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宋明笔记中有多处入大鱼腹生还的载录。这一母题在印度大史诗和中古汉译佛经中可找到渊源。在同样受到佛经故事影响的印度尼西亚,母题在“英雄遇难”之中交织着“夫妻离合”,与中国大陆类似传说有着某种同源性、内在关联和细节不同。清初小说及传闻借助于这一母题,渲染了特定人物拥有宝物的作用,以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道理。
在古代野史笔记中,载录了不少有关入大鱼腹、大蛇腹得以生还的故事。这来自于中古汉译佛经的叙事思路,从叙述特定当事人因结善缘而幸运地遭难不死,到突出当事人经历传奇性的遭遇,其间展开了一个实历性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这一“遭难生还”的幸运故事,是怎样引起叙事者兴趣,从而由庄严的宗教说教,变成了世俗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加进去幽默游戏的俚俗情趣。
一、宋明笔记中的入大鱼腹生还载录
早自宋代,就有人借助“入大鱼腹生还”故事,来提出传闻叙述的真实性问题,即谈论这类传奇性故事,不能缺少叙事者,否则令人难以置信:“洪文敏著《夷坚志》,……戊志谓在闽泮时,叶晦叔颇搜索奇闻,来助纪录。尝言近有估客航海,不觉入巨鱼腹中,腹正宽,经日未死。适木工数辈在,取斧斤斫鱼胁,鱼觉痛,跃入大洋,举船人及鱼皆死。予戏难之曰:‘一舟尽没,何人谈此事于世乎?’晦叔大笑,不知所答。予固惧未能免此也。”(注:洪迈:《夷坚志》附录赵与峕《宾退录》卷八,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18页。)如果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的异文,当是颇耐寻味的。到了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三十三“荒唐部”更加确认了这种叙事其实是一个荒诞不经的趣谈:“相传海上有驾舟入鱼腹,舟中人曰:‘天色何陡暗也?’取炬然之,火热而鱼惊,遂吞而入水。”是谁把这个故事传播世上的呢?于是,广采博集的谢肇淛也在笔记中津津乐道:
相传海上有驾舟入鱼腹者,舟中人曰:“天色何陡暗也?”取炬然之,火爇而鱼惊,遂吞而入水。是则然矣,然舟人之言与其取炬也,孰闻而孰见之?……言固有习闻而不觉其害于理者,可为一笑。(注: 谢肇淛:《五杂俎》卷十六《事部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然而,在洪迈《夷坚志》中确实载有人被大鱼所吞的实录,其“海大鱼”条称:“漳州漳浦县敦照盐场在海旁,将官陈敏至其处,从渔师买沙鱼作线。得一鱼,长二丈余,重数千斤。剖及腹,一人偃然卧其间,皮肤如生,盖新为所吞也。……”(注:洪迈:《夷坚志》甲志卷七,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页。)显示生活中的确存在这类被大鱼、大蛇吞噬的现象。既然如此,似乎也不能排除被吞之人幸运生还的情况。
与此相呼应的,是在明代滨海地区的现实生活中,竟然的确出现过大鱼及其吞人吞物的真凭实据,而这类实证性的载录是凭借类化丛聚既有传闻的“互文性”印证,来说明载录者个人信以为真的感受的:“李崇矩见海上沙岛,有大鱼,剖其腹,得一艇船,兼三死人,衣服犹备,见《秘阁闲谈》。东方之大者,东海鱼焉,行海者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产三日则碧海为之变红,见《玄中记》。葱(?)岭上有顺天神祠,前有一鱼骨,骨中有孔,可通马骑出入,见《北史》。李德裕有巨鱼胁骨一条,长二丈五尺,其上刻云:‘会昌二年,海中送到’,见《剧谈录》。沈作哲尝过海上,至补陀山,见海中数十里外有旌旗如军行数万骑者,汹涌东下,问其人,曰:‘此大鱼耳,旌旗者,盖鳞鬣也’,见《寓简》。岭南节度使何履光,所居傍大海,云亲见大异有三,一曰海中有大山相去六七百里,晴朝远望,青翠如近,开元末,海中大雷雨者七日,有人从山边来者,云有大鱼流入二山,进退不得,其腮挂一崖上,七日而山折,鱼乃得去。一曰海中有洲,从(纵)广数千里,洲上有物,状如蟾蜍数枚,大者周回四五百里,小者或百余里,每至望后,口吐白气,上属于月,与月争光。其三海中,有山周回数十里,每夏初,则有大蛇如山长,不知几百里,以身绕山数十匝,然后低头饮水,忽见蛇及山被吞俱尽,亦不知吞者是何物也,《集异记》。……”(注: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五,《笔记小说大观》第十一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第388~389页。)
在上述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中,还注意到即使像蜈蚣这样平常可见的昆虫,也有大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如该书卷三十五即列有“蜈蚣如远山”条,因此可以推知,在明代人对大鱼一类大的动物,还是在将信将疑心理中侧重在相信的一面。如果以19世纪人们在印度洋岛国中目睹的大蟹壳来看,许多古代巨大动物的传闻恐怕不都是虚构的:“星架坡(新加坡)南里许海港中,有大蟹壳,径欲四丈,十脚,色赭,以绿壳上有黑斑如云,疑即所谓蟛蜞也。右脚钳一物如蛇如鳝,亦赭绿色而黑斑,其长欲二丈,又如生于蟹脚者然。”(注:王芝:《海客日谭》,余定邦、黄重言等编:《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6页。)海蟹巨大如此,我们没有见到的古代海中巨大生物恐怕还多着呢。
二、中古汉译佛经中的“入大鱼腹”故事
早在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初篇》中,就有渔夫剖开大鱼之腹得见一男一女的故事。母题带有印度洋的海洋文化气息,与摩羯鱼闻佛经免吞航海众商的故事有关。而史诗《罗摩衍那》也描写风神之子——神猴哈奴曼与恶魔苏罗娑搏斗,苏罗娑把嘴张得有二十由旬宽,哈奴曼变得有三十由旬高;苏罗娑变得四十由旬宽,哈奴曼变成五十由旬高,这样比试直到苏罗娑嘴巴张得有一百由旬大,哈奴曼明白这不是普通的罗刹,就进入她的嘴巴,苏罗娑紧闭上嘴,哈奴曼就变成只有拇指大,从她的耳孔里钻了出来。接着,他又钻进了女罗刹西弥迦的嘴里,西弥迦高兴地合上嘴,哈奴曼钻到她肚子里,把她的心撕得粉碎,然后钻了一个洞,从女罗刹的尸体里走出来。
