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法表现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暑假,我应邀到长沙参加“湖湘文化之旅国学夏令营”,又一次与何满宗见面。满宗曾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当时我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所长,参与了对他硕士论文的指导工作。那时他就注重研究书法与文化的关系,选择“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研究”做硕士论文的题目。他毕业以后,我虽几次到过长沙,也与他见过面,但都是来去匆匆,见一面,吃顿饭,没有时间深谈。这次时间较充裕,满宗来看我,带我到湘江风光带看了杜甫江阁和书法碑廊,又到荷风堂艺术中心看了他的“创意兰亭”书法展,还向我介绍了几年来创作和工作的情况。这样,我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入。
  从满宗的介绍中,我了解到,这些年他工作很勤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由他书写,1997年出版的竹简《楚辞》,曾赠给当时清华的校长王大中院士;清华大学九十周年校庆,他应学校邀请,写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制作成纪念品。近三年来分别在日本、澳门、台湾、长沙举办了六次个人书法展。在担任湖南省书协主席后,他还致力于“打造书法湘军,弘扬先进文化”,每年开展“湖湘书法月”活动,组织湖南书法作品赴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对于推动湖南书法的发展有很好的影响。
  满宗告诉我,他正在思考书法表现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寻找书法创作的内容,相互结合,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又不失个性风格的作品来。作为一个尝试,他选取中国传统的三个吉祥符号德、福、寿,进行创作,“写吉祥,颂吉祥”,获得了成功,“寿”和“福”字都售得高价。他把这些所得全部捐建“长寿书法碑廊”和“万福书法碑廊”。在这基础上他又创作了《吉祥三颂》,阐述德、福、寿三字的内涵,并倡议修建“大德书法碑廊”、“吉祥建设工程”。他把书法创作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书法的灵魂,又以书法艺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手段,我以为既符合中国书法的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是很好的想法,很好的尝试。我支持他的想法,也希望他沿着这个方向,开创出书法艺术的新的境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且赋予她时代精神,是极艰巨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需要学习与研究。当我们讨论到如何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问题时,我向他介绍了先父钱穆的最后一篇有关“中国文化对人类可能有的贡献”的文章,或许可以对他的创作有所启迪。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思想文化研究所前所长)
其他文献
这里所谓的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人本思想,就是指女性创作主体在文学文本的建构上都是以女性真实的生存境况和独立自主的人格要求为中心,用不同的审美形式表现或再现女性的生态与心态以及她们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遵循美的规律创造出的“人的文学”。因为自从人类脱离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开始从“第一性”到“第二性”,这种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和女性生理的天然特性,导致出自女性作家之手的
期刊
近年来声名崛起的“七十年代生”女作家金仁顺的新作《桃花》,写的是现实里的一对母女之间的冲突,引起我解读兴趣的原因在于看似奇情异恋的整篇小说其实具有多层次的结构性的隐喻意义,甚至于题目——《桃花》本身。  桃花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不过是开在春天的美丽花朵,可是在中国文学的视野之中则有太多的文化寓意。《诗经·周南》两千多年前就把娇俏柔媚,曼妙风流,清高脱俗的桃花,谓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因此喻指美
期刊
刘震云说,写手机是写拿手机的人,是写拿手机的人的说话。在刘震云看来,他的这部小说的主题是说话(语言)。刘震云自觉地对语言进行思考并不始自《手机》,早在《故乡面和花朵》中,他就表现出对语言这一主题的迷恋,已经开始对语言问题进行反思了,不过这一反思只是众多主题中的一种,到了《一腔废话》,他对语言的反思已上升到自觉的程度,而《手机》,刘震云明确地宣称其目的是“将语言还原于人间,人群和人”。    一、“
期刊
香港著名学者黄维梁曾说余光中手中握的是一支“五色之笔”,他用紫色笔写诗,金色笔写散文,黑色笔写评论,红色笔做编辑,蓝色笔翻译。并说:“他的评论出入古今,有古典主义的明晰说理,有浪漫主义的丰盈意象,解释有度,褒贬有据,于剖情析采之际,力求公正无私如包公断案。”①余光中也自认为有些“以诗为文,以文为论”。的确,余光中不仅把诗歌的一些笔法引入散文,也将散文的笔法引入评论,所以他的评论文章达到哲学思考和美
期刊
本刊编辑部(以下用●表示):我们湖南作协的李元洛先生,自“息评从文”以来一直活跃在散文创作的前沿且成果累累。你是研究、评论散文的,对他的这些散文创作情况,能否和我们,也和大家谈一谈?  刘锡庆(以下用▲表示):很愿意也很高兴和大家谈“元洛散文”这个大题目。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确是到了谈他散文创作的时候了。尽人皆知,他本来是搞“诗美学”和“诗歌评论”的,已先后问世了《诗歌漫论》《诗美学》《李元洛文学评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展开导致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当代中国一个最为恢弘的景观便是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世代居住的乡土,进入城市务工经商“讨生活”,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的整体运营,并获得了“农民工”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身份称谓。这一事实迅速进入小说叙事,成为当前最具产出性的文学主题之一。不过迄今为止,评论界对于这一已然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尚未形成有效的把握视角。  事实上,从阿Q、骆驼祥子到梁生宝、陈奂生,二
期刊
一    黑格尔指出,艺术家“必须发出过很多的行动,得到过很多的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有能力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①。在这里,黑格尔强调了作家具备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性。新时期以来,方方能在当代诸多小说家中脱颖而出,这与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方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正统的知识分子教育。虽在1974年到1978年期间中断了学业,在武汉当了四年的搬运工人,但这四年的工
期刊
2005年11月28-29日来自北方草原的音乐家和学者齐聚上海音乐学院,展示蒙古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共同探讨“蒙古草原音乐文化研究”的主题。这次研讨会也是上海高校声像音乐人类学系列研究的“开篇”。声像音乐人类学这一研究系列倡导以音乐观念——音乐行为——音乐作品的三重认知模式来探索世界各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①十分凑巧的事情是具有蒙古风格的《吉祥三宝》在本来已经十分红火的情况下,走上了2006春节联欢晚
期刊
最近到延安中路的上海展览中心,参观2006年上海书展。发现书展有一个可笑甚至疯狂的现象:几乎每一个摊位,都出售易中天的光辉著作,尤其是他的《品三国》,这使我想起了文革时书店的一片红色海洋。推销手段当然有过之而无不及:专人专架或专堆;吹着高音喇叭叫喊;用液晶彩电播放易氏在中央台的讲演,以招徕满怀从众心理的读者。  我在“新华传媒”的第一个摊位上停下来,读了一段《破门而入》,又读了《品人录》中可能出彩
期刊
一、有思想的奔跑者    如果问现在还健在的40家中国烟草企业的市场感受,相信绝大多数会用“痛并快乐着”一词来描述。经历了近年来中国烟草的种种改革后,众多烟草企业享受了品牌快速扩张、规模结构提升的快乐,另一方面也承受起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的残酷不仅来自于国内市场本土烟草品牌间白热化的争夺,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受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我们也即将面对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国内的卷烟品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