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格伦舞蹈网球,歌唱网球,欢笑网球,但从没人说她“打网球”。她是唯一的,没有其他球手像她一样。喝干杯中的白兰地,朗格伦迈入球场,姿态如同优雅的芭蕾舞者,她说,“击球瞬间,我要将高贵掷向风中。”

穿着露着小腿的无袖裙子,绑着五彩缤纷的头巾,戴着金光闪闪的手镯,抹上口红化上妆,“女神”登场。她撅着嘴,失望写在脸上,当着上千观众面前失声大哭,在盘间休息时来几口白兰地。
1919年温网女单决赛,被称为“裸腿之战”,朗格伦的大胆穿着震惊世界,而她打球的样子更是让人惊叹。从这次温网开始,法国女神吹响了王朝的号角。
决赛场上,苏珊的对面是七次温网冠军钱伯斯(Dorothea Lambert Chambers)。40岁的钱伯斯穿着高领的长袖衬衫,厚重的衬裙,裙角拖到地上,而20岁的法国女孩身着半袖的薄衬衣,轻便而时髦的百褶裙,雪白的双臂和脚踝露在外边。英国人还发现另一个奇闻,这个法国女人在盘间休息时经常来口白兰地。比赛本身同样刺激。决胜盘,钱伯斯握有2个赛点,但她的对手却用无与伦比的天才化解险情。
朗格伦有着芭蕾舞者的柔软身段和优雅姿态,摄影师们最爱捕捉她穿着白色丝质长裙跳起击球的模样。正像一家媒体所说,“她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击球,但这种方式令所有大陆都屏住呼吸,时间仿佛静止在那个美妙瞬间。”
从前,女子网球比赛无人问津,当朗格伦加入其中,比赛变得一票难求,她成了网球运动的头牌明星。就连与他同时代的比尔・蒂尔登,最具魅力又极端自负的男子球手,也承认,朗格伦是唯一一个比自己还有号召力的选手。
冠军=四年
1899年5月24日,在距离巴黎70公里的小镇贡比涅,夏尔・朗格伦和阿娜伊・朗格伦的女儿苏珊降生。苏珊自幼多病,爸爸希望运动能让女儿健康起来,他选择了网球。

1910年6月的一天,爸爸把一把网球拍送到苏珊手上,拍子很便宜,是在一家玩具商店买的,他觉得女儿不过是玩玩而已。但小姑娘立刻爱上了网球,并展现出不一般的天赋,很快,夏尔又买了一把更贵的球拍。那年秋天,苏珊加入了著名的尼斯网球俱乐部,她也成了俱乐部历史上首位少年会员。
因为周围也没几个专业教练,爸爸决定亲自出马,把苏珊培养成冠军。他放弃父亲传下来的生意,一心投入教练工作。夏尔发现那时的女子比赛节奏缓慢,选手的首要目的是让球过去,他觉得这实在不适合自己精力充沛,热情似火的女儿。通过观察更具进攻性的男子比赛,他决定要让苏珊的打法更加“男子化”。严格说起来,夏尔可算是未来女子网坛革命之父。
每天,训练会持续几个小时,夏尔把一块手帕放在场地上,并不断移动手帕,而女儿的任务是以手帕为目标击球,他要求女儿不停地击打同一落点,直到十有八九落到手帕上。日后,朗格伦参加比赛,球就像装了雷达一般落到对方场地,如果球挂在网袋或者飞出界外,她会自责太不应该。
他还用跳绳、短跑和游泳来训练女儿的体能,找来男选手和女儿练习。夏尔的理念是,拥有男人般的力量和速度,但保持女性的优雅。1914年,拿起球拍仅仅四年后,朗格伦就打进法国冠军赛决赛,先赢一盘却输给了卫冕冠军,接着她赢得世界硬地冠军赛(法网前身),举起奖杯时刚满15岁。年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朗格伦征服世界的梦想暂时搁浅。
天鹅舞步
