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奥地利的时候,旅行已超过七天,刚好是新鲜感殆尽、疲乏感滋生的时期。我当初计划了好几条路线从德国到意大利,由慕尼黑经由萨尔斯堡到因斯布鲁克再到维罗纳是最稀松平常的一条,但是这条路线最经济。我们将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在大自然一手缔造的伟大建筑面前屏息凝神地欣赏。
在阿尔卑斯山脉途经的六个国家中,只有瑞士和奥地利算是真正的阿尔卑斯型国家:春季芳草依依,夏季清水潺潺,秋季落英姗姗,冬季白雪皑皑,四季如画。
可是初入奥地利,我却并没有马上培养起好感。下了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在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上查询下一段行程的列车时刻表。与德国不同的是,尽管外观上大同小异,奥地利的自动售票机没有打印时刻表功能,一番比较下来,还是刻板的德国人比较可爱。
走出火车站刚过七点,旅游中心(标识为i,information的首字母)灯还亮着,我推门进去,准备讨张免费地图。不料工作人员很不客气,她瞄了一眼我递过去的地址,说,你出门往那边走,一直走,走到头就是了。她随手往身后一指,可怜我大白天尚且分不清东西南北,更别说在一个铁屋子里了。我在罗马中心站也遇到过这样“爽快”的工作人员,我紧跟在她屁股后面小心翼翼地问,问询处在哪里啊?回答也是这样,随手往身后一指,那边!
但要讨张免费地图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西欧任何一家像样的酒店,你只要走进门,都能要到免费的地图,他们还能顺手画出到你的目的地最近的路线。我在柏林就是这么干的,在纽伦堡也是这么干的,这一次依然没有失手。时下经济不易,有大把的人等着献殷勤。
也许是把寒暄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奥地利的女人似乎特别地精明能干,我们在萨尔斯堡和因斯布鲁克住的两家酒店,前台和吧台都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她手边已整理好当晚十几份人住手续,客人人住的时候便可以迅速地找出来。她这边递给你一张单子,待你填写的时候,那边她已经像风一样地端出另外一位客人点的饮料了,紧凑极了。我的耳朵同时收到很多信息:房间是几号,早餐是几点,旧城区怎么走,粮食街在哪里,去哈尔村的公车站在哪里。我刚处理完这些内容,面前的她已经笑盈盈地看着我,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我想象中奥地利的传统妇女们,正是这样的淳朴温和:她们身着宽袖低领的衬衣,套上色彩明亮的吊肩长裙,又用天鹅绒制成紧身束腰,上面饰以银纽扣,脚蹬圆头皮鞋。无论是在乡野间、还是在小酒馆里,都是如此干脆利落,又款款动人。
去萨尔斯堡的游人大多都会沿着《音乐之声》的外景地重温这一历史名城,不可错过的一处便是米拉贝尔花园,修女曾带着七个孩子在花园里欢唱“D0-Re—Mi”。米拉贝尔宫殿曾是大主教为其情人修建的巴洛克式宫殿,我在照片上见过,花园的中轴线直接引向河谷对面大教堂的圆顶和山顶上的萨尔斯堡要塞,显得格外气势磅礴。而当我们走进冬季凋零的花园,却对着地图反复确认了好几遍,才勉强接受了我们已经站在花园中这一事实一一米拉贝尔花园的气魄和我的想象相去甚远。在每一个建筑时代里,经常会有一种建筑类型主导全部建筑,比如古代希腊,是神庙;在中世纪,是教堂;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府邸;而巴洛克风格,是宫殿。此刻,巴洛克风格虔诚地拜倒在教会的脚下,它固然炫耀,但炫耀的不止是华丽,更是空间的阔绰。而眼前的米拉贝尔公园,出奇的小,也没有繁花似锦来帮衬,硬是生出了一种流水落花的苍凉,冬天来了。