中古汉译佛经写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恰遇摩羯鱼张开大口欲食众生,船楼顶上的人见到两日出,上有白山中有黑山,萨薄主惊曰:“此是大鱼出,当奈何哉?……”嘱众人奉佛,五百商人一起都大呼南无佛。大鱼听到佛名心想:“今日世间乃复有佛,我当何忍伤害众生!”于是闭口,五百商人得以脱险。(注:道略集:《杂譬喻经》,〔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影印,529a~b,此又见道略集《众经纂杂譬喻经》卷下,《大正藏》卷四,537b。)试想,如果不是众人及时颂经,抑或大鱼没有动了善念,他们岂不就被活生生吞入鱼腹之中了吗?佛经又讲述:阿僧祇堕畜生道中,变为海中的摩羯鱼,身长七百由旬。五百商人入海寻宝,赶上大鱼吞船,商主提醒大家诵佛,鱼闻佛名,本性尚存,心想:佛已出世间,我身何故还在鱼中,就没入水中,众人得以脱险。(注:《分别功德论》卷四,失译人名今附后汉录,《大正藏》卷二十五,45b~c。)
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中的吞人大鱼,却往往为江中大鱼,剖鱼腹得人事件也多发生在江边。元魏传译的《贤愚经》写某长者得子后赴宴在江边,母持儿欢舞,不慎失手堕儿江中,为大鱼所吞,大鱼在下游为捕鱼奴所得,剖鱼得儿。类似故事还见于《譬喻经》、《杂譬喻经》等。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五《受请篇》第三十九收入此故事称,舍卫国一个富家子,是其父祷祀神求子,其母怀孕生下的,他在江边不慎堕水:
至河水中,随水沉浮。时有一鱼,吞此小儿。虽在鱼腹,犹复不死。时有小村在下流,有一富家亦无子姓,种种求索,困不能得。而彼富家恒令一奴捕鱼卖。其奴捕得吞小儿鱼,剖腹看之,得一小儿,面貌端正。得已欢喜:我家由来祷祠求索,精诚报应,故天与我。即便摩乳哺养之。……
最后,这孩子成了两家共同的儿子。(注: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六《眷属篇》第五十六引《贤愚因缘经》卷五,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53页。参见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0页。)
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三描写了一个受到后母迫害而幸运生还的故事。说是薄拘罗年幼时被后母嗔怒之下掷入河中,这时:“值一大鱼,即便吞食。以福缘故,犹复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诣市卖之。索价既多,人无买者,至暮欲臭。薄拘罗父见即随买,持来归家,以刀破腹,儿在鱼腹出声唱言:‘愿父安庠,勿令伤儿。’父开鱼腹,抱儿而出。”本来,这可怜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后母的迫害而被溺毙河中,可是因为这孩子有佛缘,过路的大鱼竟然保护这孩子,其保护的方式符合鱼的身份,而这大鱼恰巧又被父亲买回自家。长大后薄拘罗出家得阿罗汉果,活到一百六十岁也无身热头痛病,他能够“水溺不死,鱼吞不消,刀割不伤”并且长寿的原因是曾经施药给比丘。(注:道世:《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受请篇》第三十九引,《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22~1323页。)
按,这一故事,在早期的佛教类书《经律异相》卷三十七所引述的《譬喻经》里,当事人所结下的“善缘”却不是前生为贫人时施药救助患头痛的比丘,而仅仅是今生持得一戒而已:他七岁时便经历了“五难”,其中鱼吞为其一:“昔有一人唯有一儿,名薄拘罗,年始七岁,其妇命终,更取后妻憎前妇子,甑中蒸饼,儿问母索,母抱放甑中,以盆合头欲令儿死,儿于甑中食饼不死。后复抱置热铁鏊上,于鏊食饼,不以为夭。后诣河边浣衣,掷深水中,为鱼所吞,经于七日,父请众僧为设大会,买得一鱼车载归家,欲破鱼腹,儿言:‘徐徐莫伤儿头。’此儿先受不杀一戒,今得五种不死。”(注:僧旻、宝唱等撰集:《经律异相》卷三十七引《譬喻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第203页。)
值得注意的是,佛经中还把从鱼腹中取回的物品作为当事人有善缘、享福报的表现。说是曾有位妇人平日常说自己从来不丢东西,儿子长大后想试试,就趁其不注意时把母亲的金环丢到湖中,母亲还说早晚会找到的。次日妇人说要把几位尊者请来家中供养,派人采买,结果在市场买回的鱼的肚子里发现了那只金环。儿子不解,询问世尊,佛说其母有福缘,前世曾代为众人看护财物,毫无贪心,于是得到了永不失去财物的福气。 (注: 《旧杂譬喻经》卷上,《大正藏》卷四,515b。)
较早且较为直接地敷衍玄奘西行求法故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的源头之一,约晚唐五代成书,该书也带有浓重的南亚母题胎记,说是仆夫遵法师要吃大鱼的要求,寻到渔家,买大鱼一头,约重百斤,法师取刀欲剖,并说:“此鱼前日吞却长者子痴那,见在肚中不死。”众人闻语,起身围定。被法师将刀一劈,鱼分作两段,痴那起来,依前言语。长者作诗概括说:“经商外国近三年,孟氏家中恶意偏。遂把痴那推下水,大鱼吞入腹中全。却因今日斋中坐,和尚沉吟醉不鲜。索讨大鱼亲手煮,爷儿再睹信前缘。”(注: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8~49页。)按,据蒋礼鸿先生考证,此变文中的“长者”,指的是富贵者。幸亏是法师自己亲手剖割大鱼,如果让不知原委的庖人执刃,小儿未必如此生还,像许多故事写求救者没有获救,即发生了类似的技术上的失误。因此,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以入腹术多次战胜妖魔。《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则写杨戬被梅山猪精朱子真现出原身一口吃到腹中,迫使其现原形走到周营跪伏,被斩后“杨戬借血光而出,现了自己真身”。
