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食品安全事件的多发频发,不但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不断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更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集中统一行使,也给食品安全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也给社会治理的变革带来了机遇。为系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探索监管规律,以"透明厨房"为突破口,寻找撬起食品安全工作的支点,逐步摸索出具有淮安特色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以公开透明破解食品安全的"塔西佗陷阱",在赢回信任的同时,还收获了更加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本文试图以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为个案,分析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路径,总结优秀经验,提出合理对策。本文首先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使用了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阐述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透明政府和社会共治的概念,介绍了政府规制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为后面的研究做好了理论准备。其次,从建立背景、体系概况、时间步骤、主要措施、运行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的基本情况。淮安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小型城市,食品产业较为发达,亟需改革监管模式以适应食品市场发展的需要。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抓住职能转变的契机,积极打造"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再次,文章以实践为基础,总结了 "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该体系注重整体性,做好食品安全"顶层设计",找准突破口,把握信息化新趋势,维持安全管理常态化,在实践和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实践反馈和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公众对该体系的效果比较认同。最后,从监管机构、监管方式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实际指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包括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职能边界不清和基层执行不力。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提供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包括建立更加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大数据系统、发展第三部门监督和转变监管手段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结合"互联网+"概念的中小型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改革为案例,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新兴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其中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