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探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疑,但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常见到一些教师设计问题时容易出现抓不住重点、针对性不强,泛泛而问,问的太多,难易不当,缺少新意等问题。对此,笔者在二十余年的教学中通过实践、反思和总结,认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设问要新颖,出乎意料。现在,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利用好多媒体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设问: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国王、内阁(首相)、议会的权力如何?怎样运行?我把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国王、首相、各部大臣、议会议长、议员,模拟英国的政治运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扮演的绘声绘色,非常投入。然后,师生点评,再放一些有关视频片段。通过这样的设疑和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我想,他们定会终身难忘。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设疑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而进行。例如,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时,应针对“海禁”“与闭关锁国”的背景、影响设疑,尤其是影响,如果针对内容设疑,显然是主次不明,针对性不强。
3.启发性原则。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重要的是善于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设疑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一节,设疑: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它与古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区别?它与洋务运动中的企业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为什么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时,事先精心设计好以下问题:(1)维新变法法令颁布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有什么反应?(2)光绪为什么要支持变法?他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吗?(3)袁世凯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变法会失败吗?(4)你以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分层次递进式的设疑无疑把学生从思路阻塞转向恍然大悟。这样的设疑,使学生能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形成整体知识链。
4.民主性原则。设疑的目的在于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素质。课堂设疑是否成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涌跃参与十分关键。因此,必须 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鼓励,造成一种愿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才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正途。
5.难易适中的原则。教师所提问题要难度适当,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设置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此类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学生就不会有兴趣去思考,也就不会认真分析、探究其历史本质了。而难度适中的问题怎样设置,就要研究学生,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现有条件(如手头资料的多少、是否具备上网条件等)进行研究,最后设置学生基本可以解决、在教师的点拨下可以得到升华、形成历史思维和价值观的问题。
6.少而精的原则。新课改后,许多学校每节课改为40分钟,我们全县所有高中全为4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果设计的问题太多,教师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也只有三五分钟,学生看起来很忙,实际上不能深入探究,收效不大。师生都疲于奔命,往往很难完成当堂教学任务。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少而精,我认为可以设计一组针对全文主题的问题和两、三组针对重难点的问题。每课一般用两课时,这样,一节课不超过两组问题,使学生有时间做深入探究,实践证明,收效较好。例如,在《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时,我放了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片段,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图片,导入新课后,设计了一组针对主题的问题:请概述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两组针对重难点的问题:1、比较唐宋时期的“市”在时空上的不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两宋时期商业会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2、合作探究: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要探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疑,但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常见到一些教师设计问题时容易出现抓不住重点、针对性不强,泛泛而问,问的太多,难易不当,缺少新意等问题。对此,笔者在二十余年的教学中通过实践、反思和总结,认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设问要新颖,出乎意料。现在,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利用好多媒体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设问: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国王、内阁(首相)、议会的权力如何?怎样运行?我把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国王、首相、各部大臣、议会议长、议员,模拟英国的政治运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扮演的绘声绘色,非常投入。然后,师生点评,再放一些有关视频片段。通过这样的设疑和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我想,他们定会终身难忘。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设疑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而进行。例如,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时,应针对“海禁”“与闭关锁国”的背景、影响设疑,尤其是影响,如果针对内容设疑,显然是主次不明,针对性不强。
3.启发性原则。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重要的是善于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设疑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一节,设疑: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它与古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区别?它与洋务运动中的企业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为什么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时,事先精心设计好以下问题:(1)维新变法法令颁布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有什么反应?(2)光绪为什么要支持变法?他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吗?(3)袁世凯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变法会失败吗?(4)你以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分层次递进式的设疑无疑把学生从思路阻塞转向恍然大悟。这样的设疑,使学生能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形成整体知识链。
4.民主性原则。设疑的目的在于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素质。课堂设疑是否成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涌跃参与十分关键。因此,必须 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鼓励,造成一种愿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才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正途。
5.难易适中的原则。教师所提问题要难度适当,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设置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此类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学生就不会有兴趣去思考,也就不会认真分析、探究其历史本质了。而难度适中的问题怎样设置,就要研究学生,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现有条件(如手头资料的多少、是否具备上网条件等)进行研究,最后设置学生基本可以解决、在教师的点拨下可以得到升华、形成历史思维和价值观的问题。
6.少而精的原则。新课改后,许多学校每节课改为40分钟,我们全县所有高中全为4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果设计的问题太多,教师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也只有三五分钟,学生看起来很忙,实际上不能深入探究,收效不大。师生都疲于奔命,往往很难完成当堂教学任务。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少而精,我认为可以设计一组针对全文主题的问题和两、三组针对重难点的问题。每课一般用两课时,这样,一节课不超过两组问题,使学生有时间做深入探究,实践证明,收效较好。例如,在《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时,我放了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片段,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图片,导入新课后,设计了一组针对主题的问题:请概述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两组针对重难点的问题:1、比较唐宋时期的“市”在时空上的不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两宋时期商业会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2、合作探究: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