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具体对《企业会计准则》修改前后的条款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哪些变化、哪些新功能,为提高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水准,促进公司经济实力稳定增长,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比较分析 条款内容
一、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特点
1.进一步完善了会计管理机制,解决了法律条文中的冲突。2006年2月15日我国首次制定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于次年1月1日正式施行,对国内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约束,起到整顿公司财务情况、规范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意图创建运行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2014年,出于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原有《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管理目标的考虑,中央政府財政部门相继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做出了重新修改,同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三项具体准则。
2.创建了关于会计活动的法律系统。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共有50项条款,其中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前者具有理念指导的作用,设定了公司会计管理工作的价值目标,根据工作内容、适用条件的不同,划分为特殊性规定、普通性规定和其他规定,各自针对会计工作中的数据分类、财务报表、分录编写做出了详细规定。
3.实现了对公司金融活动的监督管制。由于国内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市场也吸引国外公司进入,加速了金融产业的国际融合。为了规范国内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帮助国内公司积极应对国际金融竞争。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为代表,新增了大量关于金融管理的规定,实现了对公司金融活动的法律监督管制。
二、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优势
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管理历史进程上具有重要意义,规定涉及到政府管理部门、公司、会计人员、投资方、审计工作者等多个主体的利益,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1.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全面、具体。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九条分别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并在之后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中,具体解释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应用方法。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全面、具体了,首先它全面评估了经济市场供需变化对公司会计管理的干扰影响,要求依据法律对公司资产的认定标准,统计并核算公司资产价值;其次,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涵盖了市场经济环境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要求公司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先决条件下,可以享受一定范围内的会计管理权限,即根据现实情况,自由适用管理手段,采取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百分比和坏账准备等多种方法,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最后,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针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公司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与防范。
2.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保险行业、农业生产、金融领域中的相关会计工作也接收进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会计准则的管理范围,填补了原有规范的空白欠缺之处。于此同时,新《企业会计准则》针对原有会计准则中规定不具体、界定不清晰的条款内容,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3.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符合国际经济形势。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参考、学习了国外会计准则的相关经验,有利于国内公司会计管理制度与国际会计管理制度实现对接。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公司资产评估、负资产与债务统计、财务报表编制、经营收益核算等方面,大量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和习惯做法。
三、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内容分析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新旧准则主要区别。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现行制度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并且新准则引人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一旦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帐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可谓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最大的地方。
2.债务重组方法。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异就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和债务重组收益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采用新准则以后影响的是当期损益而不是权益。新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
3.新旧准则在所得税影响上的差异。在计税基础上,阳准则强调收人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确认上,旧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新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在减值确认计量上,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而新准则则规定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
4.新旧准则长期投资核算方法上的差异。旧准则对投资中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进行确认,并分期进行摊销,以调整投资收益,如果是负的股权投资差额就应确认为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确认为商誉,该商誉不进行摊销;如果是小于的,则直接冲减留存收益。
5.公司收购、合并的会计规则。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收购合并案例日益增多,有必要从会计管理方面做出具体规定。现阶段,国内公司并购现象的产生原因,多是一方公司与另一方公司在竞争中失败,因此公司综合价值评估与计算不能够仅仅依据收购方的认定,还应当从会计管理、账面数据上有所认定。不属于同一管理下的公司并购,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应当依据自由交易原则,平等协商收购定价。公司并购的财务报表分析,所适用的基本原则已经改变,要分析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实际控股情况,如果被收购公司是母公司,则应当将其下属全部子公司的计算到财务管理范围内。
综上所述,我国中央财政部门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做到了与国际会计管理制度的接轨,在原有会计准则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调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会计管理法律机制。有关会计工作人员应当学习、熟练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凤东.有关资产减值的问题及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16).
[2]郝逸琳,王文杰.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5(03).
[3]卢晓华.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4]牛瑞洁.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J].金融经济.2015(10).
[5]刘晓燕.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比较分析 条款内容
一、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特点
1.进一步完善了会计管理机制,解决了法律条文中的冲突。2006年2月15日我国首次制定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于次年1月1日正式施行,对国内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约束,起到整顿公司财务情况、规范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意图创建运行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2014年,出于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原有《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管理目标的考虑,中央政府財政部门相继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做出了重新修改,同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三项具体准则。
2.创建了关于会计活动的法律系统。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共有50项条款,其中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前者具有理念指导的作用,设定了公司会计管理工作的价值目标,根据工作内容、适用条件的不同,划分为特殊性规定、普通性规定和其他规定,各自针对会计工作中的数据分类、财务报表、分录编写做出了详细规定。
3.实现了对公司金融活动的监督管制。由于国内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市场也吸引国外公司进入,加速了金融产业的国际融合。为了规范国内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帮助国内公司积极应对国际金融竞争。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为代表,新增了大量关于金融管理的规定,实现了对公司金融活动的法律监督管制。
二、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优势
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管理历史进程上具有重要意义,规定涉及到政府管理部门、公司、会计人员、投资方、审计工作者等多个主体的利益,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1.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全面、具体。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九条分别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并在之后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中,具体解释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应用方法。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全面、具体了,首先它全面评估了经济市场供需变化对公司会计管理的干扰影响,要求依据法律对公司资产的认定标准,统计并核算公司资产价值;其次,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涵盖了市场经济环境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要求公司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先决条件下,可以享受一定范围内的会计管理权限,即根据现实情况,自由适用管理手段,采取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百分比和坏账准备等多种方法,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最后,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针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公司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与防范。
2.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保险行业、农业生产、金融领域中的相关会计工作也接收进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会计准则的管理范围,填补了原有规范的空白欠缺之处。于此同时,新《企业会计准则》针对原有会计准则中规定不具体、界定不清晰的条款内容,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3.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符合国际经济形势。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参考、学习了国外会计准则的相关经验,有利于国内公司会计管理制度与国际会计管理制度实现对接。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公司资产评估、负资产与债务统计、财务报表编制、经营收益核算等方面,大量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和习惯做法。
三、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内容分析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新旧准则主要区别。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现行制度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并且新准则引人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一旦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帐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可谓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最大的地方。
2.债务重组方法。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异就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和债务重组收益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采用新准则以后影响的是当期损益而不是权益。新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
3.新旧准则在所得税影响上的差异。在计税基础上,阳准则强调收人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确认上,旧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新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在减值确认计量上,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而新准则则规定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
4.新旧准则长期投资核算方法上的差异。旧准则对投资中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进行确认,并分期进行摊销,以调整投资收益,如果是负的股权投资差额就应确认为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确认为商誉,该商誉不进行摊销;如果是小于的,则直接冲减留存收益。
5.公司收购、合并的会计规则。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收购合并案例日益增多,有必要从会计管理方面做出具体规定。现阶段,国内公司并购现象的产生原因,多是一方公司与另一方公司在竞争中失败,因此公司综合价值评估与计算不能够仅仅依据收购方的认定,还应当从会计管理、账面数据上有所认定。不属于同一管理下的公司并购,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应当依据自由交易原则,平等协商收购定价。公司并购的财务报表分析,所适用的基本原则已经改变,要分析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实际控股情况,如果被收购公司是母公司,则应当将其下属全部子公司的计算到财务管理范围内。
综上所述,我国中央财政部门修改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做到了与国际会计管理制度的接轨,在原有会计准则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调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会计管理法律机制。有关会计工作人员应当学习、熟练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凤东.有关资产减值的问题及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16).
[2]郝逸琳,王文杰.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5(03).
[3]卢晓华.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4]牛瑞洁.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J].金融经济.2015(10).
[5]刘晓燕.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