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尘埃悄无声息地就掩埋了无数的古迹与风流人物,据说罗马帝国就被埋在这样的微尘之下。然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依然响彻文坛,不管是女权主义还是意识流都无法轻易将之略去。她的才情与神秘总是诱惑我们忍不住想要揭开她的面纱,一睹她真实的优雅与魅力。
海德门公园周报的女主编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家庭、教育、情趣注定她将会成为一名女作家。她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斯蒂芬‘莱斯利爵士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和编辑家。童年时期她的家中常常高朋满座,大名鼎鼎的作家托马斯哈代、乔治梅瑞狄斯、亨利詹姆斯,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都是家中常客。在这样一个耳濡目染的氛圈中,从小伍尔夫就表现了对文学艺术的喜好之情,尤其是文学。自从她学会说话之后,语言就成了她的工具与武器。她是育婴室的孩子王,常常在熄灯之后给大家编故事,让每一个夜晚充满了无限的乐趣。然而当某个孩子得罪了她,她又会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尖锐而刻薄地攻击别人。她的语言天赋在小小育婴室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孩子们都到了该受教育的年纪,莱斯利爵士把儿子们送进了学校,却把女儿们留在了家中,接受家庭教师和自己的辅导。伍尔夫终身以此为傲又耿耿于怀不能释然。幸而莱斯利爵士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让伍尔夫和姐姐范尼莎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伍尔夫选择了写作,范尼莎选择了美术。一旦姐妹俩决定了,莱斯利爵士便提供了毫无保留的支持,特别是对伍尔夫。他自己本身是个作家,对伍尔夫的每次写作都亲自批阅,悉心指导。他更是敞开了自己的图书宝库,任由伍尔夫自由阅读,不加限制。他对伍尔夫唯一的忠告便是不要假装去喜欢那些你并不喜欢的东西,伍尔夫从这位老剑桥身上看到的真诚踏实的作风让她受益终身。
在父亲亲自指导和个人努力之下,伍尔夫的写作水平足以使她主办了人生的第一份报纸——海德门公园周报。伍尔夫将一周家中发生的大事,自己创作的小故事,甚至是一些对客人善意的嘲讽都刊登在她的小报纸上。姐姐范尼莎负责画画,哥哥索比负责排版。当莱斯利爵士每周在餐桌上看到孩子们的成果时,都会惊喜地发现他的小弗吉尼亚又进步了,她的文字是那样地活泼流畅,总是能引起他和夫人的阵阵笑意。
布鲁姆斯伯里的皇后
弗古尼亚·伍尔夫并不是布鲁姆斯伯里的发起人,然而布鲁姆斯伯里却因她和姐姐范尼莎而名噪一时,甚至成了文学史、美术史上一个永恒的符号。
布鲁姆斯伯里是英国的一处地名。斯蒂芬莱斯利爵士去世之后,他的四个孩子再也不忍住在有着太多回忆与忧伤的海德门22号,于是就迁往了布鲁姆斯伯里的戈登街区46号。他们的大哥索比此时正在剑桥学习,结识了一帮当时的青年精英,有画家、批评家、哲学家……他们定期在家中聚会谈天逐渐形成沙龙,不久索比因在旅途中得了伤寒而不幸病逝。但布鲁姆斯伯里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解散,反而更加壮大起来。
当时集团的主要成员有作家伦纳德·伍尔夫与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美学家罗杰弗莱、小说家EM福斯特、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画家邓肯·格兰特等。他们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大多毕业于剑桥。有知识贵族的背景。他们奉行一种精心炮制的伦理学:寻求真理、美、高雅的举止和幽默;培养宽容的精神和正派的学风:蔑视在平庸、粗暴和排场、迷信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假正经。他们渴望更好的生活。