一战后,朗格伦成法国的民族偶像,是国家荣耀复苏的象征,她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在温布尔登,从1919到1925年,朗格伦共收获6个单打冠军,只有1924年止步半决赛,此外她还夺得6个女双和3个混双桂冠。在法网赛场,朗格伦同样所向无敌,单打七次参赛六次夺冠。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她一人独得女单,混双金牌和女双铜牌。当1925年首次实行世界排名,她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从审美角度看,朗格伦绝对称不上美女,异乎常人的长鼻子,一笑起来,过大的不整齐的牙齿便露了出来。苏珊的好友怀特曼说,“她是个相貌平平的女子,你再想象不出比这还普通的脸。”比尔・蒂尔登总结道,“老天知道,没人会说她漂亮。”但朗格伦仍被大家奉为“女神”,因为她无敌的技术,轻盈的身体,因为她是领导女子网球革命的先锋。
1921年,“法国四剑客”之一拉考斯特第一次观看朗格伦的比赛,开始,他有些失望,朗格伦似乎比传说中差了不少,但慢慢地他发现,在朗格伦简洁无比的击球背后,是不可思议的身体协调性和非凡的天赋。她全速奔跑,出现在场地每个角落,她如芭蕾舞般跳跃、伸展,而飞翔则是她的另一项绝活。
朗格伦全身离地,几乎是飞了起来,在空中,她够到球,拍子划过不可思议的弧线,球带着旋转砸向对面。第一次飞翔也许可以理解为偶然,因为运气好才击出完美回球,但当她第二次,第三次,在不同的比赛中飞翔起来,你只能赞叹她的惊人弹跳和球感,她就是能恰到好处地起跳,找到球并回到死角。

上世纪30年代,巴尼・奥斯汀是第一个穿短裤比赛的男子球手,但时间再往前10几年,一位法国女子以露着手臂和小腿的形象彻底震惊世界。1919年温网,法国人的大胆吓坏了英国人和全世界。穿着露着小腿的无袖裙子,绑着五彩缤纷的头巾,戴着金光闪闪的手镯,抹上口红化上妆,“女神”登场。她撅着嘴,失望写在脸上,当着上千观众面前失声大哭,在盘间休息时来几口白兰地。
有人说她骇人听闻,不成体统,但她只是走在时代前沿,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朗格伦引领着体育界的流行,媒体和球迷们对她的追逐可与今日的“莎拉波娃风暴”媲美。莎娃的翩翩白裙让人联想到天鹅,而第一个穿上清凉百褶裙并能飞翔的苏珊跳出的绝对是更美妙的天鹅舞步。
世纪之战
1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31个大满贯冠军,一届奥运会两金一铜,对于朗格伦,一生中有着太多精彩的瞬间,但有一场比赛意义非凡。1926年2月16日,戛纳卡尔顿俱乐部,朗格伦和海伦・威尔斯相遇,新老王后的唯一交锋,日后这场比赛被成为“世纪之战”。
苏珊・朗格伦用颤抖的右手举起琥珀色的酒杯,让嘴唇接触到白兰地的滋味。只有一个疯女人才会在这种时候喝酒,一个疯女人,或者一个法国女人。欧洲各国的国王政要,裁判和司线,四千位欧洲最富有的先生和最聪明的女士,看着她慢慢吞下冰冷的液体。9口、10口、11口……杯子空了。朗格伦拿起球拍,重新迎战对面那个裹着棉质长裙的美国女孩。
第二盘第三局刚刚结束,威尔斯3-0领先,而第一盘朗格伦以6-3取胜。苏珊的细胞受到白兰地的滋润后,鹰一般的脸泛着紫色,血管里似乎重新充满勇气。人们又看到她的裙角上下飞扬,看到她在空中跳起,朗格伦连续拿下3局。比赛一路焦灼,基本每一局都要打到数次平分,来到第10局,威尔斯5-4领先,小分上40-15占优,她只需要一分。

朗格伦的回球似乎落在了界外,威尔斯以为已经赢了这一盘,准备交换场地,但司线托利让她回来,“界内”。观众席上沸腾了,“出界,出界”,他们清楚看到球已经出去一码。也许球是出去了,也许这一球阻止了威尔斯赢得一场最重要的比赛,但结果是朗格伦实现逆转,以8-6拿下此盘。
一场从1923年以来就被大众万分期盼的比赛结束了。朗格伦告诉一个记者,“海伦比我想象得更加聪明。”威尔斯说,“苏珊和我想象得一样优秀。”而《伦敦晚报》说,“世界可以像从前一样运转了。”
然而,朗格伦的世界完全不同了。
寒冷的盛夏