唯一可以欣赏的是其对称的格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工程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建筑十书》里就定义过什么是“对称”,即“根据选用的模数,一座建筑物和整个方案中,不同部位之间恰当的关系和一致。”达芬奇根据这一描述,绘出了完美比例的人体《维特鲁威人》。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个定义还是过于深奥。到十八世纪时,有些理论家又在此基础上做出解释,表述为“左边和右边,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所具有的相互关系”。事实上,文艺复兴以后的所有建筑师,的确是“在横向相等距离的构建之间坚持明显的一致”。而不喜欢对称的人则认为,它唯一的含义就是相对于一个中轴线的重复;他们批评道,有哪个画家会乐意让画面的左侧和右侧完全一致呢。接着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辩护,他认为二维的对称和三维的对称传递给视觉的体验可能是截然相反的,这和人所选择的观察点有关。对于平面的对称,比如图画,由于观察点在中央,重复的布局不会传达给人有效的信息,反而造成一种一成不变的枯燥。而对于立体的对称,尤其是当大量的物体呈现在面前时,比如建筑,重复的布局会帮助我们很快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能立即领会到全局的构图。换句话说,对称不是由眼睛看到的,而是由心灵悟到的。因此,站在中轴线上去观察一座对称的花园或建筑可能是单调的,但当你漫步于一个规整的花园中,只要稍作偏离,便会得到连续的非对称的形象。
这并不奇怪。在自然界中,多数生物都是以对称的形态存在的,多数生物的行为也具有对称性。无论是唇形科、鸢尾科的花朵还是海星翻身、爬行的动作,都说明了对称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且往往不是以偶数作为显性形式的。而除非从垂直的角度看,观察者有时很难轻易察觉组成这些物体各部分间的整齐和对称。这样说起来,对称虽是常态,却不常现。为了与这种微妙的观感相适应,在十九世纪初,西方有学者提出以非对称的形式作为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中山峦、河流、草地和树木相协调的唯一方法。反观中国的古典园林,自古就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我想中国人很早就悟透了这其中千回百转的逻辑,因此以细部的对称,如亭台、窗棱、家具,点缀于蜿蜒的山石、流水间,着墨于整体的婉约含蓄。
莫扎特音乐大学就在米拉贝尔花园旁边,建筑的立面是直接得有些生硬的现代风格,但却因为庭院中几株小树的点缀变得鲜活起来。在院子里破碎的水泥地砖间隙里填以细土,整个空间就显得亲切自然了。
我们走出米拉贝尔花园,沿着河边散步到粮食街。粮食街是一条商业街,每家商店都保留了传统的铁艺招牌,街道非常狭窄,步行将将好舒适。橱窗里挂满了毡布做的服饰、人偶、挂件、手袋、鞋子,让人爱不释手。尽管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大牌的专卖店,在我眼里,却被这些展示民族传统的小玩意儿抢尽了风头。 莫扎特的故居也在这条街上。中国人最熟悉的作曲家中一定有莫扎特,最熟悉的指挥家中一定有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们都出生在萨尔斯堡。曾经有人说,看卡拉扬指挥,你分不出来他是对着爱乐乐团,还是对着音响。大师已仙逝,在书店的橱窗里,他们的唱片还在传递音乐的灵魂。大师的灵魂是甜的,因为萨尔斯堡人制作了著名的莫扎特巧克力球;也或许是成的,因为有包装印有莫扎特头像的鹅肝酱。在奥地利最古老的咖啡馆Cafe Tomaselli,以及欧洲最古老的餐馆Stiftskellerst.Peter每晚都有莫扎特音乐会。萨尔斯堡人的骄傲溢于言表,他们不认为这是对大师“品牌”的过度消费,买的人不这么觉得,卖的人就更不会这么觉得。他们简简单单地销售了“莫扎特”,就像我们进餐馆,尝一口东坡肉,抿一口诗仙太白一样,宾主尽欢。
