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远:每件文物都在对话党史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red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李宗远向记者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建设与布展过程。( 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记者脚下是满江的“血水”,水波流动着。突然,数架敌机从高空驶来,发出剧烈的轰鸣声,在记者正上方投下一枚“炸弹”。顿时,水波炸起,一名“战士”倒在记者脚边,然后沉进血水中……
  这是在新近开放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六维体验区,此刻正在上演“血战湘江”,记者的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均被动态的布景“包裹”着。在这个技术支持下,记者跟着“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重走长征路。记者的旁边有个小男孩,看得入迷,竟扯着爸爸衣角问:“那个叔叔怎么了?”
  “展览馆希望任何年龄背景的人都能直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与不易。”副馆长李宗远说。7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北辰东路与大屯路交叉口处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下称“党史展览馆”),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李宗远。最近,这座展览馆成了“网红打卡地”,许多人在各大平台分享见闻,更有人留言:“没想到关于党史的博物馆这么生动细致,颠覆了对‘党史教育’的想象。”如今,党史展览馆日均参观量有8000人,预约已排到8、9月份。
  中共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拍板,要建一座“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和史诗般”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展览馆。2018年,建设团队成立,先后有近5万人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经历近1000天的建设,今年6月18日开馆。展览总面积近1.8万平方米,展线长达3.5公里。开馆当天,习总书记等来此参观,后展馆安排专场,直到7月15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它是国内最大的红色展览馆,也是單体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地位最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
  对展览来说,文物是重中之重。党史展览馆展出4500多件文物,其中有420多件是国家一级文物,李宗远重点负责挑选文物与策展,筹备过程中其实有不少难题……

白手起家,从300多个展馆“借”文物


  按照建党百年的时间顺序,党史展览馆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大部分。记者参观第一部分时,偶遇一处有观众围作几层,上前一看,这里展示着一座庞大的绞刑架……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他掩护同时被捕的同志,之后被押至北京西郊民巷京师看守所刑场,施以绞刑,从容就义。据史料记载,登上绞刑架时,李大钊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胜利。”
  这座绞刑架是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接管的首件革命文物,编号“0001”,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在记者眼前,这座绞刑架有两米多高。当年和李大钊一同被抓进监狱的长女李星华曾回忆,刽子手对他实施绞刑长达40分钟。
  此时,馆内灯光昏暗,播放着阴郁的背景音乐。记者身边有一对年轻情侣,最近刚去影院看了电影《革命者》。他们告诉记者,当时看到张颂文扮演的李大钊被处以绞刑时,他俩和许多人一样都哭了,“可没想到,今天看到这个真的绞刑架,看起来那么冰冷,满是铁锈,好像真的看到当年李大钊牺牲时的表情。讲真的,有那么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
左图:展出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使用的投票箱原件。右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景。( 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李宗远向记者介绍:“这座绞刑架是‘借’来的。”这就要提到这座展览馆的建设初衷了。
