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恩平万亩茶飘香,一个今年82岁、被行家戏称为“茶半仙”的茶叶大师声名远播。
他叫韦勤积,原来是恩平市国营大槐华侨农场茶艺师,青春都献给了农场茶的事业,退休后又投入到茶叶技艺的传承与传播之中。他说,只为茶飘万里香,踏遍青山人不老。初夏,笔者造访了这位“茶半仙”。
韦勤积出生于广东潮州市凤凰镇大寨村,这里是高寒山区,经常云遮雾罩,是以茶为主业的山区镇,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茶为活路。与大多数凤凰人一样,他从小就与茶结下不解之缘,12岁就辍学在家,跟父兄学习茶叶技艺。不久,进入凤凰公社坑尾大队茶场工作,并很快担任大队茶场的副场长。1966年,凤凰公社茶场看中了韦勤积的作风和态度,调动他进入公社茶场,担任社场的茶叶技术员并兼任欧坑片的指导员。
在鳳凰公社茶场,韦勤积更加手勤脚快,任劳任怨。被在这里担任技术指导的广东省农业局茶叶专家罗博揉教授看中,吸收为贴心弟子,将所有的茶叶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一个是传得认真,一个是学得细致,不久,韦勤积就把与茶叶相关的茶树栽培、茶叶病虫害防治、茶叶制作和茶叶冲泡等一整套技术学到了自己的手上。
1971年,阳春县岗美华侨农场,为了做好茶叶栽培,不远千里前往潮州凤凰公社聘请韦勤积到场担任热带作物技术员。
1982年,韦勤积告别他工作了8年的岗美华侨农场,来到广东省国营恩平大槐华侨农场工作。茶叶,是原来国营大槐华侨农场的支柱产业,大槐农场的茶叶生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直都凝聚了韦勤积青春热情和汗水。1981年,大槐农场只有茶园22.31亩,到1988年,茶园发展到2272.72亩,年产干茶4万多斤。
在大槐农场茶叶生产丰盛时期,韦勤积的茶树管理及茶叶制作技艺,成为广东省茶叶生产界公认的高手。他对茶的专注精神得到同行的赞赏,广东省内茶场的同行,都经常邀请他前去指导工作、介绍经验。韦勤积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同行们排解茶树管理和茶叶制作中的困难。
在韦勤积的“茶叶人生”中,位于沈海高速大槐路段附近的恩平市金山温泉茶厂的驰名品牌——锦云单丛,是他最得意的“收官之作”。那一年,大槐华侨农场党委为了扶持革命老区良洞村,交给韦勤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要他尽快帮良洞村新建立的金山温泉茶厂培植出一个优质茶叶品种。韦勤积二话没说,马上找到当时的金山温泉茶厂厂长李玩庆,提出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无性繁植技术,引进他家乡最好的茶叶品种凤凰单丛进行繁育的设想。征得同意后,韦勤积亲自回到他的家乡潮州老家凤凰镇,从那里选择最纯正的凤凰单丛,亲自指挥茶工操作,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培植出三十多万株纯正凤凰单丛茶苗来。茶苗培植出来后,韦勤积又亲自指挥栽种,经常到场精细管理,使之茁壮成长,迅速投产。那年,他推出的锦云单丛,从众多的茶叶品种中胶脱颖挤身到优质茶叶品牌当中,在省内外的茶叶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正当韦勤积的茶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恩平的茶业生产,却因农民大多进城务工,无人肯干这日出日晒、雨来雨淋的茶农活儿而渐渐式微了。看着自己亲手带人培植的茶林被日益荒弃,余勤积的心像是在淌血,但也无可奈何,他无法左右茶农的抉择。到后来,韦勤积和自己家人开办了祥山茶场。
“人有七十二疾,茶到可以改之”,一生以茶为业,醉心于茶道茶经的韦勤积,常常念叨茶经里的这句话,茶是多么好的东西。韦勤积眼看恩平全境近万亩茶山日暂荒弃,再也收购不到茶青制作茶叶了,茶人没了茶,就好像巧媳妇没了米,那滋味多不好受。
也是事有凑巧,正当韦勤积常常为自己的茶叶技艺濒临失传而懊恼不已的时候,恩平那吉清湾星湾茶场的青年冯少茂夫妇找到了他,说他们夫妇俩想要接管清湾的一处茶山,跟他学习茶树栽培技术和茶叶制作技艺。
韦勤积见到有人愿意传承他的技艺,当然高兴,他对冯少茂说,茶叶制作与茶树栽培都要投入真心,都要用心去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悉心传授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技艺。冯少茂夫妇听说韦勤积愿意传经送宝,当然开心啦,当即他们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
星湾茶厂是用老的茶园修复,韦勤积传授的是茶树台割技术。操作时,他对冯少茂夫妇和前来帮工的农工要求很严,一律要求要在地面以上30公分的树位台割,有高一点的都要翻工。这一点,冯少茂夫妇有点想不通,觉得留下树位高点会多点芽头,私下暗地里在边角的地方保留点高树位台割。到采摘时,果然不出韦勤积所言,按照他要求台割的,第一年有300斤茶青,第二年就700斤茶青,第三年呢,亩产茶青达到2000斤0而不按照韦勤积要求台割的呢,远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让冯少茂夫妇心服口服,对韦勤积茶叶技艺的传承更加言听计从、—丝不苟了。
冯少茂夫妇告诉笔者,韦勤积反复提醒他们四句话,看天做茶,看茶制茶,用心做茶,必出好茶。所谓看天做茶,是看天气怎样,下雨,天温高,天气干燥,各种天气摘回来的茶都有差别,所以各个工艺的时间就有所不同。即雨天晴朗天,早晨与其他时间做茶就不同。所谓看茶制茶。指摘回来的茶,老嫩度,各个季节的茶有所不同,下雨天茶有水分,所以处理方法有点不同!所谓用心做茶,就是有细心,耐心,爱心。每个工序都有细心去观察茶的变化,耐心等待茶达到要求的程度才做下步,爱心对待茶,它会在你喝它的时候给你不一样的感觉,有爱的感觉!
