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理论教学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这使得教学对象的专业技能不能得到有效训练,从而导致教学成果达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只有通过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改变思想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完善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技能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职业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何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走校企合作之路。我根据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经济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被忽略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往往是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熟悉,但目前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将其开设的部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课时比例等列示如下表。
上表数据表明,在当前,实践教学地位并非得到充分的肯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较低,最低为电算化专业的15%,最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23%,说明专业实践意识不强。
(2)每门专业主干课平均课时较少,特别是电算化会计专业,仅为77课时,其中实践教学课时为20课时,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查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了。
(3)专业主干课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比例普遍偏低,最低的是保险专业的15%,最高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32%,次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30%,这说明专业特色并不明显。
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教材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国家经济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增加或调整,但模拟实习教材却跟不上这种变化,许多模拟教材比较老,漏洞也较多,这样即使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教师也能通过备课来使理论教学与时俱进,模拟实习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训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达不到实习的目标和要求。
3.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
虽然已有少部分学校已经在硬件配置上进入了先进行列,但更多的学校仍然存在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的情况。例如,实验室的电脑因老化、配置低问题使一些专业实习软件不能顺利运行。
应该说,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改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1.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2.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应该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开始。在课程体系中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要增加。根据教学实践,每门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60%~70%较为恰当,其他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方式的学时比例也应相应增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毫无疑问,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一场大变革,它将带来学校办学模式、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大转变,为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渐进式推进。
3.建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尽快培养出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关键是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学科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使之有机地统一于教学的实践中。
我认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框架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类型、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评价、实习指导教师七个部分。
4.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与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借鉴ISO质量管理原则与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即通过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完善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规范实践教学运行、搭建实践教学网上管理平台等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5.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类型选择或自编合适的实践教学教材
实践课教材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实践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而适用于学生使用的则是少之又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组织一线教师编写适用的实训教材,最好是系列化教材。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类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摒弃陈规、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拓展新路,努力开创经济管理类教学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 吉林女子学校)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技能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职业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何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走校企合作之路。我根据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经济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被忽略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往往是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熟悉,但目前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将其开设的部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课时比例等列示如下表。
上表数据表明,在当前,实践教学地位并非得到充分的肯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较低,最低为电算化专业的15%,最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23%,说明专业实践意识不强。
(2)每门专业主干课平均课时较少,特别是电算化会计专业,仅为77课时,其中实践教学课时为20课时,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查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了。
(3)专业主干课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比例普遍偏低,最低的是保险专业的15%,最高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32%,次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30%,这说明专业特色并不明显。
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教材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国家经济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增加或调整,但模拟实习教材却跟不上这种变化,许多模拟教材比较老,漏洞也较多,这样即使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教师也能通过备课来使理论教学与时俱进,模拟实习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训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达不到实习的目标和要求。
3.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
虽然已有少部分学校已经在硬件配置上进入了先进行列,但更多的学校仍然存在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的情况。例如,实验室的电脑因老化、配置低问题使一些专业实习软件不能顺利运行。
应该说,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改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1.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2.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应该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开始。在课程体系中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要增加。根据教学实践,每门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60%~70%较为恰当,其他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方式的学时比例也应相应增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毫无疑问,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一场大变革,它将带来学校办学模式、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大转变,为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渐进式推进。
3.建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尽快培养出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关键是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学科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使之有机地统一于教学的实践中。
我认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框架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类型、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评价、实习指导教师七个部分。
4.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与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借鉴ISO质量管理原则与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即通过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完善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规范实践教学运行、搭建实践教学网上管理平台等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5.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类型选择或自编合适的实践教学教材
实践课教材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实践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而适用于学生使用的则是少之又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组织一线教师编写适用的实训教材,最好是系列化教材。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类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摒弃陈规、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拓展新路,努力开创经济管理类教学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 吉林女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