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是一个各“族”辈出的年代。“蚁族”、“啃老族”、“慢活族”、“毕婚族”、“蜗婚族”、“滞婚族”、“半婚一族”等等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新概念让我们认识到形形色色人群的存在,也见证着我们时代的变迁。近两年,又有一个叫“婚活族”的新词悄然在我国登陆,并开始流行起来。“婚活”一词原本最早出现在2007年的日本女性商务杂志《AERE》上;2008年2月,《“婚活”时代》一书面世,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和记者白河桃子两位作者在书中宣称日本的“婚活时代”已经到来;紧接着的4月至6月,由中居正广等明星主演的电视剧《婚活!》在富士台热播,更掀起了日本未婚青年的结婚热潮。如今,国内众多未婚女性也加入其中积极行动起来。“婚活”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被逼出来的“婚活”
源于日语的“婚活”其实就是和结婚相关活动的总称,“婚活族”就是一群以找工作的态度和决心来找结婚对象的人。他们行动前有规划、有准备,一边努力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一边积极寻找并主动接近理想的异性目标人群。“婚活”现象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日本政府国势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30~34岁的日本男性中有47%是单身汉,同年龄段的女性中有32%待嫁,迟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但另一方面,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单身汉和更高比例的女性其实想结婚。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想结婚又结不了呢?当事人往往这样回答:“年过三十,很难认识新朋友,想结婚却找不着对象”。话语中已透露出交往圈子狭窄、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个人的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强关系网络就是与你关系密切、经常见面并带有感情的一群人(例如家人、同事、密友等),他们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较类似;而弱关系网多半属于隔着中介的间接联系,既有私人的泛泛之交(如同学的舅舅)、也有通过专业中介结构介绍认识的人(如家政公司介绍的保姆),覆盖面较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很多不同渠道的信息。美日等发达国家是更依赖弱关系的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认识的各界人物越多,就越容易办成他想要办的事;而那些圈子固定且狭窄的人则不容易办成事,包括难以找到结婚对象。现代化后的日本社会,未婚成人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的联系日益松散,与邻居的联系也只停留在打招呼寒暄的程度,来自家庭和社区网络的传统支持逐渐削弱;而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圈子又很局限,想从中获得交友机会很不容易。既然找对象指不上强关系,就只好大力发展弱关系了,这才有了近年来“singles Bar”(意为“可以找到对象的酒吧”)、结婚会场、婚姻介绍所等场所的红火。如今,我国的都市社会正处在从重强关系到重弱关系的转变中,“婚活”的产生也是大势所趋。
“婚活”是一种态度
东方传统主张爱情“可遇不可求”,爱情是一种难以解释的“缘分”,甚至相信它是前生修得、命中注定的。既然缘已命定,奢求妄为又有何用?这显然是一种站在特定文化价值观上的理解,以不可操控的外在环境为中心,属于感性的范畴。
然而,“婚活族”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拒绝“坐以待毙”,不愿默默地等待爱情的到来。“婚活”正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给自己主动创造赢得爱情的良机,实现进入围城的愿望。这是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己为中心的。也正因此,“婚活族”很清楚自己想找的另一半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人,明白在什么地方可以遇到这类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他或她会竭力去走一条既节约时间又节约金钱的捷径。所以这是一种很理性的做法。
我们的传统要求女性矜持,而今我国的“婚活族”大部分是女性,这仍要归结于态度的不同。矜持强调的是如何做人,体现着社会观念的约束;而“婚活族”将找伴侣视同找工作,强调的是如何做事,体现着自我个性的张扬,时代的潮流带来了观念的变迁。
“婚活”是一串活动
观念指导着行为,特别的态度造就出特别的活动。抱定了“把结婚当事业”和“有志者事竟成”的态度,未婚男女们热情地投入到各种以结婚为目的的活动中。“什么也不做的话,就没法结婚!”这是《“婚活”圣经》和《“婚活”战略》两本书(山田昌弘和白河桃子合著)封面上的醒目劝告。总体来说,“婚活族”对内积极装备自己,参与化妆、健身或男女沟通技巧训练等课程,对外投入相亲、多人晚餐、约会式交友等活动。
日本的“婚活族”踊跃参加“找对象缓步跑”(环绕皇居的集体晨跑)、“环保找对象”(走上新宿街头一边捡垃圾一边谈心)、泡“婚活”酒吧(位于东京六本木)等集体相亲活动。“婚活”热潮的背后显然有整个社会的推波助澜,除了日本媒体和婚介所的卖力宣传之外,棒球比赛场推出了“婚活”座位;内衣制造商推出了“婚活”产品;东京品川区推出了“婚活”讲座;鹿儿岛县还建立了专门介绍适龄对象的“红娘”志愿者团队。
“要想嫁给王子,自己得先成为公主!”这是我国某位女性“婚活族”的座右铭。她积极参加各种相亲和交友活动。本来一向素颜示人,但为了吸引更多异性的目光,她钻研美容书籍,学会了化妆技艺,并坚持每天练习瑜伽。每逢周末假期,她一改以往窝在家当“宅女”的习惯,积极参加爬山、打球等运动,还有目的地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大半年下来,她变得容光焕发、身段优雅,身边的朋友都说她越来越年轻,一点也不像即将“奔三”的人。令她暗喜的是,出入各种场合时总有异性有事没事和她搭讪。“婚活”行为已经使得我国青年找对象的方式趋于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婚活”的个性表现及舶来背景还令其披上了一层时尚的面纱。
