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类思考中,最常用、往往也最容易出差错的思路就是,
从受害者的做法当中归纳原因,吸取教训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心理学科普作者
发生在杭州的保姆纵火案,主人家做错了什么?我的答案是:什么都没做错。
如果说这个悲剧提醒了我们什么,那就是它警示所有人,请保姆是有风险的。虽然不易察觉,但每一个请保姆的家庭都在承担类似的风险。虽然中介会做背景调查,虽然绝大多数的保姆都安分守己,但作为雇主,让一个不知底细的人进家……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在冒险。
冒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的便利。人们永远在风险与收益的两架天平上取舍权衡。投资理财想多赚钱,就需要多冒险……较真一点说,出门上街都是冒险。前几年有段视频,有人在商场坐电梯被“吃”了,一时间也传得人心惶惶。受害者做错了什么?也是什么都没做错。
问题在于,明知是在冒险,也亲眼看到有人不幸成为那百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但是为了便利,有些险我们仍然不得不冒。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来降低风险。但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只是自以为找到了方法。
把这种心态推向极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说,只要有人遭遇了不幸,一定是他做错了什么,以此来证明风险的可控:假如受害者操作正确,就不至于遭到那样的灾难。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仿佛是安全的。
这是一种自我中心式的归因——我做好了,我身边的大小灾难就可以避免。就像有人坐飞机要在胸前画十字,有的人日夜诵经,从安全感的层面上,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相信自己有办法消除生活的不确定性。
这一类思考中,最常用、往往也最容易出差错的思路就是,从受害者的做法当中归纳原因,吸取教训。在杭州的这一案件中,因為这家人对保姆好,曾经借钱给保姆,就得出结论:他们这种做法,滋长了保姆的邪念,让保姆失去了基本的边界意识,才酿成了最后的悲剧。于是大家都警惕:以后请保姆,要从第一时间开始划清界限。
但这是从单个受害者身上,事后反推的结论。换一种情况,如果受害者一直跟保姆界限分明,最终遭遇了悲剧呢?那样我们就会猜:就是因为雇主一家不近人情,才导致对方怀恨在心。那样一来,就会换一个建议:为了安全起见,平时要对保姆好一点,人家遇到困难,能帮你就帮一帮。
所以,从某一个具体事件当中得到的结论,很难具有普适性。也没法说我们只要做到了“界限分明”或者“与人为善”,就没有危险了。
也许将来有一天,专业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开发出一套最完美的“与保姆相处”解决方案,教给大家要怎么评估鉴别,怎么从第一天开始好好相处,让请保姆变得更安全可控一点。但是说实话,我并不看好这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就算雇主做到尽善尽美,万一保姆的精神不稳定呢?万一保姆家里急需大笔用钱呢?万一保姆就是处心积虑呢?这么想一想,就觉得最保险的方法,还是不请保姆算了。
上述方法其实都可能管一点用,可以把原本的小概率风险,再降低一点点。但它们更多是针对内心的安全感,让人们以为“没问题”了而已。
为了这份安全感,还可以做更多,甚至可以做到极致:把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当作潜在的凶手,时刻警醒,对任何一点可能的风险都严加防范。但就算做到这个地步,生活的本质还是在冒险。所以在这些方法之外,不要忘了生活最根本的任务——始终是如何与不确定性相处。
想要多一分的便利,就不得不多承担一份风险。除非打定主意不请保姆,既然请了,就要承认她给生活带来的一丝不确定,同时相信她不会变成一个疯子、凶手、纵火犯。就好像坐上飞机,就相信航班会平安降落一样。生活存在不确定性,但每个人只能承认这一点,再选一种舒服的姿态与之相处:画十字,念经,修炼自我——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吧。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谁又会被不幸的概率砸中。做错了什么?什么都没做错。
从受害者的做法当中归纳原因,吸取教训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心理学科普作者
发生在杭州的保姆纵火案,主人家做错了什么?我的答案是:什么都没做错。
如果说这个悲剧提醒了我们什么,那就是它警示所有人,请保姆是有风险的。虽然不易察觉,但每一个请保姆的家庭都在承担类似的风险。虽然中介会做背景调查,虽然绝大多数的保姆都安分守己,但作为雇主,让一个不知底细的人进家……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在冒险。
冒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的便利。人们永远在风险与收益的两架天平上取舍权衡。投资理财想多赚钱,就需要多冒险……较真一点说,出门上街都是冒险。前几年有段视频,有人在商场坐电梯被“吃”了,一时间也传得人心惶惶。受害者做错了什么?也是什么都没做错。
问题在于,明知是在冒险,也亲眼看到有人不幸成为那百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但是为了便利,有些险我们仍然不得不冒。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来降低风险。但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只是自以为找到了方法。
把这种心态推向极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说,只要有人遭遇了不幸,一定是他做错了什么,以此来证明风险的可控:假如受害者操作正确,就不至于遭到那样的灾难。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仿佛是安全的。
这是一种自我中心式的归因——我做好了,我身边的大小灾难就可以避免。就像有人坐飞机要在胸前画十字,有的人日夜诵经,从安全感的层面上,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相信自己有办法消除生活的不确定性。
这一类思考中,最常用、往往也最容易出差错的思路就是,从受害者的做法当中归纳原因,吸取教训。在杭州的这一案件中,因為这家人对保姆好,曾经借钱给保姆,就得出结论:他们这种做法,滋长了保姆的邪念,让保姆失去了基本的边界意识,才酿成了最后的悲剧。于是大家都警惕:以后请保姆,要从第一时间开始划清界限。
但这是从单个受害者身上,事后反推的结论。换一种情况,如果受害者一直跟保姆界限分明,最终遭遇了悲剧呢?那样我们就会猜:就是因为雇主一家不近人情,才导致对方怀恨在心。那样一来,就会换一个建议:为了安全起见,平时要对保姆好一点,人家遇到困难,能帮你就帮一帮。
所以,从某一个具体事件当中得到的结论,很难具有普适性。也没法说我们只要做到了“界限分明”或者“与人为善”,就没有危险了。
也许将来有一天,专业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开发出一套最完美的“与保姆相处”解决方案,教给大家要怎么评估鉴别,怎么从第一天开始好好相处,让请保姆变得更安全可控一点。但是说实话,我并不看好这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就算雇主做到尽善尽美,万一保姆的精神不稳定呢?万一保姆家里急需大笔用钱呢?万一保姆就是处心积虑呢?这么想一想,就觉得最保险的方法,还是不请保姆算了。
上述方法其实都可能管一点用,可以把原本的小概率风险,再降低一点点。但它们更多是针对内心的安全感,让人们以为“没问题”了而已。
为了这份安全感,还可以做更多,甚至可以做到极致:把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当作潜在的凶手,时刻警醒,对任何一点可能的风险都严加防范。但就算做到这个地步,生活的本质还是在冒险。所以在这些方法之外,不要忘了生活最根本的任务——始终是如何与不确定性相处。
想要多一分的便利,就不得不多承担一份风险。除非打定主意不请保姆,既然请了,就要承认她给生活带来的一丝不确定,同时相信她不会变成一个疯子、凶手、纵火犯。就好像坐上飞机,就相信航班会平安降落一样。生活存在不确定性,但每个人只能承认这一点,再选一种舒服的姿态与之相处:画十字,念经,修炼自我——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吧。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谁又会被不幸的概率砸中。做错了什么?什么都没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