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纸张作为记录介质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产物,而为节约资源实现纸张的重复利用是现在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纸张进行消色成为目前的趋势。本文通过利用数据库检索获取的专利样本,对研究消色技术较成熟的东芝集团进行简单梳理,分析其专利申请情况及技术发展分支。
【关键字】 图像形成 消色 东芝
一、引言
为了降低环境负荷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节约纸张资源,纸张重复使用的实用化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出了通过消除纸张上的图像实现纸张的重复利用。据笔者的审查经验,东芝集团对于复合机中的可擦写的研究在本领域属于领先状态,其研究比较长远且技术相对成熟。因此,下面将对于东芝集团在复合机中关于消色技术的发展及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二、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在2000年以前提出了对于纸张进行消色再次利用的概念,但专利申请还较少,尤其在中国的申请几乎没有,但是在2005年以后开始进入研究状态,申请量逐步开始上升,这也体现了随着环保概念的要求,消色技术的发展,在复合机中消色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在更新提高,适应新发展的需求。相关申请在2011年达到峰值,据资料查询显示东芝集团在2012年实现了生产可用的可擦写复合机,与传统的复合机不同的是,机器的耗材是一种特殊的色调剂,加热后文字和图像可消失,纸张可平均消色4次,打印5次,从而减少纸张消耗,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打破了传统办公模式实现了纸张循环利用,由此该技术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可实现实用化的产品技术。
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消色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了对于纸张上的图像进行消除的技术,并对于设计的可消色的材料进行了专利保护。随着纸张的大量应用以及近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化,该技术在2005年前后再次被提出并进行大量研究,东芝集团对于消色而技术一直处理领先并且对其研究的专利保护延续,并且再次提出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在2011年东芝集团对于消色装置以及消色技术结合的复合机上升至高峰,其对于消色方法以及实现消色的结构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并进行专利保护。
在消色技术的分析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消色所用的材料,以及在图像形成时所需的成像材料,在发展之初,开始提出采用可脱色的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专利申请侧重于可脱色材料的研究,对于记录介质的消除方法,基本局限于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实现文字图像的消除;2、消色方法,在图像形成时对于色调剂的控制以及在消色时加热的控制等,在2005年以后对于消色技术的研究多数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结合进行的,即结合了前期的通过可脱色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并且在复合装置中进行消色处理;3、从实现消色技术的硬件结构,将消色技术和消色装置结合于图像形成装置集成为复合机形式,可能存在硬件结构的实现问题,随此也出现了关于结构方面的研究,如实现消色的部件设计以及单面和双面消色的不同结构;4、消色后的检测判断,消色技术在实际利用中也不是可无限次进行的,也存在不可消色或消色至一定次数后不可再用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消色前后进行必要的条件判断如薄片是否可进行消色或者已经消色过的薄片是否还符合消色条件等。
对上述各个方面的专利发展分析如图1,可以看出2011年左右是各个技术发展的峰值,各技术分支的申请数量上相差不大,发展较为均衡。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消色技术专利的检索,分析了消色技术的专利申请及其发展路线,对图像形成装置中消色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参 考 文 献
[1]李青,马晓光,低温热敏变色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J],染整技术,2009年04期.
[2]文浩,热敏重印技术及其市场的现状和预测—访问三菱制纸株式会社,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7年第4期.
【关键字】 图像形成 消色 东芝
一、引言
为了降低环境负荷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节约纸张资源,纸张重复使用的实用化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出了通过消除纸张上的图像实现纸张的重复利用。据笔者的审查经验,东芝集团对于复合机中的可擦写的研究在本领域属于领先状态,其研究比较长远且技术相对成熟。因此,下面将对于东芝集团在复合机中关于消色技术的发展及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二、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在2000年以前提出了对于纸张进行消色再次利用的概念,但专利申请还较少,尤其在中国的申请几乎没有,但是在2005年以后开始进入研究状态,申请量逐步开始上升,这也体现了随着环保概念的要求,消色技术的发展,在复合机中消色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在更新提高,适应新发展的需求。相关申请在2011年达到峰值,据资料查询显示东芝集团在2012年实现了生产可用的可擦写复合机,与传统的复合机不同的是,机器的耗材是一种特殊的色调剂,加热后文字和图像可消失,纸张可平均消色4次,打印5次,从而减少纸张消耗,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打破了传统办公模式实现了纸张循环利用,由此该技术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可实现实用化的产品技术。
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消色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了对于纸张上的图像进行消除的技术,并对于设计的可消色的材料进行了专利保护。随着纸张的大量应用以及近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化,该技术在2005年前后再次被提出并进行大量研究,东芝集团对于消色而技术一直处理领先并且对其研究的专利保护延续,并且再次提出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在2011年东芝集团对于消色装置以及消色技术结合的复合机上升至高峰,其对于消色方法以及实现消色的结构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并进行专利保护。
在消色技术的分析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消色所用的材料,以及在图像形成时所需的成像材料,在发展之初,开始提出采用可脱色的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专利申请侧重于可脱色材料的研究,对于记录介质的消除方法,基本局限于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实现文字图像的消除;2、消色方法,在图像形成时对于色调剂的控制以及在消色时加热的控制等,在2005年以后对于消色技术的研究多数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结合进行的,即结合了前期的通过可脱色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并且在复合装置中进行消色处理;3、从实现消色技术的硬件结构,将消色技术和消色装置结合于图像形成装置集成为复合机形式,可能存在硬件结构的实现问题,随此也出现了关于结构方面的研究,如实现消色的部件设计以及单面和双面消色的不同结构;4、消色后的检测判断,消色技术在实际利用中也不是可无限次进行的,也存在不可消色或消色至一定次数后不可再用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消色前后进行必要的条件判断如薄片是否可进行消色或者已经消色过的薄片是否还符合消色条件等。
对上述各个方面的专利发展分析如图1,可以看出2011年左右是各个技术发展的峰值,各技术分支的申请数量上相差不大,发展较为均衡。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消色技术专利的检索,分析了消色技术的专利申请及其发展路线,对图像形成装置中消色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参 考 文 献
[1]李青,马晓光,低温热敏变色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J],染整技术,2009年04期.
[2]文浩,热敏重印技术及其市场的现状和预测—访问三菱制纸株式会社,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