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张,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也随之增加,致使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不少困难。文章尝试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以期能提升现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7.6
根据教育部2015年9月15日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持续扩张,高职院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是摆在高职院校党组织面前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问题的一些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和综合素质,切实发挥他们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高职教育学制的制约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其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大三下学期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实习。根据相关规定,发展一名学生党员必须经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五个阶段。一名大一新生如若在入学初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党组织考察合格后,最快会在大一下学期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须经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后,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之后经过测评、公示、票决、政审才能被接收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须经过一年的预备期考察教育合格后,才能转为正式党员。按照这一发展程序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大概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时方能被发展为预备党员。由于受高职学制的制约,预备党员在学生党员中占大多数,他们在校时间较短,成为预备党员后很快便到校外顶岗实习,转为正式党员后又很快毕业离校,学生党员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难以建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大多停留在入党前的发展、培养及考察上,对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常常出现“断层”或“真空”现象。
(2)高职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当前,为缓解生源不足的压力,高职院校多渠道招生,上至普通高校末批录取的学生,下至中职高里的对口生。由于这些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教育层次、类型不尽相同,加上随着大学入学门槛降低,高职院校的资格线、投档线与平均成绩整体下降趋势明显,高职学生个体素质差也相对有所降低。这些高职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自卑感较为普遍,面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形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行为取向极易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处理、自身发展、恋爱、心理、价值观念、就业等方面极易出现诸多障碍或困惑。因此,与本科生相比,高職院校开展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难度系数更大,需要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3)学生党员需求的多样性。当前,入学高职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出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速转型时期,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普及以及教育学习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95后”高职学生党员,他们处在信息爆炸和观念变革的时代,大多视野宽广,信息更新及时,对个体行为的独立支配意识凸显,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盲目从众,个体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加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符合“95后”高职学生特点的活动形式,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对学生党员的个性需求研判分析不足,教育内容理论性强而针对性缺失,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限,使得学生紧紧只是在被动的说教下接受党的教育,而不是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4)党务队伍力量的薄弱性。党务工作者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持续扩大,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有所降低,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和党建工作量及难度也随之增加,但是承担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务干部队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发展学生党员及对学生入党前后的培养、教育及管理等工作主要还是落在二级系部的专职副书记、辅导员以及少数兼职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老师身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学生党建工作并非他们的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他们还承担着大量的岗位职责,如专职副书记往往还兼负责系部行政工作,辅导员需承担大量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而教师党员则需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因而他们投放在学生党建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对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不足。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年限较短,党务工作队伍比较年轻,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有限,而各级党组织提供的业务培训、进修及对外交流的机会不多。由于缺乏对相关政策、制度的科学解读以及自身工作精力有限,党务工作人员往往难以把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做深做细。
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持续长效培养教育管理学生党员的意识。受学制短的限制,传统的高职院校党员教育和管理缺少对学生党员的持续和长效教育机制,存在重视入党前的教育,忽视入党后的再教育观念误区。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又不利于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因而,要更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观念,走出以往的观念误区,既要做好学生入党前的培养、考察和教育工作,又要抓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考察以及毕业生党员关系转到相应党组织期间的跟踪管理。因此,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重视这项工作,把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列入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同时,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工作部门布置和督促检查,各党总支、党支部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理清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相互衔接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定期研判,准确把握各个发展阶段的学生思想动态。由于高职生源结构复杂,学生个性需求多元,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制定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研判制度,注意及时收集和掌握高职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及思想等方面的动态,定期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一是定期开展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的调查,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他们的思想状况、身心特点及优劣势,等等,为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二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利用在活动中、在学生宿舍、在课堂、QQ、微信、邮箱等方式与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正面交谈,可以谈理想信念、谈情感、谈学习生活、谈烦恼困惑,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和教育,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三是建立成长记录袋。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便为每位入党申请人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由专人负责定期对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更新,实时收集、记录每名学生从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这五个阶段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及参加党组织生活、学习、会议、活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掌握每个高职学生党员各个阶段思想动态的发展趋势。
(3)创新载体,提高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一是创新党课教育内容及形式。突破读文件、听报告、专题讲座等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形式,采取演讲、分组讨论、辩论、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等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把高职学生党员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党课内容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教育。利用各种学生组织、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为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策划人,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中得到成长。三是搭建网络教育管理平台。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微博、QQ(群)、微信(群)、网站等新媒体对接,搭建党建网站、网络党课、网上党支部(党小组)、手机党支部(党小组)等网络教育管理平台,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外出实习的毕业班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4)加大投入,为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提供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党委应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为扎实推进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注入强大动力。一是加大人员投入,配齐配強党务干部队伍。要配足党务工作人员,除了辅导员,还可以把思想政治课教师党员、专业课教师党员等吸收进来,或担任支部委员,或纳入党课师资库,改进党务工作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活力;要建立健全党务干部的考核奖惩机制,对业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予以批评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处分。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学生党支部工作有效运转。要加大阵地建设经费投入,配齐办公桌椅、教学场所、会议室等设施,确保学生党建活动有场所;要加大学生党建活动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学生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积极帮助基层党务干部解决无钱办事、无力办事的问题;要加大党务干部经费投入,在待遇、奖励、进修培训、党建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有力激发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树立持续长效抓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意识,主动掌握、分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及特点,创新培养教育内容、形式及管理方式,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引俊,陈少珍.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3).