然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更多的创获,是在入腹斗法描写上远接印度史诗。其写猴行者识破化作白衣妇人的白虎精,将其战败,但虎精却称不服,猴行者说:“汝若未伏,看你肚中有一个老猕猴!”虎精闻说一叫猕猴,猕猴在白虎精肚内答应:
遂叫虎精开口,吐出一个猕猴,顿在面前,身长丈二,两眼火光。白虎精又云:“我未伏!”猴行者曰:“汝肚内更有一个!”再令开口,又吐出一个,顿在面前。白虎精又曰:“未伏!”猴行者曰:“你肚中无千无万老猕猴,今日吐至来日,今月吐至来月,今年吐至来年,今生吐至来生,也不尽。”白虎精闻语,心生忿怒,被猴行者化一团大石,在肚内渐渐会大。教虎精吐出,开口吐之不得;只见肚皮裂破,七孔流血。
在同样受到佛经故事影响的印度尼西亚,在民间也流传有上述母题,事件发生地点又重回海滨。苏门答腊地区流行的“被大鱼吞入腹中犹未死”故事,说的是王子马拉卡尔马被风浪打到罗刹岛上,罗刹想把他养胖后再吃,是公主把他藏了起来两人悄悄成亲。在逃离罗刹岛时,搭乘船的船长看中了公主,把马拉卡尔马抛进大海,恰巧被一条大鱼吞进肚里。这条大鱼在海中遨游,后来游到“格巴缘奶奶”(印度传说中的“月下老人”)港搁浅,格巴缘奶奶天亮时到码头洗脸发现大鱼,苍鹰告知她鱼肚中有王子,于是奶奶取来草叶,王子从鱼肚中出来,从而化险为夷。(注:薛克翘、张玉安、唐孟生主编:《东方神话传说》第七卷(东南亚古代传说·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39页。)故事在“英雄遇难”母题之中又交织着“夫妻离合”母题,这也是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一个很活跃的模式。中国大陆也有许多类似的传说,其间显然有某种同源性,也有内在的关联和细节上的细微不同。而且,在万隆附近的覆舟山边流传的野母猪饮国王溺生子,也很可能来自佛经中的“鹿母夫人”故事。
三、入大蛇腹生还故事的传奇性意蕴扩展
首先,入大蛇腹生还故事,也有赖于六朝至唐崇尚鱼腹出物奇迹的整体性习俗氛围。鱼腹中有物,奇迹般地归还原主,在六朝载录中不乏其例,都是以此母题体现庙神守信还物的伦理验证。干宝《搜神记》卷四载宫亭湖(彭蠡湖)孤石庙,有估客经过其庙见二女子求买两丝履,说当厚报,估客至都,“市好丝履,并箱盛之。自市书刀亦内箱中。既还,以香及箱,置庙中而去。忘取书刀。至河中流,忽有鲤鱼跳入船内。破鱼腹,得书刀焉”。又称:“南州人有遣吏献犀簪于孙权者,舟过宫亭庙而乞灵焉。神忽下教曰:‘须汝犀簪。’吏惶遽,不敢应。俄而犀簪已前列矣。神复下教曰:‘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吏不得已,遂行。自分失簪且得死罪。比达石头,忽有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剖之得簪。”都体现了一种得到尊重之后,必要诚信以报的寓意。刘敬叔《异苑》卷五亦载:“吴郡桐庐有徐君庙,吴时所立,左右有为劫盗非法者,便如拘缚,终致讨执。东阳长山县吏李瑫,义熙中遭事在郡,妇出料理,过庙请乞恩,拔银钗为愿。未至当阳,有白鱼跳落妇前,剖得所愿钗,夫事寻散。”庙神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就助人解难,却并不贪人珍爱之物。
然而从根本上说,鱼腹中出物奇闻也当来自佛经。上述鱼肚中归还那只金环的故事即是。《三慧经》(《大正藏》卷十七,704b)也有类似故事,而唐初义净传译的佛经故事还在复述:“子取母金印指环投于江中,鱼见吞食,渔人获得,诣市卖之。家人买归,破腹得之。”(注: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正藏》卷二十三,846b。对此夏广兴博士将其概括为“鱼腹藏物”故事类型,参见其著:《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隋唐五代佛教之流布与汉译佛典对小说创作之影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254页。)佛经借以说明的是前世善缘必在今生得尝善果,而中土小说则在强调庙神灵验与守信。
入大鱼大蛇腹生还故事最为显而易见的母题的神秘化扩展,是名著《西游记》第六十七回写孙悟空、猪八戒在七绝山斗战大蟒精,蟒精将孙悟空一口吞入,而他在蟒腹中以金箍棒撑着妖精的肚皮,八戒一顿钉耙把妖怪打死,孙悟空这才在蟒腹中穿一大洞钻出。据元代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录,唐武宗会昌三年,正觉大师智广是兴化仙游人,他在唐懿宗咸通六年抵达此九山之所:“逢巨蟒来吞师,师锡先飞撑拄蟒口,师入蟒口趺坐。逮师出定,蟒化为石矣。既而雷雨涌沙成院基址,由是山之神移山八维,院居其中,成九座焉。”(注: 参见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0~371页。)这一传闻事实上基于旧有母题的思路,可能成为一个中转站,对《西游记》的类似描写有直接的启发。
《封神演义》第四十回也发展了斗法过程中的“入腹术”,描写杨戬曾经炼过九转元功,已经肉身成圣,不怕钻入对手腹中。他故意被魔礼寿的花狐貂吃到腹中,把花狐貂的心一捏,使其跌堕地上,又现身把花狐貂一撑两段弄死。无疑,入腹斗敌除妖之术,其实也是基于入腹不死的信念。明代余象斗《北游记》第十五回也写妙乐天尊变为道士,让蛇精变作仙丹,将仙丹奉给妖怪康席吞下,而后变回本相,呼唤蛇精在其腹中爬动,妖怪腹痛不过只得投降。而民间流传的《家堂宝卷》则写,归山水母饥饿中变作四十九个和尚撞入面店,观音以照妖镜一照,知道穿黄衣的和尚是妖精,就把金链条化为长寿面,热气腾腾摆上,“那妖精不分好歹,一碗长寿面张开喉咙一口吞下肚中,谁知这是金链条变的,只听得肚中索浪一响,此妖精面如土色”,大声叫痛,被观音收服。
其次,大鱼信奉,是入大鱼腹生还故事的发生前提。此大鱼传说在佛经中多有所录。在衍化郑和下西洋故事的明代罗懋登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十六回里,又重新述说这一话语。说是在软水洋中土地介绍当地两个魔王:“一个是鱼王,约有百里之长,十里之高。口和身子一般大,牙齿就像白山罗列,一双眼就像两个日光,开口之时,海水奔入其口,舟船所过,都要吃他一亏。怎么吃他一亏?水流得紧,船走得快,一直撞进他的口,直进到他肚子里,连船连人永无踪迹,这不是吃他一亏?”是上古时有五百只番船都被这“摩伽罗鱼王”吃掉。五百是佛经中常用的夸示性数字,这里的大鱼故事显系来自佛经。小说还写这鱼王来后,炮轰无效,天师的飞剑和所招天将只能让其摆动不止,反倒对船队危险,还是金碧峰国师写下的“佛”字,使其变得像曲蟮般大小。国师说其前世本为中天竺某国王长子,因失敬菩萨堕毁仙瓶从上界谪世,他因为以戏术(幻术)得到国王信任,又因“撮弄仙术,调戏他(国王)‘爱宠’”等接连被逐,最后在追捕下不得不变做大鱼。
