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大挑战: 捡石头回家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火嘉年华”



中国长征五号火箭正在升空,将天问一号送往火星。

  2020年7月,中国、美国和阿联酋三个国家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争先恐后地前去探索这颗红色星球。这是因为2020年7月底至8月中正好是一个火星探索的窗口期。除了对火星进行常规的环绕、登陆和巡视,中国和美国对于火星探索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从火星上带回岩石或尘土样本。

火星探索窗口期


  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每隔26个月,会有一小段时间,地火距离较近,而且地球处于最适合飞往火星的位置,这段时间被称为“火星探索窗口期”。

热闹的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星球,从古至今,人类对火星的好奇从未间断。而人类利用现代科技对火星进行的探测活动从60年前就开始了,共有47次火星探测任务,其中45%的任务成功完成。
  这些送往火星的探测器有的环绕火星,近距离拍摄火星照片、搜集大气信息;有的登陆火星,拍摄火星地表照片;有的自带各种仪器,在火星上一边巡游,一边分析表面岩石样本。目前,美国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仍在火星上巡游,而数个航天器正沿着火星轨道飞行;三个新的火星探测器正飞往火星;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也已经提上了日程。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从未从火星上获得过任何岩石样本。

月球岩石揭示地月形成的奥秘




  20世纪60年代的登月计划不仅使人类登上了月球,而且带回了许多月球岩石样本,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任务带回了2200块总重382千克的月球岩石,前苏联的太空船也带回了近半千克岩石样本。中国计划于2020年底实施月球采样并返回的任务。
  这些样本对于科学家而言,比稀世珍宝还珍贵,它提供了有关月球的许多讯息,如月球上的岩石成分、月球的年龄等,而最大的发现是月球岩石与地球岩石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这一发现使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地月系统形成理论: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了新生的地球,撞击产生的碎片环绕地球并最终积聚成了月球。
  因此,岩石样本是科学家揭示太空奥秘的重要线索。
  月球岩石是如此珍贵,在2018年,三块仅重200毫克的月球岩石竟卖出了85.5万美元的天价。

捡石头回家,解科学家心结



图片展示了火星表面交织着的美丽沟壑,科学家认为,这些沟壑的形成很有可能与液态水的参与有关。

  其实,各种火星探索任务已经为我们带回了大量清晰入微的火星图片,火星探测器也对火星土壤成分进行了分析,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花那么多功夫和资金去火星上捡石头呢?
  火星探测器毕竟体积有限,而精密分析仪器体积通常很大;在地球上,有那么多精良的设备,那么多高端的实验室和出色的科学家,可以从生物、化学等各个角度,深入到分子层面,挖掘更加丰富的火星信息。
  这一任务的最大意义在于解开科学家们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火星上究竟是否存在过生命。以往的所有探索都没有发现直接的证据来证明火星生命存在过。既然无法通过探测器找到证据,那么,就得把岩石带回地球,集全球科学家和科技之力来寻找。

带火星岩石返回地球有多难


  人类在50年前就实现载人登月了,到今天卻还未实施过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往返飞行,更别说从火星上带回岩石样本了,这比地月之间的飞行难很多。
  火星比月球远得多,中国曾经登月的嫦娥四号4天之内就到达了月球轨道,22天后降落在月球背面,如果降落在月球正面则更快,只需几天;而前往火星的中国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发射,要到2021年2月才能到达火星轨道,预计2021年4月才能着陆。距离使燃料的携带量增加,路程中的风险也增加。在如此远的距离中自动执行多重任务也给技术上增加了难度。
  除距离远之外,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相比,非常多变,也给火星上的发射任务带来了很多挑战。
  不过,人类的航天技术日新月异,已经突破了很多障碍,是时候迎接新的挑战了。带回火星岩石之后还有更大的挑战——载人登陆火星。

中国天问二号的

火星样本返回计划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想象图


天问一号飞行效果图



  2020年7月23日,在位于海南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巨大的长征五号火箭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成功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启航。如果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执行采样和返回的天问二号任务将于2028至2030年实施。
  天问二号将携带两组设备:轨道器/返回舱和巡视器/上升器/着陆器。前者到达火星轨道后在那里等候,后者则在火星上收集样本,火星样本会通过上升器发射至火星轨道,与前者对接,返回舱会将样本带回地球。

美欧的火星样本返回计划




  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也在联手实施火星样本返回任务,他们计划从地球进行3次发射任务,分步骤完成,期望在2030年收到来自火星的石头。
  2020年7月发射的探测机器人到达火星后,会在火星表面收集岩石样本,并放置在特定区域;第二次发射的是样本回收和火星发射装置,将已收集好的火星岩石样本装入一个篮球大小的容器中,并将它发射至火星轨道;第三次火箭发射任务将把地球轨道返回器送到火星轨道,接到装有火星岩石的容器并将它带回地球。
  誰会第一个带回火星石头呢?我们拭目以待。