总之,他们的理想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理想,是“正人君子”的理想。虽然外界很多人者5对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高傲、清高、不可一世以及他们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颇多微词、诋毁,然而就像所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一样,他们对那里有着期待与憧憬,能否去到布鲁姆斯伯里是高雅与才智的一种衡量标准。这个集团对于伍尔夫的才华崭露与日后成名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弗吉尼亚伍尔夫由于父亲的传统教育观念,自小只能在家接受教育,更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当哥哥索比带着他剑桥的同学来到家中,可怜的伍尔夫只能怀着崇拜与嫉妒的心情地坐在沙发的一角,整晚整晚地默默聆听。大家都以为她是一个害羞而木讷的女子,却不知这种精英文化与新锐思想对她的刺激与震荡,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她已经完全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了。后来当她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大家发现她不仅活泼聪慧并且口齿伶俐。此后很多人都遭遇过她的口头尖锐而刻薄的攻击。就像集团中很多人迷恋范尼莎美艳的外貌,坚强的个性,前卫的思想。他们同样迷恋伍尔夫惊人的智慧。
在一堆精英人物的言论与思想中,弗吉尼亚伍尔夫轻易就能捕捉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她甚至很快就能辨别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而且分得异常清晰。在这样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伍尔夫在逐渐成长,慢慢成熟。不同领域的新潮流新思想总是能在某一方面刺激她文学的神经,她就如同练就了吸星大法一样,不动声色就将别人的精华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后来弗莱将法国后印象派画作引入英国时,更是启发了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新手法,反而那些画家却没有什么很大的作为。她的每一部小说都能使她的朋友们惊喜万分,游戏的、严肃的、传统的、现代的,样样精彩。
范尼莎在美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平凡,越来越沉寂,弗吉尼亚伍尔夫却在文学的道路上成就了自己的辉煌,成了2。世纪的—代大师,她无疑成了布鲁姆斯伯里耀眼的皇后。
生活是她的信仰
1941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家附近的乌斯河投水自尽了。然而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离群独居、愤世嫉俗的女作家,她非常热爱生活,正如她的丈夫伦纳德对她的描述:她喜欢享受饮食、交谈和散步,也爱好打保龄球以及听音乐。她热爱社会,喜欢聚会,非常愿意与别人交谈。她的作品其实是一曲生活的颂歌,生活才是她真正的信仰。
伍尔夫带着她全部的激情和热情投入生活,敏锐观察,细致体会,然后再用诗意的语言将生活重现在她的作品中。她的感觉既细致入微又包罗万象。从她小说中对食物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知道她是怎样热爱生活,贪婪文明的一个女人。