  要想“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和史诗般”呈现党史,对李宗远来说,实物非常关键。他和同事把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大事要事罗列出来,在全国文物中圈定了四五万件,再优中选优,选出4000多件文物。而有的大事件缺乏具体实物,李宗远就想到“档案”。
  “有句话是‘国民党军队是向中央政府要钱要物,中国共产党军队是向党中央要电报’,我们就想到精选党的领导人在大事中使用过的电报或手稿,比如毛主席在西柏坡指挥战役时发的电报,在渡江战役时写的手稿。”光挑选文物环节就花去了很多时间。
  接下来便是最重要、最艰难的环节——向拥有这些文物的各个馆“借宝”。一开始,很多馆有点为难,“把‘宝贝’拿走了,那我们展什么?”李宗远告诉记者:“很多馆可能只有这么一件珍贵文物,是镇馆之宝,要他们把文物让出来,这对他们来说很不容易。”李宗远和同事就不断做思想工作,向各个馆签协议,保证好好对待文物。“现在想想,就像别人把闺女嫁给你,你得好好对待别人家的宝贝孩子。”
  最终,300多家博物馆提供了无私的支持。国家博物馆有许多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就包括李大钊就义时的绞刑架。李宗远记得:“绞刑架原本在国博展厅,它特别高、非常大,国博为了把它运出来,甚至把展厅的大门拆了。”国博一共提供了800多件珍贵文物给党史展览馆。军事博物馆也提供了400多件文物,其中就有他们的镇馆之宝——南昌起义时朱德使用过的手枪,上面刻着“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此外,中组部动员了扶贫路上牺牲的青年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的家属,家属捐出了黄文秀穿过的马甲供给展览。这件马甲是黄文秀扶贫路上经常穿的,她牺牲后,马甲成了黄父黄母的“心肝宝贝”,老人常摸摸它,想着女儿。社会各界也提供了帮助。比如,保利集团无偿将兽首捐给展览馆,许多参观者惊叹道:“竟然在这里见到了兽首?!”   李宗远颇为感慨:“很多馆、部门和个人讲政治大局,把文物运到这里,才有了现在的成果。”也正因为展览馆集中展出这些文物,更增加了它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曾有博物馆的同志来参观,李宗远握着他们的手说:“您借的、捐赠的都在这里,我们都会善待,像善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根竹棍,看懂“人民就是江山”


  不只大国重器,展览上有些小物件,非常能打动人。在李宗远心里,这些物件虽然看起来平凡,却寓意颇深,“能讲好故事”。比如,针线包。
  1969年,有4个孩子的齐心正在河南的一个农场劳动,得知不满16岁的大儿子习近平要远赴陕西插队,赶紧缝制了一个针线包,用红线在上面绣了三个字:“娘的心”。这个针线包陪伴习近平度过了7年的农村生活,后来他考上清华大学,离开村子时,把“娘的心”送给了邻居作纪念:“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
  挑选文物时,李宗远和同事认为这能展现一位母亲的爱,也寓意母亲将精忠报国的精神传给儿子。
  小人物的物件也很触动人。记者盯着一根竹棍看了许久,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儿: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1948年秋,华东支前的农民党员唐和恩随身带着一根小竹棍,“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他要给解放军送粮食,准备每到一处就在棍子上做标记。唐和恩自己“吃三红”(红高粱、胡萝卜、红辣椒),省下小米、白面给子弟兵吃;下雨时,把蓑衣棉衣脱下盖在粮车上,自己淋透也绝不让湿了军粮;不小心掉进坑,磕掉一颗牙,爬起来继续走:“前方战士身上穿个窟窿照样冲锋,咱磕掉颗牙算啥!”半年里,他从沂蒙山到淮海平原,从淮河到长江,在竹棍上刻下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字。
左上:展馆内展出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1:1模型。这是向中国科技馆“借”来的。右上:2021年7月25日是星期日,人们在展馆内参观。( 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左下:很多小人物的物件充满历史感。比如淮海战役烈士的笔记本,里面写道:“不打骂群众……抓紧一切空隙多看文件报纸。”右下:在新时期,党中央带领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图为抗疫医护人员模型以及抢救患者的设备等。

  李宗远解释:“我们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根竹棍子就能验证这句话。这是老百姓为人民战争做的事,也说明:人民就是江山。”
  除了讲故事,党史展览馆更起到了普及党史知识的作用。比如,在展览第一部分,记者见到一面1943年的党旗文物和一部视频。李宗远介绍,一直到十六大,党章才正式确立党旗党徽的使用规范。很多人不太清楚党旗和党徽确定的样式以及经历过的修改。“这面党旗能起到科普作用,这是在其他展览馆很难见到的,也是对于党的元素的权威科普。”
