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

来源 :环球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JNK信号通路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截断逆挽方组和SP600125组,各组大鼠给予猪血清腹腔注射13周,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actosamine/lipopolysaccharide,D-Gal N/LPS)急性攻击,构建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截断逆挽方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天,SP600125组于急性攻击前半小时腹腔注射。各组大鼠均在急性攻击后4、8、12小时平行取材。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IHC)检测肝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8(Cysteine Proteinase-8,Caspase-8)、Caspase-3、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量,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肝组织中Fas配体(Fas ligand,FasL)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Caspase-3、Caspase-8、Fas、Fas L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截断逆挽方组及SP600125组在4小时和8小时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12小时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断逆挽方可以有效降低Caspase-3、Caspase-8、Fas、FasL的表达量,阻断死亡受体途径,减少模型大鼠肝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温室大棚是现代高效农作物的重要栽培设施之一,栽培种植技术及喷微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在温室大棚中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地研究温室大棚环境监测及灌溉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具有
对比国外先进传媒机构或国内行业标杆,国内绝大多数传统媒体总体上在理念、生产、渠道以及机制上始终未能摆脱"两张皮"的传统桎梏,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仍有较大距离。从受
<正>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新时期团组织必须按照党的要求和需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按照青年的要求和需要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青团工作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