她对食物的苛刻和钟爱无人能及食物在她不仅是味觉的享受,还是视觉的盛宴。从工序到容器再到食物本身,每一样她都要求精致完美。只要读过,谁会淡忘《到灯塔去》里那段丰盛而诗意的晚餐——焖牛肉。那样细致而深情的描述,似乎连纸张也散发了美味肉香,相信如果纸张能够吞食,任何一位读者都会毫不犹豫吞下。伍尔夫这样费尽思量地描写一顿晚餐,真的不是她本人贪恋美食的缘故,在她美食也会是一种情感。那天晚上坐在桌旁享用焖牛肉的每一个都从别人身上发现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在切割与咀嚼中情感与气氛都升华到了极致,甚至连平时难以取悦的班克斯先生也感到了满足。伍尔夫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让你在生活的细微末节中体验情感,领略美。她的作品永远不会去描述那些大事件大人物,只是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点滴,然而你却无法厌烦,反而会遗憾自己错失了 生活中无数美丽的侧面,惊奇伍尔夫似乎在用她所有的神经,触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验每一个瞬间。她的一日会是我们的十年。
伍尔夫终身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时好时坏,需要注意休息与安静,特别是在病发的时候。婚后,体贴的伦纳德考虑到妻子的健康,将住址选在了远离伦敦市中心的里士满,两人过着安静而规律的生活。规律里面包括伍尔夫每周必须回伦敦一次,去图书馆借书,会见朋友,去剧院看戏。听音乐会,无论如何她是舍不得伦敦的社交与文明的。对伍尔夫而言由于疾病而阻止自己踏入社会,是她内心永久的挣扎。伍尔夫最终也没能爱上里士满清静而单调的生活,几年后他们还是搬回了伦敦,置身于生活与文明的中心。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阻止弗吉尼亚伍尔夫跃入日常琐碎现实的生活溪流,从匆匆流过的溪水中抓住一些碎片,从这些碎片中诞生她一部部诗意的小说。传奇与现实
名人由于远离世俗的生活中心,他们的生活总是显得光怪陆离,镜中月,水中花,看不明,弄不透。于是对他们的各种猜测沸沸扬扬,五花八门。出了名的女人身后更是无数版本的各路传奇。意识流大师、女权主义领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形象对外被固定为高傲苛刻。冷漠自私,才智过人,并且有点疯癫。冲着她的头衔与光环也由不得你不信这些形容词。然而当你真正走近她,抛却一切偏见与习俗之后你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混合着各种矛盾的神秘小女人。
伍尔夫写了一篇《一间自己的房间》扬起了女权主义大旗,然而她却被之后的女权主义者所排斥抨击。这不是蓄意颠覆也不是恶意攻击,这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在女权主义道路上走得过于忧虑和狭隘。她的情趣限制了她的女权范围,她的女权只限于写作。无论她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思想上,她最终的朝向都是写作。至于生活中的伍尔夫其实一直非常地脆弱与软弱,在反叛传统和生活独立方面远没有她姐姐范尼莎走得那么坚决与深远。她厌恶传统教育与僵死思想对女性的扼杀,在这方面她自己也是一个牺牲品。可是她又贪恋传统女性身上那种母性的宽容、无私、温柔的光辉,她其实与她的父亲非常得相似,无度地索求别人的同情和照顾。她小说中的拉姆齐夫人就是传统女性最典型的代表,一个女权主义作家塑造了一个传统女性形象还赋予了她灯塔般指示人灵魂的品格,这似乎非常地不合逻辑。现实中她一方面完全依赖伦纳德安排生活起居,没有丝毫自理能力。一方面还紧紧抓住她姐姐范尼莎的温情不放,在姐姐结婚后她一度企图勾引姐夫来引得姐姐的爱和关注。伍尔夫就是这样—边唱着女权主义的高调一边像个小孩一样紧紧拽着丈夫和姐姐的衣摆。
说她高傲一点都不过分,她的修养和追求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然而她却又怀着深深的自卑情结。创作前和创作后的她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伍尔夫写作前从来不考虑读者,不顾虑评论家,那时写作完全是她一个人的事。她的口袋里永远存在的五百英镑年薪使她可以大胆而固执地写作。再加上丈夫特意为她办的霍佳斯出版社更是让她没了后顾之忧。然而等她的作品一写成她立刻就陷入了恐慌的境地,她整夜失眠,怕听见任何不好的评论,为此她的精神总是处于崩溃的边缘。此时的她就像第一次写作的新手,又期待又害怕。谁能想象一个大师写成一部作品之后最先涌起的不是成就感而是畏惧感?
