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111年,宋江38岁,还是正经八百的“公务员”;岳飞8岁,还在汤阴学射箭;而中国传统史家眼中玩物丧志的败家皇帝宋徽宗,正在优哉游哉享受着他的帝王生活。这一年,宋徽宗做了个梦,写了六十首道乐,开始编纂一本医书,发行了几千万贯钱币,还时不时送一些自己的书法和画作给臣子……
这位诗书画一流的皇帝或许没想到,8年后会有方腊起义,16年后自己会屈辱被俘而灭国,造成“靖康之耻”,24年后会客死五国城。元朝宰相脱脱写罢《宋史·本纪·徽宗赵佶》后掷笔而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努力“透过徽宗的眼睛去观察他的统治”,“把他看作一个人,一个有着喜好与厌恶、天赋与兴趣、盲区与弱点的人”,写下了《宋徽宗》一书。
她说:“我写本书的初衷并非为了给徽宗翻案。但我确实觉得他的一生极具故事性一一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命运转折,而他对艺术的兴趣让故事变得更加有趣。我越是站在他的视角看问题,就越觉得对于他的历史评价过于严苛了o他花了很多力气试图扮演好分配给他的皇帝角色,对于那些他无力控制的事情,他确实也没必要去过多地为之负责。当然,他有他的缺点,但是历史上多数重要人物也一样。”
送公主读书,为爱妃写诗
1111年,宋徽宗赵佶30岁,而立之年,生了两个儿子。
这个诗书画一流的皇帝,一直对自己很有“自信”,而远胜于先祖的生育能力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因为,在他之前,很多宋朝皇帝都要想尽办法才能确保得到一个继承人,其他宋朝皇帝最多也才26个,比如他的哥哥哲宗,就是因为没有活下来的皇子,所以皇位这个“大馅饼”落到了徽宗的头上。
很明显,徽宗没有这样的烦恼。到1111年,这个四个“1”的年份,他已经生了37个孩子,存活27个,完全没有“光棍”的烦恼。当时的他可能还不知道,在未来的14年里,他还会生28个孩子。生了这么多皇子和公主,他对自己很满意,对上天很感恩,“说自己有这么多皇子是受上天保佑”。
这一年,他最大的两个皇子赵恒和赵楷也分别十一岁、十二岁了,到了“宫外求学”的年纪,他们开始在资善堂读书。跟天下所有普通父母一样,他也有偏爱的儿子,也会操心孩子的“学业”。他很喜欢二儿子赵楷,因为他的大字(书法)结构非常好,进步也很陕。这位开明的父亲还让公主接受教育,由宫廷为她们花钱聘请老师。可是皇族也有“财务危机”,女真入侵后,宫廷开始努力缩减费用,官员认为只给皇子请老师就好了,抱怨不应该为嫔妃和公主支付老师的费用。
许多人传言宋徽宗“风流误国”,却不知爱妃刘明达去世后三四年,徽宗依然非常难过,不仅写了很多诗词纪念,还追封她为皇后,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做法。其中有—首悼亡词写得十分感人:“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伊沛霞还发现:“徽宗和几乎所有宋朝皇帝在与大臣打交道时,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彬彬有礼、宽宏大量。”“他能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失,还很喜欢向交往的人赠送礼物……还会做出一些小小的姿态,对周围的人表达尊重和感谢,例如亲自为他们备茶,或是问候他们的家人。他在服侍的宦官和宫女中發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人……”
或许,如果他不是“皇帝”,他可以做一辈子品诗作画平易近人的“端王”。“即使当他受到命运的沉重打击时,依然以一定程度的优雅和尊严应对苦难,对那些境遇比他悲惨的人表示同情,并尽量避免将罪责归咎于他人。即使他有时表现出痛苦和消沉,那也是人之常情。”
一场梦引发的“连锁反应”
可偏偏,命运将“皇位”这个金蛋砸向了他,却不知是福是祸。性格和偏好被强大的皇权放大,深深影响了他的国家。
1111年,赵佶已经当了11年皇帝。
“皇帝”这个职业,赵佶应该已经做得得心应手了,不像19岁刚登基时那般稚嫩。但作为一名艺术家,他是一个感性的人,是一个“有信仰”的皇帝。
