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千年以来,创造已与人类之文明,民族之兴衰,国家之存亡息息相关,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的召唤,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结晶。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迸发创新火花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巧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促进其创造思维发挥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進其创造思维的发挥。
我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先进行了挤牙膏游戏活动,通过此游戏使学生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主动的探索,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了物体占据空间有大有小的基础,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大呢?”有的学生想到了高大的楼房;有的学生想到了海水;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卡通片里的大力士等等。接着老师又问:“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小呢?”有的学生想到了蚂蚁;有的学生想到了灰尘;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水里面的微生物……这就是借助“想象”的发散,使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思维发散性得到了训练,学生从想象出的几种算法中找出最简便的一种,使思维更富有创新性。
二、引入逆向思维,拓展创新思维的方法
教学中如果长期单一地运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会使学生养成对思维模式的依赖,形成思维的惰性。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其中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特征。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以后,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入逆向思维,我想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正面讲授外,还要有意识地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互逆因素,精心设计互逆式问题,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逐步增加逆向思维的意识。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如果正面求解感到困难,甚至难以下手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考虑,这时往往会很快找到解题思路。所以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案,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用转向知识的逆用,教会学生从正反面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例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当学生总结出第一个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教师可提出“根据这个结论,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上提问旨在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创新思维的环境
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已经是信息时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依靠一些原始的教学用具是跟不上时代有步伐的,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这种形象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并无限放大,使思维有了广大的空间。又例如教学“8加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小动物数学竞赛”的故事情境。即小花狗自夸是数学的小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猴子一听,立即出题目考考它。这时屏幕呈现一个有10个格子的空牙刷盒,接着画面变成盒里放有8把牙刷,盒外有3把。当小猴子提出共有几把牙刷?怎样列式?得什么?前两个问题的确难不倒小花狗,而后一个问题却把小花狗给难住了,这时引出新课内容。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上去,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催化。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教学实践中对此总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在课程改革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想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迸发创新火花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巧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促进其创造思维发挥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進其创造思维的发挥。
我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先进行了挤牙膏游戏活动,通过此游戏使学生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主动的探索,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了物体占据空间有大有小的基础,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大呢?”有的学生想到了高大的楼房;有的学生想到了海水;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卡通片里的大力士等等。接着老师又问:“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小呢?”有的学生想到了蚂蚁;有的学生想到了灰尘;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水里面的微生物……这就是借助“想象”的发散,使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思维发散性得到了训练,学生从想象出的几种算法中找出最简便的一种,使思维更富有创新性。
二、引入逆向思维,拓展创新思维的方法
教学中如果长期单一地运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会使学生养成对思维模式的依赖,形成思维的惰性。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其中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特征。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以后,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入逆向思维,我想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正面讲授外,还要有意识地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互逆因素,精心设计互逆式问题,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逐步增加逆向思维的意识。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如果正面求解感到困难,甚至难以下手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考虑,这时往往会很快找到解题思路。所以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案,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用转向知识的逆用,教会学生从正反面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例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当学生总结出第一个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教师可提出“根据这个结论,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上提问旨在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创新思维的环境
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已经是信息时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依靠一些原始的教学用具是跟不上时代有步伐的,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这种形象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并无限放大,使思维有了广大的空间。又例如教学“8加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小动物数学竞赛”的故事情境。即小花狗自夸是数学的小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猴子一听,立即出题目考考它。这时屏幕呈现一个有10个格子的空牙刷盒,接着画面变成盒里放有8把牙刷,盒外有3把。当小猴子提出共有几把牙刷?怎样列式?得什么?前两个问题的确难不倒小花狗,而后一个问题却把小花狗给难住了,这时引出新课内容。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上去,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催化。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教学实践中对此总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在课程改革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想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