乌云垂在天边,让整座老城更加黯淡。我不喜欢城中的巴洛克式大教堂,也不喜欢萨尔斯堡要塞。他们太沉重,不够崇高,也不够浪漫。也许下一个目的地可以帮助我轻松起来。我们折回酒店,拿上行李,穿过马路便是搭乘150路的公车站。我们要去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
我听说哈尔施塔特镇是因为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在网络上被台湾人热议,新闻称“大陆要将哈尔村复制到广东”。也有外国友人调侃说“这些奥地利人应该为中国人没有直接从他们手中买走原版小镇而感到庆幸。”我有点不服气。究竟是怎样的世外桃源,我必须去一探究竟。
公交车上人不多,T小姐和我各自占了两个位置,一个位置放包袱,一个位置放自己。大巴在阿尔卑斯山中蜿蜒盘旋,一路风光旖旎:这边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草地上,深秋的金黄更显浓郁;那边崇山峻岭中有湖眼,光洁如镜。大巴一路停靠,经过St.Gilgen小站后,山势急转直下,Wolfgan湖跃然于眼前,大巴仿佛要直直地驶入那一片深绿中。突然,绵延数里的山中突然冒出一块巨大的断壁,不生一木,赫然倒映在湖面上,决绝得摄入心魄。
哈尔村坐落在群山脚下,镜湖之畔。火车在山间穿行的时候,可以远眺到村庄微露一角,犹抱琵琶半遮面,引人入胜。我们定的农家乐在哈尔村的下一站——Obertraun村,于是决定先下车游览,晚些再投店。下了火车,还需乘坐轮渡才能到达对岸的小镇。湖面上的雾气袅袅蒸腾,确如人间仙境般温婉动人。可惜一上船就有点煞风景,电动船急急忙忙地往前拽着,客人在船内左摇右晃,一点惬意也无。刚下船。正想在码头边上拍一张湖景,身后传来大喝一声,船长说,你赶紧出去,我们这会儿不开船了。
我讪讪地走进小镇,天色渐晚,镇上的灯还没有亮起来。湖边的木屋因为长期浸在水里,木料颜色愈加深沉。依山而建的小木屋们也阴森森地俯视我们。天边有一点淡淡的云彩还未褪尽,湖面的倒影被鸭子搅了清净。突然觉得有点无趣,可又不甘心,这有什么可山寨的?我还想发掘一下。
T小姐比我直接,干脆就想坐在码头边直接等下一班轮渡回火车站了。她毫不留情地批评哈尔村,太商业化,像苗寨。我一听就高兴了,那就不是苗寨山寨哈尔村,而是哈尔村山寨苗寨了。不过在这个原版的镇上,人气格外稀薄,空荡荡的小镇,整个就像一个山寨的模型。好不容易盼来了下一班轮渡,我们便离开了哈尔村。到了火车站,我回头望了一眼,山峦如墨,彼岸小镇的灯盏一字排开,在湖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纹丝不动。而这岸码头的一方明亮,指明了夜归人的向往。或许,它本来就不是为过客准备的。
前行一站地而已。T小姐刚打开GPS就收到提示,到了。我提起包袱,往背上一甩,啪,背带断了。我检查了一下伤残之处,还好,可以缝起来。眼前这个村子更加冷清,任何轻微的声响都在山间被迅速放大,我们刚迈出一步,村子里的狗竟然全体叫起来了。篱笆、女人和狗,没有一个角落是隐秘的。我们放轻脚步,摸摸索索地找到了旅馆,在湖边上。真好,一间湖景房。
繁星点点,光污染全无,我心生拍星轨的念头。不料待我一切准备妥当,星星不见了,只好作罢。
我只好安慰自己,无论是星轨还是流水,迷人的都是它们曾经存在过。而更迷人的是,我们曾经捕捉到它们的流逝。
在阿尔卑斯山脉途经的六个国家中,只有瑞士和奥地利算是真正的阿尔卑斯型国家:春季芳草依依,夏季清水潺潺,秋季落英姗姗,冬季白雪皑皑,四季如画。
可是初入奥地利,我却并没有马上培养起好感。下了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在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上查询下一段行程的列车时刻表。与德国不同的是,尽管外观上大同小异,奥地利的自动售票机没有打印时刻表功能,一番比较下来,还是刻板的德国人比较可爱。
走出火车站刚过七点,旅游中心(标识为i,information的首字母)灯还亮着,我推门进去,准备讨张免费地图。不料工作人员很不客气,她瞄了一眼我递过去的地址,说,你出门往那边走,一直走,走到头就是了。她随手往身后一指,可怜我大白天尚且分不清东西南北,更别说在一个铁屋子里了。我在罗马中心站也遇到过这样“爽快”的工作人员,我紧跟在她屁股后面小心翼翼地问,问询处在哪里啊?回答也是这样,随手往身后一指,那边!
