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要】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间音乐多是依靠着师徒、父子、长幼及族里之间口耳相传的传统模式,这种固有的传承方式虽能把民间音乐演唱时的神韵与精髓直接地展示并教授给后人,便于学习与模仿,但也有很大的限制性,比如学习规模受限、影响力颇小、曲调的传承与发展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等。再加上传承环境的改变、传承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态下,如果民间音乐仍旧按照其既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势必会面临更大的桎梏。因此,积极探索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是社会对它的要求,也是历史的选择。本文是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河曲民歌的发展现状,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前提,尝试推进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为当地音乐文化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河曲民间音乐;现状调查;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间音乐的发展从古至今、历久不衰。呈现给我们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或歌唱、或舞蹈、或戏曲、或器乐、或说唱,其中也不乏许多综合性的艺术形态。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普通劳动民众思想与情感的直畅宣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阐释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身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的媒体技术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识,民间音乐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唯独我们的传统民间音乐却处于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音乐品种日渐减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艺术传承后继无人等问题。在市场化、经济化、时效化的现代社会中,怎样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一直是学者们不断努力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山西省自古以来都是文化大省,作为重要的华夏文明发祥地,我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间传说故事、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也有曲艺、音乐、舞蹈与美术等。从2006年6月7日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11年6月11日山西省第三批非遗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我省共有444项文化遗产被录入非遗名单。其中,第一批有131项、第二批有167项、第三批有146项,其中涉及到民间音乐的共有34项,而河曲民歌更是作为第一批被收录其中,由此可见它在山西省民间音乐文化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现状调查
2016年12月,笔者申报的2016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获批,开始着手调查工作。至现在已有4个多月的时间,课题组成员先后赴河曲县曲峪村、岱狱殿村、南元村、沙口村、辛家庄、河曲中学、河曲县文化馆及县城几个文化活动集中地等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街头随机调查、访谈几种方法,同时配合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新时期、新战略下的河曲民歌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展开初步地探索。
(一)生态环境
1.自然环境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黄土高原的东部,整个地形成西低东高的走势。东面以翠峰山为界,与五寨、偏关接壤,海拔最高处达到1637米。西、北两面隔着黄河与府谷、内蒙隔河相望。县城南北的长度为56公里,东西最大的宽度为35公里,总面积达到1323平方公里。河曲县全年的平均气温在7.5℃,年平均的降水量为450毫米,春天干燥、夏天轻旱、秋天凉爽、冬天少雪,四季气温起伏不大,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2.人文环境
河曲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在1153年金贞元元年时置河曲县。作为连接北方游牧部落和中原文化的西部走廊,河曲在历史上不仅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皇帝西巡的必游之处。据史料记载,东汉汉桓帝、明正德皇帝及清康熙皇帝等人都曾到河曲寻访视察。同时,河曲县也是晋西北地区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连接着山西、陕西及内蒙三省的贸易往来,四面八方的商人也纷纷来到河曲开办店铺和开设商号,因此在清代以前,河曲是一个商贸繁盛之地。
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河曲县气候寒冷,土质干燥,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且连年荒旱,当地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百姓们常常食不果腹。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大批的河曲人离开家园奔走口外,去到口外开荒辟地、跑青牛犋,当地有民歌流传:“二饼饼牛车拉铺盖,离乡背井走杭盖。孤雁离群落荒沙,山野草地安了家”、“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作为历史上规模庞大的雁行客群,書写了一段壮烈的“走西口”移民历史!
近几年,河曲县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忻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15—2017年(1、2月)河曲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可知:近三年河曲县城人均收入从23007元提高到24343元,同比增长了5.8%、农村人均可分配收入从5463上升到5895元,同比增长了7.9%、城区生产总值提升了4亿多元,财政总收入在整个忻州地区的排名由12名提高到了第3名。
(二)演唱状况
在1953年的秋天,以晓星为首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八位音乐工作者们深入到河曲乡村,对当地民歌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录工作,此次收获最多的就是“山曲”。据说,山曲在当地“家家能唱、户户能歌”,差别只是在于能唱的数量多与少、质量好与差的区别,且当地人盛传,最好的歌手甚至能三天三夜不重歌。无论是行走在空旷的山野田间、还是赶脚于幽静的山谷,随时随处都可以听见响彻山谷、悠远高亢的山曲。
1.城镇
从古至今,民间歌曲都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口头创作文学,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人民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从隋唐时期,山歌和曲子从音乐风格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流传于乡村的山歌粗犷豪迈,能够酣畅淋漓地宣泄劳动民众的情感,传唱在城镇的曲子由于有了专业乐工的艺术加工,显得更加含蓄委婉,富有艺术色彩。现如今的河曲,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城镇和乡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演唱环境。譬如在县城中,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集中地非常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的会唱二人台、民歌、晋剧和山西梆子;有的会民间乐器演奏,如二胡、扬琴、唢呐、笙等;也有的会扭秧歌、跳广场舞和交谊舞,不管人数多少,大家都是积极参与。特别是在一些以演唱为主的活动场地,每每提及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曲调,只要有人起声,众人都会附和演唱,热闹非凡。