[2]陈品德.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31(1):39-41.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7.6
根据教育部2015年9月15日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持续扩张,高职院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是摆在高职院校党组织面前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问题的一些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和综合素质,切实发挥他们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高职教育学制的制约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其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大三下学期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实习。根据相关规定,发展一名学生党员必须经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五个阶段。一名大一新生如若在入学初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党组织考察合格后,最快会在大一下学期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须经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后,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之后经过测评、公示、票决、政审才能被接收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须经过一年的预备期考察教育合格后,才能转为正式党员。按照这一发展程序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大概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时方能被发展为预备党员。由于受高职学制的制约,预备党员在学生党员中占大多数,他们在校时间较短,成为预备党员后很快便到校外顶岗实习,转为正式党员后又很快毕业离校,学生党员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难以建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大多停留在入党前的发展、培养及考察上,对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常常出现“断层”或“真空”现象。
(2)高职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当前,为缓解生源不足的压力,高职院校多渠道招生,上至普通高校末批录取的学生,下至中职高里的对口生。由于这些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教育层次、类型不尽相同,加上随着大学入学门槛降低,高职院校的资格线、投档线与平均成绩整体下降趋势明显,高职学生个体素质差也相对有所降低。这些高职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自卑感较为普遍,面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形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行为取向极易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处理、自身发展、恋爱、心理、价值观念、就业等方面极易出现诸多障碍或困惑。因此,与本科生相比,高職院校开展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难度系数更大,需要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3)学生党员需求的多样性。当前,入学高职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出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速转型时期,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普及以及教育学习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95后”高职学生党员,他们处在信息爆炸和观念变革的时代,大多视野宽广,信息更新及时,对个体行为的独立支配意识凸显,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盲目从众,个体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加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符合“95后”高职学生特点的活动形式,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对学生党员的个性需求研判分析不足,教育内容理论性强而针对性缺失,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限,使得学生紧紧只是在被动的说教下接受党的教育,而不是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4)党务队伍力量的薄弱性。党务工作者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持续扩大,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有所降低,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和党建工作量及难度也随之增加,但是承担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务干部队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发展学生党员及对学生入党前后的培养、教育及管理等工作主要还是落在二级系部的专职副书记、辅导员以及少数兼职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老师身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学生党建工作并非他们的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他们还承担着大量的岗位职责,如专职副书记往往还兼负责系部行政工作,辅导员需承担大量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而教师党员则需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因而他们投放在学生党建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对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不足。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年限较短,党务工作队伍比较年轻,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有限,而各级党组织提供的业务培训、进修及对外交流的机会不多。由于缺乏对相关政策、制度的科学解读以及自身工作精力有限,党务工作人员往往难以把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做深做细。
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持续长效培养教育管理学生党员的意识。受学制短的限制,传统的高职院校党员教育和管理缺少对学生党员的持续和长效教育机制,存在重视入党前的教育,忽视入党后的再教育观念误区。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又不利于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因而,要更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观念,走出以往的观念误区,既要做好学生入党前的培养、考察和教育工作,又要抓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考察以及毕业生党员关系转到相应党组织期间的跟踪管理。因此,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重视这项工作,把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列入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同时,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工作部门布置和督促检查,各党总支、党支部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理清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相互衔接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定期研判,准确把握各个发展阶段的学生思想动态。由于高职生源结构复杂,学生个性需求多元,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制定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研判制度,注意及时收集和掌握高职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及思想等方面的动态,定期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一是定期开展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的调查,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他们的思想状况、身心特点及优劣势,等等,为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二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利用在活动中、在学生宿舍、在课堂、QQ、微信、邮箱等方式与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正面交谈,可以谈理想信念、谈情感、谈学习生活、谈烦恼困惑,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和教育,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三是建立成长记录袋。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便为每位入党申请人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由专人负责定期对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更新,实时收集、记录每名学生从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这五个阶段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及参加党组织生活、学习、会议、活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掌握每个高职学生党员各个阶段思想动态的发展趋势。
(3)创新载体,提高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一是创新党课教育内容及形式。突破读文件、听报告、专题讲座等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形式,采取演讲、分组讨论、辩论、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等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把高职学生党员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党课内容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教育。利用各种学生组织、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为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策划人,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中得到成长。三是搭建网络教育管理平台。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微博、QQ(群)、微信(群)、网站等新媒体对接,搭建党建网站、网络党课、网上党支部(党小组)、手机党支部(党小组)等网络教育管理平台,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外出实习的毕业班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4)加大投入,为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提供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党委应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为扎实推进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注入强大动力。一是加大人员投入,配齐配強党务干部队伍。要配足党务工作人员,除了辅导员,还可以把思想政治课教师党员、专业课教师党员等吸收进来,或担任支部委员,或纳入党课师资库,改进党务工作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活力;要建立健全党务干部的考核奖惩机制,对业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予以批评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处分。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学生党支部工作有效运转。要加大阵地建设经费投入,配齐办公桌椅、教学场所、会议室等设施,确保学生党建活动有场所;要加大学生党建活动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学生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积极帮助基层党务干部解决无钱办事、无力办事的问题;要加大党务干部经费投入,在待遇、奖励、进修培训、党建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有力激发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树立持续长效抓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意识,主动掌握、分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及特点,创新培养教育内容、形式及管理方式,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引俊,陈少珍.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3).
[2]陈品德.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3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