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联合国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会议宣言(公报)作为重要文献,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其中所蕴含的理念进行对比与分析,揭示了新世纪十年间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本质观、高等教育(机构)职能观、高等教育平等观、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国际观等方面的新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张,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显著等。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这些新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新的理念。这些高等教育理念的演变,一方面揭示出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程,另一方面,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先导,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在1998年和2009年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规模之大、层次之高以及所涉及的问题之重要都是空前的。会议颁布的两份文件:一份是1998年10月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宣言书——《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以下简称1998年文本);另一份是2009年7月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会议公报——《社会变化与发展中高等教育与研究之新动力》(以下简称2009年文本),蕴涵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思想与理念,充分体现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要求与承诺,成为不同时期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上述两个文本所蕴含的高等教育理念进行对比与分析之后发现,近十年间高等教育的几个核心理念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变化。所谓核心理念,实际上是对“在一定时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这两个根本问题的回答,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本质观、职能观、公平观、质量观和国际观等,其他所涉及的理念大多是从这五个核心理念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为其所包涵。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着重从上述五个方面来探讨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十年间的新发展。
一、高等教育本质观的深化
高等教育本质观是对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的定位与认识。1998年的文本第14条中,高等教育被定位为一项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而2009年的文本则多次强调指出高等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public good,在经济学中常译成“公共产品”)。虽然“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均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并均有使用者可以自由获取的含义,但是,由“服务”及“事业”,实际上强调了由单向度的责任发展到多向度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说,“公共服务”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应尽的义务,而“公共事业”则不仅强调高等教育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还包含着社会(政府)及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发展所应负有责任的含义。因此,“公共事业”的提法更加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社会(政府)对高等教育所负有的责任。这样一种定位,一方面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内涵,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应对全球性挑战,“帮助人们提高对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复杂问题的认识能力与应对能力”,“特别是在诸如食物安全、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等这些全球性挑战问题上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全球性的共识”[1];另一方面通过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共事业”,引导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诉诸更多利益相关者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力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在认识上的深化。
二、高等教育(机构)职能观的扩展
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是任何高等教育理念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回答高等教育机构如何处理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问题的基础。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
关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学界通常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服务社会。当然,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又有不少学者陆续提出了引领文化、国际交流等新职能的说法,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高等教育职能观的内容。
对比两个文本可以发现,十年间在高等教育职能观方面虽然未在传统的三大职能之外提出新的职能,但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外延有了扩展,同时,对这三大职能的侧重有所变化。
首先,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1998年文本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而2009年的文本则主要从全球化及面临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高等教育如何帮助人们应对与迎接挑战,如何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全球性的共识。在这里2009年文本更加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职能。其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使命或职责的途径方面,两个文本均提到了高等教育要通过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的实现来履行其使命或是职责。譬如在1998年文本中提到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能够满足人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负责任的公民,应根据社会现在与未来的需要不断地修订课程及其内容,使他们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2]。同时,高等教育要“通过研究,创造和传播知识;通过恰当的科学鉴定,为社区服务,促进文化的、社会的与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促进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创造领域的发展”[3]。 2009年文本也就这些问题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机构,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的实现,最终应促进其内部各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公民自主性的发展。这将对可持续发展、人类和平幸福和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人权实现作出贡献”[4]。可见,2009年的文本更加突出了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公民自主性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对于实现人类和平幸福的人权中的作用。第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高等教育职能观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对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创新职能的重视与强调。这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会公报的名称上,1998年会议宣言的名称是《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用的只有“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而2009年大会公报《社会变化与发展中高等教育与研究之新动力》,不仅有“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还同时出现了“研究”(Research)一词。二是,2009年大会公报专门以“学习、研究与创新”作为一个副主题。同时,文本强调“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找到既能够解决与民生福祉相关问题,又能够为具有地方针对性的科学技术奠定基础的研究与教学领域”[5] 。这种“本土的知识系统能够拓展我们理解新兴挑战的思路”[6],既呼应了上文所谈及的高等教育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社会使命,也再次凸现了对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创新职能的重视与强调。显然,十年之后国际社会在高等教育职能问题上更加强调了高等教育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社会使命与研究创新的社会职能。
三、高等教育公平观的拓展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深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在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的同时也更加关心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公平观的内涵非常丰富,且在不断发展,一般认为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权利平等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中又以机会均等为核心内容。