明代的传闻,根据大蛇的长度,在没有科学根据的情况下依靠人为想象,为其区分了吞食对象:“蚺蛇尾有钩,口无齿,其声甚怪,似猫非猫,似虎非虎,击之则鸣,犹龟焉,灼之则鸣也。九十丈者吞赤蚁,六十丈吞象,三十丈至九丈者,吞豺狼虎豹与鹿豕人,吞之法,以尾钩卷定,以气冲死,濡湿乃吞,吞毕,卷于树上,绞至糜烂,骨角皆从皮出,望之若神龙蜕骨耳。”(注:邝露:《赤雅》,江畲经编辑《历代小说笔记选·宋元明》,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238页。)从这段叙事中可以看出,叙事者对于九丈和九十丈大蛇的差异,就只看作是所吞之物不同,而对于两者大小差别所反映的存在与否问题,则持没有疑问的态度。现今物种灭绝了不少,而古代不少动物则形体巨大。这一点在其他动物吞人的载录中也可以找到证据,如袁枚《子不语》卷十七就载录乾隆二十年(1755年),白先生所乘帆船停泊镇江时,他的小妾探身从江面舀水,被一只巨鼋吞食。这头巨鼋上钩后四头水牛拉着磨盘才绞上岸,巨鼋头如车轮,壳有数丈大。但是,描述蛇之大竟至九十丈,恐怕多半属于虚构夸张了。而据一位“洋盗”即外洋中的海盗转述,海岛大蛇有的也的确不小,令人触目惊心 :
尝因大风飘至一处,不识洋名,见有一山,树木青葱,中有一径,宽约丈余,由山谷直趋海旁,光滑异常,似日有千百人常行者然。时舟中柴米已将罄,众疑山中定有村庄,咸欲上岸行劫。其盗熟视久之曰:“此非善地,速起碇开船!”时南风正起,扬帆未半里,闻有声习习,若大风自山谷中来,腥气扑鼻。回视见一大蛇,大约十数围,长约数十丈,昂首而下,两旁树木尽披靡。至海边对船屹向,红冠闪闪,金目炯炯,张口露舌,色若吐火,势欲吞舟者然。幸风顺船快,离岸已远,其蛇不能渡水,顾望久之,去。(注:青城子:《亦复如是》卷三,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这位久在海上行劫的汪洋大盗从海岛上一丈多宽的大道无人行走,又那样光滑无坎,看出不是人迹往来之地,果然竟有那么一条大蛇出没,假如贸然上岛,后果真是不可想象。
至于被吞入蛇腹鱼腹的人当真能否生还,其实也不能想得都那么乐观。如《聊斋志异·斫蟒》也写到了兄弟采樵入深谷,兄被巨蟒吞下,弟忙用力斧斫蛇首,大蛇“首伤而吞不已。然(兄)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兄的耳鼻都化掉了,归养半年才痊愈,“耳鼻惟存孔焉”。这一较多真实色彩的记述,可以证明那些所谓被吞入大蛇乃至大鱼腹中的人,事实上是不可能耐得住巨兽巨蛇巨鱼体内强烈胃酸腐蚀的,他们所谓的入腹生还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然而,不能把所有的入大蛇大鱼腹中生还的叙事功能一概抹煞,认为其毫无审美价值。
清初通俗小说借助于这一母题,渲染了特定人物所拥有的宝物的作用。小说写老脱酒醉睡在茅草中,不知不觉被一条三十多丈长的大蛇吞入,小说特意描写了老脱在蛇腹中的真切感受,以及靠着自己的贴身“小厮”(是两个一尺七八寸长有钢钳的大蚂蚁)剪破蛇皮钻出去的惊险过程:“只听得耳边榻榻之声,就像剪桑条一般。连忙用手摸摸,竟不知是何所在。难道这个怪物不与他打沙,他就将我来活埋在这里了?为何身子不滚而自滚,不翻而自翻?哟,哟,哟,不好了,气闷不过,快些扒出去便好!耳边塌塌之声不住,将身子乱摇乱摆,用力乱扒,有斗口大一点透风去处,老脱尽力攻出。叹一口气,眼花乌暗,东西南北都不能辨。这小厮且在身边摸摸索索,老脱用心一审,此是何等去处?蓦然大吃一惊,只见身边横着三石米来粗一条花蛇,肚皮穿透而死。乃在一片荒草沙滩之处。细细想来,知是昨夜被蛇吞下,亏得小厮用钳剪开蛇腹,才得钻出。”(注:翁庵子:《生绡剪》第一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小说第一回所写人物这段骇人听闻的奇遇,凸现了老脱流浪经历的传奇性。“小厮”这一奇特的贴身护卫,就仿佛是表演时必备的一件“道具”,烘托了主人公的流浪身份,而且有现实生活基础,不过是把蚂蚁扩大了几十倍而已。
袁枚《子不语》卷二十二《水晶孝廉》条更写道:“广东纪孝廉,童时误入蛇腹,黑无所见,但闻腥气,扪其壁,滑澾不可近。幸身边有小刀,因挖其壁,渐见微明,就明钻出,困卧于地,邻人见之,携归其家。是日村郊三十里外有大蛇死焉。孝廉为毒气所伤,通身皮脱如水晶,肠胃皆见,从幼至壮不改。乡举后同年皆见之,呼为‘水晶孝廉’。”比起入大鱼腹生还来说,入大蛇腹尽管也能死里逃生,但却不是没有后果的。当事人也是叙事中的主人公,因此而变成了自己特有的透明皮肤,虽然在今后的人生中并无大碍,其实这身体特征也构成了这段传奇性经历的最好证据,从而印证了印度与中国民间一向流传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普遍哲理。于是,这带有传奇性的英雄童年经历,就好像一只光环一样永远地套在他头上,他后来在乡里的好名声,多半离不开这神话般的经历。而且,相信这段未必真实却值得夸耀的经历,在他“人生关坎”时当被他一次次重复讲述。不仅如此,清人还转述了一个看起来十分像是实历性的故事:
余父尝言,往在富阳遇一人,状貌魁梧,而须眉尽脱,肌肤纹裂如蛇皮然,疑其疯也。其人自言:“半月前,尝至一友家夜饮。大醉而归,踉跄行山径中。久之,斜月渐没,村路莫辨。忽一失足,如陷地穴中。扪之,触手皆热,而软腻如脂,腥秽刺鼻,且迷闷更不可耐。疑其已葬鱼腹,急拔刀力划,才一举手,则掀翻震荡,地转天旋,瞑眩不已。幸数刀后,划然已开。径出,踉跄奔归。比晓往视,一巨蟒长十丈许,死于洞边。腹间一穴,刀痕宛然可数也。盖时值醉饱,故未中其毒,然已不啻轮回一转矣。”其人邱姓,名品三,已中戊戊科武举。自此人呼之曰“蛇残”。(注:朱梅叔:《埋忧集》卷一《蛇残》,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0~21页。)
被大蛇吞入腹中未曾中毒是因为事先醉酒,无意之中具有抵御蛇毒的内力,日后还能够中武举,足见前面提到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实在是一个颠扑不破的潜在规则。因为故事主人公最后得中武举,先前那段入大蛇腹生还的神话,变得更加可信。由于母题的系列存在和褒奖性价值取向,他大可以不必担心自己的容貌不雅而影响为官,反倒得了这传奇性经历的好处,从而抬高了身价,证明武举得中是命中注定应当应分的。可见,“入大鱼大蛇腹生还故事”不仅有难于否认的佛经文化渊源,而且根据所传播的区域特征被赋予不同的新的蕴涵,总是在传奇性中透漏出某种儆世意旨和内在哲理。
