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重新塑造 是尊重历史事实还是可以任意发挥?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斗剧《延禧攻咯》热播,该剧讲述了女子魏璎珞为查明害死姐姐的凶手进宫当宫女,在后宫经历各种历练锤磨,化解了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乾隆皇帝的令贵妃的故事。剧中出现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乾隆、令妃、富察皇后等,可以说,该剧用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却编入了一个个新的、历史书中不可考的故事。这种现象在这些年的古装剧中并不鲜见,比如《还珠格格》《宫》《甄嬛传》等电视剧,让观众看到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历史人物。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塑造,是应该尊重历史事实还是可以任意发挥呢?
  适度发挥升温“屏外读史”
  最近清官戏很火,尤其是发生在康乾盛世这个时代背景的戏,从暑期必播的《还珠格格》到穿越剧经典《步步惊心》,从宫斗标杆《甄嬛传》到当下热播的《延禧攻略》,剧中都有一些相同的名字,比如四爷、皇后、令妃、五阿哥……有细心的网友做出一张这四部剧中的人物关系图,把剧串联起来的同时,把历史也梳理了一下。
  这四部备受观众喜爱的古装剧,没有一部是历史正剧,民间格格,穿越美女,给皇帝戴绿帽子的妃子,“黑莲花”般的女主,一个个和历史人物相距甚远,甚至是虚构而来。而剧中的男主,雍正,乾隆,一天到晚都忙着后宫那点事儿,真不知道国家大事都怎么办。即使这样“偏离”历史,观众仍然爱看,究其原因,在于它们对度的把握,既有历史的真实感,又有符合现代人口味的剧情设计,虚实之间,将人物塑造得生动丰满,让观众觉得平易近人、感同身受,不像某些历史正剧高高在上,给人曲高和寡之感。
  其实像这样的发挥很早以前就有成功的例子,比如《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当年可以说是风靡一时。这样的“历史剧”轻松有趣,对观众来说更易于接受。谁都知道不能把电视剧太当真,要学历史知识还得从书本上来,所以对于适度的发挥与戏说观众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乐衷于“屏外读史”,比如《芈月传》热播的同时,秦宣太后芈八子的真实历史被各种节目、报刊大肆挖掘,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名字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客观上促进了秦代历史的普及。而《延禧攻略》的热度也让令妃的“真面目”被各种剖析。
  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很难完全还原历史,就连堪称历史正剧经典的《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都能被史学专家挑出各种毛病。电视剧就是虚构的艺术,虚构得合理,能被观众接受,就是成功的。与其在架空的年代里瞎编完全不合逻辑的“历史故事”,还不如对真实的历史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以此来激发观众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历史知识的传播,这样的“发挥”是值得肯定的。
  程戈
  “塑造”历史小人物
  一个怀揣为姐姐报仇大愿却最终晋级为“贵妃”的小宫女魏璎珞成功了。网播剧《延禧攻略》借助天时地利不经意间就火了,这叫啥?赶上这拨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并没觉得该剧像其剧名《延禧攻略》那样在宣传期使用什么独特的“攻略”与“手段”,那只能是印证了作品创作的成功:一部小宫女的复仇奋斗史,有别于过往皇帝后宫妃嫔争斗题材,但又很好地借力于“宫斗戏”培养出的大批粉丝,巧妙地迎合了时下“草根奋斗为成功”的大众心理,该剧显然抓住了热剧的“成功之匙”。
  其实从影视剧创作和紧扣观众兴趣点这两个方面来讲,影视剧创作中的“历史剧”势必要在某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创作,否则一味固守历史原貌,墨守成规,一来大量的清官戏的积累难免会造成剧情重复雷同;二来为什么不可以按照讲故事的规律去创作演绎一个“无从考据”的历史人物,为剧情不断发展深入服务,这样的做法在国内外编剧领域早已司空见惯。归根结底,影视剧的创作还是属于艺术创作范畴,运用艺术创作手段对历史“再创作”是符合艺术精神的,这样也可更好地为观众服务,拍出为大家喜爱并称道的好作品。
  再看《延禧攻略》的剧名,显然这“攻略”二字已经透露着一种游戏状态,不正像“游戏攻略”、“旅游攻略”等如今时兴的叫法吗?显然创作者其实已经委婉地告诉大家了,这不是一部“历史正剧”,这是一部由主创人员“塑造”的历史剧,只不过为了配合剧情将它植入进了清朝后宫这一历史背景中。观众也自然明白这不是清朝后宫历史故事视频再现,就是看个热闹而已。
  问问《延禧攻略》好看吗?的确故事情节很吸引人的,不由让人想起了当年红极一时的宫廷戏说剧《还珠格格》,没人会认为这些是真正的历史。当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早已定论记载翔实的重要历史人物,咱创作者最好就不要“胡编乱造瞎创作”了,毕竟对民族历史的尊重是不可当作儿戏的。
  毕明
  魏璎珞长了几个脑袋
