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众多行业领域不断相互碰撞。就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而言,二者在发展中,不断实现融合,形成摄影纪实文学,也是文字艺术与图片艺术的有机结合,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主要对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进行阐述,并分析二者融合的必然性。
关键词:纪实文学;纪实摄影;融合
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突出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具有写实性,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但纪实文学注重以文字记录历史;纪实摄影注重以图片映射历史。无论从任何角度看,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都具有一定的缺憾,不能更为深刻的反映历史。二者的融合,形成摄影纪实文学,集文字、图片于一体,可彰显纪实艺术的优越性。所以,作者针对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融合的必然性加以分析和阐述。
一、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概述
(一)纪实文学概述
所谓的纪实文学,是指以曾经或现在发生的事实为主题内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纪实文学的外延十分广泛,包括回忆录、日记、纪实小說、传记等,均在纪实文学行列中。自21世纪以来,纪实文学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并在文学样式、结构、表现手法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纪实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以短小精悍的文字或语言对历史和现状加以真实的反映,还能以文字记录和传承历史,与其它类型文学体裁相比较,更具写实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纪实文学也具有一定的不足,需要纪实摄影的弥补[1]。
(二)纪实摄影概述
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利用照相机,在光和影的转换中,对飞逝光阴及生活画面的捕捉,能够深入挖掘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本质,达到使瞬间成为永恒的目的。纪实摄影能够将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场景进行拍摄,为后人预留想象的空间。长期以来,纪实文学虽然能够利用文字对事实加以记录,但在更高层次的描述中,文字十分苍白无力,甚至容易使“真实走样”。纪实摄影可弥补其不足,能够真实的印证历史;但纪实摄影中也存在不足,需要纪实文学的辅助。
二、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融合的必然性
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虽然都能打上历史的烙印,但就其单方面的发展看,二者都存在这缺憾,不能更为深刻的反映历史。通过二者的融合,能够深刻揭示国家后民族的历史及现状,使人们从摄影中感同身受,从文字中发挥想象。正如徐彭曾说过:自己毕生的追求便是,利用摄影机写小诗,使情感摆脱功利下修饰的束缚,使自身在美的事物中可获得情感的真实宣泄。可见,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融合,正是徐彭所追求的境界。从二者的发展历史看,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2]。
(一)二者融合具有优势
摄影纪实文学,是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有机融合,不仅具有二者所特有的优势,而且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是文学和摄影相互碰撞的重要表现。首先,在摄影纪实文学发展中,纪实摄影能够发挥渲染性作用,有利于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纪实摄影是对纪实文学的升华,因其介入,有助于历史再现。可见,纪实摄影具有纪实文学遥不可及的视觉震撼力。例如:《农家饭场纪实》的文学作品中,因插入纪实摄影图片,可将农民淳朴憨厚的样子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次,纪实文学能够对纪实摄影做进一步阐述,为受众呈现更多摄影图片中所不能反映的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总之,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融合,并非二者的单纯叠加,而是实现更高层次中的融合,具有二者任选其一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二者融合是信息时代的必然
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融合,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得以普及应用。然而,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无暇对长篇巨著进行阅读和品评等,而快速浏览成为当下人们的重要方式。可见,人类已然进入“读图时代”。在此背景下,摄影纪实文学必然应运而生,既能对社会各层面进行清晰的图片展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思想启迪,又能利用文字对事件加以概述,实现图和文的有机结合。例如:《吴冠中:叛逆师承荆棘路》作品中,图片对吴老深沉的面孔加以反映,而在简短文字的阐述下,可进一步给予受众以共鸣感,对作品中吴老深邃的眼神、倔强的性格等感同身受[3]。
三、结论
基于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相结合的摄影纪实文学,对二者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纪实文学满足“短小精悍”的标准,以发挥“点睛”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纪实摄影应捕捉意象,将人物、自然等内在神韵彰显。从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发展看,二者融合是一种必然,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以新兴文体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丰富我国文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梁静. 村庄,一个遥远的记忆——有感冯树廷纪实摄影文学作品集《乡村日记》[J]. 五台山,2012,01:60-61.
[2]章罗生. 纪实文学的挑战与文学观念的更新——以新时期以来的创作为考察重点[J]. 社会科学战线,2013,04:135-149.