  在李宗远眼中,党史展览馆呈现的历史特点更鲜明。“革命史记录近代以来对中国革命做过贡献的所有人和重大事件;军史侧重军队发展史;抗战史讲各界人士如何抗战……不同主题的历史都涉及中国共产党,但只有党史展览馆是以党为叙事主线,讲党在不同时期、各个领域如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这座展览馆,党的味道最浓,党的要素最多。”

七八千展览要素,有个共同的使命


  展览面积达1.8万平方米,而无论记者提到哪件文物,李宗远都能立刻讲出它所陈列的具体位置。除了布展工作,这也和他过去20多年的工作经历有关。
  李宗远读研时,专攻中国近现代史,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了20多年,从研究员到馆长,见证了一座红色纪念馆的历程。2018年,他被委以重任,策划建立香山革命纪念馆。该馆于2019年9月正式开馆,当时习总书记等前来参观,李宗远作为《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展陈策划组负责人,为总书记讲解了展览。后来,他加入党史展览馆的筹备工作,负责文物挑选与展览。
  李宗远研究敌后抗日根据地、台湾同胞抗日史、解放战争史等,也研究如何把各种展览方式组合起来讲故事。面对4500多件文物、100多件艺术品、162个视频和50个触摸屏,如何展示成了一大难题。
  如何控制元素的数量、抓出典型是李宗远的工作重点。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时,曾布置展出了20多个版本的《论持久战》著作。但在策划党史展览馆时,李宗远只挑选了8个版本。
  “人的一生有坎坷、顺利、辉煌,你要拿出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如果一下子堆砌太多元素,人们反而消化不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单行本一开始在抗日根据地发行,后来也在国统区发行。我就想,如果也展出在国统区发行的版本,说明毛泽东思想不管在我方还是敌方,影响力都很大。还要有英文版,表明我们的抗战思想在全球得到关注和认可。”因此,数量最终定在8个版本,分别体现不同受众和历史含义。
  景观和文物如何进行组合也很重要。普通展览馆每层的高度在3—4米,而党史展览馆层高均为6—7米。在展览的第二部分,记者见到了王进喜的雕像,与众多展览不同,这里除了王进喜的雕像,还有一张床、一台磕头机,高高的墙上罗列了他身处的时代背景。角落灯光灰暗,有一束光投射在王进喜脸上。“策展涉及美术、电器摆设,灯光照明等,这些是展览语言,要用每个元素达成你想让观众获得的感受。”
  第三部分“改革开放时期”的展览有面墙令人印象深刻:上面满是粮票油票,对面的墙上则挂着股票。上世纪80年代末,李宗远刚上大学,见证了粮票时代的结束,“此前吃饭还要用粮票,物资紧缺;读大三时,市场放开了,物资丰富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粮票的对面是股票,会有强烈的对比,让你看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为此,李宗远借来上证所的开市锣和深交所的开市钟原件,呈现市场经济的发展。
  展览第四部分展出了习总书记的亲笔批示原件,表明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与奋斗。比如,对于“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战略,展厅有10份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展示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脱贫的决心;还有针对抗疫的重要批示,旁边就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模型。
  党史展览馆第四部分的末尾有五面电子墙。策展时,李宗远想:“你走到这里,快参观完了,那我能不能给你看个总结,直观地告诉你党是怎么走过100年的?” 他和同事选择1921年、1949年、1978年、2012年、2021年这5个年份。“一个年代各用一个屏展示各领域数据,比如当年的党员人数、国民生产总值、粮食产量等,让你直观看到当年与现在的差别。”
  为了精确、安全地展出每件文物,文物都有专门尺寸的展托,这是李宗远和同事一起设计出来的。如今,他每次路过党旗展览墙,总会停下来仔细看看展托。接下来,他有了新的任务:接待好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民众。“这里七八千个展览要素,不可能看一次就记住所有物件,但只要某一个瞬间、某一个地方觸动到了你,党史展览馆就发挥了它的使命。”
  李宗远
  1970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曾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现任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副馆长,负责文物与展览工作。
其他文献
4月9日,第十三任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正式上任,任期5年。此前,这个职位由谁接任曾引得整个世界议论纷纷,因为这是世界银行。沾上“世界”二字,当家人难免引来瞩目。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运转,是二战后国际秩序标志性机构: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在世界银行中出钱最多,权重最大,当家人也是美国人。由1956年3月8日出生在密歇根州北部的马尔帕斯出任此职,延续了这个传统做