赢得了“世纪大战”,朗格伦似乎离自己的第七个温网女单冠军银盘不远了,但这个“七”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小时候,父母对朗格伦很严格,当苏珊表现优异,他们给她爱和奖励,当女儿打得糟糕,他们骂她,诅咒她,在公共场合让她难堪。尽管朗格伦表面上对胜利充满信心,内心却缺乏自信并极度害怕失败。每次被父母压得快窒息,她唯一的逃离办法就是生病。当她长大,生病成了朗格伦失意着离开球场的唯一原因。
1926年温网第三轮,一直对朗格伦欣赏有加的玛丽皇后亲临现场。赛前组委会改变了赛程,朗格伦表示自己不能在新的时间比赛,但官方宣称并未收到朗格伦的通知。玛丽皇后在皇家包厢里等了90分钟,最后被告知比赛将延期。择时再赛,朗格伦以两个6-2轻取对手后退出了温网,理由还是有病在身。
朗格伦在1921年美网遭遇了1919-1926年间仅有的一场失利。为了给战后的祖国筹款,朗格伦来到纽约。经历了暴风雨和延期的海上航程,苏珊一路上都身体不适,而她在第二轮就要遭遇美国头号选手玛洛丽。输掉首盘后,朗格伦开始剧烈咳嗽,眼泪都咳了出来,比赛根本难以继续。当她走出球场,观众们嘘声四起,美国媒体指责如潮。后来,朗格伦被确诊为百日咳。
1926年温网后,朗格伦退出业余网坛。“过去十二年,我一直都是冠军,我为网球赢得了几百万法郎,但得到的只有几千块的出场费。我已经27岁了,并不富有,我应该离开这个人们把我称作天才的职业,寻找新出路,或是笑对贫困,继续赚钱,但为谁赚呢?”她找到了新职业,到美国参加表演赛。还是因为健康原因,在职业网球场待了几个月,朗格伦离开了赛场。
无休止的训练和比赛耗尽了朗格伦的精神和体力。在20年代中期,处于生涯的顶峰时,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衰老30岁,眼睛的周围是深深的黑眼圈,长期受到阳光暴晒,皮肤满是皱纹甚至开裂。她发现只有涂上厚厚的粉底,化着浓妆才能掩盖一些岁月的痕迹。
1938年7月4日,一个炎热的巴黎夏日,苏珊・朗格伦因恶性贫血逝世,刚过39岁生日不久。而两天前,比她年轻6岁的威尔斯在温网女单决赛中击败雅克布斯,赢得第八个也是最后一个温网冠军。
每次被父母压得快窒息,她唯一的逃离办法就是生病。当她长大,生病成了朗格伦失意着离开球场的唯一原因。

穿着露着小腿的无袖裙子,绑着五彩缤纷的头巾,戴着金光闪闪的手镯,抹上口红化上妆,“女神”登场。她撅着嘴,失望写在脸上,当着上千观众面前失声大哭,在盘间休息时来几口白兰地。
1919年温网女单决赛,被称为“裸腿之战”,朗格伦的大胆穿着震惊世界,而她打球的样子更是让人惊叹。从这次温网开始,法国女神吹响了王朝的号角。
决赛场上,苏珊的对面是七次温网冠军钱伯斯(Dorothea Lambert Chambers)。40岁的钱伯斯穿着高领的长袖衬衫,厚重的衬裙,裙角拖到地上,而20岁的法国女孩身着半袖的薄衬衣,轻便而时髦的百褶裙,雪白的双臂和脚踝露在外边。英国人还发现另一个奇闻,这个法国女人在盘间休息时经常来口白兰地。比赛本身同样刺激。决胜盘,钱伯斯握有2个赛点,但她的对手却用无与伦比的天才化解险情。
朗格伦有着芭蕾舞者的柔软身段和优雅姿态,摄影师们最爱捕捉她穿着白色丝质长裙跳起击球的模样。正像一家媒体所说,“她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击球,但这种方式令所有大陆都屏住呼吸,时间仿佛静止在那个美妙瞬间。”
从前,女子网球比赛无人问津,当朗格伦加入其中,比赛变得一票难求,她成了网球运动的头牌明星。就连与他同时代的比尔・蒂尔登,最具魅力又极端自负的男子球手,也承认,朗格伦是唯一一个比自己还有号召力的选手。
冠军=四年
1899年5月24日,在距离巴黎70公里的小镇贡比涅,夏尔・朗格伦和阿娜伊・朗格伦的女儿苏珊降生。苏珊自幼多病,爸爸希望运动能让女儿健康起来,他选择了网球。

1910年6月的一天,爸爸把一把网球拍送到苏珊手上,拍子很便宜,是在一家玩具商店买的,他觉得女儿不过是玩玩而已。但小姑娘立刻爱上了网球,并展现出不一般的天赋,很快,夏尔又买了一把更贵的球拍。那年秋天,苏珊加入了著名的尼斯网球俱乐部,她也成了俱乐部历史上首位少年会员。