仔细研究一下“婚活族”,我们发现这群人有许多共性:多为80后“剩女”,多为城市白领,认同婚姻价值,偏向理性思维等等。社会学常以社会群体为单位来分析社会现象,例如:从城市农民工群体或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来看社会变迁,从罪犯群体来看社会越轨等等。社会学家对某位“婚活族”的个案故事并不很感兴趣,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整个“婚活族”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环境变化。为何以前没有“婚活”现象?为何“婚活族”恰恰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被逼出来的“婚活”
源于日语的“婚活”其实就是和结婚相关活动的总称,“婚活族”就是一群以找工作的态度和决心来找结婚对象的人。他们行动前有规划、有准备,一边努力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一边积极寻找并主动接近理想的异性目标人群。“婚活”现象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日本政府国势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30~34岁的日本男性中有47%是单身汉,同年龄段的女性中有32%待嫁,迟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但另一方面,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单身汉和更高比例的女性其实想结婚。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想结婚又结不了呢?当事人往往这样回答:“年过三十,很难认识新朋友,想结婚却找不着对象”。话语中已透露出交往圈子狭窄、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个人的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强关系网络就是与你关系密切、经常见面并带有感情的一群人(例如家人、同事、密友等),他们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较类似;而弱关系网多半属于隔着中介的间接联系,既有私人的泛泛之交(如同学的舅舅)、也有通过专业中介结构介绍认识的人(如家政公司介绍的保姆),覆盖面较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很多不同渠道的信息。美日等发达国家是更依赖弱关系的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认识的各界人物越多,就越容易办成他想要办的事;而那些圈子固定且狭窄的人则不容易办成事,包括难以找到结婚对象。现代化后的日本社会,未婚成人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的联系日益松散,与邻居的联系也只停留在打招呼寒暄的程度,来自家庭和社区网络的传统支持逐渐削弱;而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圈子又很局限,想从中获得交友机会很不容易。既然找对象指不上强关系,就只好大力发展弱关系了,这才有了近年来“singles Bar”(意为“可以找到对象的酒吧”)、结婚会场、婚姻介绍所等场所的红火。如今,我国的都市社会正处在从重强关系到重弱关系的转变中,“婚活”的产生也是大势所趋。
“婚活”是一种态度
东方传统主张爱情“可遇不可求”,爱情是一种难以解释的“缘分”,甚至相信它是前生修得、命中注定的。既然缘已命定,奢求妄为又有何用?这显然是一种站在特定文化价值观上的理解,以不可操控的外在环境为中心,属于感性的范畴。
然而,“婚活族”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拒绝“坐以待毙”,不愿默默地等待爱情的到来。“婚活”正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给自己主动创造赢得爱情的良机,实现进入围城的愿望。这是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己为中心的。也正因此,“婚活族”很清楚自己想找的另一半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人,明白在什么地方可以遇到这类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他或她会竭力去走一条既节约时间又节约金钱的捷径。所以这是一种很理性的做法。
我们的传统要求女性矜持,而今我国的“婚活族”大部分是女性,这仍要归结于态度的不同。矜持强调的是如何做人,体现着社会观念的约束;而“婚活族”将找伴侣视同找工作,强调的是如何做事,体现着自我个性的张扬,时代的潮流带来了观念的变迁。
“婚活”是一串活动
观念指导着行为,特别的态度造就出特别的活动。抱定了“把结婚当事业”和“有志者事竟成”的态度,未婚男女们热情地投入到各种以结婚为目的的活动中。“什么也不做的话,就没法结婚!”这是《“婚活”圣经》和《“婚活”战略》两本书(山田昌弘和白河桃子合著)封面上的醒目劝告。总体来说,“婚活族”对内积极装备自己,参与化妆、健身或男女沟通技巧训练等课程,对外投入相亲、多人晚餐、约会式交友等活动。
日本的“婚活族”踊跃参加“找对象缓步跑”(环绕皇居的集体晨跑)、“环保找对象”(走上新宿街头一边捡垃圾一边谈心)、泡“婚活”酒吧(位于东京六本木)等集体相亲活动。“婚活”热潮的背后显然有整个社会的推波助澜,除了日本媒体和婚介所的卖力宣传之外,棒球比赛场推出了“婚活”座位;内衣制造商推出了“婚活”产品;东京品川区推出了“婚活”讲座;鹿儿岛县还建立了专门介绍适龄对象的“红娘”志愿者团队。
“要想嫁给王子,自己得先成为公主!”这是我国某位女性“婚活族”的座右铭。她积极参加各种相亲和交友活动。本来一向素颜示人,但为了吸引更多异性的目光,她钻研美容书籍,学会了化妆技艺,并坚持每天练习瑜伽。每逢周末假期,她一改以往窝在家当“宅女”的习惯,积极参加爬山、打球等运动,还有目的地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大半年下来,她变得容光焕发、身段优雅,身边的朋友都说她越来越年轻,一点也不像即将“奔三”的人。令她暗喜的是,出入各种场合时总有异性有事没事和她搭讪。“婚活”行为已经使得我国青年找对象的方式趋于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婚活”的个性表现及舶来背景还令其披上了一层时尚的面纱。
仔细研究一下“婚活族”,我们发现这群人有许多共性:多为80后“剩女”,多为城市白领,认同婚姻价值,偏向理性思维等等。社会学常以社会群体为单位来分析社会现象,例如:从城市农民工群体或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来看社会变迁,从罪犯群体来看社会越轨等等。社会学家对某位“婚活族”的个案故事并不很感兴趣,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整个“婚活族”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环境变化。为何以前没有“婚活”现象?为何“婚活族”恰恰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