《资本论草稿》第四册,《一八六一——一八六三年草稿摘录》,马克思著,日本大月书店出版。  日本《资本论草稿集》编译委员会编译的《资本论草稿集》和中峰昭悦、伊藤龙太郎译的马克思《一八六一—一八六三年草稿摘录》均系马克思《资本论》的准备著作。马克思自一八五○年后迁居伦敦,研究经济学,为创作《资本论》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留下几十本手稿,其中包括一八五七一一八五八年经济学手稿(共七本)、一八六一—一八六三
美国丨弗吉尼亚州  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遭“跪杀”一事已过去一年多之久,但美国种族矛盾仍然尖锐。2021年9月8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拆除南北战爭时期南方联盟总司令罗伯特· 李的雕像。据悉,这座雕像建于1890年,是美国内战英雄最后一座雕像。弗洛伊德事件后,李将军雕像成为反种族主义者抗议的焦点,被视为对奴隶制的美化,人们用涂鸦弄污雕像的底座,并要求拆除雕像。也有批评人士在推特上表
2021年8月,伍连连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我父亲很早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少年时,他在武昌高等师范附小读书,班主任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在陈潭秋的引导下,父亲慢慢有了进步思想。”伍连连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伍修权出身城市贫民家庭,他曾经问陈潭秋,像他一样的贫困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都有学上。陈潭秋告诉他,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新中国,让人民当
他从小被当作李氏家族企业接班人,沿袭了政商勾结的传统  李在镕  1968 年出生,韩国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独子,三星电子副会长。目前,因卷入“亲信干政门”事件被捕。  要论韩国最有钱的家族,除了三星李氏家族外,恐怕没人敢称第一。不过三星最近麻烦事儿不少。三星手机电池爆炸事件接二连三,促使股东要求三星重组。再加上因卷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干政门”事件,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被牵连锒铛入狱,更是让深
松山树子饰演的“喜儿”。  她个子高、脚形好,生来就是跳舞的苗子。  她又是一位极有远见和魄力的艺术家,60多年前就把中国的红色经典搬上日本舞台,在一衣带水的东邻燃起了日中友好的火苗,代代薪火相传。  13岁那年,她如愿成为日本剧场最年轻的芭蕾舞者,17岁成为舞团首席。在演出中,她结识了日本大学建筑系高材生清水正夫。清水正夫送给她一个小包,并成为她一辈子的“铁粉”。1947年,两人成婚,次年共同创
《觉醒年代》将文献中“熟悉的陌生人”有血有肉地搬上荧屏,讲述他们青年时为理想而求索抗争,这是引发共鸣的关键。  弹幕疯狂催更,粉丝热烈讨论,首播结束即被观众强烈要求復播……这不是流量偶像剧的待遇,而是党史题材献礼剧《觉醒年代》播出时的盛况。  让人意外的是,视频网站数据分析中,“Z世代”(泛指“95后”“00后”)成为主要观剧和互动群体。他们中间,热泪盈眶者有之,连夜重读《狂人日记》者有之,写下万
他是“学古而变,取洋而化”的变革者,也是创造销售奇迹的自由艺术家任伯年(1840—1895)  生于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萧山),晚清“海派四杰”之一。他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能。  和那些单件画作价格早已惊爆拍卖场的国画家相比,任伯年似乎显得过于“低调”了。他的代表作、巨幅工笔人物画《华祝三多图》在1997年拍卖时,落槌价仅240万元;8年后,还是这件作品,在中贸
我曾参观过卢瓦河谷的几座城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舍农索城堡。那是一座建在水上的城堡,是16世纪法国国王亨利二世送给他的情妇黛安·德·波迪耶的礼物。因为波迪耶的名字“戴安”(Diane)和罗马月亮女神的名字“戴安娜”(Diana)很相似,而两人都美丽绝伦,人们便经常将她俩相提并论,并且,有些画师直接把波迪耶画成了黛安娜女神。神话传说和历史缠绵在一起,黛安娜女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女神),在欧洲
《菲兹杰拉德笔记》(TheNote-booksofF.ScottFitzgerald),马休·J·勃鲁柯里(MatthewJ.Bruccoli)编,哈考特·勃雷斯·乔凡诺维基(HacountBraceJovanovich)书店出版,357页,14.95美元;平装本5.95美元。《菲兹杰拉德书信集》(Correspon-denceofF.ScottFitzgerald),马休·J·勃鲁柯尼,玛格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