在古代野史笔记中,载录了不少有关入大鱼腹、大蛇腹得以生还的故事。这来自于中古汉译佛经的叙事思路,从叙述特定当事人因结善缘而幸运地遭难不死,到突出当事人经历传奇性的遭遇,其间展开了一个实历性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这一“遭难生还”的幸运故事,是怎样引起叙事者兴趣,从而由庄严的宗教说教,变成了世俗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加进去幽默游戏的俚俗情趣。
一、宋明笔记中的入大鱼腹生还载录
早自宋代,就有人借助“入大鱼腹生还”故事,来提出传闻叙述的真实性问题,即谈论这类传奇性故事,不能缺少叙事者,否则令人难以置信:“洪文敏著《夷坚志》,……戊志谓在闽泮时,叶晦叔颇搜索奇闻,来助纪录。尝言近有估客航海,不觉入巨鱼腹中,腹正宽,经日未死。适木工数辈在,取斧斤斫鱼胁,鱼觉痛,跃入大洋,举船人及鱼皆死。予戏难之曰:‘一舟尽没,何人谈此事于世乎?’晦叔大笑,不知所答。予固惧未能免此也。”(注:洪迈:《夷坚志》附录赵与峕《宾退录》卷八,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18页。)如果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的异文,当是颇耐寻味的。到了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三十三“荒唐部”更加确认了这种叙事其实是一个荒诞不经的趣谈:“相传海上有驾舟入鱼腹,舟中人曰:‘天色何陡暗也?’取炬然之,火热而鱼惊,遂吞而入水。”是谁把这个故事传播世上的呢?于是,广采博集的谢肇淛也在笔记中津津乐道:
相传海上有驾舟入鱼腹者,舟中人曰:“天色何陡暗也?”取炬然之,火爇而鱼惊,遂吞而入水。是则然矣,然舟人之言与其取炬也,孰闻而孰见之?……言固有习闻而不觉其害于理者,可为一笑。(注: 谢肇淛:《五杂俎》卷十六《事部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然而,在洪迈《夷坚志》中确实载有人被大鱼所吞的实录,其“海大鱼”条称:“漳州漳浦县敦照盐场在海旁,将官陈敏至其处,从渔师买沙鱼作线。得一鱼,长二丈余,重数千斤。剖及腹,一人偃然卧其间,皮肤如生,盖新为所吞也。……”(注:洪迈:《夷坚志》甲志卷七,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页。)显示生活中的确存在这类被大鱼、大蛇吞噬的现象。既然如此,似乎也不能排除被吞之人幸运生还的情况。
与此相呼应的,是在明代滨海地区的现实生活中,竟然的确出现过大鱼及其吞人吞物的真凭实据,而这类实证性的载录是凭借类化丛聚既有传闻的“互文性”印证,来说明载录者个人信以为真的感受的:“李崇矩见海上沙岛,有大鱼,剖其腹,得一艇船,兼三死人,衣服犹备,见《秘阁闲谈》。东方之大者,东海鱼焉,行海者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产三日则碧海为之变红,见《玄中记》。葱(?)岭上有顺天神祠,前有一鱼骨,骨中有孔,可通马骑出入,见《北史》。李德裕有巨鱼胁骨一条,长二丈五尺,其上刻云:‘会昌二年,海中送到’,见《剧谈录》。沈作哲尝过海上,至补陀山,见海中数十里外有旌旗如军行数万骑者,汹涌东下,问其人,曰:‘此大鱼耳,旌旗者,盖鳞鬣也’,见《寓简》。岭南节度使何履光,所居傍大海,云亲见大异有三,一曰海中有大山相去六七百里,晴朝远望,青翠如近,开元末,海中大雷雨者七日,有人从山边来者,云有大鱼流入二山,进退不得,其腮挂一崖上,七日而山折,鱼乃得去。一曰海中有洲,从(纵)广数千里,洲上有物,状如蟾蜍数枚,大者周回四五百里,小者或百余里,每至望后,口吐白气,上属于月,与月争光。其三海中,有山周回数十里,每夏初,则有大蛇如山长,不知几百里,以身绕山数十匝,然后低头饮水,忽见蛇及山被吞俱尽,亦不知吞者是何物也,《集异记》。……”(注: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五,《笔记小说大观》第十一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第388~389页。)
在上述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中,还注意到即使像蜈蚣这样平常可见的昆虫,也有大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如该书卷三十五即列有“蜈蚣如远山”条,因此可以推知,在明代人对大鱼一类大的动物,还是在将信将疑心理中侧重在相信的一面。如果以19世纪人们在印度洋岛国中目睹的大蟹壳来看,许多古代巨大动物的传闻恐怕不都是虚构的:“星架坡(新加坡)南里许海港中,有大蟹壳,径欲四丈,十脚,色赭,以绿壳上有黑斑如云,疑即所谓蟛蜞也。右脚钳一物如蛇如鳝,亦赭绿色而黑斑,其长欲二丈,又如生于蟹脚者然。”(注:王芝:《海客日谭》,余定邦、黄重言等编:《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6页。)海蟹巨大如此,我们没有见到的古代海中巨大生物恐怕还多着呢。
二、中古汉译佛经中的“入大鱼腹”故事
早在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初篇》中,就有渔夫剖开大鱼之腹得见一男一女的故事。母题带有印度洋的海洋文化气息,与摩羯鱼闻佛经免吞航海众商的故事有关。而史诗《罗摩衍那》也描写风神之子——神猴哈奴曼与恶魔苏罗娑搏斗,苏罗娑把嘴张得有二十由旬宽,哈奴曼变得有三十由旬高;苏罗娑变得四十由旬宽,哈奴曼变成五十由旬高,这样比试直到苏罗娑嘴巴张得有一百由旬大,哈奴曼明白这不是普通的罗刹,就进入她的嘴巴,苏罗娑紧闭上嘴,哈奴曼就变成只有拇指大,从她的耳孔里钻了出来。接着,他又钻进了女罗刹西弥迦的嘴里,西弥迦高兴地合上嘴,哈奴曼钻到她肚子里,把她的心撕得粉碎,然后钻了一个洞,从女罗刹的尸体里走出来。
