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渐进性改革中的逻辑起点、体制外成长、转型战略、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配套协调等举措决定了它与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密切机理关系。
[关键词]渐进性改革;经济增长;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1-0022-02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经济改革采取了一种渐次推进的方式。今天我们回过头去考察这种改革的过程,不难发现正是这种渐进性策略和举措为中国的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时序推进机制和空间调整机制,也因此不断创造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渐进性改革逻辑起点的选取使改革一开始就唤起了中国最广大群体的热情,开启了中国经济尘封已久的闸门
1,中国农民自身要求进一步解放的愿望使农村改革具有一种合乎情理的内在需求。在建国后初期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农民翻身作了主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解放,表现出高昂的建设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农民兄弟仍然要“勒紧腰带干革命”的状况丝毫没有改变的时候,就必然引起中国农民本身的一种机能反映,要求改革的愿望自然而然就再次萌生了。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20户农民的秘密契约就是这种愿望的强烈表现。农村成了中国改革的试验场。
2,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牵动的利益调整和变动较少,改革的成本小,代价低。农村改革首先是把农民自身的实践创造以国家的政策形式确定下来,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旧体制下解放出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极大地解放了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初始改革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粮食的大幅度增长。所以从一开始农村的改革利益关系较好理顺,改革几乎没有受到阻力。农村改革出现的新气象和积累的新经验为我国渐进性的改革进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改革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二、改革过程的“体制外”推进战略为中国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中国渐进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体制外”入手,逐步推进改革深化。所谓“体制外”改革就是在没有触及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在计划体制之外创造制度的供给,在原有制度对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停滞不前时,发挥新制度(体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高效率,以弥补经济增长在空间上产生的缺位。这种“体制外”改革,使原有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在空间上的扩张性被限定了,新的经济活动发生在原有体制外,而由于在体制外不存在由既定制度规定的利益格局,故一般没有改革的受损者,不会受到大的阻力,也就使这种改革简单易行而且成本低廉。体制外经济增量的扩大一方面增强了它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分量,另一方面对改革目标的选取起了一种极强的示范效应,为向“体制内”改革推进提供了经验。
“体制外”改革成果的最主要表现在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特区的建立,当然也包括名目繁多的享有类似特区优惠政策的开发开放区的设置。它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为中国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三、渐进式体制转型战略有效地培育了市场体系,保持经济的稳健增长
中国采取的逐渐转型的战略,有效地培育了市场体系,在这种有序的推进中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一,如前所述的“体制外”改革应当属于整个体制渐进转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虽然在体制外运作,但对我们整个体制起着一种示范和催化作用。体制外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经济特区以及自由定价制度,形成了遍及社会的市场的组织性资本。它们一方面创造出了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由于它们的快速成长,又形成了对计划的组织性资本的进逼作用。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旧体制作用的范围逐渐缩小,为新体制的成长创造了空间。第二,体制内市场化的逐步演进。我国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是计划体制的最坚固堡垒,而且由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改革伊始我们就把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我国的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来说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就一定能够开辟出一片生存和发展的新天地。
四、正确处理渐进式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前提
经济改革每前进一步,都要求政治层面作出相应的改革。今天我们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政治改革的进展是分不开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治体制上是一套权力高度集中的集权体制,它是和经济体制的集中模式相配套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经济主体权利的分散性和自主性直接对传统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挑战,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必须达到如下目标:一是必须满足政治发展本身的要求,如广泛的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二是必须促进经济民主,如保证经济主体能有经济活动的自主的权利,按照经济客观规律进行经济活动;三是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等。
虽然我国的政治改革任务还比较艰巨,但综观我国经济和政治的配套改革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的政治改革已经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我们首先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这些现象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改革的深入发展格格不入。所以我们的政治改革开始就从这些方面人手,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下放权力、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等,为启动经济改革创造基本条件。
2,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经济改革。为推进经济改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了四次机构改革:一是1982年至1985年的机构改革;二是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三是1992年至1995年的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四是1998年以来的国务院及各级政府机构改革。所有这些机构改革的一个宗旨就是为经济改革服务,尤其是1998年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今后的任务就是完善各项改革措施,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完全纳入市场运行轨道扫除障碍。
3,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局势的稳定和政策的稳定等,这些政治上的稳定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邓小平同志倡导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我国逐渐形成了领导人交替的制度化,领导人权力的交班在既定的制度下(最主要的是退休制度)平稳完成,避免了非制度化变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大起大落现象。这种制度化交替带来的政治上稳定在今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世界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的,较稳定的政治局势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六大原因之一。(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此外,政策的稳定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过程虽遇到一些困难和曲折,但基本上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而且这些政策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这样反过来又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正是有了这种政策的稳定性,才有了我国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史小今
