,我们无法从中找到生命所蕴含的那些热烈的温度和奔放的色彩。  去年在珠峰的时候,有一次,我独自一个人上山去接下撤回来的队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