中古汉译佛经写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恰遇摩羯鱼张开大口欲食众生,船楼顶上的人见到两日出,上有白山中有黑山,萨薄主惊曰:“此是大鱼出,当奈何哉?……”嘱众人奉佛,五百商人一起都大呼南无佛。大鱼听到佛名心想:“今日世间乃复有佛,我当何忍伤害众生!”于是闭口,五百商人得以脱险。(注:道略集:《杂譬喻经》,〔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影印,529a~b,此又见道略集《众经纂杂譬喻经》卷下,《大正藏》卷四,537b。)试想,如果不是众人及时颂经,抑或大鱼没有动了善念,他们岂不就被活生生吞入鱼腹之中了吗?佛经又讲述:阿僧祇堕畜生道中,变为海中的摩羯鱼,身长七百由旬。五百商人入海寻宝,赶上大鱼吞船,商主提醒大家诵佛,鱼闻佛名,本性尚存,心想:佛已出世间,我身何故还在鱼中,就没入水中,众人得以脱险。(注:《分别功德论》卷四,失译人名今附后汉录,《大正藏》卷二十五,45b~c。)
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中的吞人大鱼,却往往为江中大鱼,剖鱼腹得人事件也多发生在江边。元魏传译的《贤愚经》写某长者得子后赴宴在江边,母持儿欢舞,不慎失手堕儿江中,为大鱼所吞,大鱼在下游为捕鱼奴所得,剖鱼得儿。类似故事还见于《譬喻经》、《杂譬喻经》等。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五《受请篇》第三十九收入此故事称,舍卫国一个富家子,是其父祷祀神求子,其母怀孕生下的,他在江边不慎堕水:
至河水中,随水沉浮。时有一鱼,吞此小儿。虽在鱼腹,犹复不死。时有小村在下流,有一富家亦无子姓,种种求索,困不能得。而彼富家恒令一奴捕鱼卖。其奴捕得吞小儿鱼,剖腹看之,得一小儿,面貌端正。得已欢喜:我家由来祷祠求索,精诚报应,故天与我。即便摩乳哺养之。……
最后,这孩子成了两家共同的儿子。(注: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六《眷属篇》第五十六引《贤愚因缘经》卷五,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53页。参见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0页。)
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三描写了一个受到后母迫害而幸运生还的故事。说是薄拘罗年幼时被后母嗔怒之下掷入河中,这时:“值一大鱼,即便吞食。以福缘故,犹复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诣市卖之。索价既多,人无买者,至暮欲臭。薄拘罗父见即随买,持来归家,以刀破腹,儿在鱼腹出声唱言:‘愿父安庠,勿令伤儿。’父开鱼腹,抱儿而出。”本来,这可怜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后母的迫害而被溺毙河中,可是因为这孩子有佛缘,过路的大鱼竟然保护这孩子,其保护的方式符合鱼的身份,而这大鱼恰巧又被父亲买回自家。长大后薄拘罗出家得阿罗汉果,活到一百六十岁也无身热头痛病,他能够“水溺不死,鱼吞不消,刀割不伤”并且长寿的原因是曾经施药给比丘。(注:道世:《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受请篇》第三十九引,《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22~1323页。)
按,这一故事,在早期的佛教类书《经律异相》卷三十七所引述的《譬喻经》里,当事人所结下的“善缘”却不是前生为贫人时施药救助患头痛的比丘,而仅仅是今生持得一戒而已:他七岁时便经历了“五难”,其中鱼吞为其一:“昔有一人唯有一儿,名薄拘罗,年始七岁,其妇命终,更取后妻憎前妇子,甑中蒸饼,儿问母索,母抱放甑中,以盆合头欲令儿死,儿于甑中食饼不死。后复抱置热铁鏊上,于鏊食饼,不以为夭。后诣河边浣衣,掷深水中,为鱼所吞,经于七日,父请众僧为设大会,买得一鱼车载归家,欲破鱼腹,儿言:‘徐徐莫伤儿头。’此儿先受不杀一戒,今得五种不死。”(注:僧旻、宝唱等撰集:《经律异相》卷三十七引《譬喻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第203页。)
值得注意的是,佛经中还把从鱼腹中取回的物品作为当事人有善缘、享福报的表现。说是曾有位妇人平日常说自己从来不丢东西,儿子长大后想试试,就趁其不注意时把母亲的金环丢到湖中,母亲还说早晚会找到的。次日妇人说要把几位尊者请来家中供养,派人采买,结果在市场买回的鱼的肚子里发现了那只金环。儿子不解,询问世尊,佛说其母有福缘,前世曾代为众人看护财物,毫无贪心,于是得到了永不失去财物的福气。 (注: 《旧杂譬喻经》卷上,《大正藏》卷四,515b。)
较早且较为直接地敷衍玄奘西行求法故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的源头之一,约晚唐五代成书,该书也带有浓重的南亚母题胎记,说是仆夫遵法师要吃大鱼的要求,寻到渔家,买大鱼一头,约重百斤,法师取刀欲剖,并说:“此鱼前日吞却长者子痴那,见在肚中不死。”众人闻语,起身围定。被法师将刀一劈,鱼分作两段,痴那起来,依前言语。长者作诗概括说:“经商外国近三年,孟氏家中恶意偏。遂把痴那推下水,大鱼吞入腹中全。却因今日斋中坐,和尚沉吟醉不鲜。索讨大鱼亲手煮,爷儿再睹信前缘。”(注: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8~49页。)按,据蒋礼鸿先生考证,此变文中的“长者”,指的是富贵者。幸亏是法师自己亲手剖割大鱼,如果让不知原委的庖人执刃,小儿未必如此生还,像许多故事写求救者没有获救,即发生了类似的技术上的失误。因此,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以入腹术多次战胜妖魔。《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则写杨戬被梅山猪精朱子真现出原身一口吃到腹中,迫使其现原形走到周营跪伏,被斩后“杨戬借血光而出,现了自己真身”。
然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更多的创获,是在入腹斗法描写上远接印度史诗。其写猴行者识破化作白衣妇人的白虎精,将其战败,但虎精却称不服,猴行者说:“汝若未伏,看你肚中有一个老猕猴!”虎精闻说一叫猕猴,猕猴在白虎精肚内答应:
遂叫虎精开口,吐出一个猕猴,顿在面前,身长丈二,两眼火光。白虎精又云:“我未伏!”猴行者曰:“汝肚内更有一个!”再令开口,又吐出一个,顿在面前。白虎精又曰:“未伏!”猴行者曰:“你肚中无千无万老猕猴,今日吐至来日,今月吐至来月,今年吐至来年,今生吐至来生,也不尽。”白虎精闻语,心生忿怒,被猴行者化一团大石,在肚内渐渐会大。教虎精吐出,开口吐之不得;只见肚皮裂破,七孔流血。
在同样受到佛经故事影响的印度尼西亚,在民间也流传有上述母题,事件发生地点又重回海滨。苏门答腊地区流行的“被大鱼吞入腹中犹未死”故事,说的是王子马拉卡尔马被风浪打到罗刹岛上,罗刹想把他养胖后再吃,是公主把他藏了起来两人悄悄成亲。在逃离罗刹岛时,搭乘船的船长看中了公主,把马拉卡尔马抛进大海,恰巧被一条大鱼吞进肚里。这条大鱼在海中遨游,后来游到“格巴缘奶奶”(印度传说中的“月下老人”)港搁浅,格巴缘奶奶天亮时到码头洗脸发现大鱼,苍鹰告知她鱼肚中有王子,于是奶奶取来草叶,王子从鱼肚中出来,从而化险为夷。(注:薛克翘、张玉安、唐孟生主编:《东方神话传说》第七卷(东南亚古代传说·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39页。)故事在“英雄遇难”母题之中又交织着“夫妻离合”母题,这也是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一个很活跃的模式。中国大陆也有许多类似的传说,其间显然有某种同源性,也有内在的关联和细节上的细微不同。而且,在万隆附近的覆舟山边流传的野母猪饮国王溺生子,也很可能来自佛经中的“鹿母夫人”故事。
三、入大蛇腹生还故事的传奇性意蕴扩展
首先,入大蛇腹生还故事,也有赖于六朝至唐崇尚鱼腹出物奇迹的整体性习俗氛围。鱼腹中有物,奇迹般地归还原主,在六朝载录中不乏其例,都是以此母题体现庙神守信还物的伦理验证。干宝《搜神记》卷四载宫亭湖(彭蠡湖)孤石庙,有估客经过其庙见二女子求买两丝履,说当厚报,估客至都,“市好丝履,并箱盛之。自市书刀亦内箱中。既还,以香及箱,置庙中而去。忘取书刀。至河中流,忽有鲤鱼跳入船内。破鱼腹,得书刀焉”。又称:“南州人有遣吏献犀簪于孙权者,舟过宫亭庙而乞灵焉。神忽下教曰:‘须汝犀簪。’吏惶遽,不敢应。俄而犀簪已前列矣。神复下教曰:‘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吏不得已,遂行。自分失簪且得死罪。比达石头,忽有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剖之得簪。”都体现了一种得到尊重之后,必要诚信以报的寓意。刘敬叔《异苑》卷五亦载:“吴郡桐庐有徐君庙,吴时所立,左右有为劫盗非法者,便如拘缚,终致讨执。东阳长山县吏李瑫,义熙中遭事在郡,妇出料理,过庙请乞恩,拔银钗为愿。未至当阳,有白鱼跳落妇前,剖得所愿钗,夫事寻散。”庙神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就助人解难,却并不贪人珍爱之物。
然而从根本上说,鱼腹中出物奇闻也当来自佛经。上述鱼肚中归还那只金环的故事即是。《三慧经》(《大正藏》卷十七,704b)也有类似故事,而唐初义净传译的佛经故事还在复述:“子取母金印指环投于江中,鱼见吞食,渔人获得,诣市卖之。家人买归,破腹得之。”(注: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正藏》卷二十三,846b。对此夏广兴博士将其概括为“鱼腹藏物”故事类型,参见其著:《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隋唐五代佛教之流布与汉译佛典对小说创作之影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254页。)佛经借以说明的是前世善缘必在今生得尝善果,而中土小说则在强调庙神灵验与守信。
入大鱼大蛇腹生还故事最为显而易见的母题的神秘化扩展,是名著《西游记》第六十七回写孙悟空、猪八戒在七绝山斗战大蟒精,蟒精将孙悟空一口吞入,而他在蟒腹中以金箍棒撑着妖精的肚皮,八戒一顿钉耙把妖怪打死,孙悟空这才在蟒腹中穿一大洞钻出。据元代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录,唐武宗会昌三年,正觉大师智广是兴化仙游人,他在唐懿宗咸通六年抵达此九山之所:“逢巨蟒来吞师,师锡先飞撑拄蟒口,师入蟒口趺坐。逮师出定,蟒化为石矣。既而雷雨涌沙成院基址,由是山之神移山八维,院居其中,成九座焉。”(注: 参见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0~371页。)这一传闻事实上基于旧有母题的思路,可能成为一个中转站,对《西游记》的类似描写有直接的启发。
《封神演义》第四十回也发展了斗法过程中的“入腹术”,描写杨戬曾经炼过九转元功,已经肉身成圣,不怕钻入对手腹中。他故意被魔礼寿的花狐貂吃到腹中,把花狐貂的心一捏,使其跌堕地上,又现身把花狐貂一撑两段弄死。无疑,入腹斗敌除妖之术,其实也是基于入腹不死的信念。明代余象斗《北游记》第十五回也写妙乐天尊变为道士,让蛇精变作仙丹,将仙丹奉给妖怪康席吞下,而后变回本相,呼唤蛇精在其腹中爬动,妖怪腹痛不过只得投降。而民间流传的《家堂宝卷》则写,归山水母饥饿中变作四十九个和尚撞入面店,观音以照妖镜一照,知道穿黄衣的和尚是妖精,就把金链条化为长寿面,热气腾腾摆上,“那妖精不分好歹,一碗长寿面张开喉咙一口吞下肚中,谁知这是金链条变的,只听得肚中索浪一响,此妖精面如土色”,大声叫痛,被观音收服。
其次,大鱼信奉,是入大鱼腹生还故事的发生前提。此大鱼传说在佛经中多有所录。在衍化郑和下西洋故事的明代罗懋登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十六回里,又重新述说这一话语。说是在软水洋中土地介绍当地两个魔王:“一个是鱼王,约有百里之长,十里之高。口和身子一般大,牙齿就像白山罗列,一双眼就像两个日光,开口之时,海水奔入其口,舟船所过,都要吃他一亏。怎么吃他一亏?水流得紧,船走得快,一直撞进他的口,直进到他肚子里,连船连人永无踪迹,这不是吃他一亏?”是上古时有五百只番船都被这“摩伽罗鱼王”吃掉。五百是佛经中常用的夸示性数字,这里的大鱼故事显系来自佛经。小说还写这鱼王来后,炮轰无效,天师的飞剑和所招天将只能让其摆动不止,反倒对船队危险,还是金碧峰国师写下的“佛”字,使其变得像曲蟮般大小。国师说其前世本为中天竺某国王长子,因失敬菩萨堕毁仙瓶从上界谪世,他因为以戏术(幻术)得到国王信任,又因“撮弄仙术,调戏他(国王)‘爱宠’”等接连被逐,最后在追捕下不得不变做大鱼。