  个人以为,我们欣赏影视作品在随着剧情喜怒哀乐品味剧中人物的不同人生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培养和提升我们自身的审美水平。肯定地讲,人们的审美水平注定是要往高处走的,这就需要优秀的影视作品做攀高的基石;如果,我们总是看到达不到一定水准的作品,我们的审美水平就会停滞不前,眼中心中接受这类的作品一多,时间一长,人们的审美水平还很可能会下降。
  在众多的审美体系中,就有逻辑审美一说,即指审美活动中形象思维所必须遵循的思维规律,受审美对象客观构成条件及关系和主体美感生成条件及关系的制约。审美对象是客观美的事物,这些事物本身就处在客观世界的相互联系中,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审美必须首先遵循这样的客观逻辑。
  电视剧《延禧攻略》如今正在热播,继《甄嬛传》《芈月传》这类以女性为主的后宫争斗题材的影视作品之后,我们眼前的这部《延禧攻略》虽还是宫斗,却表现出了与前两部戏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本剧主人公魏璎珞的“算计”更多了些正能量,而不像其他宫斗戏那样的阴暗以及血淋淋的。
  作为观众而言,我们的确需要影视作品能够更多地传递出正能量,然而,剧中魏璎珞在与磨难作斗争的时候,创作者们似乎将逻辑审美抛到了九霄云外。看了此剧的观众都知道,进得宫来的魏璎珞,不过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宫女,甚至没有什么知识文化。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说和同等级的宫女论个长短争个高下,还能理解,算是合情合理。可是,我们从剧中看到的魏璎珞竟然是个“浑不论”——下至宫女太监,中至太医侍卫,上至嫔妃皇帝,整个皇宫里,似乎没有她不敢怼的人,而且还是属于得理不饶人的主儿。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在等级森严的清宫里,璎珞这样的宫女无异于草芥,以下犯上,甭管你多有理,遇上高你一级甚至几级的主子,早死上几个来回儿了,还想往上爬,做梦吧!因此,我们想一想,魏璎珞所谓的奮斗史,是不是与客观事实相悖,是不是不符合逻辑审美了呢?
  如此看来,要想符合剧中逻辑审美,那只有一条出路是符合逻辑的——即身为宫女的魏璎珞必是哪吒或孙悟空转世投胎变的,否则,照她这么见谁怼谁的劲儿,她的项上人头还真不够砍的。
  李雄峰
  莫把戏说当历史
  乾隆皇帝,可能是被影视剧最爱好的一个皇帝了,究其原因,无非乾隆风流倜傥,同时又是一位在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一个正面形象。于是,他的故事就被后世多种演绎,到了最近,在《延禧攻略》中出现入宫报仇的“宁妃”,有了一个毒舌皇帝乾隆,可谓是又开启了另一种乾隆模式。郑少秋、张铁林以及聂远,这些演员,都在乾隆身上过足情感戏的戏瘾。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乾隆是什么样?这个你可能就只能去历史书中寻找了。在影视剧中,你可以从电视剧《乾隆王朝》中见到一二,那是由著名演员焦晃扮演乾隆,其他的影视剧,大多是“乾隆秘史”之类,是当不得真的。
  莫把戏说当历史,这是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醒大家的。以前还希望一些古装戏能承担起比较客观真实的描写历史人物的功能,现在发现,这个功能渐渐失去。前些年还有《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这样充满历史气息、宏伟大气的历史剧为大家争相观看。现在,却发觉,宫斗戏说剧成了主角,严肃历史题材因为不能天马行空,而慢慢在话题性在点击量在收视率上缺少优势而相关作品渐少。
  但是无论宫斗戏说这类电视剧如何翻陈出新,如何引人入胜,我还是不太喜欢,原因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一些电视剧总是借乾隆、宁妃这样真实历史人物的光,来讲述编剧想当然的宫斗那些事儿,尽管这些事可能从来不存在,它也有模有样,强词夺理。我认为,制作方如果有能力,完全可不借光乾隆等真实人物,而是虚构一段历史,另起炉灶讲述一个新的故事,比如《琅琊榜》。如果讲好了,故事同样精彩,还能给影视剧长廊增加一些栩栩如生的新人物,如梅长苏。
  莫把戏说当历史,还要提醒现在的年轻人,与其多看这些宫斗剧,还不如多读点历史书,或者读点带营养的历史小说,比如二月河的作品,比如凌力的《少年天子》。读完他们的书,再看宫斗剧,你一定有不同的理解,也一定对康熙、乾隆以及他们的后宫有个客观的看法,而不是把历史构建于这些宫斗戏的身上,老琢磨宫女之间的那些事。
  平沙
其他文献
北广朗诵团成立以来现已有学员上百名,其中优秀者众多,也不断有新学员加入其中,在老师的带领、老团员的带动下,这些新学员的进步速度也是一日千里,周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是北广报的老订户了,一份报纸全家人传看。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介绍‘北广朗诵团员风采’的文章,我也拿出手機扫描二维码,成为了北广朗诵团的一名新学员。”  退休前的周霞是一位英语教师,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她,刚开始学习时总是有一些
期刊