爱与婚姻也许永远都是矛盾的,只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更加异于常人罢了。她是一个同性恋者,却和伦纳德过了二十几年平静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婚姻生活还排除了性,这是童话还是传奇我们无从知晓。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伦纳德对她的照顾,为她的牺牲一生都深感谢意,她对他自然有爱。却不是情爱。直到她临死前她表达的也是她的感激之情。她将自己内心最为炙热最为疯狂的爱给了姐姐范尼莎,没有任何人在她心中能够超越范尼莎。虽然随后她也曾爱上过维塔·可那最终都是刹那的火花,而她对范尼莎却始终如一。试问这个世上谁能如伍尔夫将爱与婚姻区分得如此明晰?又有谁能如她的魅力使伦纳德甘心为了妻子而奉献自已的一生,甚至于男人的正常欲望?她不是一个完人,却有着完人无法与之抗衡的神秘魅力。
海德门公园周报的女主编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家庭、教育、情趣注定她将会成为一名女作家。她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斯蒂芬‘莱斯利爵士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和编辑家。童年时期她的家中常常高朋满座,大名鼎鼎的作家托马斯哈代、乔治梅瑞狄斯、亨利詹姆斯,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都是家中常客。在这样一个耳濡目染的氛圈中,从小伍尔夫就表现了对文学艺术的喜好之情,尤其是文学。自从她学会说话之后,语言就成了她的工具与武器。她是育婴室的孩子王,常常在熄灯之后给大家编故事,让每一个夜晚充满了无限的乐趣。然而当某个孩子得罪了她,她又会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尖锐而刻薄地攻击别人。她的语言天赋在小小育婴室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孩子们都到了该受教育的年纪,莱斯利爵士把儿子们送进了学校,却把女儿们留在了家中,接受家庭教师和自己的辅导。伍尔夫终身以此为傲又耿耿于怀不能释然。幸而莱斯利爵士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让伍尔夫和姐姐范尼莎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伍尔夫选择了写作,范尼莎选择了美术。一旦姐妹俩决定了,莱斯利爵士便提供了毫无保留的支持,特别是对伍尔夫。他自己本身是个作家,对伍尔夫的每次写作都亲自批阅,悉心指导。他更是敞开了自己的图书宝库,任由伍尔夫自由阅读,不加限制。他对伍尔夫唯一的忠告便是不要假装去喜欢那些你并不喜欢的东西,伍尔夫从这位老剑桥身上看到的真诚踏实的作风让她受益终身。
在父亲亲自指导和个人努力之下,伍尔夫的写作水平足以使她主办了人生的第一份报纸——海德门公园周报。伍尔夫将一周家中发生的大事,自己创作的小故事,甚至是一些对客人善意的嘲讽都刊登在她的小报纸上。姐姐范尼莎负责画画,哥哥索比负责排版。当莱斯利爵士每周在餐桌上看到孩子们的成果时,都会惊喜地发现他的小弗吉尼亚又进步了,她的文字是那样地活泼流畅,总是能引起他和夫人的阵阵笑意。
布鲁姆斯伯里的皇后
弗古尼亚·伍尔夫并不是布鲁姆斯伯里的发起人,然而布鲁姆斯伯里却因她和姐姐范尼莎而名噪一时,甚至成了文学史、美术史上一个永恒的符号。
布鲁姆斯伯里是英国的一处地名。斯蒂芬莱斯利爵士去世之后,他的四个孩子再也不忍住在有着太多回忆与忧伤的海德门22号,于是就迁往了布鲁姆斯伯里的戈登街区46号。他们的大哥索比此时正在剑桥学习,结识了一帮当时的青年精英,有画家、批评家、哲学家……他们定期在家中聚会谈天逐渐形成沙龙,不久索比因在旅途中得了伤寒而不幸病逝。但布鲁姆斯伯里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解散,反而更加壮大起来。
当时集团的主要成员有作家伦纳德·伍尔夫与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美学家罗杰弗莱、小说家EM福斯特、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画家邓肯·格兰特等。他们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大多毕业于剑桥。有知识贵族的背景。他们奉行一种精心炮制的伦理学:寻求真理、美、高雅的举止和幽默;培养宽容的精神和正派的学风:蔑视在平庸、粗暴和排场、迷信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假正经。他们渴望更好的生活。