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振了广大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海门市是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的故里,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从上世纪初张謇先生创办大生纱厂开始,民营经济逐渐萌芽。历经百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海门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关键主体。截至目前,全市民营企业累计登记户数超1.5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注册资本近950亿元,民企产值占比达91.7%,税收占比达72.8%,对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贡献达63.3%。
海门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标识性。独特区位条件的催生。海门位于长江和黄海交汇处,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但历史上偏居东南一隅,曾经是交通的“神经末梢”、经济发展的“洼地”。海门儿女多为移民后代,注重手藝传承和培养能工巧匠,就是凭借着筑墙建房这一技之长,背井离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打工谋生、养家糊口,建筑产业由此起步。传统产业优势的延续。近代,张謇先生围海造田、垦牧拓荒,为改良沿海土壤,在沿海地区种植棉花,又通过兴办纱厂解决棉花出路,生产了大量棉织品,家纺产业应运而生。上海辐射带动的激活。作为上海的北大门,海门长期受到上海大都市建设的辐射,承接了大量的上海配套产品加工业务,诞生了成千上万的个体私营企业,这里也成为最早的制造产业“基地”。
目前,海门已经形成了以建筑、家纺、装备制造三大千亿元级产业为主导的民营经济发展大格局,呈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小商品”到“大市场”,带动了产业的集群发展。家纺业从“一台绣花机”开始,发展到“一村一品”“数村一品”,再到“一镇一品”“数镇一品”,形成了产业链条完整的家纺产业集群,叠石桥市场成为全国家纺产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家纺特色专业市场,市场竞争力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家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量超过40%。装备制造从“一台机床”开始,到形成“机针之乡”临江镇、“螺丝之乡”德胜镇等特色产业镇,再到近年来发展成海工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建成装备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省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平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家,占全市总数超50%。
二是从“小规模”到“大企业”,探索了企业的转型发展。海门的建筑产业最初从个体搞承包施工开始,到每个乡镇集体成立建筑站,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苏中苏北地区第一个实现集体建筑企业改制,由此海门建筑企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由传统施工向现代建筑的转型,赢得了“建筑之乡”“建筑铁军”的美誉。2013年,海门第一个在江苏省县级市中实现建筑业产值超千亿元。2017年,有3家建筑企业跻身全国民企500强。
三是从“走出去”到“赚回来”,实现了百姓的增收致富。目前,建筑、家纺两大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出了“海门”、跨出了“国门”,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全市近50万劳动人口中,建筑产业工人17.8万、家纺产业工人10万,其中,10万建筑铁军闯荡全球,5万“叠商”分布世界,分别占建筑、家纺从业人员的56.2%和50%。全市建筑业人均年劳动报酬超过10万元,高出江苏省平均水平5万多元;家纺带动百姓创业率超过90%,人均薪酬达8万元。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海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2007年海门成为江苏长江以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标市;2016年成为江苏长江以北首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级市;2018年分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和“2018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第17位和第11位,均居江苏第7位,苏中苏北第一。这些都充分印证了“民营经济强则海门强,民营经济好则海门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海门实践”,具有如下启示。
始终坚持传承张謇精神,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内因。我们持续挖掘张謇精神的内涵特质,并提炼为“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海门精神,使开放包容、敢想敢干、执着坚定、身体力行演变为海门人特有的精神内涵,引领激励着一代代海门人持续解放思想,勇于尝试突破,充分释放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内生力量,催生了一个个沿着先贤足迹,“两代人”“三代人”办企兴企、接续发展的奋斗典型。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招。无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顶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压力搞农副产品销售,“第一个吃螃蟹”自费创建叠石桥家纺市场,还是八十年代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再到九十年代在苏中苏北率先“探路”,对集体建筑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等,海门在不同发展阶段通过抢抓改革创新的“先发效应”,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实现了民营经济发展一个又一个飞跃。
始终坚持扩大开放,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伴随着“江海之门”在开放道路上越打越开,越来越多的民资民企“走出去”,参与到国际经贸合作。海门家纺贸易产品销往全球五大洲。海门工业园区林西村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从事家纺对外贸易的村民超过20%,将“提篮小卖”的家纺生意做到国外。海门也因此成为江苏省首个“新侨之乡”。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外企“引进来”,与民资合作共生、共同发展,使“江海门户”真正实现了“通天下”,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始终坚持优化环境,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改革之初,海门人没有纠结于姓“资”姓“社”的争议,开明开放,敢闯敢冒,务实低调,激活了改革的“一池春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形成了“2340”“海门版”特色举措,打造了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政务服务品牌。先后出台《海门市“1532”工业大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海门市“张謇式”优秀企业家培育服务实施意见》《海门市企业贡献奖争先办法》等政策意见,构建了江苏领先、南通一流的优质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中共海门市委书记)