明代的传闻,根据大蛇的长度,在没有科学根据的情况下依靠人为想象,为其区分了吞食对象:“蚺蛇尾有钩,口无齿,其声甚怪,似猫非猫,似虎非虎,击之则鸣,犹龟焉,灼之则鸣也。九十丈者吞赤蚁,六十丈吞象,三十丈至九丈者,吞豺狼虎豹与鹿豕人,吞之法,以尾钩卷定,以气冲死,濡湿乃吞,吞毕,卷于树上,绞至糜烂,骨角皆从皮出,望之若神龙蜕骨耳。”(注:邝露:《赤雅》,江畲经编辑《历代小说笔记选·宋元明》,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238页。)从这段叙事中可以看出,叙事者对于九丈和九十丈大蛇的差异,就只看作是所吞之物不同,而对于两者大小差别所反映的存在与否问题,则持没有疑问的态度。现今物种灭绝了不少,而古代不少动物则形体巨大。这一点在其他动物吞人的载录中也可以找到证据,如袁枚《子不语》卷十七就载录乾隆二十年(1755年),白先生所乘帆船停泊镇江时,他的小妾探身从江面舀水,被一只巨鼋吞食。这头巨鼋上钩后四头水牛拉着磨盘才绞上岸,巨鼋头如车轮,壳有数丈大。但是,描述蛇之大竟至九十丈,恐怕多半属于虚构夸张了。而据一位“洋盗”即外洋中的海盗转述,海岛大蛇有的也的确不小,令人触目惊心 :
尝因大风飘至一处,不识洋名,见有一山,树木青葱,中有一径,宽约丈余,由山谷直趋海旁,光滑异常,似日有千百人常行者然。时舟中柴米已将罄,众疑山中定有村庄,咸欲上岸行劫。其盗熟视久之曰:“此非善地,速起碇开船!”时南风正起,扬帆未半里,闻有声习习,若大风自山谷中来,腥气扑鼻。回视见一大蛇,大约十数围,长约数十丈,昂首而下,两旁树木尽披靡。至海边对船屹向,红冠闪闪,金目炯炯,张口露舌,色若吐火,势欲吞舟者然。幸风顺船快,离岸已远,其蛇不能渡水,顾望久之,去。(注:青城子:《亦复如是》卷三,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这位久在海上行劫的汪洋大盗从海岛上一丈多宽的大道无人行走,又那样光滑无坎,看出不是人迹往来之地,果然竟有那么一条大蛇出没,假如贸然上岛,后果真是不可想象。
至于被吞入蛇腹鱼腹的人当真能否生还,其实也不能想得都那么乐观。如《聊斋志异·斫蟒》也写到了兄弟采樵入深谷,兄被巨蟒吞下,弟忙用力斧斫蛇首,大蛇“首伤而吞不已。然(兄)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兄的耳鼻都化掉了,归养半年才痊愈,“耳鼻惟存孔焉”。这一较多真实色彩的记述,可以证明那些所谓被吞入大蛇乃至大鱼腹中的人,事实上是不可能耐得住巨兽巨蛇巨鱼体内强烈胃酸腐蚀的,他们所谓的入腹生还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然而,不能把所有的入大蛇大鱼腹中生还的叙事功能一概抹煞,认为其毫无审美价值。
清初通俗小说借助于这一母题,渲染了特定人物所拥有的宝物的作用。小说写老脱酒醉睡在茅草中,不知不觉被一条三十多丈长的大蛇吞入,小说特意描写了老脱在蛇腹中的真切感受,以及靠着自己的贴身“小厮”(是两个一尺七八寸长有钢钳的大蚂蚁)剪破蛇皮钻出去的惊险过程:“只听得耳边榻榻之声,就像剪桑条一般。连忙用手摸摸,竟不知是何所在。难道这个怪物不与他打沙,他就将我来活埋在这里了?为何身子不滚而自滚,不翻而自翻?哟,哟,哟,不好了,气闷不过,快些扒出去便好!耳边塌塌之声不住,将身子乱摇乱摆,用力乱扒,有斗口大一点透风去处,老脱尽力攻出。叹一口气,眼花乌暗,东西南北都不能辨。这小厮且在身边摸摸索索,老脱用心一审,此是何等去处?蓦然大吃一惊,只见身边横着三石米来粗一条花蛇,肚皮穿透而死。乃在一片荒草沙滩之处。细细想来,知是昨夜被蛇吞下,亏得小厮用钳剪开蛇腹,才得钻出。”(注:翁庵子:《生绡剪》第一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小说第一回所写人物这段骇人听闻的奇遇,凸现了老脱流浪经历的传奇性。“小厮”这一奇特的贴身护卫,就仿佛是表演时必备的一件“道具”,烘托了主人公的流浪身份,而且有现实生活基础,不过是把蚂蚁扩大了几十倍而已。
袁枚《子不语》卷二十二《水晶孝廉》条更写道:“广东纪孝廉,童时误入蛇腹,黑无所见,但闻腥气,扪其壁,滑澾不可近。幸身边有小刀,因挖其壁,渐见微明,就明钻出,困卧于地,邻人见之,携归其家。是日村郊三十里外有大蛇死焉。孝廉为毒气所伤,通身皮脱如水晶,肠胃皆见,从幼至壮不改。乡举后同年皆见之,呼为‘水晶孝廉’。”比起入大鱼腹生还来说,入大蛇腹尽管也能死里逃生,但却不是没有后果的。当事人也是叙事中的主人公,因此而变成了自己特有的透明皮肤,虽然在今后的人生中并无大碍,其实这身体特征也构成了这段传奇性经历的最好证据,从而印证了印度与中国民间一向流传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普遍哲理。于是,这带有传奇性的英雄童年经历,就好像一只光环一样永远地套在他头上,他后来在乡里的好名声,多半离不开这神话般的经历。而且,相信这段未必真实却值得夸耀的经历,在他“人生关坎”时当被他一次次重复讲述。不仅如此,清人还转述了一个看起来十分像是实历性的故事:
余父尝言,往在富阳遇一人,状貌魁梧,而须眉尽脱,肌肤纹裂如蛇皮然,疑其疯也。其人自言:“半月前,尝至一友家夜饮。大醉而归,踉跄行山径中。久之,斜月渐没,村路莫辨。忽一失足,如陷地穴中。扪之,触手皆热,而软腻如脂,腥秽刺鼻,且迷闷更不可耐。疑其已葬鱼腹,急拔刀力划,才一举手,则掀翻震荡,地转天旋,瞑眩不已。幸数刀后,划然已开。径出,踉跄奔归。比晓往视,一巨蟒长十丈许,死于洞边。腹间一穴,刀痕宛然可数也。盖时值醉饱,故未中其毒,然已不啻轮回一转矣。”其人邱姓,名品三,已中戊戊科武举。自此人呼之曰“蛇残”。(注:朱梅叔:《埋忧集》卷一《蛇残》,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0~21页。)
被大蛇吞入腹中未曾中毒是因为事先醉酒,无意之中具有抵御蛇毒的内力,日后还能够中武举,足见前面提到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实在是一个颠扑不破的潜在规则。因为故事主人公最后得中武举,先前那段入大蛇腹生还的神话,变得更加可信。由于母题的系列存在和褒奖性价值取向,他大可以不必担心自己的容貌不雅而影响为官,反倒得了这传奇性经历的好处,从而抬高了身价,证明武举得中是命中注定应当应分的。可见,“入大鱼大蛇腹生还故事”不仅有难于否认的佛经文化渊源,而且根据所传播的区域特征被赋予不同的新的蕴涵,总是在传奇性中透漏出某种儆世意旨和内在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