因为周围也没几个专业教练,爸爸决定亲自出马,把苏珊培养成冠军。他放弃父亲传下来的生意,一心投入教练工作。夏尔发现那时的女子比赛节奏缓慢,选手的首要目的是让球过去,他觉得这实在不适合自己精力充沛,热情似火的女儿。通过观察更具进攻性的男子比赛,他决定要让苏珊的打法更加“男子化”。严格说起来,夏尔可算是未来女子网坛革命之父。
每天,训练会持续几个小时,夏尔把一块手帕放在场地上,并不断移动手帕,而女儿的任务是以手帕为目标击球,他要求女儿不停地击打同一落点,直到十有八九落到手帕上。日后,朗格伦参加比赛,球就像装了雷达一般落到对方场地,如果球挂在网袋或者飞出界外,她会自责太不应该。
他还用跳绳、短跑和游泳来训练女儿的体能,找来男选手和女儿练习。夏尔的理念是,拥有男人般的力量和速度,但保持女性的优雅。1914年,拿起球拍仅仅四年后,朗格伦就打进法国冠军赛决赛,先赢一盘却输给了卫冕冠军,接着她赢得世界硬地冠军赛(法网前身),举起奖杯时刚满15岁。年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朗格伦征服世界的梦想暂时搁浅。
天鹅舞步
一战后,朗格伦成法国的民族偶像,是国家荣耀复苏的象征,她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在温布尔登,从1919到1925年,朗格伦共收获6个单打冠军,只有1924年止步半决赛,此外她还夺得6个女双和3个混双桂冠。在法网赛场,朗格伦同样所向无敌,单打七次参赛六次夺冠。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她一人独得女单,混双金牌和女双铜牌。当1925年首次实行世界排名,她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从审美角度看,朗格伦绝对称不上美女,异乎常人的长鼻子,一笑起来,过大的不整齐的牙齿便露了出来。苏珊的好友怀特曼说,“她是个相貌平平的女子,你再想象不出比这还普通的脸。”比尔・蒂尔登总结道,“老天知道,没人会说她漂亮。”但朗格伦仍被大家奉为“女神”,因为她无敌的技术,轻盈的身体,因为她是领导女子网球革命的先锋。
1921年,“法国四剑客”之一拉考斯特第一次观看朗格伦的比赛,开始,他有些失望,朗格伦似乎比传说中差了不少,但慢慢地他发现,在朗格伦简洁无比的击球背后,是不可思议的身体协调性和非凡的天赋。她全速奔跑,出现在场地每个角落,她如芭蕾舞般跳跃、伸展,而飞翔则是她的另一项绝活。
朗格伦全身离地,几乎是飞了起来,在空中,她够到球,拍子划过不可思议的弧线,球带着旋转砸向对面。第一次飞翔也许可以理解为偶然,因为运气好才击出完美回球,但当她第二次,第三次,在不同的比赛中飞翔起来,你只能赞叹她的惊人弹跳和球感,她就是能恰到好处地起跳,找到球并回到死角。

上世纪30年代,巴尼・奥斯汀是第一个穿短裤比赛的男子球手,但时间再往前10几年,一位法国女子以露着手臂和小腿的形象彻底震惊世界。1919年温网,法国人的大胆吓坏了英国人和全世界。穿着露着小腿的无袖裙子,绑着五彩缤纷的头巾,戴着金光闪闪的手镯,抹上口红化上妆,“女神”登场。她撅着嘴,失望写在脸上,当着上千观众面前失声大哭,在盘间休息时来几口白兰地。
有人说她骇人听闻,不成体统,但她只是走在时代前沿,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朗格伦引领着体育界的流行,媒体和球迷们对她的追逐可与今日的“莎拉波娃风暴”媲美。莎娃的翩翩白裙让人联想到天鹅,而第一个穿上清凉百褶裙并能飞翔的苏珊跳出的绝对是更美妙的天鹅舞步。
世纪之战
1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31个大满贯冠军,一届奥运会两金一铜,对于朗格伦,一生中有着太多精彩的瞬间,但有一场比赛意义非凡。1926年2月16日,戛纳卡尔顿俱乐部,朗格伦和海伦・威尔斯相遇,新老王后的唯一交锋,日后这场比赛被成为“世纪之战”。