这年年初,赵估大病初愈,做了个梦。在梦境中,徽宗还未登上皇帝宝座,有一座道教宫观召唤他。到了宫观,两个道士作为“傧相”迎接他至一坛上,对他说,“汝以宿命,当兴吾教。”他再拜,“受命而还”。
徽宗醒后将梦境记录下来,派人送给远在杭州的密友蔡京看。原本就对道教十分感兴趣的宋徽宗,“更有信心更全面地将道教引入国家礼制。”
他给祠庙里的主要“神灵”封赐,包括山神、水神、神龙以及曾经是平凡男女的民间神仙。比如,“白彪山神后魏贺虏将军祠,在汾州西河县。徽宗崇宁五年六月赐庙额‘永泽’。”
他每隔几天就批准一个新的册封,《宋会要辑稿>中记录了徽宗在位期间授予的764个庙额以及对神灵的册封。徽宗为什么要批准这么多庙额和爵号?伊沛霞认为,“原因之一便是徽宗屡次下诏要求人们找出全国所有灵验和有功德的神灵”。
他刚登基的第二年,就颁布诏令找出灵验和有功德的神灵。各地上报的神灵还要被“考察”,考察他们是否应验了百姓的祈祷,是否做了有功德的事隋。
而且神灵也有“等级考核”。1111年7月27日,他又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编制一份涵括全国神祠资料的《图志>。负责纂修《图志》的礼官还要将神祠划分为三类:“将已赐额并曾封号者作一等;功烈显著,见无封额者作一等;民俗所建,别无功德及物在,法所谓淫祠者作一等。”
伊沛霞说:“在徽宗时期,宋朝政府对民间宗教的标准化和日常化管理达到鼎盛,封赐的庙额和受册封的祠庙神灵比任何时候都多。”
一个过分自信的艺术家和皇帝
宋徽宗,被很多人质疑没有“君天下”的才能。但除了“为君”,他的确是“诸事皆能”。作诗、书法、绘画甚至编医典,即使不当皇帝,他也有十足把握可以“名留青史”。 1111年,他就干了好几件事,他写了六十首词,还请了两位主管道士的道官来看。他还亲自为这些词挑选了音乐。一直到现代,道教仪式中仍然在使用这些道词。
他还亲自参与编纂了一部有影响力的医学著作《政和圣济总录》。这部医典耗时11年,全书定本共有两百多卷,记载了两万多个药方,同时还包含饮食、运动、针灸、艾炙、符咒和护符等疗法的信息。在徽宗所写的序言中,他说“亦诏天下以方术来上”,并将他们的处方都编辑在附录中。
精通诗书画中两种技艺的人并不少见,但一个人能精通这三种艺术,还是颇不寻常。如果可以时光穿梭,同样的亡国君李煜或可成为他的“莫逆”。
李煜创作出一种被称为“金错刀”的独特颤笔书法风格,徽宗在他21岁时创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楷书字体,被称为“瘦金体”,这些汉字以整齐和瘦长的线条构成,用法瘦劲,舒展道丽,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和韵味。
“徽宗趋向于有序、精致和有控制的极致风格,他将需要深厚书法功力的独特风格发挥到极致,将自己表现为一个能够欣赏雅致与优美,同时又精通技法的有涵养的人。”伊沛霞说。
他还喜欢画画,画了很多关于小狗、小猫、猴子、鹦鹉、喜鹊、白鹭、鸽子、鸭、麻雀、兔和马的作品,足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他还是一个观察细致入微的人。在《金英秋禽图》中,连喜鹊腹部的白色羽毛覆盖在黑色羽毛上的细节,喙上的缺口都清晰可见。在《竹禽图》,画中鸟的色彩很浅,鸟的胸部羽毛以工笔画法细致描出,以漆点睛;竹叶是一种明亮的淡绿色,从叶尖还能看到少许冬天的痕迹,但已经开始吐出新芽。
写得好,画得好,他还喜欢拿着到处给人看。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有机会一睹他的御笔。一次,他一次性赏赐书法作品给五十六名官员,其中一个人得到了二十三件作品。身居高位的大臣们都收藏了徽宗大量的书法作品,甚至還专门修建阁楼来存放。
他还为全国各地的寺观写了很多匾额,还开始命人将其御笔所书的瘦金体书法刻在石碑上,立在很多人能看到的地点,有些立于官府,还有一些立于政府设立的官学或寺观内,甚至还命令将他的瘦金体书法用于新铸造的钱币。
但伊沛霞认为这也是他的缺点。“过分自信导致他错估了禁止一些名士在朝廷做官造成的后果。也正是由于过分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忽视其他人对蔡京的敌视,以及后来做出联金的决定。当一些大臣对宋朝是否充分准备好北征提出异议时,尽管徽宗也犹豫过,但后来他仍然拒绝听取那些担忧者的意见,而是站在了梦想家们一边,认为有可能打一场大胜仗。”
