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后脑膜中动脉的变化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EDAS)术后脑膜中动脉的DSA影像的变化情况,探讨这种变化的可能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行EDAS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术前及术后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31例患者共249侧半球行EDAS手术治疗.术前造影可见54侧半球脑膜中动脉与脑表面血管存在沟通,术后脑血管造影见139侧存在脑膜中动脉扩张,并与颅内建立新的沟通.74侧同时进行了颞浅动脉与颌内动脉的超选造影,58侧中可见颞浅动脉与脑膜中动脉之间在脑表面形成相互沟通.结论 烟雾病行EDAS术后,可见脑膜中动脉的主干及分支会扩张并与脑组织表面的血管形成良好的沟通,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手术中对于脑膜中动脉主干及分支的保护非常必要。

其他文献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其中长期口服抗凝药手术患者46例.经过临床实践分析,现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5.6岁,60岁以上31例,占67.4%.就诊时间为起病1~6h,平均4.6h.均有高血压病史,均长期口服抗凝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防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1
期刊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规范化治疗培训班”定于2014年10月24~27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培训班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游潮教授主持,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振川教授全程主讲脑出血的早期及围手术期的管理、不同部位壳核、丘脑、脑叶、脑室、小脑、脑干、硬膜下、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治疗方法学及并发症合并症的防治、颅内压的监测等;并邀请相关专家讲授神经重症医学
期刊
目的 探讨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术后面神经离断患者行面神经吻合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术后面神经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法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面神经端-端吻合和面-舌下神经吻合的手术方法.结果 7例均随访,随访时间1 ~ 48个月,平均23个月,1例随访时间较短,尚无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有效5例,无效1例,其中面神经恢复至H-BⅡ
一、骨折分型和手术适应证胸腰椎骨折为脊柱创伤的常见类型.在美国70%以上的脊柱骨折累及胸腰椎[1].全世界每年脊柱骨折的病患可达500万人左右[2-3].特别是胸腰椎交界处,尤其易发生创伤骨折.此外,腰椎的高度前弓、腰椎关节的矢状面结构,也决定了腰椎为脊柱创伤的高发区.虽然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但其治疗方式及手术适应证尚存争议,何时应选用保守或手术治疗?哪一种手术入路为最佳方案?是否需要直接手术减压?
期刊
神经内镜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领域,经过30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目前神经内镜已经能够像“显微镜”一样,单独做为照明和观察工具,术者在神经内镜下进行神经外科操作,神经内镜如同“手持显微镜”[1-3].我科自2013年3月至12月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结果报告如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专家委员会协办的第六届全国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技术培训班拟定于2014年8月15—19日在北京举办。
期刊
目的 揭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探讨其对并发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12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用ELISA法检测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统计分析其与并发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 重型颅脑创伤并发急性肺损伤36例(32.1%),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1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
低颅压性脑积水(low pressure hydrocephalus,LPH)临床罕见,1994年首次系统报道了12例分流术后LPH,提出了LPH的概念和诊断标准[1].近来国际上又有数例案例报道了该疾病,国内鲜有报道[2].LPH影像学表现为脑室增大,但是颅内压力低于正常颅压,经常低于80 mmH2O.这种矛盾的现象即颅内压低和脑室扩大往往引起神经外科医师的困惑.我院在2010至2013年收治的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性激素动态变化对其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患者损伤程度进行(轻、中、重)分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定,采集急性颅脑损伤后轻型、中型、重型共153例患者伤后第1天、第7天静脉血,使用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性激素定量测定的方法,动态监测306份血清中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
认知功能障碍是颅内肿瘤常见症状之一,而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1].目前的研究发现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认知基因异常表达、炎症介质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并且临床上也证实针对脑肿瘤的各种治疗方法也可能引起或加重认知功能损害.日前国内外有关脑肿瘤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较少,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脑肿瘤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与脑肿瘤的关系以及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