总之,他们的理想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理想,是“正人君子”的理想。虽然外界很多人者5对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高傲、清高、不可一世以及他们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颇多微词、诋毁,然而就像所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一样,他们对那里有着期待与憧憬,能否去到布鲁姆斯伯里是高雅与才智的一种衡量标准。这个集团对于伍尔夫的才华崭露与日后成名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弗吉尼亚伍尔夫由于父亲的传统教育观念,自小只能在家接受教育,更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当哥哥索比带着他剑桥的同学来到家中,可怜的伍尔夫只能怀着崇拜与嫉妒的心情地坐在沙发的一角,整晚整晚地默默聆听。大家都以为她是一个害羞而木讷的女子,却不知这种精英文化与新锐思想对她的刺激与震荡,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她已经完全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了。后来当她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大家发现她不仅活泼聪慧并且口齿伶俐。此后很多人都遭遇过她的口头尖锐而刻薄的攻击。就像集团中很多人迷恋范尼莎美艳的外貌,坚强的个性,前卫的思想。他们同样迷恋伍尔夫惊人的智慧。
在一堆精英人物的言论与思想中,弗吉尼亚伍尔夫轻易就能捕捉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她甚至很快就能辨别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而且分得异常清晰。在这样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伍尔夫在逐渐成长,慢慢成熟。不同领域的新潮流新思想总是能在某一方面刺激她文学的神经,她就如同练就了吸星大法一样,不动声色就将别人的精华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后来弗莱将法国后印象派画作引入英国时,更是启发了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新手法,反而那些画家却没有什么很大的作为。她的每一部小说都能使她的朋友们惊喜万分,游戏的、严肃的、传统的、现代的,样样精彩。
范尼莎在美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平凡,越来越沉寂,弗吉尼亚伍尔夫却在文学的道路上成就了自己的辉煌,成了2。世纪的—代大师,她无疑成了布鲁姆斯伯里耀眼的皇后。
生活是她的信仰
1941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家附近的乌斯河投水自尽了。然而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离群独居、愤世嫉俗的女作家,她非常热爱生活,正如她的丈夫伦纳德对她的描述:她喜欢享受饮食、交谈和散步,也爱好打保龄球以及听音乐。她热爱社会,喜欢聚会,非常愿意与别人交谈。她的作品其实是一曲生活的颂歌,生活才是她真正的信仰。
伍尔夫带着她全部的激情和热情投入生活,敏锐观察,细致体会,然后再用诗意的语言将生活重现在她的作品中。她的感觉既细致入微又包罗万象。从她小说中对食物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知道她是怎样热爱生活,贪婪文明的一个女人。
她对食物的苛刻和钟爱无人能及食物在她不仅是味觉的享受,还是视觉的盛宴。从工序到容器再到食物本身,每一样她都要求精致完美。只要读过,谁会淡忘《到灯塔去》里那段丰盛而诗意的晚餐——焖牛肉。那样细致而深情的描述,似乎连纸张也散发了美味肉香,相信如果纸张能够吞食,任何一位读者都会毫不犹豫吞下。伍尔夫这样费尽思量地描写一顿晚餐,真的不是她本人贪恋美食的缘故,在她美食也会是一种情感。那天晚上坐在桌旁享用焖牛肉的每一个都从别人身上发现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在切割与咀嚼中情感与气氛都升华到了极致,甚至连平时难以取悦的班克斯先生也感到了满足。伍尔夫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让你在生活的细微末节中体验情感,领略美。她的作品永远不会去描述那些大事件大人物,只是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点滴,然而你却无法厌烦,反而会遗憾自己错失了 生活中无数美丽的侧面,惊奇伍尔夫似乎在用她所有的神经,触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验每一个瞬间。她的一日会是我们的十年。