[3]云国强. 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与纪实文化的建构[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68-77.
关键词:纪实文学;纪实摄影;融合
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突出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具有写实性,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但纪实文学注重以文字记录历史;纪实摄影注重以图片映射历史。无论从任何角度看,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都具有一定的缺憾,不能更为深刻的反映历史。二者的融合,形成摄影纪实文学,集文字、图片于一体,可彰显纪实艺术的优越性。所以,作者针对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融合的必然性加以分析和阐述。
一、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概述
(一)纪实文学概述
所谓的纪实文学,是指以曾经或现在发生的事实为主题内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纪实文学的外延十分广泛,包括回忆录、日记、纪实小說、传记等,均在纪实文学行列中。自21世纪以来,纪实文学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并在文学样式、结构、表现手法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纪实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以短小精悍的文字或语言对历史和现状加以真实的反映,还能以文字记录和传承历史,与其它类型文学体裁相比较,更具写实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纪实文学也具有一定的不足,需要纪实摄影的弥补[1]。
(二)纪实摄影概述
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利用照相机,在光和影的转换中,对飞逝光阴及生活画面的捕捉,能够深入挖掘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本质,达到使瞬间成为永恒的目的。纪实摄影能够将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场景进行拍摄,为后人预留想象的空间。长期以来,纪实文学虽然能够利用文字对事实加以记录,但在更高层次的描述中,文字十分苍白无力,甚至容易使“真实走样”。纪实摄影可弥补其不足,能够真实的印证历史;但纪实摄影中也存在不足,需要纪实文学的辅助。
二、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融合的必然性
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虽然都能打上历史的烙印,但就其单方面的发展看,二者都存在这缺憾,不能更为深刻的反映历史。通过二者的融合,能够深刻揭示国家后民族的历史及现状,使人们从摄影中感同身受,从文字中发挥想象。正如徐彭曾说过:自己毕生的追求便是,利用摄影机写小诗,使情感摆脱功利下修饰的束缚,使自身在美的事物中可获得情感的真实宣泄。可见,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融合,正是徐彭所追求的境界。从二者的发展历史看,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2]。
(一)二者融合具有优势
摄影纪实文学,是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有机融合,不仅具有二者所特有的优势,而且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是文学和摄影相互碰撞的重要表现。首先,在摄影纪实文学发展中,纪实摄影能够发挥渲染性作用,有利于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纪实摄影是对纪实文学的升华,因其介入,有助于历史再现。可见,纪实摄影具有纪实文学遥不可及的视觉震撼力。例如:《农家饭场纪实》的文学作品中,因插入纪实摄影图片,可将农民淳朴憨厚的样子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次,纪实文学能够对纪实摄影做进一步阐述,为受众呈现更多摄影图片中所不能反映的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总之,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融合,并非二者的单纯叠加,而是实现更高层次中的融合,具有二者任选其一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二者融合是信息时代的必然
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融合,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得以普及应用。然而,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无暇对长篇巨著进行阅读和品评等,而快速浏览成为当下人们的重要方式。可见,人类已然进入“读图时代”。在此背景下,摄影纪实文学必然应运而生,既能对社会各层面进行清晰的图片展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思想启迪,又能利用文字对事件加以概述,实现图和文的有机结合。例如:《吴冠中:叛逆师承荆棘路》作品中,图片对吴老深沉的面孔加以反映,而在简短文字的阐述下,可进一步给予受众以共鸣感,对作品中吴老深邃的眼神、倔强的性格等感同身受[3]。
三、结论
基于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相结合的摄影纪实文学,对二者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纪实文学满足“短小精悍”的标准,以发挥“点睛”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纪实摄影应捕捉意象,将人物、自然等内在神韵彰显。从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发展看,二者融合是一种必然,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以新兴文体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丰富我国文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梁静. 村庄,一个遥远的记忆——有感冯树廷纪实摄影文学作品集《乡村日记》[J]. 五台山,2012,01:60-61.
[2]章罗生. 纪实文学的挑战与文学观念的更新——以新时期以来的创作为考察重点[J]. 社会科学战线,2013,04:135-149.
[3]云国强. 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与纪实文化的建构[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