但要讨张免费地图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西欧任何一家像样的酒店,你只要走进门,都能要到免费的地图,他们还能顺手画出到你的目的地最近的路线。我在柏林就是这么干的,在纽伦堡也是这么干的,这一次依然没有失手。时下经济不易,有大把的人等着献殷勤。
也许是把寒暄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奥地利的女人似乎特别地精明能干,我们在萨尔斯堡和因斯布鲁克住的两家酒店,前台和吧台都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她手边已整理好当晚十几份人住手续,客人人住的时候便可以迅速地找出来。她这边递给你一张单子,待你填写的时候,那边她已经像风一样地端出另外一位客人点的饮料了,紧凑极了。我的耳朵同时收到很多信息:房间是几号,早餐是几点,旧城区怎么走,粮食街在哪里,去哈尔村的公车站在哪里。我刚处理完这些内容,面前的她已经笑盈盈地看着我,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我想象中奥地利的传统妇女们,正是这样的淳朴温和:她们身着宽袖低领的衬衣,套上色彩明亮的吊肩长裙,又用天鹅绒制成紧身束腰,上面饰以银纽扣,脚蹬圆头皮鞋。无论是在乡野间、还是在小酒馆里,都是如此干脆利落,又款款动人。
去萨尔斯堡的游人大多都会沿着《音乐之声》的外景地重温这一历史名城,不可错过的一处便是米拉贝尔花园,修女曾带着七个孩子在花园里欢唱“D0-Re—Mi”。米拉贝尔宫殿曾是大主教为其情人修建的巴洛克式宫殿,我在照片上见过,花园的中轴线直接引向河谷对面大教堂的圆顶和山顶上的萨尔斯堡要塞,显得格外气势磅礴。而当我们走进冬季凋零的花园,却对着地图反复确认了好几遍,才勉强接受了我们已经站在花园中这一事实一一米拉贝尔花园的气魄和我的想象相去甚远。在每一个建筑时代里,经常会有一种建筑类型主导全部建筑,比如古代希腊,是神庙;在中世纪,是教堂;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府邸;而巴洛克风格,是宫殿。此刻,巴洛克风格虔诚地拜倒在教会的脚下,它固然炫耀,但炫耀的不止是华丽,更是空间的阔绰。而眼前的米拉贝尔公园,出奇的小,也没有繁花似锦来帮衬,硬是生出了一种流水落花的苍凉,冬天来了。
唯一可以欣赏的是其对称的格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工程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建筑十书》里就定义过什么是“对称”,即“根据选用的模数,一座建筑物和整个方案中,不同部位之间恰当的关系和一致。”达芬奇根据这一描述,绘出了完美比例的人体《维特鲁威人》。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个定义还是过于深奥。到十八世纪时,有些理论家又在此基础上做出解释,表述为“左边和右边,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所具有的相互关系”。事实上,文艺复兴以后的所有建筑师,的确是“在横向相等距离的构建之间坚持明显的一致”。而不喜欢对称的人则认为,它唯一的含义就是相对于一个中轴线的重复;他们批评道,有哪个画家会乐意让画面的左侧和右侧完全一致呢。接着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辩护,他认为二维的对称和三维的对称传递给视觉的体验可能是截然相反的,这和人所选择的观察点有关。对于平面的对称,比如图画,由于观察点在中央,重复的布局不会传达给人有效的信息,反而造成一种一成不变的枯燥。而对于立体的对称,尤其是当大量的物体呈现在面前时,比如建筑,重复的布局会帮助我们很快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能立即领会到全局的构图。换句话说,对称不是由眼睛看到的,而是由心灵悟到的。因此,站在中轴线上去观察一座对称的花园或建筑可能是单调的,但当你漫步于一个规整的花园中,只要稍作偏离,便会得到连续的非对称的形象。
这并不奇怪。在自然界中,多数生物都是以对称的形态存在的,多数生物的行为也具有对称性。无论是唇形科、鸢尾科的花朵还是海星翻身、爬行的动作,都说明了对称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且往往不是以偶数作为显性形式的。而除非从垂直的角度看,观察者有时很难轻易察觉组成这些物体各部分间的整齐和对称。这样说起来,对称虽是常态,却不常现。为了与这种微妙的观感相适应,在十九世纪初,西方有学者提出以非对称的形式作为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中山峦、河流、草地和树木相协调的唯一方法。反观中国的古典园林,自古就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我想中国人很早就悟透了这其中千回百转的逻辑,因此以细部的对称,如亭台、窗棱、家具,点缀于蜿蜒的山石、流水间,着墨于整体的婉约含蓄。