海门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标识性。独特区位条件的催生。海门位于长江和黄海交汇处,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但历史上偏居东南一隅,曾经是交通的“神经末梢”、经济发展的“洼地”。海门儿女多为移民后代,注重手藝传承和培养能工巧匠,就是凭借着筑墙建房这一技之长,背井离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打工谋生、养家糊口,建筑产业由此起步。传统产业优势的延续。近代,张謇先生围海造田、垦牧拓荒,为改良沿海土壤,在沿海地区种植棉花,又通过兴办纱厂解决棉花出路,生产了大量棉织品,家纺产业应运而生。上海辐射带动的激活。作为上海的北大门,海门长期受到上海大都市建设的辐射,承接了大量的上海配套产品加工业务,诞生了成千上万的个体私营企业,这里也成为最早的制造产业“基地”。
目前,海门已经形成了以建筑、家纺、装备制造三大千亿元级产业为主导的民营经济发展大格局,呈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小商品”到“大市场”,带动了产业的集群发展。家纺业从“一台绣花机”开始,发展到“一村一品”“数村一品”,再到“一镇一品”“数镇一品”,形成了产业链条完整的家纺产业集群,叠石桥市场成为全国家纺产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家纺特色专业市场,市场竞争力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家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量超过40%。装备制造从“一台机床”开始,到形成“机针之乡”临江镇、“螺丝之乡”德胜镇等特色产业镇,再到近年来发展成海工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建成装备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省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平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家,占全市总数超50%。
二是从“小规模”到“大企业”,探索了企业的转型发展。海门的建筑产业最初从个体搞承包施工开始,到每个乡镇集体成立建筑站,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苏中苏北地区第一个实现集体建筑企业改制,由此海门建筑企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由传统施工向现代建筑的转型,赢得了“建筑之乡”“建筑铁军”的美誉。2013年,海门第一个在江苏省县级市中实现建筑业产值超千亿元。2017年,有3家建筑企业跻身全国民企500强。
三是从“走出去”到“赚回来”,实现了百姓的增收致富。目前,建筑、家纺两大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出了“海门”、跨出了“国门”,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全市近50万劳动人口中,建筑产业工人17.8万、家纺产业工人10万,其中,10万建筑铁军闯荡全球,5万“叠商”分布世界,分别占建筑、家纺从业人员的56.2%和50%。全市建筑业人均年劳动报酬超过10万元,高出江苏省平均水平5万多元;家纺带动百姓创业率超过90%,人均薪酬达8万元。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海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2007年海门成为江苏长江以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标市;2016年成为江苏长江以北首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级市;2018年分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和“2018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第17位和第11位,均居江苏第7位,苏中苏北第一。这些都充分印证了“民营经济强则海门强,民营经济好则海门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海门实践”,具有如下启示。
始终坚持传承张謇精神,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内因。我们持续挖掘张謇精神的内涵特质,并提炼为“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海门精神,使开放包容、敢想敢干、执着坚定、身体力行演变为海门人特有的精神内涵,引领激励着一代代海门人持续解放思想,勇于尝试突破,充分释放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内生力量,催生了一个个沿着先贤足迹,“两代人”“三代人”办企兴企、接续发展的奋斗典型。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招。无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顶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压力搞农副产品销售,“第一个吃螃蟹”自费创建叠石桥家纺市场,还是八十年代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再到九十年代在苏中苏北率先“探路”,对集体建筑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等,海门在不同发展阶段通过抢抓改革创新的“先发效应”,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实现了民营经济发展一个又一个飞跃。
始终坚持扩大开放,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伴随着“江海之门”在开放道路上越打越开,越来越多的民资民企“走出去”,参与到国际经贸合作。海门家纺贸易产品销往全球五大洲。海门工业园区林西村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从事家纺对外贸易的村民超过20%,将“提篮小卖”的家纺生意做到国外。海门也因此成为江苏省首个“新侨之乡”。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外企“引进来”,与民资合作共生、共同发展,使“江海门户”真正实现了“通天下”,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始终坚持优化环境,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改革之初,海门人没有纠结于姓“资”姓“社”的争议,开明开放,敢闯敢冒,务实低调,激活了改革的“一池春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形成了“2340”“海门版”特色举措,打造了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政务服务品牌。先后出台《海门市“1532”工业大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海门市“张謇式”优秀企业家培育服务实施意见》《海门市企业贡献奖争先办法》等政策意见,构建了江苏领先、南通一流的优质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中共海门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