伍尔夫终身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时好时坏,需要注意休息与安静,特别是在病发的时候。婚后,体贴的伦纳德考虑到妻子的健康,将住址选在了远离伦敦市中心的里士满,两人过着安静而规律的生活。规律里面包括伍尔夫每周必须回伦敦一次,去图书馆借书,会见朋友,去剧院看戏。听音乐会,无论如何她是舍不得伦敦的社交与文明的。对伍尔夫而言由于疾病而阻止自己踏入社会,是她内心永久的挣扎。伍尔夫最终也没能爱上里士满清静而单调的生活,几年后他们还是搬回了伦敦,置身于生活与文明的中心。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阻止弗吉尼亚伍尔夫跃入日常琐碎现实的生活溪流,从匆匆流过的溪水中抓住一些碎片,从这些碎片中诞生她一部部诗意的小说。传奇与现实
名人由于远离世俗的生活中心,他们的生活总是显得光怪陆离,镜中月,水中花,看不明,弄不透。于是对他们的各种猜测沸沸扬扬,五花八门。出了名的女人身后更是无数版本的各路传奇。意识流大师、女权主义领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形象对外被固定为高傲苛刻。冷漠自私,才智过人,并且有点疯癫。冲着她的头衔与光环也由不得你不信这些形容词。然而当你真正走近她,抛却一切偏见与习俗之后你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混合着各种矛盾的神秘小女人。
伍尔夫写了一篇《一间自己的房间》扬起了女权主义大旗,然而她却被之后的女权主义者所排斥抨击。这不是蓄意颠覆也不是恶意攻击,这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在女权主义道路上走得过于忧虑和狭隘。她的情趣限制了她的女权范围,她的女权只限于写作。无论她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思想上,她最终的朝向都是写作。至于生活中的伍尔夫其实一直非常地脆弱与软弱,在反叛传统和生活独立方面远没有她姐姐范尼莎走得那么坚决与深远。她厌恶传统教育与僵死思想对女性的扼杀,在这方面她自己也是一个牺牲品。可是她又贪恋传统女性身上那种母性的宽容、无私、温柔的光辉,她其实与她的父亲非常得相似,无度地索求别人的同情和照顾。她小说中的拉姆齐夫人就是传统女性最典型的代表,一个女权主义作家塑造了一个传统女性形象还赋予了她灯塔般指示人灵魂的品格,这似乎非常地不合逻辑。现实中她一方面完全依赖伦纳德安排生活起居,没有丝毫自理能力。一方面还紧紧抓住她姐姐范尼莎的温情不放,在姐姐结婚后她一度企图勾引姐夫来引得姐姐的爱和关注。伍尔夫就是这样—边唱着女权主义的高调一边像个小孩一样紧紧拽着丈夫和姐姐的衣摆。
说她高傲一点都不过分,她的修养和追求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然而她却又怀着深深的自卑情结。创作前和创作后的她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伍尔夫写作前从来不考虑读者,不顾虑评论家,那时写作完全是她一个人的事。她的口袋里永远存在的五百英镑年薪使她可以大胆而固执地写作。再加上丈夫特意为她办的霍佳斯出版社更是让她没了后顾之忧。然而等她的作品一写成她立刻就陷入了恐慌的境地,她整夜失眠,怕听见任何不好的评论,为此她的精神总是处于崩溃的边缘。此时的她就像第一次写作的新手,又期待又害怕。谁能想象一个大师写成一部作品之后最先涌起的不是成就感而是畏惧感?
爱与婚姻也许永远都是矛盾的,只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更加异于常人罢了。她是一个同性恋者,却和伦纳德过了二十几年平静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婚姻生活还排除了性,这是童话还是传奇我们无从知晓。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伦纳德对她的照顾,为她的牺牲一生都深感谢意,她对他自然有爱。却不是情爱。直到她临死前她表达的也是她的感激之情。她将自己内心最为炙热最为疯狂的爱给了姐姐范尼莎,没有任何人在她心中能够超越范尼莎。虽然随后她也曾爱上过维塔·可那最终都是刹那的火花,而她对范尼莎却始终如一。试问这个世上谁能如伍尔夫将爱与婚姻区分得如此明晰?又有谁能如她的魅力使伦纳德甘心为了妻子而奉献自已的一生,甚至于男人的正常欲望?她不是一个完人,却有着完人无法与之抗衡的神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