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军校任职教育已经成为军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任职教育教学特点和科研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任职教育;科研服务;人才培养
随着国家军事科技力量的全面发展,部队对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任职教育培养要求,我们应始终坚持“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其中科研服务教学是一个永恒主题。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作为任职院校的中心工作,科研作为任职院校另外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两者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从而使得教学与科研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院校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一、任职教育教学特点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的任职岗位适应能力、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任职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军事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必须掌握军事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向部队提供针对性的岗位服务;经过培训的学员具有综合素质,体现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做人与做事的统一。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在新任职教育背景下,必须加大科研服务教学力度,使得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更明确、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具体、教学组织的灵活性更通用。
二、科学研究目的类型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通常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协调一致地发展。
三、任职教育中科研的特點规律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的任职岗位适应能力、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其教学条件的保障、教学手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都需要科研来支持。科研要想更好地服务教学,这对任职教育中科研发展提出了更为细致地要求。
(一)教学科研两线并重、两线并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要注意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院校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如果缺乏对教学的关注,教师可能会失去提高科研水平的机会。教学和科研两者互为“源泉”,缺一不可。教学是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客观规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科研就没有教学。但是,从根本上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教、学、研”应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从事科研工作也应该是院校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正确处理好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关系也就成为院校健康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二)科研准确定位,对接教学要求
院校科研内容的广狭,主要是由学校的类型、学科专业结构和数量及其实力和特点所决定的。任职院校基本是以任职岗位适应能力、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办学层次、科研水平不高,其科研内容的定位点和着力点不应是纯基础、纯理论和前沿型的科研,而在于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重点不应是课题论文,而是以任职岗位能力形成为目标的科技研发、训练服务、模训器材开发和操作训练能力培养等,要以科研效益为评价指标。科研效益指的是院校通过科技研发在效益方面预期达到的“量”和“质”的指标,包括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等。由于任职院校科研工作起步晚、经验少、科研实力不足,在开展科技研发的初期阶段,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都不会过大。随着任职院校内涵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步入正轨后才有可能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
(三)加强团队建设,构建有效激励机制
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培育研究领域,是院校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夯实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任职院校要善于结合专业建设要求,通过团队建设培育研究人才,形成人才梯队,增加在职教师外出接受科研培训的机会,从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着手,通过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合理构建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落脚点。任职院校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构建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能够体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机制,营造一种科学、民主、独立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管理氛围,通过公平竞争、授予荣誉、加强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驱动力,通过科研人文环境唤起教师的荣誉感、成功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鼓励教师以不懈的努力投入科学研究,取得研究佳绩。
关键词:任职教育;科研服务;人才培养
随着国家军事科技力量的全面发展,部队对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任职教育培养要求,我们应始终坚持“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其中科研服务教学是一个永恒主题。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作为任职院校的中心工作,科研作为任职院校另外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两者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从而使得教学与科研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院校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一、任职教育教学特点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的任职岗位适应能力、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任职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军事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必须掌握军事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向部队提供针对性的岗位服务;经过培训的学员具有综合素质,体现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做人与做事的统一。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在新任职教育背景下,必须加大科研服务教学力度,使得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更明确、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具体、教学组织的灵活性更通用。
二、科学研究目的类型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通常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协调一致地发展。
三、任职教育中科研的特點规律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的任职岗位适应能力、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其教学条件的保障、教学手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都需要科研来支持。科研要想更好地服务教学,这对任职教育中科研发展提出了更为细致地要求。
(一)教学科研两线并重、两线并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要注意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院校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如果缺乏对教学的关注,教师可能会失去提高科研水平的机会。教学和科研两者互为“源泉”,缺一不可。教学是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客观规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科研就没有教学。但是,从根本上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教、学、研”应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从事科研工作也应该是院校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正确处理好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关系也就成为院校健康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二)科研准确定位,对接教学要求
院校科研内容的广狭,主要是由学校的类型、学科专业结构和数量及其实力和特点所决定的。任职院校基本是以任职岗位适应能力、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办学层次、科研水平不高,其科研内容的定位点和着力点不应是纯基础、纯理论和前沿型的科研,而在于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重点不应是课题论文,而是以任职岗位能力形成为目标的科技研发、训练服务、模训器材开发和操作训练能力培养等,要以科研效益为评价指标。科研效益指的是院校通过科技研发在效益方面预期达到的“量”和“质”的指标,包括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等。由于任职院校科研工作起步晚、经验少、科研实力不足,在开展科技研发的初期阶段,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都不会过大。随着任职院校内涵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步入正轨后才有可能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
(三)加强团队建设,构建有效激励机制
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培育研究领域,是院校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夯实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任职院校要善于结合专业建设要求,通过团队建设培育研究人才,形成人才梯队,增加在职教师外出接受科研培训的机会,从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着手,通过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合理构建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落脚点。任职院校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构建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能够体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机制,营造一种科学、民主、独立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管理氛围,通过公平竞争、授予荣誉、加强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驱动力,通过科研人文环境唤起教师的荣誉感、成功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鼓励教师以不懈的努力投入科学研究,取得研究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