为了将茶叶技艺全都传授给冯少茂夫妇,韦勤积全身心地投入到星湾茶厂的生产之中去,不顾家人反对,一有空余的时间,就往冯少茂夫妇的茶厂和茶山跑。他要冯少茂夫妇严格按照他要求的操作规程去管理茶树,制作茶叶,其大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劲头。冯少茂告诉笔者,师傅有句话要我—定记住并去做到,罗博揉教授教他制茶时说,茶是中国的国粹,你学成后一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跟我学,传承人的身份是有责任感的!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恩州茶“嫩、鲜、香、浓、醇”的优异品质。4月30日,在2020年广东生态茶园认定申请材料形式审查会上,100家企业进入广东生态茶园创建名单,其中恩平市星湾茶厂赫然入列。
岁月催人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醉心于一门技艺,并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这门技艺之中,一辈子都想着如何去传承与弘扬这门技艺的话,他就会永远朝气蓬勃,活出人生的价值和精彩。韦勤积妙手恩州万亩茶飘香,也让恩平人记住了这位“茶半仙”。
他叫韦勤积,原来是恩平市国营大槐华侨农场茶艺师,青春都献给了农场茶的事业,退休后又投入到茶叶技艺的传承与传播之中。他说,只为茶飘万里香,踏遍青山人不老。初夏,笔者造访了这位“茶半仙”。
韦勤积出生于广东潮州市凤凰镇大寨村,这里是高寒山区,经常云遮雾罩,是以茶为主业的山区镇,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茶为活路。与大多数凤凰人一样,他从小就与茶结下不解之缘,12岁就辍学在家,跟父兄学习茶叶技艺。不久,进入凤凰公社坑尾大队茶场工作,并很快担任大队茶场的副场长。1966年,凤凰公社茶场看中了韦勤积的作风和态度,调动他进入公社茶场,担任社场的茶叶技术员并兼任欧坑片的指导员。
在鳳凰公社茶场,韦勤积更加手勤脚快,任劳任怨。被在这里担任技术指导的广东省农业局茶叶专家罗博揉教授看中,吸收为贴心弟子,将所有的茶叶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一个是传得认真,一个是学得细致,不久,韦勤积就把与茶叶相关的茶树栽培、茶叶病虫害防治、茶叶制作和茶叶冲泡等一整套技术学到了自己的手上。
1971年,阳春县岗美华侨农场,为了做好茶叶栽培,不远千里前往潮州凤凰公社聘请韦勤积到场担任热带作物技术员。
1982年,韦勤积告别他工作了8年的岗美华侨农场,来到广东省国营恩平大槐华侨农场工作。茶叶,是原来国营大槐华侨农场的支柱产业,大槐农场的茶叶生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直都凝聚了韦勤积青春热情和汗水。1981年,大槐农场只有茶园22.31亩,到1988年,茶园发展到2272.72亩,年产干茶4万多斤。
在大槐农场茶叶生产丰盛时期,韦勤积的茶树管理及茶叶制作技艺,成为广东省茶叶生产界公认的高手。他对茶的专注精神得到同行的赞赏,广东省内茶场的同行,都经常邀请他前去指导工作、介绍经验。韦勤积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同行们排解茶树管理和茶叶制作中的困难。
在韦勤积的“茶叶人生”中,位于沈海高速大槐路段附近的恩平市金山温泉茶厂的驰名品牌——锦云单丛,是他最得意的“收官之作”。那一年,大槐华侨农场党委为了扶持革命老区良洞村,交给韦勤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要他尽快帮良洞村新建立的金山温泉茶厂培植出一个优质茶叶品种。韦勤积二话没说,马上找到当时的金山温泉茶厂厂长李玩庆,提出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无性繁植技术,引进他家乡最好的茶叶品种凤凰单丛进行繁育的设想。征得同意后,韦勤积亲自回到他的家乡潮州老家凤凰镇,从那里选择最纯正的凤凰单丛,亲自指挥茶工操作,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培植出三十多万株纯正凤凰单丛茶苗来。