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应遵循的原则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探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疑,但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常见到一些教师设计问题时容易出现抓不住重点、针对性不强,泛泛而问,问的太多,难易不当,缺少新意等问题。对此,笔者在二十余年的教学中通过实践、反思和总结,认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设问要新颖,出乎意料。现在,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利用好多媒体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设问: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国王、内阁(首相)、议会的权力如何?怎样运行?我把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国王、首相、各部大臣、议会议长、议员,模拟英国的政治运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扮演的绘声绘色,非常投入。然后,师生点评,再放一些有关视频片段。通过这样的设疑和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我想,他们定会终身难忘。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设疑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而进行。例如,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时,应针对“海禁”“与闭关锁国”的背景、影响设疑,尤其是影响,如果针对内容设疑,显然是主次不明,针对性不强。
  3.启发性原则。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重要的是善于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设疑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一节,设疑: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它与古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区别?它与洋务运动中的企业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为什么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时,事先精心设计好以下问题:(1)维新变法法令颁布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有什么反应?(2)光绪为什么要支持变法?他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吗?(3)袁世凯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变法会失败吗?(4)你以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分层次递进式的设疑无疑把学生从思路阻塞转向恍然大悟。这样的设疑,使学生能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形成整体知识链。
  4.民主性原则。设疑的目的在于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素质。课堂设疑是否成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涌跃参与十分关键。因此,必须 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鼓励,造成一种愿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才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正途。
  5.难易适中的原则。教师所提问题要难度适当,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设置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此类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学生就不会有兴趣去思考,也就不会认真分析、探究其历史本质了。而难度适中的问题怎样设置,就要研究学生,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现有条件(如手头资料的多少、是否具备上网条件等)进行研究,最后设置学生基本可以解决、在教师的点拨下可以得到升华、形成历史思维和价值观的问题。
  6.少而精的原则。新课改后,许多学校每节课改为40分钟,我们全县所有高中全为4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果设计的问题太多,教师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也只有三五分钟,学生看起来很忙,实际上不能深入探究,收效不大。师生都疲于奔命,往往很难完成当堂教学任务。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少而精,我认为可以设计一组针对全文主题的问题和两、三组针对重难点的问题。每课一般用两课时,这样,一节课不超过两组问题,使学生有时间做深入探究,实践证明,收效较好。例如,在《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时,我放了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片段,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图片,导入新课后,设计了一组针对主题的问题:请概述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两组针对重难点的问题:1、比较唐宋时期的“市”在时空上的不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两宋时期商业会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2、合作探究: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马说》;联系;讨论;发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28—02    教学理念:文言文阅读教学,强调通过“读”培养学生熟读深思、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并联系以前所学,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  教学设想:《马说》是千
期刊
〔关键词〕 课程改革;试验区高考;方案;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24.3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12—03    2007年,我国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四个试验区(山东、海南、广东和宁夏)迎来了首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引起全国的高度关注。早在去年末,教育部考试司就颁布了《2007年高中新课程高考大纲》作为各试验区编制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精髓;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36—01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总共收录了48条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其中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伦理精神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就有33條,占绝大多数,其注重突出儒家思想文化,许多名句论点浅显易懂,
期刊
〔关键词〕 问题;设置;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44—01    Asking-question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来分析、探讨、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引导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去了解分析材料,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要领。
期刊
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前几年,不少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合格率。现在高中搞会考制,上述问题引起了各校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谈谈造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高一新生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
期刊
关于作文批改,多年以来,无论中学还是小学通常都是老师一支笔说了算。可这种作文的批阅方式效果并不见好。从学生方面看,作文本发下去后,老师改的地方,学生是不大看的,他们关心的只是最后的评语和得分。一般情况下老师总是抱着修改或挑毛病的思想来对待学生的作文,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学生的劳动成果成了老师指责的对象,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本应丰富多
期刊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和“甘肃省教育督导体制会宁现场推进会暨全省教育督导工作会议”精神,临夏州把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强化教育工作作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并针对我州教育督导机构不健全、督导力量薄弱、督导队伍不合理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督导机
期刊
新课改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作为一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不断的观摩学习,努力践行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思路,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顺应时代需求,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各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采取各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呢?关键是要客观的辩证的看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现
期刊
会宁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第一督学责任区自成立以来,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督导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在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的领导下,结合责任区教育工作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督导活动。针对不同时期学校教育实际,责任区按照“服从工作重点、守住教育一线、发挥督导职能、共谋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不辞劳苦,勤奋工作。随着督学责任区制度和督学责任区的确立,责任区的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随机督查又
期刊
一、督导与督学责任区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两大课题,一是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重点。因此,当前督学责任区工作也应突出这两个重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于课程改革的督学,笔者的工作思路是:“建立一个制度,坚持两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即加强对新课改的督学检查,建立和完善课程改革的区域与督学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