莫扎特音乐大学就在米拉贝尔花园旁边,建筑的立面是直接得有些生硬的现代风格,但却因为庭院中几株小树的点缀变得鲜活起来。在院子里破碎的水泥地砖间隙里填以细土,整个空间就显得亲切自然了。
我们走出米拉贝尔花园,沿着河边散步到粮食街。粮食街是一条商业街,每家商店都保留了传统的铁艺招牌,街道非常狭窄,步行将将好舒适。橱窗里挂满了毡布做的服饰、人偶、挂件、手袋、鞋子,让人爱不释手。尽管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大牌的专卖店,在我眼里,却被这些展示民族传统的小玩意儿抢尽了风头。 莫扎特的故居也在这条街上。中国人最熟悉的作曲家中一定有莫扎特,最熟悉的指挥家中一定有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们都出生在萨尔斯堡。曾经有人说,看卡拉扬指挥,你分不出来他是对着爱乐乐团,还是对着音响。大师已仙逝,在书店的橱窗里,他们的唱片还在传递音乐的灵魂。大师的灵魂是甜的,因为萨尔斯堡人制作了著名的莫扎特巧克力球;也或许是成的,因为有包装印有莫扎特头像的鹅肝酱。在奥地利最古老的咖啡馆Cafe Tomaselli,以及欧洲最古老的餐馆Stiftskellerst.Peter每晚都有莫扎特音乐会。萨尔斯堡人的骄傲溢于言表,他们不认为这是对大师“品牌”的过度消费,买的人不这么觉得,卖的人就更不会这么觉得。他们简简单单地销售了“莫扎特”,就像我们进餐馆,尝一口东坡肉,抿一口诗仙太白一样,宾主尽欢。
乌云垂在天边,让整座老城更加黯淡。我不喜欢城中的巴洛克式大教堂,也不喜欢萨尔斯堡要塞。他们太沉重,不够崇高,也不够浪漫。也许下一个目的地可以帮助我轻松起来。我们折回酒店,拿上行李,穿过马路便是搭乘150路的公车站。我们要去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
我听说哈尔施塔特镇是因为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在网络上被台湾人热议,新闻称“大陆要将哈尔村复制到广东”。也有外国友人调侃说“这些奥地利人应该为中国人没有直接从他们手中买走原版小镇而感到庆幸。”我有点不服气。究竟是怎样的世外桃源,我必须去一探究竟。
公交车上人不多,T小姐和我各自占了两个位置,一个位置放包袱,一个位置放自己。大巴在阿尔卑斯山中蜿蜒盘旋,一路风光旖旎:这边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草地上,深秋的金黄更显浓郁;那边崇山峻岭中有湖眼,光洁如镜。大巴一路停靠,经过St.Gilgen小站后,山势急转直下,Wolfgan湖跃然于眼前,大巴仿佛要直直地驶入那一片深绿中。突然,绵延数里的山中突然冒出一块巨大的断壁,不生一木,赫然倒映在湖面上,决绝得摄入心魄。
哈尔村坐落在群山脚下,镜湖之畔。火车在山间穿行的时候,可以远眺到村庄微露一角,犹抱琵琶半遮面,引人入胜。我们定的农家乐在哈尔村的下一站——Obertraun村,于是决定先下车游览,晚些再投店。下了火车,还需乘坐轮渡才能到达对岸的小镇。湖面上的雾气袅袅蒸腾,确如人间仙境般温婉动人。可惜一上船就有点煞风景,电动船急急忙忙地往前拽着,客人在船内左摇右晃,一点惬意也无。刚下船。正想在码头边上拍一张湖景,身后传来大喝一声,船长说,你赶紧出去,我们这会儿不开船了。
我讪讪地走进小镇,天色渐晚,镇上的灯还没有亮起来。湖边的木屋因为长期浸在水里,木料颜色愈加深沉。依山而建的小木屋们也阴森森地俯视我们。天边有一点淡淡的云彩还未褪尽,湖面的倒影被鸭子搅了清净。突然觉得有点无趣,可又不甘心,这有什么可山寨的?我还想发掘一下。
T小姐比我直接,干脆就想坐在码头边直接等下一班轮渡回火车站了。她毫不留情地批评哈尔村,太商业化,像苗寨。我一听就高兴了,那就不是苗寨山寨哈尔村,而是哈尔村山寨苗寨了。不过在这个原版的镇上,人气格外稀薄,空荡荡的小镇,整个就像一个山寨的模型。好不容易盼来了下一班轮渡,我们便离开了哈尔村。到了火车站,我回头望了一眼,山峦如墨,彼岸小镇的灯盏一字排开,在湖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纹丝不动。而这岸码头的一方明亮,指明了夜归人的向往。或许,它本来就不是为过客准备的。
前行一站地而已。T小姐刚打开GPS就收到提示,到了。我提起包袱,往背上一甩,啪,背带断了。我检查了一下伤残之处,还好,可以缝起来。眼前这个村子更加冷清,任何轻微的声响都在山间被迅速放大,我们刚迈出一步,村子里的狗竟然全体叫起来了。篱笆、女人和狗,没有一个角落是隐秘的。我们放轻脚步,摸摸索索地找到了旅馆,在湖边上。真好,一间湖景房。
繁星点点,光污染全无,我心生拍星轨的念头。不料待我一切准备妥当,星星不见了,只好作罢。
我只好安慰自己,无论是星轨还是流水,迷人的都是它们曾经存在过。而更迷人的是,我们曾经捕捉到它们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