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根据卡罗尔(Carroll,1963—1965)的学习模式认为,如果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的能力倾向不同,成绩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更应从小开始。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意识
新课改下,在愈来愈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环境里,每一个老师都表现出极强的质量观念,加大了备课的力度、讲解的技巧、管理的严格。可是我们发现我们肩上的担子没有轻下来,反而越走越重,累得气喘吁吁,简直无法前行。想要摆脱这一现状,就要使差生学会“走路”,而不是赖在地上让人“抬”。只有这样才会越走越轻松,广阔天地任我驰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凡事不能“包办代替”
很多老师,也许是由于性格比较急躁,也许是过于勤快,总认为孩子还小,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会。的确孩子年龄小,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总是表现出十分笨拙的样子,因此老师们就看不下去了,一着急就直接教了,还往往埋怨孩子太笨了,总是不给他们机会,缺少足够的耐心,长此以往地进行“灌输式教育”。孩子小小的脑袋里容量有限,低年级由于知识比较简单,内容又比较少,就凭不断地絮叨也能让孩子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可是,我们却发现孩子离开了老师就不学习,甚至不知道怎么学,简直就如“木偶”一样没有大脑,没有一点思考。老师们,狠下心来,给孩子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哪怕他们有多慢、多么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喜欢一个老师也就往往会喜欢他所教的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他们讨厌一个老师,那么也会讨厌他所教的这门学科。这一点在小学高年级或是初中学生中尤为明显。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处于学习主体位置。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好从低年级入手,因为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没有形成模式,可塑性特别强。要从预习、巧妙学习、独立思考等多方面进行训练。
1.预习方面。要教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比如语文的预习,我会教给孩子预习的几个步骤。预习的第一步要划分自然段,把课文读通顺;第二要圈划出生字,并组两个以上的词语;第三要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第四要查找相关的成语、多音字等;第五要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质疑。每天布置的预习任务,老师要及时检查,做得好的要大力表扬,不好的也要适当批评指正。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巧妙识字。低年级的学生识字要求特别高,每节课就有十几个字需要会认,另外还要有7、8个字要会写,因此识字的负担很重。差生一节课下来也没有认会几个字,过了几天又忘了一些,所以到了期末,语文学习上一塌糊涂。学习生字要讲究方法,不能让孩子机械地识记,那样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我常常会想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帮孩子记住生字。比如“视”字旁和“衣”字旁,告诉学生:“衣服有两个袖子,所以衣字旁有两个点。”
3.独立思考。没有主动思考,是不会学习好的。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四、不断激励,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肯定。在学习的漫漫长路上,困难重重,学生往往会被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所吸引。特别是学习能力比较差、记忆力不好、反应慢的孩子来说,坚持学习是多么大的困难。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常抓不懈,不断激励孩子自主学习,才能逐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意识
新课改下,在愈来愈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环境里,每一个老师都表现出极强的质量观念,加大了备课的力度、讲解的技巧、管理的严格。可是我们发现我们肩上的担子没有轻下来,反而越走越重,累得气喘吁吁,简直无法前行。想要摆脱这一现状,就要使差生学会“走路”,而不是赖在地上让人“抬”。只有这样才会越走越轻松,广阔天地任我驰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凡事不能“包办代替”
很多老师,也许是由于性格比较急躁,也许是过于勤快,总认为孩子还小,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会。的确孩子年龄小,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总是表现出十分笨拙的样子,因此老师们就看不下去了,一着急就直接教了,还往往埋怨孩子太笨了,总是不给他们机会,缺少足够的耐心,长此以往地进行“灌输式教育”。孩子小小的脑袋里容量有限,低年级由于知识比较简单,内容又比较少,就凭不断地絮叨也能让孩子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可是,我们却发现孩子离开了老师就不学习,甚至不知道怎么学,简直就如“木偶”一样没有大脑,没有一点思考。老师们,狠下心来,给孩子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哪怕他们有多慢、多么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喜欢一个老师也就往往会喜欢他所教的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他们讨厌一个老师,那么也会讨厌他所教的这门学科。这一点在小学高年级或是初中学生中尤为明显。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处于学习主体位置。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好从低年级入手,因为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没有形成模式,可塑性特别强。要从预习、巧妙学习、独立思考等多方面进行训练。
1.预习方面。要教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比如语文的预习,我会教给孩子预习的几个步骤。预习的第一步要划分自然段,把课文读通顺;第二要圈划出生字,并组两个以上的词语;第三要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第四要查找相关的成语、多音字等;第五要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质疑。每天布置的预习任务,老师要及时检查,做得好的要大力表扬,不好的也要适当批评指正。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巧妙识字。低年级的学生识字要求特别高,每节课就有十几个字需要会认,另外还要有7、8个字要会写,因此识字的负担很重。差生一节课下来也没有认会几个字,过了几天又忘了一些,所以到了期末,语文学习上一塌糊涂。学习生字要讲究方法,不能让孩子机械地识记,那样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我常常会想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帮孩子记住生字。比如“视”字旁和“衣”字旁,告诉学生:“衣服有两个袖子,所以衣字旁有两个点。”
3.独立思考。没有主动思考,是不会学习好的。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四、不断激励,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肯定。在学习的漫漫长路上,困难重重,学生往往会被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所吸引。特别是学习能力比较差、记忆力不好、反应慢的孩子来说,坚持学习是多么大的困难。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常抓不懈,不断激励孩子自主学习,才能逐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