[关键词]渐进性改革;经济增长;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1-0022-02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经济改革采取了一种渐次推进的方式。今天我们回过头去考察这种改革的过程,不难发现正是这种渐进性策略和举措为中国的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时序推进机制和空间调整机制,也因此不断创造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渐进性改革逻辑起点的选取使改革一开始就唤起了中国最广大群体的热情,开启了中国经济尘封已久的闸门
1,中国农民自身要求进一步解放的愿望使农村改革具有一种合乎情理的内在需求。在建国后初期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农民翻身作了主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解放,表现出高昂的建设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农民兄弟仍然要“勒紧腰带干革命”的状况丝毫没有改变的时候,就必然引起中国农民本身的一种机能反映,要求改革的愿望自然而然就再次萌生了。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20户农民的秘密契约就是这种愿望的强烈表现。农村成了中国改革的试验场。
2,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牵动的利益调整和变动较少,改革的成本小,代价低。农村改革首先是把农民自身的实践创造以国家的政策形式确定下来,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旧体制下解放出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极大地解放了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初始改革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粮食的大幅度增长。所以从一开始农村的改革利益关系较好理顺,改革几乎没有受到阻力。农村改革出现的新气象和积累的新经验为我国渐进性的改革进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改革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二、改革过程的“体制外”推进战略为中国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中国渐进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体制外”入手,逐步推进改革深化。所谓“体制外”改革就是在没有触及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在计划体制之外创造制度的供给,在原有制度对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停滞不前时,发挥新制度(体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高效率,以弥补经济增长在空间上产生的缺位。这种“体制外”改革,使原有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在空间上的扩张性被限定了,新的经济活动发生在原有体制外,而由于在体制外不存在由既定制度规定的利益格局,故一般没有改革的受损者,不会受到大的阻力,也就使这种改革简单易行而且成本低廉。体制外经济增量的扩大一方面增强了它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分量,另一方面对改革目标的选取起了一种极强的示范效应,为向“体制内”改革推进提供了经验。
“体制外”改革成果的最主要表现在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特区的建立,当然也包括名目繁多的享有类似特区优惠政策的开发开放区的设置。它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为中国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三、渐进式体制转型战略有效地培育了市场体系,保持经济的稳健增长
中国采取的逐渐转型的战略,有效地培育了市场体系,在这种有序的推进中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一,如前所述的“体制外”改革应当属于整个体制渐进转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虽然在体制外运作,但对我们整个体制起着一种示范和催化作用。体制外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经济特区以及自由定价制度,形成了遍及社会的市场的组织性资本。它们一方面创造出了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由于它们的快速成长,又形成了对计划的组织性资本的进逼作用。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旧体制作用的范围逐渐缩小,为新体制的成长创造了空间。第二,体制内市场化的逐步演进。我国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是计划体制的最坚固堡垒,而且由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改革伊始我们就把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我国的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来说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就一定能够开辟出一片生存和发展的新天地。
四、正确处理渐进式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前提
经济改革每前进一步,都要求政治层面作出相应的改革。今天我们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政治改革的进展是分不开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治体制上是一套权力高度集中的集权体制,它是和经济体制的集中模式相配套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经济主体权利的分散性和自主性直接对传统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挑战,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必须达到如下目标:一是必须满足政治发展本身的要求,如广泛的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二是必须促进经济民主,如保证经济主体能有经济活动的自主的权利,按照经济客观规律进行经济活动;三是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等。
虽然我国的政治改革任务还比较艰巨,但综观我国经济和政治的配套改革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的政治改革已经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我们首先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这些现象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改革的深入发展格格不入。所以我们的政治改革开始就从这些方面人手,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下放权力、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等,为启动经济改革创造基本条件。
2,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经济改革。为推进经济改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了四次机构改革:一是1982年至1985年的机构改革;二是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三是1992年至1995年的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四是1998年以来的国务院及各级政府机构改革。所有这些机构改革的一个宗旨就是为经济改革服务,尤其是1998年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今后的任务就是完善各项改革措施,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完全纳入市场运行轨道扫除障碍。
3,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局势的稳定和政策的稳定等,这些政治上的稳定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邓小平同志倡导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我国逐渐形成了领导人交替的制度化,领导人权力的交班在既定的制度下(最主要的是退休制度)平稳完成,避免了非制度化变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大起大落现象。这种制度化交替带来的政治上稳定在今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世界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的,较稳定的政治局势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六大原因之一。(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此外,政策的稳定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过程虽遇到一些困难和曲折,但基本上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而且这些政策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这样反过来又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正是有了这种政策的稳定性,才有了我国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史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