关于高等教育权利平等方面,两次大会在这个问题上的表述其精神实质应当说是一致的。1998年文本强调要遵循《世界人权宣言》所制定的公正原则,“高等教育的接受原则应当建立在优良、能力、勤奋、坚韧以及申请者数量的基础之上,并且在考虑以前所获得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终身获得学习机会,可以在任何年龄学习”[7],“高等教育不可以在种族、语言、宗教或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或甚至在身体障碍方面有任何歧视”[8],“高等教育还要特别关注处境不利的人群”[9],“高等教育要注意发挥妇女的作用”[10]。这些内容在2009年文本中均得以重申。
关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近十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如果说1998年文本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入学机会的均等,也就是起点均衡,那么2009年文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提法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保守主义”起点均衡论,走向了“自由主义”的过程均衡论和“新概念”的结果均衡论。2009年大会公报明确提出:“在过去的10年里,为了增加入学机会和确保教育公平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也必须再接再厉。但是仅仅扩大入学机会是不够的,更多的事等待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努力确保受教育者最终获得成功。”[11]“在扩大入学机会的同时,高等教育必须同时追求公平、适切性及质量三大目标。公平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入学机会问题——还意味着要确保学生顺利参与并完成学业的目标,同时保证学生的待遇,这就必须向贫困和边缘化的群体提供合适的财政援助和教育政策的支持。”[12]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经过十年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已由仅仅强调入学机会的平等到全面延伸至整个学习过程并获得成功的机会的平等。
另一方面,2009年会议对高等教育公平外延的理解也扩展到了弥合一个国家的社会内部和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如2009年文本第25条提到,“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承担着弥合发展差距的社会责任”[13]。这实际上是从国际社会的视角在看待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时所作的拓展,可以说是进一步丰富了高等教育公平观的内容。
四、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进展
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是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其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基本看法,它所要回答的是高等教育活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达到怎么样的规格,特别是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一般来说,高等教育质量观包括了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确定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构两方面问题的认识。对比两次大会文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质量标准确定方面还是在质量保障建构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
首先,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方面,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那么,何谓“多层面”?依笔者所见,主要包括两方面意蕴:一个是类型问题,即多类型的质量;另一个是多方面的质量。所谓多类型,主要是指在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的几个基本类型(主要有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型)中,每一类型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应看作是质量高低的差异,只是类型的区别而已。换言之,每一类型的人才培养都有自己的一流,都有自己的高质量。因此,多类型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产生。另一方面,所谓多方面的质量,1998年的文本是指“包括高等教育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师、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等”[14]。从这一角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的质量就不仅仅是指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的质量或者说培养人才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还应当包括其他方面,如有没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大师级的学术人才,研究创新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有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完善的图书资料,学校里的整个文化氛围、学术氛围怎么样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包含的内容。1998年文本所提出的多层面的质量标准在2009年的文本中进一步得到了确认,“质量标准必须反映高等教育的整体目标,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等能力方面的目标,这些质量标准应当鼓励创新和多样化”[15]。
其次,在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认识方面,2009年文本较之1998年文本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由之前单纯的制度性保障、强调保障机制的建立,发展为多元化的保障体系,尤其是呼唤质量文化的形成。“日益扩大的入学机会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在当代高等教育中,质量保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必须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16]所谓的“质量文化”,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一种观念性的保障,是指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我们不应仅仅依靠外在刚性的质量监管机制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实现,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的应该是在高等教育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意识,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变为大学师生、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觉自愿。“质量文化”正是十年间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要进步。
五、高等教育国际观的丰富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国际化趋势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我们曾经理解的教育交流合作或是学者、学生的国际流动,而是被赋予了更为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对比两次会议文本对此问题的提法,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自身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日渐明晰,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也日渐丰富。
首先,对国际化所涉及的领域,1998年文本中只提到“跨洲跨国界的知识分享”及“人才外流”两个方面,说明这是两个在当时国际化方面突出的问题。而2009年文本中则不仅将国际化作为一个主要问题,将其同区域化和全球化一并作为大会《公报》讨论的三个副主题之一,还将国际化的内容拓展至包括了“更大范围和更加平衡的学术流动”,“拥有高水平研究同行和知识生产”以及“跨境高等教育提供”等更为丰富的内容。
其次,2009年文本将国际化内容深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指出在诸如资格互认、质量保障、机构治理、教学和研究等方面都应当体现出国际的、区域的维度。这是国际化在高等教育具体实践领域中的体现,也是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推动的结果。
再次,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化问题并未在1998年文本中明确提出,但在2009年的文本中吸收了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经验,期望在非洲高等教育发展上借鉴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模式,提出要尽快建立非洲大学联合会,以促进非洲国家、非洲区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并通过积极推行《阿鲁沙公约》(Arusha Convention)关于文凭、毕业证书和学位的互认协定以促进非洲高等教育区域内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流动。这体现了人们对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模式的认识与思考,也是人们在传统“西方中心主义”国际化大框架下重新审视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体现。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能脱离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孤立进行;同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必将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对于我们把握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进程、制定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等,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4][5][6][11][12][13][15][16] 赵叶珠, 游蠡译. 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17):63-65.