这位诗书画一流的皇帝或许没想到,8年后会有方腊起义,16年后自己会屈辱被俘而灭国,造成“靖康之耻”,24年后会客死五国城。元朝宰相脱脱写罢《宋史·本纪·徽宗赵佶》后掷笔而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努力“透过徽宗的眼睛去观察他的统治”,“把他看作一个人,一个有着喜好与厌恶、天赋与兴趣、盲区与弱点的人”,写下了《宋徽宗》一书。
她说:“我写本书的初衷并非为了给徽宗翻案。但我确实觉得他的一生极具故事性一一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命运转折,而他对艺术的兴趣让故事变得更加有趣。我越是站在他的视角看问题,就越觉得对于他的历史评价过于严苛了o他花了很多力气试图扮演好分配给他的皇帝角色,对于那些他无力控制的事情,他确实也没必要去过多地为之负责。当然,他有他的缺点,但是历史上多数重要人物也一样。”
送公主读书,为爱妃写诗
1111年,宋徽宗赵佶30岁,而立之年,生了两个儿子。
这个诗书画一流的皇帝,一直对自己很有“自信”,而远胜于先祖的生育能力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因为,在他之前,很多宋朝皇帝都要想尽办法才能确保得到一个继承人,其他宋朝皇帝最多也才26个,比如他的哥哥哲宗,就是因为没有活下来的皇子,所以皇位这个“大馅饼”落到了徽宗的头上。
很明显,徽宗没有这样的烦恼。到1111年,这个四个“1”的年份,他已经生了37个孩子,存活27个,完全没有“光棍”的烦恼。当时的他可能还不知道,在未来的14年里,他还会生28个孩子。生了这么多皇子和公主,他对自己很满意,对上天很感恩,“说自己有这么多皇子是受上天保佑”。
这一年,他最大的两个皇子赵恒和赵楷也分别十一岁、十二岁了,到了“宫外求学”的年纪,他们开始在资善堂读书。跟天下所有普通父母一样,他也有偏爱的儿子,也会操心孩子的“学业”。他很喜欢二儿子赵楷,因为他的大字(书法)结构非常好,进步也很陕。这位开明的父亲还让公主接受教育,由宫廷为她们花钱聘请老师。可是皇族也有“财务危机”,女真入侵后,宫廷开始努力缩减费用,官员认为只给皇子请老师就好了,抱怨不应该为嫔妃和公主支付老师的费用。
许多人传言宋徽宗“风流误国”,却不知爱妃刘明达去世后三四年,徽宗依然非常难过,不仅写了很多诗词纪念,还追封她为皇后,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做法。其中有—首悼亡词写得十分感人:“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伊沛霞还发现:“徽宗和几乎所有宋朝皇帝在与大臣打交道时,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彬彬有礼、宽宏大量。”“他能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失,还很喜欢向交往的人赠送礼物……还会做出一些小小的姿态,对周围的人表达尊重和感谢,例如亲自为他们备茶,或是问候他们的家人。他在服侍的宦官和宫女中發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人……”
或许,如果他不是“皇帝”,他可以做一辈子品诗作画平易近人的“端王”。“即使当他受到命运的沉重打击时,依然以一定程度的优雅和尊严应对苦难,对那些境遇比他悲惨的人表示同情,并尽量避免将罪责归咎于他人。即使他有时表现出痛苦和消沉,那也是人之常情。”
一场梦引发的“连锁反应”
可偏偏,命运将“皇位”这个金蛋砸向了他,却不知是福是祸。性格和偏好被强大的皇权放大,深深影响了他的国家。
1111年,赵佶已经当了11年皇帝。
“皇帝”这个职业,赵佶应该已经做得得心应手了,不像19岁刚登基时那般稚嫩。但作为一名艺术家,他是一个感性的人,是一个“有信仰”的皇帝。
这年年初,赵估大病初愈,做了个梦。在梦境中,徽宗还未登上皇帝宝座,有一座道教宫观召唤他。到了宫观,两个道士作为“傧相”迎接他至一坛上,对他说,“汝以宿命,当兴吾教。”他再拜,“受命而还”。
