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战略管理理论构建高职院校专业体系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hui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科学的战略分析手段确立专业体系建设规划,结合自身特点作出明智的战略选择,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推进战略实施,适时进行战略控制与评价,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建设进程,对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理论;专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2-0028-03
  
  专业体系建设是从宏观角度审视学院发展定位、确定学院发展使命、谋划学院发展路径、创建专业和谐发展环境的系统工程,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办学效益的高低与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近年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积极构建专业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战略分析,确定专业体系建设目标
  在专业体系建设中,要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准确判断优势(Strengths),识别劣势(Weaknesses),及时跟踪市场变化,把握机会(Opportunities),规避威胁(Threat),并应将直接影响专业发展的内部能力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与研究,从中得出一系列较为可靠的结论,进而根据这些结论制定相应的专业发展目标。
  (一)深入研究专业体系建设的内部环境
  2004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合并组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当时,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主要有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工商管理、对外贸易、商务管理、物业管理、旅游与宾馆管理、计算机维护及应用等专业;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主要有粮食工程、机电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法律事务、经济贸易等专业。这些构成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体系建设的内部环境。
  (二)广泛探究专业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省内唯一一所设有粮食工程专业的高职院校,苏北地区唯一一所一文一工两所省属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升格的高职院校。
  立足全省看“财经”据统计,近年来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出现了经济发达地区招聘比例高、现代服务行业招聘数量增长快的特点。2005年,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力争翻一番的目标。从校际竞争来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设有财经类专业,但总体办学规模不是很大。
  立足苏北看“工业”近年来,苏北各市都将发展工业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主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强做精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此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徐、淮、盐、连、宿五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有11所,基本都设有电子信息、机械设计制造及计算机类专业。
  立足全省看“粮食”江苏是全国产粮大省和粮食消费大省,但粮食行业中一线员工的总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粮食产业化与粮食科技发展的需要。根据江苏省粮食局制定的《江苏粮食行业“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要点》,到“十一五”末,全行业技术工人比例将达到60%,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行业工人比例要达到25%。目前,全省开设粮食工程专业,专门为粮食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只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综上所述,我院专业建设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主要表现如表1所示。
  基于SWOT分析,学院确定了“以财务会计类专业为重点,以财政金融、经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法律实务类专业为支撑,电子信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计算机类及粮食工程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三轮联动式”专业体系。“三轮”是指围绕全省财经事业、粮食产业和苏北地区新型工业三个轴心,分别集成一批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专业群;“联动”是指专业群之间在服务面向、课程结构、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相互渗透、融通、示范、带动、补充的态势,实现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结合学院特点,作出专业体系建设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是整个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要针对学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专业,灵活运用不同的战略措施。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组建之初主要采取了成本优先战略,首先拿出6个具有良好办学基础的强势专业构成首发阵容,财经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平分秋色。一则走这条路驾轻就熟,可确保学生招得进,教得好;二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办学资源,投入少,见效快;三则在学院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可通过实施这一战略有效地保证学校的平稳发展。为实现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转变,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体系,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群的特点,灵活运用了重点突破战略,全力打造龙头专业;运用多样化战略,努力优化支撑专业;运用差异化战略,协调发展工科专业;运用战略联盟,积极扶持粮工专业。实践证明,运用上述战略指导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体系建设,对提升学校的竞争能力、降低竞争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文化建设,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办学资源,推进战略实施
  (一)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切实转变办学观念
  文化是一个健全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确保战略抉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学院侧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学院为了使各专业之间形成和谐共生的体系和相对完善有序的系统,通过领导动员会、专家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就学院专业发展序列、专业交叉融合、专业优胜劣汰等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切实发挥观念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作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龙头专业与支撑专业、传统专业与新设专业、重点建设专业与一般扶持专业、优先发展专业与蓄势发展专业的关系,为学院营造了和谐、协调、宽松的专业体系建设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院合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使磨合期内可能产生的内耗得以降低。二是以制度为保证,统一标准,有章可循。为了保证专业体系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学院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专业建设指南》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建设原则性意见》、《专业建设工作条例》、《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学院专业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三是以规划为目标,统一步伐,稳步推进。