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面对幼儿入园焦虑

来源 :开心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刚刚进入新奇的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幼儿教师与陌生的小伙伴,使幼儿或多或少的产生不安全感,亲人的离开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缺乏依恋对象,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情绪,表现为拒绝入园、忧郁、不安、伤心、痛苦、撒娇、哭喊、吵闹、攻击他人等表现。这种入园焦虑势必会给幼儿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给幼儿造成一定的痛苦,对家长的情绪会产生困扰,也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难度,甚至影响幼儿园正常活动的开展。如何缓解幼儿入园时的这种焦虑,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保证新入园幼儿一日活动的正常进行呢?这是幼儿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更是幼儿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此结合多年幼儿园工作实践,就幼儿教师如何应对幼儿焦虑谈几点体会。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情况调查并与家长沟通如何预防幼儿入园焦虑
  首先,教师在幼儿入园报名时,让家长填写有关了解幼儿生活规律内容的表格。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父母素养和对待幼儿教育问题所持的观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幼儿喜欢的食物、玩具;幼儿性格;对那些食物过敏等。其次,给家长下发相关的材料,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对家长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家长沟通如何做好预防和有效降低幼儿入园焦虑,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进一步家园合作打好基础。
  二、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室,让幼儿有家的感觉
  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安全、优美、舒适的活动环境会使幼儿的有家的感觉。因此,开学前,教师要精心布置本班教室。如用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装饰墙壁,购置投放幼儿喜欢的图书、玩具、美术作品等。当幼儿进到教室时会被教师布置的环境吸引,使幼儿紧张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缓解,甚至喜欢新入园的幼儿园。这样通过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室,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补偿,有效降低分离焦虑。如:温馨的“娃娃家”中,就可以投放很多造型可爱的棉布娃娃、海绵靠垫、小衣服、小床、小桌椅、小餐具等,这些东西大多是孩子在家里经常看见的,让幼儿有家的感觉。幼儿会摆弄着自己熟悉玩具,自由地玩耍容入到游戏环境中,感受到温暖、舒适和安全,幼儿的情绪会稳定很多。
  三、教师和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
  依恋是亲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幼儿依恋对象不是单一固定的,幼儿可以建立多重的依恋对象,可以是父母、祖父母、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要充分理解初入园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教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补偿幼儿的情感缺失,引起孩子愉快的情绪,尽快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依恋迁移到自己身上来,从而有效解除幼儿的焦虑。因此,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适当增加与幼儿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等。这样,教师的关心、体贴会使孩子们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减轻他们的“入园焦虑”。
  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自信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悦纳,只有自信的人才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战胜挫折。首先,要让幼儿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让幼儿建立“我长大了,我要上幼儿园,我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的自信。这样幼儿在适应幼儿园新的环境过程中会处于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的状态可以帮助幼儿克服焦虑情绪。其次,要使幼儿有成功的体验。幼儿体验到“我会”“我能”“我行”时自信也会随之产生。再次,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正面强化可以加深幼儿对成功的体验,使适应行为得以建立、保持和增加。
  五、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入园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在解决实际困难中提高适应能力。通过这些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提高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还与幼儿的生活能力相关,如果幼儿在幼儿园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就会产生不适应继而引起紧张、焦虑情绪。因此,在入园前家长要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例如,要求幼儿吃饭时坐好,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自己拿玩具等。还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按时游戏活动等。
  六、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或开展有趣的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要组织有趣的活动游戏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教师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活动角。同时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有效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如:组织他们玩大型玩具,滑滑梯,做个吹泡泡的游戏等,以此来带动那些哭闹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以此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入园情绪。
  总之,对于新入园幼儿,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悉心照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充分地信任、依恋教师,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真正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真正喜欢幼儿园。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县杜生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一般以教师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在问题的设置上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以师生互动的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学生解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课文基本内容问题设置,关注学生大众化  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准,关注全体学生知识化的学习,立足于全文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研读这些问题,达
期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
期刊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是按课时内容进行反思的,从而掌握了在平常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总结,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例如:我在教学《直角、锐角和钝角》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除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可以夹成大小不同的角,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活动角?学生有的用自己手中的食指和中指来比划,有的用剪刀的张合来说明,可有一位学生却说,我们班的门一开一合也是一个活动角,这时引起全班
期刊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呢?我从如下方面探讨构建和谐课堂的三步曲:  一、课前准备  (1)用阳光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生。有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走进课堂之前,老师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轻松快乐,在课堂上保持微笑。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
期刊
【摘 要】新加坡廉政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新加坡领导及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地理的优势,为这些努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成功在一定程度可以看作是李光耀治国艺术的成功,这种成功取决李光耀超人的政治智慧与管理能力,也得益于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品质,如果一个国家命运取决于最高领导的良知,这样的制度是非常危险的。通过对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分析,来论证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新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儿童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为激烈、人际关系更趋多元化的社会,这就需要未来儿童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幼儿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同伴、父母和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他们接触最多的对象是他们的老师和同龄群体,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一环节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幼儿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期刊
幼儿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成长的过程。成为社会人的一个标志,就是学会自觉遵守全社会一致认同和遵守的生活规则。什么是规则?简言之,规则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社会角色为履行义务所必须遵守的规范。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应该共同承担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任。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应该怎么做呢?  一、在幼儿园教学细节和生动多样的活动中培养
期刊
【摘 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时很难像设想中的王道乐土那样完美,有时真可能会给某些理想人士以打击。影片《第九区》内容上的美妙的新世界,却栽在了地球,也给地球上的人类以新的启示,来考虑现实环境下人类实际生活生活状态。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思想是对等的提高还是变成少数精英和低智商的社会。发展充满不可知因素,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会人为做主。  【关键词】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第九区》已经上
期刊
【案例:馨馨今年刚入园,她是班上哭闹最厉害的孩子,整天哭着找爸爸,早上不肯来园,从进门就开始哭,谁都说不上话。后来,我找空抱抱她,和她说说悄悄话,摸摸她的小脸,有时候还和她做鬼脸、刮鼻子,一起玩玩具,渐渐地,她接受了我,还把我叫妈妈,在我脸上亲,感觉她就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天早上,她是笑着来的,她爸爸告诉我:孩子回家告诉他说我不是老师是妈妈。现在馨馨每天都很高兴的入园,开开心心的在幼儿园生活。】
期刊
【摘 要】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家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我国来说就更是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在家庭中主要有两种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本文即是针对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主要涉及夫妻间侵权行为的责任豁免问题。对这个问题,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我国法律采取责任豁免原则的理由及该原则在婚姻法中的变化;第二,笔者关于夫妻间侵权行为应如何救济的看法。  【关键词】夫妻关系 侵权 责任豁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