寻找火星生命的证据


  火星地表呈现出水流痕迹,而且地下水冰广泛分布于火星赤道之外的所有地区,而水是生命的基础,有水的地方,就有存在生命的希望;同时,火星探测器还发现了一些矿物,它们类似于地球微生物活动后产生的物质。如果火星上存在过生命,那将是一个比原子弹爆炸更有冲击力的消息,说明地球不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们在宇宙中不是孤单的。
其他文献
穿越到侏罗纪,与恐龙同行;变身成钢铁侠,与恶人大战……精彩的美梦让你流连忘返,大多数梦却很无趣,如果遇到噩梦,还要被吓个半死。有没有办法能调节睡眠,改变梦境,让睡觉变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呢?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以下两种装置,希望能帮人们在睡眠中体验美好的梦镜。造梦手套  人在熟睡之前有一个半睡半清醒的阶段,被称为“睡前幻觉”,此时人可能会产生一些光怪陆离、充满创造力的梦。造梦手套正是在这个阶
期刊
猪毛 画笔、面包  猪的颈部和背部有5厘米以上的刚毛,因为软硬适中、不易变形,又耐湿耐热,所以常被制成画笔、衣服刷、油漆刷等物品。  豬毛还能用来烘焙面包。美味的面包之所以吃起来柔软蓬松,是因为有面团改良剂的帮忙,其中的主要成分半胱氨(guāng ān)酸就是从猪或其它动物的毛发中提取出来的。猪皮果冻、冰淇淋和果汁  猪皮吃起来富有弹性,又不油腻,可以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猪皮中的胶质成分也使它
期刊
与木屑组合成“蘑菇砖”蘑菇砖  你知道吗?平时我们吃的蘑菇,其实只是蘑菇的上半部分——子实体,它下面还长着密集的丝狀物,名叫“菌丝体”。或许我们吃蘑菇会把菌丝体扔掉,但美国一家设计工作室却将木材屑与少量菌丝体混合,随后这些菌丝体疯狂生长,并分解木头中的纤维素,生成一种富含甲壳素的有机组织(甲壳素是一种十分坚固的天然聚合物);这些混合物被压实之后,竟然变成一种性能不亚于混凝土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坚实
期刊
风电是非常清洁的电力来源,但前提是,风要大,风车数量要多,风车多意味着占地面积要大。然而,陆地或浅水区域上很难找到两者兼备的地方。于是,专家们将风电场搬到了风大的海上,让风车浮在海面上。  在英国苏格兰海岸线最东边,有一个叫彼得黑德的城镇,那里的风永远刮个不停,平均风速达22.5千米/时,相当于6级强风,可以把海浪推到3米高。正因为这里丰富的风力资源,一座巨型海上风车发电场正在此浮现。这座风车发电
期刊
物种面临挑战  我们在电视上都看到过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不知所措的画面。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栖息地破坏,正给像北极熊这样的许多物种带来灭顶之灾。  但是,请把你的关切分出一些来给另一些物种吧,它们所面临的生存挑战似乎更严峻呢。因为它们遭受破坏的,不仅有栖息地,还有性别平衡。此话怎讲?  我们都知道,有些动物的性别是由出生时的环境温度决定的。这一群体包括了从鳄鱼、海龟到鱼类的很多古老物种。温度升高会使它们
期刊
網络上的“猎物”  微信现在很普及了,很多人习惯在网上晒自己的动态,或是表达心情,或是分享自然风光,或是针砭时弊。例如你今天去医院了,护士和医生都比较忙,没有时间和你交流,你发文表达医院的服务还需要改进一些。  这本来就是个人心情的一个表达,但如果不小心被人截图传到其他微信群、微博或者贴吧等网络空间,可能会引发一次舆论轰炸,也许你会被“不懂事”“娇气”“根本不了解医务人员的辛苦”等批评声包围,没有
期刊
9岁的时候,我们可能正上着小学三年级,学习三角形的周长怎么算、“衣裳”的“裳”怎么念。但在比利时,有一位小朋友9岁就上了大学,还在短短9个月内学完了大学三年的课程!这位小神童名叫劳伦特·西蒙斯,他的求学之路就像摁了加速键。4年完成小升高  在学业上,劳伦特简直是一个“跳级达人”,他4岁上小学,在两年的时间里自学完成了六年的课程,也就是说,同龄人才刚上一年级,劳伦特就小学毕业了;并且,劳伦特没有上初
期刊
在太空中拍摄到的撒哈拉之眼  1965年,宇航员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发现地球上有只巨大的“眼睛”在静静地凝视他们。这一奇特景观被称为“撒哈拉之眼”或“理查特结构”,它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直径长达40千米,由于太过庞大,站在地上的人们很难发现这片区域的特殊构造。  科学家们曾认为撒哈拉之眼是陨石撞击造成的,后来才发现它完全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约一亿多年前,地下岩浆上涌,使这片区域的地表缓缓拱起
期刊
有趣的征募广告“地下宇航员”艾伦·费雷热  几年前,当艾伦·费雷热还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考古学的博士学位时,她在谷歌网站看到了一则广告。  广告的内容很特别——征募三到四位科学家,前往南非参加一个洞穴考古项目,但要求应征者必须很瘦,身材矮小,身体健康,最好是女性,需要有一定的洞穴探险经验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而且不能患有幽闭恐惧症……广告将这份工作戏称为“地下宇航员”,因为应征者将会像宇航员一样,在
期刊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無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被银河相隔的情侣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一位诗人在夜晚抬头仰望星空,看见天上闪烁的织女星和牛郎星,想起了民间的传说——天上的织女星是由天帝的女儿所变,牛郎星是由人间的牛郎所变,他们彼此相爱,却被迫分隔在银河两端,无法相见。夜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