通过制定《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专业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战略实施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战略控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二)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学院在提高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的过程中积极推行二级管理,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带头人的作用。首先,制定了完整的二级管理制度和详细的岗位职责,实现集权向分权转变,战术向战略提升。其次,突破了中专时期专业建设以教务处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采取了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再次,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战略管理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专业带头人和教务处人员为战略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广大教职员工则为战略管理的执行者、参与者,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三)加快教学资源整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紧扣会计职业群,着力打造重点专业群运用重点突破战略,积聚优势力量和资源建设重点专业,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学院从比较优势出发,将财务会计类专业置于优先发展地位,采用重点突破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将其打造成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加快形成学院专业建设的亮点,从而带动学院专业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一是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出发,切实提高会计系的专业开发能力,针对江苏省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在原有的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拓展了涉外会计、注册会计师两个专业方向。通过提高专业建设门槛,摆脱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二是抢占人才高地,强化师资建设。对财经类专业而言,师资的强弱对专业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学院不断加强会计专业师资力量,对会计专业教师实行优先引进、优先培养、优先评聘。三是狠抓基地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学院于2007年投资八百多万元建成了“省级会计实训基地”。
  依托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支撑专业群从范围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一个学校的办学资源总是有限的,专业跨度过大,专业个数太多,专业化率和相关率必然低下,办学效益也不会高。为此,学院以增强专业关联度为突破口,一方面加强财经类专业之间的协同与融通,另一方面加强财经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之间的互补与渗透。通过进一步优化经管和法律专业群,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中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在学院起步阶段,通过专业集成、走集约之路,最大限度地集聚办学优势,提高了办学效益。一是优化专业格局,实现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涵三大类、十大行业,以学院有限的办学资源,专业服务面不可能涵盖整个现代服务业,学院审时度势,确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思路。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从相应的职业岗位(群)或相应的技术领域的要求出发,按照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职业技能和全面素质加以设计,突破根据学科本位的逻辑体系设计课程的方式,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严格按照培养对象未来从事的职业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三是优化人员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经济、管理、法律专业群关联度较高,为此,学院建立了师资互聘、资源共享、基地共建的工作机制。
  围绕苏北地区工业化,协调发展工科专业群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有着良好的办学基础。因此,学院选择差异化战略,实施错位发展。针对工科专业苏北地区生源多、当地工业发展快、本土就业形势好的特点,将服务苏北区域经济作为发展学院工科类专业的主要目标,面向苏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是紧扣工业发展,通过社会调研,适时增设新专业。近年来,苏北五市坚定不移地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方略。为此,学院将工科专业的发展策略确定为:围绕“大产业”,调整专业结构;追随“大项目”,创新办学模式;配合“大企业”,培养紧缺人才。二是坚持错位发展,通过文工交融,培养复合型人才。学院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挥学院文工兼备的优势,推动文工融合与专业渗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在工科类专业中融入财会、营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课程,其次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培训等形式,改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三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工学结合,努力探索办学新模式。在专业建设中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首先,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使学院的生产型设备拥有量大大提高,为工学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再次,与淮阴卷烟厂、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淮安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将实践性教学搬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将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课堂,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切实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针对粮油加工链,积极扶持粮工专业群粮食工程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专业,有着深厚的办学基础与特定的服务对象。学院针对粮食产业化深入发展、粮食科技不断进步、粮食国家标准化大力推行的客观实际,努力打造一支以高级技师和技师为龙头、以高级工为骨干、以中级工为主要力量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技术精湛、工种配套齐全的技能人才队伍,积极扶持粮食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通过与行业主管部门、粮食企业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战略联盟,盘活办学资源,着力提高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一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培养。近年来,我省在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改组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整体转制、国有民营等多种产权结构形式,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倾向,使得粮食行业的人才市场难以预测。尤其是粮食加工业涉及面广,企业种类多,纵向来看,涉及粮食储藏、生产、检测、流通等众多环节;横向来看,关系到粮油加工、饲料加工、粮油机械等众多门类。针对粮食企业的特点,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能够适应油脂、面粉、碾米、饲料等不同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落实国家职业标准,大力推进“双证”教学。2005年,粮油保管员等7个粮食行业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联合颁布实施。学院及时派出教师参加全国粮食行业职业资格考评员学习班,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程和题库灵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推动“双证”教学。三是根据行业需求,积极拓展培训市场。粮食行业的职工培训市场潜力很大,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一直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现代粮食企业在企业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过程中,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对企业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岗位的技能培训必不可少。为此,学院采取了有效措施,面向粮食企业积极开展在职职工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加强战略控制与评价,实施动态管理,形成有效反应机制