[2][3][7][8][9][10][14] UNESC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EB/OL].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ducprog/wche/declaration_eng.htm, 2010-09-20.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张,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显著等。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这些新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新的理念。这些高等教育理念的演变,一方面揭示出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程,另一方面,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先导,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在1998年和2009年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规模之大、层次之高以及所涉及的问题之重要都是空前的。会议颁布的两份文件:一份是1998年10月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宣言书——《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以下简称1998年文本);另一份是2009年7月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会议公报——《社会变化与发展中高等教育与研究之新动力》(以下简称2009年文本),蕴涵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思想与理念,充分体现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要求与承诺,成为不同时期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上述两个文本所蕴含的高等教育理念进行对比与分析之后发现,近十年间高等教育的几个核心理念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变化。所谓核心理念,实际上是对“在一定时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这两个根本问题的回答,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本质观、职能观、公平观、质量观和国际观等,其他所涉及的理念大多是从这五个核心理念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为其所包涵。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着重从上述五个方面来探讨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十年间的新发展。
一、高等教育本质观的深化
高等教育本质观是对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的定位与认识。1998年的文本第14条中,高等教育被定位为一项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而2009年的文本则多次强调指出高等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public good,在经济学中常译成“公共产品”)。虽然“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均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并均有使用者可以自由获取的含义,但是,由“服务”及“事业”,实际上强调了由单向度的责任发展到多向度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说,“公共服务”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应尽的义务,而“公共事业”则不仅强调高等教育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还包含着社会(政府)及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发展所应负有责任的含义。因此,“公共事业”的提法更加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社会(政府)对高等教育所负有的责任。这样一种定位,一方面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内涵,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应对全球性挑战,“帮助人们提高对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复杂问题的认识能力与应对能力”,“特别是在诸如食物安全、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等这些全球性挑战问题上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全球性的共识”[1];另一方面通过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共事业”,引导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诉诸更多利益相关者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力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在认识上的深化。
二、高等教育(机构)职能观的扩展
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是任何高等教育理念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回答高等教育机构如何处理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问题的基础。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
关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学界通常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服务社会。当然,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又有不少学者陆续提出了引领文化、国际交流等新职能的说法,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高等教育职能观的内容。
对比两个文本可以发现,十年间在高等教育职能观方面虽然未在传统的三大职能之外提出新的职能,但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外延有了扩展,同时,对这三大职能的侧重有所变化。
首先,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1998年文本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而2009年的文本则主要从全球化及面临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高等教育如何帮助人们应对与迎接挑战,如何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全球性的共识。在这里2009年文本更加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职能。其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使命或职责的途径方面,两个文本均提到了高等教育要通过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的实现来履行其使命或是职责。譬如在1998年文本中提到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能够满足人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负责任的公民,应根据社会现在与未来的需要不断地修订课程及其内容,使他们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2]。同时,高等教育要“通过研究,创造和传播知识;通过恰当的科学鉴定,为社区服务,促进文化的、社会的与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促进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创造领域的发展”[3]。 2009年文本也就这些问题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机构,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的实现,最终应促进其内部各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公民自主性的发展。这将对可持续发展、人类和平幸福和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人权实现作出贡献”[4]。可见,2009年的文本更加突出了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公民自主性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对于实现人类和平幸福的人权中的作用。第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高等教育职能观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对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创新职能的重视与强调。这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会公报的名称上,1998年会议宣言的名称是《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用的只有“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而2009年大会公报《社会变化与发展中高等教育与研究之新动力》,不仅有“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还同时出现了“研究”(Research)一词。二是,2009年大会公报专门以“学习、研究与创新”作为一个副主题。同时,文本强调“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找到既能够解决与民生福祉相关问题,又能够为具有地方针对性的科学技术奠定基础的研究与教学领域”[5] 。这种“本土的知识系统能够拓展我们理解新兴挑战的思路”[6],既呼应了上文所谈及的高等教育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社会使命,也再次凸现了对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创新职能的重视与强调。显然,十年之后国际社会在高等教育职能问题上更加强调了高等教育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社会使命与研究创新的社会职能。
三、高等教育公平观的拓展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深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在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的同时也更加关心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公平观的内涵非常丰富,且在不断发展,一般认为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权利平等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中又以机会均等为核心内容。
