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参加国防教育培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不仅帮助我充实理论、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英明。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安全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擘画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发展和安全并重,强调科学统筹的根本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也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实践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阔步迈向小康,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营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国政治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在一起,增加了维护政治安全的难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国内外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探索实现国家安全的有效路径,系统谋划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切实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讲到:“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始终贯穿着对民族命运的担当、对人民幸福的担当、对管党治党的担当、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是要增强忧患意识,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经济形势,要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相结合。二是要维护政治安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守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三是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按照“管得住是硬道理,正能量是总要求”的原则,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四是要强化法制意识、保密意识,坚持党的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五是要强化战略思维,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远的眼光来思考和谋划事业发展,解决高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积极履行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责任
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领域,在体系上几乎涉及高校教育的全部专业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价值。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要时刻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对外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极有可能有意无意地被某些境外机构利用。要坚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旗帜鲜明地同危害政治安全的各种敌对势力作坚决斗争。二要充分发挥“大思政”格局的引领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文化,讲好讲透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三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正确把握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融媒体生动丰富、通俗易懂的形式扎实推进国家安全观教育,切实提升政策理论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更好引导师生、服务师生,为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而有思,學以致用。这次系统学习,对帮助我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后,我将把本次专题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助推剂”,用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用更多的青春与汗水谋事成事,在建设现代化新江苏的时代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以饱满的热情、满弦的状态,用学之所获、力之所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添砖加瓦。
(作者为江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兼学生工作处处长)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安全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擘画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发展和安全并重,强调科学统筹的根本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也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实践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阔步迈向小康,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营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国政治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在一起,增加了维护政治安全的难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国内外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探索实现国家安全的有效路径,系统谋划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切实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讲到:“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始终贯穿着对民族命运的担当、对人民幸福的担当、对管党治党的担当、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是要增强忧患意识,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经济形势,要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相结合。二是要维护政治安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守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三是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按照“管得住是硬道理,正能量是总要求”的原则,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四是要强化法制意识、保密意识,坚持党的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五是要强化战略思维,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远的眼光来思考和谋划事业发展,解决高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积极履行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责任
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领域,在体系上几乎涉及高校教育的全部专业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价值。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要时刻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对外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极有可能有意无意地被某些境外机构利用。要坚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旗帜鲜明地同危害政治安全的各种敌对势力作坚决斗争。二要充分发挥“大思政”格局的引领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文化,讲好讲透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三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正确把握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融媒体生动丰富、通俗易懂的形式扎实推进国家安全观教育,切实提升政策理论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更好引导师生、服务师生,为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而有思,學以致用。这次系统学习,对帮助我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后,我将把本次专题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助推剂”,用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用更多的青春与汗水谋事成事,在建设现代化新江苏的时代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以饱满的热情、满弦的状态,用学之所获、力之所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添砖加瓦。
(作者为江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兼学生工作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