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典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其崇高的理念,古希腊追求“善”,而中国儒家思想追求“道”与“仁”。在当代随着对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对于各种问题的思考也更加细致入微视角也更加多样。本文试从对基本概念的把握来寻找《理想国》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关键词:善;《理想国》;儒家;道
在柏拉图那里善是一个最高的理念,他所说的善包含在劳动者、武士和卫国者身上,而他所说的善包含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德”。柏拉图的“四德”与孔子所说的“知、仁、勇”三达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孔子在《论语》中对其有过阐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柏拉图所说的智慧指的是对于形而上的真理的体察,能够跳出洞穴之外来看问题,也就是《中庸》里所说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二者都强调对于终极的把握,也都将这种智慧赋予给品德高尚的人和管理国家的人。柏拉图所说的勇敢主要是指武士对城邦的守护,孔子也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因为义指的是应该做的事,也就是尽职尽责的意思,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武士守护自己的家园就是他应该做的事。柏拉图所说的节制就是儒学里讲的量力而行,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一、善的理念
柏拉图所说的善的理念是一种终极的东西与儒学所讲的“道”的观念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单独的说“道”还不足以概括善的观念,还应该加入“仁”的内涵。“这个给与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2可见在柏拉图的视野里善的理念是高于真理和知识的,它是获得知识和认识真理的目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和认识目的是为了获得善的理念。一方面,《论语》里有“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里子贡所说的“文章”指的就是知识,由此看来儒学所要学的并不仅仅指知识,而是“天道”。另一方面《论语》里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说法,“志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道”,也就是得道于心,让自己能够不违背“天道”的情况下随心所欲的生活。由此两者可以看出儒学通过不断学习并立下志向,实现“天道”,从而行“仁”与柏拉图所说的“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中庸》里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是通过以身行道达到一种仁,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获得善的理念,从而达到一种至善。所谓的至善就是《理想国》里“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儒学则是强调“道”在人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善者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不是坏的事物的原因。”也就是说善的理念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它是一种规律,但是它也摒弃恶的部分。这种对于善的追寻在儒家思想里也有相关的阐述,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为“格物”是向善的起点,这种只有符合“礼”的规范为善去恶才能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才能符合自然规律,从而符合“天道”。
二、节制
柏拉图强调节制,希望整个城邦能够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秩序下,不因人的欲望的过度而影响整个城邦的秩序。注重道德教化,从小从各方面浸润人的心灵,学习高尚的道德。《理想国》里说“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素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素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孔子在《论语》里也有“郑声乱雅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强点音乐的重要性,因为《礼记·乐记》里说有规律的声音才叫“乐”,没有规律的声音只能叫“音”,也就是强调音乐应该和谐。而柏拉图所说的朴素的音乐文艺教育用儒家的观点来说就是从出生到小学的教育。传统的小学教育不仅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陶冶情操,读圣贤书,从小教育孩子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教育孩子向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孟子》里孟子批驳齐宣王好世俗之乐不好古圣先王的礼乐,同时也告诫统治者要节制“使民以时”,不乱砍伐森林等。可见儒學重视节制,不纵欲,积极向上,重视的是心意的满足,不提倡铺张浪费。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不仅讲了节制的基本作用,还就节制在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理想国》提到“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追求一种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强调一种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而这种秩序的养成又需要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约束,而内在的约束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礼”。儒家思想中的礼就是为了“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记·曲礼上》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天下安宁。对欲望的节制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对欲望的追求适可而止,对于财物的需求够用就行,对于普通人的要求也只是做到安身立命就足够了,对与君王来说奢侈浪费就是糟蹋民脂民膏。《论语·里仁》篇里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就是对于富贵应该从正面去追求,用“仁心”来节制欲望。
三、正义
正义在《理想国》是一个主要的命题,也是使一个城邦安定的关键。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正义分为了好几个层次,其中最低的层次也就是优化实说和有债照偿,这种实事求是的要求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诚”的概念。《中庸》里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也,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儒家思想同样认为认为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人不断发展的前提。“诚”既符合天道的根本也符合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儒家最高的“诚”就是“慎独”,也就是无需他人的监督的诚心。
《理想国》中不仅探讨现实中的正义还探讨概念中的正义,即由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它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这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真正的正义是源于现实中的正义又对现实中的正义有所完善,也就是对于灵魂的敬畏。儒家之所以重视“经”的重要性就是将道德、正义放在一个较高的天平上,也就是恒久不变的道理。在具体的行事过程中可能对于所做的事有所偏差,而这就是儒家所讲的“权变”,具体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事之宜,也就是符合儒学的精神就可以了。
四、结语
中西哲学观的碰撞折射出的文化的契合点代表了人类的永恒价值,也就是当代所说的普世价值观。历史证明不能照搬西方思想,但是对于西方文化又需要细致的了解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柏拉图“善”的理念是具体的,对城邦的治理应该有宽广的胸怀,与孔子一视同仁有异曲同工之处。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问题也会越来越明晰,视角也会越来越开阔。
参考文献:
[1]郭齐勇著.中国儒学之精神[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法)让·弗朗索瓦·马特著,张竝译.论柏拉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N.帕帕斯著,朱清华译.柏拉图与《理想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黄见德著.西方哲学在当代台湾和香港[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李超杰著.哲学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0:169.
[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7](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74,113-114,172,267.