【摘要】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间音乐多是依靠着师徒、父子、长幼及族里之间口耳相传的传统模式,这种固有的传承方式虽能把民间音乐演唱时的神韵与精髓直接地展示并教授给后人,便于学习与模仿,但也有很大的限制性,比如学习规模受限、影响力颇小、曲调的传承与发展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等。再加上传承环境的改变、传承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态下,如果民间音乐仍旧按照其既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势必会面临更大的桎梏。因此,积极探索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是社会对它的要求,也是历史的选择。本文是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河曲民歌的发展现状,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前提,尝试推进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为当地音乐文化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河曲民间音乐;现状调查;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间音乐的发展从古至今、历久不衰。呈现给我们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或歌唱、或舞蹈、或戏曲、或器乐、或说唱,其中也不乏许多综合性的艺术形态。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普通劳动民众思想与情感的直畅宣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阐释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身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的媒体技术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识,民间音乐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唯独我们的传统民间音乐却处于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音乐品种日渐减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艺术传承后继无人等问题。在市场化、经济化、时效化的现代社会中,怎样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一直是学者们不断努力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山西省自古以来都是文化大省,作为重要的华夏文明发祥地,我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间传说故事、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也有曲艺、音乐、舞蹈与美术等。从2006年6月7日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11年6月11日山西省第三批非遗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我省共有444项文化遗产被录入非遗名单。其中,第一批有131项、第二批有167项、第三批有146项,其中涉及到民间音乐的共有34项,而河曲民歌更是作为第一批被收录其中,由此可见它在山西省民间音乐文化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现状调查
2016年12月,笔者申报的2016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获批,开始着手调查工作。至现在已有4个多月的时间,课题组成员先后赴河曲县曲峪村、岱狱殿村、南元村、沙口村、辛家庄、河曲中学、河曲县文化馆及县城几个文化活动集中地等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街头随机调查、访谈几种方法,同时配合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新时期、新战略下的河曲民歌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展开初步地探索。
(一)生态环境
1.自然环境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黄土高原的东部,整个地形成西低东高的走势。东面以翠峰山为界,与五寨、偏关接壤,海拔最高处达到1637米。西、北两面隔着黄河与府谷、内蒙隔河相望。县城南北的长度为56公里,东西最大的宽度为35公里,总面积达到1323平方公里。河曲县全年的平均气温在7.5℃,年平均的降水量为450毫米,春天干燥、夏天轻旱、秋天凉爽、冬天少雪,四季气温起伏不大,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2.人文环境
河曲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在1153年金贞元元年时置河曲县。作为连接北方游牧部落和中原文化的西部走廊,河曲在历史上不仅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皇帝西巡的必游之处。据史料记载,东汉汉桓帝、明正德皇帝及清康熙皇帝等人都曾到河曲寻访视察。同时,河曲县也是晋西北地区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连接着山西、陕西及内蒙三省的贸易往来,四面八方的商人也纷纷来到河曲开办店铺和开设商号,因此在清代以前,河曲是一个商贸繁盛之地。
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河曲县气候寒冷,土质干燥,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且连年荒旱,当地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百姓们常常食不果腹。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大批的河曲人离开家园奔走口外,去到口外开荒辟地、跑青牛犋,当地有民歌流传:“二饼饼牛车拉铺盖,离乡背井走杭盖。孤雁离群落荒沙,山野草地安了家”、“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作为历史上规模庞大的雁行客群,書写了一段壮烈的“走西口”移民历史!
近几年,河曲县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忻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15—2017年(1、2月)河曲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可知:近三年河曲县城人均收入从23007元提高到24343元,同比增长了5.8%、农村人均可分配收入从5463上升到5895元,同比增长了7.9%、城区生产总值提升了4亿多元,财政总收入在整个忻州地区的排名由12名提高到了第3名。
(二)演唱状况
在1953年的秋天,以晓星为首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八位音乐工作者们深入到河曲乡村,对当地民歌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录工作,此次收获最多的就是“山曲”。据说,山曲在当地“家家能唱、户户能歌”,差别只是在于能唱的数量多与少、质量好与差的区别,且当地人盛传,最好的歌手甚至能三天三夜不重歌。无论是行走在空旷的山野田间、还是赶脚于幽静的山谷,随时随处都可以听见响彻山谷、悠远高亢的山曲。
1.城镇
从古至今,民间歌曲都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口头创作文学,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人民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从隋唐时期,山歌和曲子从音乐风格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流传于乡村的山歌粗犷豪迈,能够酣畅淋漓地宣泄劳动民众的情感,传唱在城镇的曲子由于有了专业乐工的艺术加工,显得更加含蓄委婉,富有艺术色彩。现如今的河曲,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城镇和乡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演唱环境。譬如在县城中,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集中地非常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的会唱二人台、民歌、晋剧和山西梆子;有的会民间乐器演奏,如二胡、扬琴、唢呐、笙等;也有的会扭秧歌、跳广场舞和交谊舞,不管人数多少,大家都是积极参与。特别是在一些以演唱为主的活动场地,每每提及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曲调,只要有人起声,众人都会附和演唱,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