  战略控制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监督战略实施进程,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战略有效实施,使战略实施结果基本符合预期目标的必要手段。
  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虽然学院发展战略是比较明确、相对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和修正发展战略。事实证明,信息提供是否快捷,反馈渠道是否通畅,数据汇总是否真实,对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运用SWOT分析法,制定专业建设绩效考核标准为了便于战略控制与评价,学院还建立了专业建设水平SWOT分析模型。外部环境因素从人才需求(就业率)、社会认可(报到率)、竞争地位、校外实习基地、兼职教师、企(行)业参与度等六个方面加以分析;内部能力因素则从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基础条件、教学管理、办学效益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并在量化的基础上用优势、一般、劣势分别判断其各自所处的状态,从而使学院的师资引进、设备投入、招生计划等工作更加合理,更为科学。
  专业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应用战略管理理论指导专业体系建设,对促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敏,梁枫.战略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专业体系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0).
  [2](美)格里高利 G 戴斯,G T 拉普金.战略管理:创造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牟惠康.高职院校战略管理实践研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作者简介:
  朱桂平(1966—),女,江苏沭阳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教学管理。
  梁枫(1966—),男,江苏淮阴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党政办公室主任。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职教师资培养的新要求,在职教师范类本科院校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一体化教学,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学习情境,设计了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发了相关教学资源,采用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经过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为了拓宽对来访者SDS结果的解释,使实践者能充分利用其中的各种诊断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来访者解决生涯问题,从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出发,介绍了解释SDS结果的五个次级概念:人格模式、对等性、一致性、分化性和通俗性,并针对每个概念介绍了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低状况时的应对方法。依据对SDS结果的拓宽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出个体的职业选择、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满意度。  关键词:Holland职业
期刊
摘要:许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开设不科学、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形式简单、教学方法落后、教材内容理论化、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应对职业指导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使用、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场地、教材选用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实施“三课堂、三模块教学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校外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立足于福建省高职院校的一些成功经验,以校外实训基地的战略规划过程作为线索,以技能和能力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直接目标,提出适合于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培训内容等战略规划过程的供需平衡法。  关键词:高职;校外实训基地;战略规划过程;财经大类专业;供需平衡法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
期刊
摘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主体和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为基础,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本文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基于工作任务,对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目标与规律要求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为例,基于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从项目选择、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几个方面对高职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项目课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设计;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11-0089-02    高职项目课程具有浓厚的职业性特点,是以工作任
期刊
摘要:中外双方在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开展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有效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应对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过程管理;新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
期刊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权威。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教师权威结构中传统教师权威、法定权威开始弱化,教师感召权威、专业权威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师生冲突是推动高校教师权威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权威;结构转型;师生冲突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9-0014-02    高校教师权威及其结构转型  权威从本质上讲,权威
期刊
摘要:以PLC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运料小车自动往返控制为例,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分析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以各种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学习。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PLC课程;项目教学法;运料小车;六步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11-0101-02    在教学中运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期刊
摘要:为了解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水平,在中国知网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篇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2000~2010年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所有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相当迅速;相关文献主要刊登在具有指导性、可读性和服务性特点的教育类和科技类期刊上;研究方法以定性与感悟性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