徽宗醒后将梦境记录下来,派人送给远在杭州的密友蔡京看。原本就对道教十分感兴趣的宋徽宗,“更有信心更全面地将道教引入国家礼制。”
他给祠庙里的主要“神灵”封赐,包括山神、水神、神龙以及曾经是平凡男女的民间神仙。比如,“白彪山神后魏贺虏将军祠,在汾州西河县。徽宗崇宁五年六月赐庙额‘永泽’。”
他每隔几天就批准一个新的册封,《宋会要辑稿>中记录了徽宗在位期间授予的764个庙额以及对神灵的册封。徽宗为什么要批准这么多庙额和爵号?伊沛霞认为,“原因之一便是徽宗屡次下诏要求人们找出全国所有灵验和有功德的神灵”。
他刚登基的第二年,就颁布诏令找出灵验和有功德的神灵。各地上报的神灵还要被“考察”,考察他们是否应验了百姓的祈祷,是否做了有功德的事隋。
而且神灵也有“等级考核”。1111年7月27日,他又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编制一份涵括全国神祠资料的《图志>。负责纂修《图志》的礼官还要将神祠划分为三类:“将已赐额并曾封号者作一等;功烈显著,见无封额者作一等;民俗所建,别无功德及物在,法所谓淫祠者作一等。”
伊沛霞说:“在徽宗时期,宋朝政府对民间宗教的标准化和日常化管理达到鼎盛,封赐的庙额和受册封的祠庙神灵比任何时候都多。”
一个过分自信的艺术家和皇帝
宋徽宗,被很多人质疑没有“君天下”的才能。但除了“为君”,他的确是“诸事皆能”。作诗、书法、绘画甚至编医典,即使不当皇帝,他也有十足把握可以“名留青史”。 1111年,他就干了好几件事,他写了六十首词,还请了两位主管道士的道官来看。他还亲自为这些词挑选了音乐。一直到现代,道教仪式中仍然在使用这些道词。
他还亲自参与编纂了一部有影响力的医学著作《政和圣济总录》。这部医典耗时11年,全书定本共有两百多卷,记载了两万多个药方,同时还包含饮食、运动、针灸、艾炙、符咒和护符等疗法的信息。在徽宗所写的序言中,他说“亦诏天下以方术来上”,并将他们的处方都编辑在附录中。
精通诗书画中两种技艺的人并不少见,但一个人能精通这三种艺术,还是颇不寻常。如果可以时光穿梭,同样的亡国君李煜或可成为他的“莫逆”。
李煜创作出一种被称为“金错刀”的独特颤笔书法风格,徽宗在他21岁时创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楷书字体,被称为“瘦金体”,这些汉字以整齐和瘦长的线条构成,用法瘦劲,舒展道丽,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和韵味。
“徽宗趋向于有序、精致和有控制的极致风格,他将需要深厚书法功力的独特风格发挥到极致,将自己表现为一个能够欣赏雅致与优美,同时又精通技法的有涵养的人。”伊沛霞说。
他还喜欢画画,画了很多关于小狗、小猫、猴子、鹦鹉、喜鹊、白鹭、鸽子、鸭、麻雀、兔和马的作品,足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他还是一个观察细致入微的人。在《金英秋禽图》中,连喜鹊腹部的白色羽毛覆盖在黑色羽毛上的细节,喙上的缺口都清晰可见。在《竹禽图》,画中鸟的色彩很浅,鸟的胸部羽毛以工笔画法细致描出,以漆点睛;竹叶是一种明亮的淡绿色,从叶尖还能看到少许冬天的痕迹,但已经开始吐出新芽。
写得好,画得好,他还喜欢拿着到处给人看。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有机会一睹他的御笔。一次,他一次性赏赐书法作品给五十六名官员,其中一个人得到了二十三件作品。身居高位的大臣们都收藏了徽宗大量的书法作品,甚至還专门修建阁楼来存放。
他还为全国各地的寺观写了很多匾额,还开始命人将其御笔所书的瘦金体书法刻在石碑上,立在很多人能看到的地点,有些立于官府,还有一些立于政府设立的官学或寺观内,甚至还命令将他的瘦金体书法用于新铸造的钱币。
但伊沛霞认为这也是他的缺点。“过分自信导致他错估了禁止一些名士在朝廷做官造成的后果。也正是由于过分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忽视其他人对蔡京的敌视,以及后来做出联金的决定。当一些大臣对宋朝是否充分准备好北征提出异议时,尽管徽宗也犹豫过,但后来他仍然拒绝听取那些担忧者的意见,而是站在了梦想家们一边,认为有可能打一场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