关于高等教育权利平等方面,两次大会在这个问题上的表述其精神实质应当说是一致的。1998年文本强调要遵循《世界人权宣言》所制定的公正原则,“高等教育的接受原则应当建立在优良、能力、勤奋、坚韧以及申请者数量的基础之上,并且在考虑以前所获得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终身获得学习机会,可以在任何年龄学习”[7],“高等教育不可以在种族、语言、宗教或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或甚至在身体障碍方面有任何歧视”[8],“高等教育还要特别关注处境不利的人群”[9],“高等教育要注意发挥妇女的作用”[10]。这些内容在2009年文本中均得以重申。
关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近十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如果说1998年文本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入学机会的均等,也就是起点均衡,那么2009年文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提法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保守主义”起点均衡论,走向了“自由主义”的过程均衡论和“新概念”的结果均衡论。2009年大会公报明确提出:“在过去的10年里,为了增加入学机会和确保教育公平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也必须再接再厉。但是仅仅扩大入学机会是不够的,更多的事等待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努力确保受教育者最终获得成功。”[11]“在扩大入学机会的同时,高等教育必须同时追求公平、适切性及质量三大目标。公平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入学机会问题——还意味着要确保学生顺利参与并完成学业的目标,同时保证学生的待遇,这就必须向贫困和边缘化的群体提供合适的财政援助和教育政策的支持。”[12]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经过十年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已由仅仅强调入学机会的平等到全面延伸至整个学习过程并获得成功的机会的平等。
另一方面,2009年会议对高等教育公平外延的理解也扩展到了弥合一个国家的社会内部和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如2009年文本第25条提到,“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承担着弥合发展差距的社会责任”[13]。这实际上是从国际社会的视角在看待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时所作的拓展,可以说是进一步丰富了高等教育公平观的内容。
四、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进展
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是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其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基本看法,它所要回答的是高等教育活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达到怎么样的规格,特别是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一般来说,高等教育质量观包括了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确定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构两方面问题的认识。对比两次大会文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质量标准确定方面还是在质量保障建构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
首先,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方面,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那么,何谓“多层面”?依笔者所见,主要包括两方面意蕴:一个是类型问题,即多类型的质量;另一个是多方面的质量。所谓多类型,主要是指在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的几个基本类型(主要有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型)中,每一类型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应看作是质量高低的差异,只是类型的区别而已。换言之,每一类型的人才培养都有自己的一流,都有自己的高质量。因此,多类型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产生。另一方面,所谓多方面的质量,1998年的文本是指“包括高等教育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师、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等”[14]。从这一角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的质量就不仅仅是指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的质量或者说培养人才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还应当包括其他方面,如有没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大师级的学术人才,研究创新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有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完善的图书资料,学校里的整个文化氛围、学术氛围怎么样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包含的内容。1998年文本所提出的多层面的质量标准在2009年的文本中进一步得到了确认,“质量标准必须反映高等教育的整体目标,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等能力方面的目标,这些质量标准应当鼓励创新和多样化”[15]。
其次,在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认识方面,2009年文本较之1998年文本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由之前单纯的制度性保障、强调保障机制的建立,发展为多元化的保障体系,尤其是呼唤质量文化的形成。“日益扩大的入学机会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在当代高等教育中,质量保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必须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16]所谓的“质量文化”,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一种观念性的保障,是指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我们不应仅仅依靠外在刚性的质量监管机制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实现,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的应该是在高等教育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意识,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变为大学师生、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觉自愿。“质量文化”正是十年间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要进步。
五、高等教育国际观的丰富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国际化趋势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我们曾经理解的教育交流合作或是学者、学生的国际流动,而是被赋予了更为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对比两次会议文本对此问题的提法,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自身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日渐明晰,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也日渐丰富。
首先,对国际化所涉及的领域,1998年文本中只提到“跨洲跨国界的知识分享”及“人才外流”两个方面,说明这是两个在当时国际化方面突出的问题。而2009年文本中则不仅将国际化作为一个主要问题,将其同区域化和全球化一并作为大会《公报》讨论的三个副主题之一,还将国际化的内容拓展至包括了“更大范围和更加平衡的学术流动”,“拥有高水平研究同行和知识生产”以及“跨境高等教育提供”等更为丰富的内容。
其次,2009年文本将国际化内容深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指出在诸如资格互认、质量保障、机构治理、教学和研究等方面都应当体现出国际的、区域的维度。这是国际化在高等教育具体实践领域中的体现,也是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推动的结果。
再次,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化问题并未在1998年文本中明确提出,但在2009年的文本中吸收了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经验,期望在非洲高等教育发展上借鉴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模式,提出要尽快建立非洲大学联合会,以促进非洲国家、非洲区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并通过积极推行《阿鲁沙公约》(Arusha Convention)关于文凭、毕业证书和学位的互认协定以促进非洲高等教育区域内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流动。这体现了人们对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模式的认识与思考,也是人们在传统“西方中心主义”国际化大框架下重新审视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体现。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能脱离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孤立进行;同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必将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对于我们把握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进程、制定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等,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4][5][6][11][12][13][15][16] 赵叶珠, 游蠡译. 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17):63-65.
[2][3][7][8][9][10][14] UNESC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EB/OL].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ducprog/wche/declaration_eng.htm, 201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