作者简介:
邵友伟(1991—),男,汉族,山东滨州人,黑龙江大学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从事哲学基本问题研究。
关键词:善;《理想国》;儒家;道
在柏拉图那里善是一个最高的理念,他所说的善包含在劳动者、武士和卫国者身上,而他所说的善包含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德”。柏拉图的“四德”与孔子所说的“知、仁、勇”三达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孔子在《论语》中对其有过阐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柏拉图所说的智慧指的是对于形而上的真理的体察,能够跳出洞穴之外来看问题,也就是《中庸》里所说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二者都强调对于终极的把握,也都将这种智慧赋予给品德高尚的人和管理国家的人。柏拉图所说的勇敢主要是指武士对城邦的守护,孔子也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因为义指的是应该做的事,也就是尽职尽责的意思,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武士守护自己的家园就是他应该做的事。柏拉图所说的节制就是儒学里讲的量力而行,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一、善的理念
柏拉图所说的善的理念是一种终极的东西与儒学所讲的“道”的观念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单独的说“道”还不足以概括善的观念,还应该加入“仁”的内涵。“这个给与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2可见在柏拉图的视野里善的理念是高于真理和知识的,它是获得知识和认识真理的目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和认识目的是为了获得善的理念。一方面,《论语》里有“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里子贡所说的“文章”指的就是知识,由此看来儒学所要学的并不仅仅指知识,而是“天道”。另一方面《论语》里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说法,“志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道”,也就是得道于心,让自己能够不违背“天道”的情况下随心所欲的生活。由此两者可以看出儒学通过不断学习并立下志向,实现“天道”,从而行“仁”与柏拉图所说的“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中庸》里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是通过以身行道达到一种仁,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获得善的理念,从而达到一种至善。所谓的至善就是《理想国》里“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儒学则是强调“道”在人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善者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不是坏的事物的原因。”也就是说善的理念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它是一种规律,但是它也摒弃恶的部分。这种对于善的追寻在儒家思想里也有相关的阐述,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为“格物”是向善的起点,这种只有符合“礼”的规范为善去恶才能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才能符合自然规律,从而符合“天道”。
二、节制
柏拉图强调节制,希望整个城邦能够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秩序下,不因人的欲望的过度而影响整个城邦的秩序。注重道德教化,从小从各方面浸润人的心灵,学习高尚的道德。《理想国》里说“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素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素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孔子在《论语》里也有“郑声乱雅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强点音乐的重要性,因为《礼记·乐记》里说有规律的声音才叫“乐”,没有规律的声音只能叫“音”,也就是强调音乐应该和谐。而柏拉图所说的朴素的音乐文艺教育用儒家的观点来说就是从出生到小学的教育。传统的小学教育不仅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陶冶情操,读圣贤书,从小教育孩子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教育孩子向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孟子》里孟子批驳齐宣王好世俗之乐不好古圣先王的礼乐,同时也告诫统治者要节制“使民以时”,不乱砍伐森林等。可见儒學重视节制,不纵欲,积极向上,重视的是心意的满足,不提倡铺张浪费。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不仅讲了节制的基本作用,还就节制在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理想国》提到“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追求一种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强调一种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而这种秩序的养成又需要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约束,而内在的约束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礼”。儒家思想中的礼就是为了“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记·曲礼上》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天下安宁。对欲望的节制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对欲望的追求适可而止,对于财物的需求够用就行,对于普通人的要求也只是做到安身立命就足够了,对与君王来说奢侈浪费就是糟蹋民脂民膏。《论语·里仁》篇里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就是对于富贵应该从正面去追求,用“仁心”来节制欲望。
三、正义
正义在《理想国》是一个主要的命题,也是使一个城邦安定的关键。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正义分为了好几个层次,其中最低的层次也就是优化实说和有债照偿,这种实事求是的要求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诚”的概念。《中庸》里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也,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儒家思想同样认为认为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人不断发展的前提。“诚”既符合天道的根本也符合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儒家最高的“诚”就是“慎独”,也就是无需他人的监督的诚心。
《理想国》中不仅探讨现实中的正义还探讨概念中的正义,即由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它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这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真正的正义是源于现实中的正义又对现实中的正义有所完善,也就是对于灵魂的敬畏。儒家之所以重视“经”的重要性就是将道德、正义放在一个较高的天平上,也就是恒久不变的道理。在具体的行事过程中可能对于所做的事有所偏差,而这就是儒家所讲的“权变”,具体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事之宜,也就是符合儒学的精神就可以了。
四、结语
中西哲学观的碰撞折射出的文化的契合点代表了人类的永恒价值,也就是当代所说的普世价值观。历史证明不能照搬西方思想,但是对于西方文化又需要细致的了解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柏拉图“善”的理念是具体的,对城邦的治理应该有宽广的胸怀,与孔子一视同仁有异曲同工之处。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问题也会越来越明晰,视角也会越来越开阔。
参考文献:
[1]郭齐勇著.中国儒学之精神[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法)让·弗朗索瓦·马特著,张竝译.论柏拉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N.帕帕斯著,朱清华译.柏拉图与《理想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黄见德著.西方哲学在当代台湾和香港[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李超杰著.哲学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0:169.
[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7](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74,113-114,172,267.
作者简介:
邵友伟(1991—),男,汉族,山东滨州人,黑龙江大学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从事哲学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