1957年我10岁,在河北省任丘县议论堡乡上高小。国庆节那天,我和同学们穿上新衣、系上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小旗喊着口号,步行十多里,赶到县政府中心会场。会场上红旗招展、花团锦簇,台下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足有数干人,有县、乡政府的领导和工商界人士,更多的还是各村的农民和学校的学生。  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一首热情激昂、雄壮有力的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
期刊
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之际,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为此,在纪念北京奥运会召开十周年之际,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策划、拍摄了五集纪录片《双奥之城》,于8月6日至10日播出。《双奥之城》通过走访业内专家、奥运亲历者、奥组委及奥促会相关人士、奥运场馆建设者等,记录十年来他们为奥运会奋斗的点点滴滴。本报选取了五篇导演手记,与读者分享节目背后的故事。 
期刊
每当国庆节到来,我都要打开相册,看一看当年参加十一国庆游行的老照片。这张照片中的航空模型方队就是当年北京工业大学师生参加国庆游行的体育大军方队。回忆往事,心情激荡,感慨万千。  当年,我和同学们来到部队的训练基地参加训练和生活。当时我们这些二十来岁的小男生嘴边留有毛绒绒的小黑胡须,指导老师跟我们讲:“年纪轻轻留着胡须成了老头大军,要把胡须刮掉。”长这么大我还没刮过胡子,因为听人家说越刮越重,但为了
期刊
中午喝酒比晚上喝酒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  熬夜时可以准备一个丰盛的水果拼盘,简单方便又有营养。  吕利  武警总医院营养科教授  十一长假,在欢聚、旅行的同时,节日健康也不能忽视。本报采访了著名营养专家、武警总医院营养科吕利教授,宣武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力卓、副主任医师贺明轶,为您的饮食健康以及节目安全支招。  节日聚餐 荤素搭配酸碱平衡  著名营养专家、武警总医院营养科吕利教授指出:随着
期刊
近日,收看了古装励志剧《芸汐传》,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年的古装剧,多有宫斗、武打剧,少有清新的剧作,而《芸汐传》则是一部阳光、清新的作品。《芸汐传》别出心裁,讲述了太医之女韩芸汐在医术修养、家国使命等方面的成长与蜕变。韩芸汐身上具有乐观心态,脸上的疤痕曾经带给少女的她诸多烦扰;奉旨成亲却差点被赶走;为查明真相只身涉险,身负重伤昏迷等,韩芸汐历經各种磨难,却没有自怨自艾,依然保持积极向上。《芸
期刊
9月19日,崔各庄乡草场地村党支部开展了“双基双创三推进”中的“扶弱济困”党建活动,10余家驻村文化企业负责人和困难群众沟通交流,相互介绍了各自的情况。  在“草场地村艺术园区机构扶弱济困帮扶困难群众协议签署仪式”上,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党建负责人秦凤武带头认领了因病、因残致贫的10户困难户中的两户,与其结成帮扶对子。草场地村党支部书记李玉芳主持了签约活动。  仪式后,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又向10户困
期刊
上期的《读者点评》栏目,刊发了笔者拙文《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就该曝光》。文章肯定了北京卫视在8月3日中午12点的新闻节目中,曝光了宜家四元桥店内的不文明现象,并希望媒体能够继续跟进报道。  而8月12日上午,北京电台新闻节目的《小小圆桌会》节目讨论的话题,也是宜家四元桥店内的这些不文明现象。这是一个以小朋友为主角的节目。在节目中,这些不到10岁的孩子们心直口快,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直斥这些不文明现象“
期刊
继4月份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倡议抵制高片酬现象后,8月11日,上述三家网站再次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等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发布《关于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依照该声明,上述9家公司采购或制作的所有影视剧,今后单个演员电视剧每集最高片酬被限定在了100万元,电视剧总片酬限定在5000万元。  这是继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
期刊
“当我以一个中国人的脉搏感受你的心跳,我就会情不自禁的呼喊我爱你,中国,我的美丽中国”。在诗歌朗诵者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潘家园老干部联合工作站“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诗歌朗诵会拉开序幕。  为展示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建区60周年的发展变化,展现离退休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9月11日上午,來自潘家园、劲松、双井、垡头、十八里店、南磨房六个街乡,共有110名老干部和老党员先锋队员齐聚潘家园街道社区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