茶苗培植出来后,韦勤积又亲自指挥栽种,经常到场精细管理,使之茁壮成长,迅速投产。那年,他推出的锦云单丛,从众多的茶叶品种中胶脱颖挤身到优质茶叶品牌当中,在省内外的茶叶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正当韦勤积的茶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恩平的茶业生产,却因农民大多进城务工,无人肯干这日出日晒、雨来雨淋的茶农活儿而渐渐式微了。看着自己亲手带人培植的茶林被日益荒弃,余勤积的心像是在淌血,但也无可奈何,他无法左右茶农的抉择。到后来,韦勤积和自己家人开办了祥山茶场。
“人有七十二疾,茶到可以改之”,一生以茶为业,醉心于茶道茶经的韦勤积,常常念叨茶经里的这句话,茶是多么好的东西。韦勤积眼看恩平全境近万亩茶山日暂荒弃,再也收购不到茶青制作茶叶了,茶人没了茶,就好像巧媳妇没了米,那滋味多不好受。
也是事有凑巧,正当韦勤积常常为自己的茶叶技艺濒临失传而懊恼不已的时候,恩平那吉清湾星湾茶场的青年冯少茂夫妇找到了他,说他们夫妇俩想要接管清湾的一处茶山,跟他学习茶树栽培技术和茶叶制作技艺。
韦勤积见到有人愿意传承他的技艺,当然高兴,他对冯少茂说,茶叶制作与茶树栽培都要投入真心,都要用心去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悉心传授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技艺。冯少茂夫妇听说韦勤积愿意传经送宝,当然开心啦,当即他们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
星湾茶厂是用老的茶园修复,韦勤积传授的是茶树台割技术。操作时,他对冯少茂夫妇和前来帮工的农工要求很严,一律要求要在地面以上30公分的树位台割,有高一点的都要翻工。这一点,冯少茂夫妇有点想不通,觉得留下树位高点会多点芽头,私下暗地里在边角的地方保留点高树位台割。到采摘时,果然不出韦勤积所言,按照他要求台割的,第一年有300斤茶青,第二年就700斤茶青,第三年呢,亩产茶青达到2000斤0而不按照韦勤积要求台割的呢,远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让冯少茂夫妇心服口服,对韦勤积茶叶技艺的传承更加言听计从、—丝不苟了。
冯少茂夫妇告诉笔者,韦勤积反复提醒他们四句话,看天做茶,看茶制茶,用心做茶,必出好茶。所谓看天做茶,是看天气怎样,下雨,天温高,天气干燥,各种天气摘回来的茶都有差别,所以各个工艺的时间就有所不同。即雨天晴朗天,早晨与其他时间做茶就不同。所谓看茶制茶。指摘回来的茶,老嫩度,各个季节的茶有所不同,下雨天茶有水分,所以处理方法有点不同!所谓用心做茶,就是有细心,耐心,爱心。每个工序都有细心去观察茶的变化,耐心等待茶达到要求的程度才做下步,爱心对待茶,它会在你喝它的时候给你不一样的感觉,有爱的感觉!
为了将茶叶技艺全都传授给冯少茂夫妇,韦勤积全身心地投入到星湾茶厂的生产之中去,不顾家人反对,一有空余的时间,就往冯少茂夫妇的茶厂和茶山跑。他要冯少茂夫妇严格按照他要求的操作规程去管理茶树,制作茶叶,其大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劲头。冯少茂告诉笔者,师傅有句话要我—定记住并去做到,罗博揉教授教他制茶时说,茶是中国的国粹,你学成后一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跟我学,传承人的身份是有责任感的!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恩州茶“嫩、鲜、香、浓、醇”的优异品质。4月30日,在2020年广东生态茶园认定申请材料形式审查会上,100家企业进入广东生态茶园创建名单,其中恩平市星湾茶厂赫然入列。
岁月催人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醉心于一门技艺,并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这门技艺之中,一辈子都想着如何去传承与弘扬这门技艺的话,他就会永远朝气蓬勃,活出人生的价值和精彩。韦勤积妙手恩州万亩茶飘香,也让恩平人记住了这位“茶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