苏珊・朗格伦用颤抖的右手举起琥珀色的酒杯,让嘴唇接触到白兰地的滋味。只有一个疯女人才会在这种时候喝酒,一个疯女人,或者一个法国女人。欧洲各国的国王政要,裁判和司线,四千位欧洲最富有的先生和最聪明的女士,看着她慢慢吞下冰冷的液体。9口、10口、11口……杯子空了。朗格伦拿起球拍,重新迎战对面那个裹着棉质长裙的美国女孩。
第二盘第三局刚刚结束,威尔斯3-0领先,而第一盘朗格伦以6-3取胜。苏珊的细胞受到白兰地的滋润后,鹰一般的脸泛着紫色,血管里似乎重新充满勇气。人们又看到她的裙角上下飞扬,看到她在空中跳起,朗格伦连续拿下3局。比赛一路焦灼,基本每一局都要打到数次平分,来到第10局,威尔斯5-4领先,小分上40-15占优,她只需要一分。

朗格伦的回球似乎落在了界外,威尔斯以为已经赢了这一盘,准备交换场地,但司线托利让她回来,“界内”。观众席上沸腾了,“出界,出界”,他们清楚看到球已经出去一码。也许球是出去了,也许这一球阻止了威尔斯赢得一场最重要的比赛,但结果是朗格伦实现逆转,以8-6拿下此盘。
一场从1923年以来就被大众万分期盼的比赛结束了。朗格伦告诉一个记者,“海伦比我想象得更加聪明。”威尔斯说,“苏珊和我想象得一样优秀。”而《伦敦晚报》说,“世界可以像从前一样运转了。”
然而,朗格伦的世界完全不同了。
寒冷的盛夏
赢得了“世纪大战”,朗格伦似乎离自己的第七个温网女单冠军银盘不远了,但这个“七”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小时候,父母对朗格伦很严格,当苏珊表现优异,他们给她爱和奖励,当女儿打得糟糕,他们骂她,诅咒她,在公共场合让她难堪。尽管朗格伦表面上对胜利充满信心,内心却缺乏自信并极度害怕失败。每次被父母压得快窒息,她唯一的逃离办法就是生病。当她长大,生病成了朗格伦失意着离开球场的唯一原因。
1926年温网第三轮,一直对朗格伦欣赏有加的玛丽皇后亲临现场。赛前组委会改变了赛程,朗格伦表示自己不能在新的时间比赛,但官方宣称并未收到朗格伦的通知。玛丽皇后在皇家包厢里等了90分钟,最后被告知比赛将延期。择时再赛,朗格伦以两个6-2轻取对手后退出了温网,理由还是有病在身。
朗格伦在1921年美网遭遇了1919-1926年间仅有的一场失利。为了给战后的祖国筹款,朗格伦来到纽约。经历了暴风雨和延期的海上航程,苏珊一路上都身体不适,而她在第二轮就要遭遇美国头号选手玛洛丽。输掉首盘后,朗格伦开始剧烈咳嗽,眼泪都咳了出来,比赛根本难以继续。当她走出球场,观众们嘘声四起,美国媒体指责如潮。后来,朗格伦被确诊为百日咳。
1926年温网后,朗格伦退出业余网坛。“过去十二年,我一直都是冠军,我为网球赢得了几百万法郎,但得到的只有几千块的出场费。我已经27岁了,并不富有,我应该离开这个人们把我称作天才的职业,寻找新出路,或是笑对贫困,继续赚钱,但为谁赚呢?”她找到了新职业,到美国参加表演赛。还是因为健康原因,在职业网球场待了几个月,朗格伦离开了赛场。
无休止的训练和比赛耗尽了朗格伦的精神和体力。在20年代中期,处于生涯的顶峰时,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衰老30岁,眼睛的周围是深深的黑眼圈,长期受到阳光暴晒,皮肤满是皱纹甚至开裂。她发现只有涂上厚厚的粉底,化着浓妆才能掩盖一些岁月的痕迹。
1938年7月4日,一个炎热的巴黎夏日,苏珊・朗格伦因恶性贫血逝世,刚过39岁生日不久。而两天前,比她年轻6岁的威尔斯在温网女单决赛中击败雅克布斯,赢得第八个也是最后一个温网冠军。
每次被父母压得快窒息,她唯一的逃离办法就是生病。当她长大,生病成了朗格伦失意着离开球场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