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十七年”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态,“红色经典”充满了历史意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群体意识等大我情怀,这也是“红色经典”文学的内在灵魂,所以红色经典文学教学当中必须要关注如何渗透和弘扬这种“大我”情怀。本文针对红色经典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大我”培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何激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神“补钙”机能,并认真加以引导,对于培育大学生“大我”情怀大有裨益。
【关键词】“红色经典”教学;大学生;“大我”情怀培育
1 何谓“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主要指“十七年”文学中从1949年建国后至1976年“文革”结束之前,以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红色小说、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戏剧(主要是“样板戏”)等等。其中最经典的作品是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指《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八部作品)为代表的“十七年文学”中的红色经典小说和以《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智取威武山》、《沙家浜》等为代表的“样板戏”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红色电影与红色歌曲等等。
“红色经典”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大我”意识,以革命年代为时代背景、以英雄事迹或英雄人物为表现内容,采取宏大叙事模式,表现为思想主题方面的大我情怀的抒发,着力弘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济世情怀等精神,而艺术审美方面呈现出阳刚、崇高、悲壮等史诗风格。
1.1 思想内容方面
1.1.1 展现了宏阔的“历史”感
“红色经典”具有巨大的历史感,整体性地呈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更直观地了解历史,具有“史诗”风格。
红色经典的“史诗”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历史时间“深长”, 其次是空间跨度“广远”。如欧阳山的《三家巷》在“一代风流”的总标题下,展现“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红旗谱》艺术地展现了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画卷,高度集中地描绘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展现了这一过程中农民的心理变化。虽然不同的作家叙述的方式不同,但基本都取材于“深度”与“广度”的结合,构成了十七年文学特有的“宏大叙事”模式。
1.1.2 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首先,“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不遗余力地歌颂“集体主义”精神。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红色经典”的作家们对于普通民众大唱赞歌,指出他们在历史创造中的主导力量,书写他们为了未来而奋斗及其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理想、崇高、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1953) 反映了新时代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的曲折过程,表现了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1956) 体现了对正直无私、豪爽义气、深富理想与集体主义的精神追求。其他如: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卷(1958)、赵树理的《锻炼锻炼》(1958)、柳青的《狠透铁》(1958)、《创业史》第一部(1959)……这类作品不遗余力地肯定和褒扬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所展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王金生、刘雨生、梁生宝们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当今时代的人们看来,集体主义尤显金贵,也是我们应该极力推崇的。
其次,崇尚英雄主义在“红色经典”中也举目皆是,如孙犁的《风云初记》(1951)、杜鹏程的《保卫延安》(1954)、峻青的《黎明的河边》(1955)、王愿坚的《党费》(1956)、吴强的《红日》(1957)、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梁斌的《红旗谱》(1957)、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王愿坚的《七根火柴》(1958)、茹志鹃的《百合花》(1958)、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等等。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出生于炮火连天、刀光剑影时代的英雄们,如高翔、周大勇、何剑平、黄新、杨子荣、少剑波、朱老忠、卢嘉川、林红、母亲、无名战士、小通讯员、许云峰等一大批文学形象,尽管个性千差万别,但英雄品质均为其核心性格。
鲁迅曾说,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可叹的,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英雄,但仍需要有一颗敬仰和敬畏英雄的心。物欲横流,我们更应该坚守自己,用生命承诺对党和国家的誓言。
1.2 艺术形式方面
1.2.1 多种形式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论著、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有音乐作品比如歌曲、音乐作品、戏剧、秧歌、快板、美术作品等,最有名的如《黄河大合唱》、《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这样的作品能做到雅俗共享,集娱乐、教育功能于一体,就连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也能感受其魅力,这对于传颂当时代历史的丰功伟绩有着推进的作用,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1.2.2 宏阔的“史诗”叙述模式
“红色经典”作品的基本特征都体现了时间、空间跨度大,结构恢宏博大,气象万千,具有“史诗”的庄严与崇高精神,生动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艰难的历程,也在现代美学的内涵和意境上作出了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开拓。
1.2.3 表达方式
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惊险。《林海雪原》、《红岩》、《李自成》、《艳阳天》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常常令读者手不释卷。《红旗谱》则介乎情节小说与生活化小说之间,兼备两者之长。此外,“红色经典”由于可读性和大众化倾向,具有“通俗化”的特色,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2 “红色经典”对大学生“大我”情怀培育的重要意义
综观以上对“红色经典”的概述可知,“红色经典”通过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在今天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不断膨胀的欲念使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权利至上、金钱至上……致党至国于无物,致人民利益于无形。而这时,红色经典文本和影视作品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其坚定乐观的革命信念,仍然对我们每一个人产生着强有力的感召力。 怀有一颗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仰之心,怀有一颗爱民之心,时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这就是爱国,这就是“大我”情怀的体现。“红色经典”文学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激发着我们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意识,曾经英雄辈出的时代具有的高昂的斗志也是我们现在的和平时代所需要的,我们时刻要铭记历史中那些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前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所付出的一切,踏着他们的足迹,迈着更坚实的步伐前行。因此,传承“红色经典”,对大学生“大我”情怀培育的意义非常重大。
3 红色经典教学中如何培育大学生“大我”情怀
3.1 从授课内容方面加引导
“红色经典”具有巨大的历史感,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在对革命历程的回忆和展现以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斗争和生活的描绘和揭示中,整体性地建构了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更直观地了解历史,具有“史诗”风格。如《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延安保卫战优秀长篇,被誉为“英雄史诗”;《红日》被认为是继《保卫延安》“又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性作品”;《红岩》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创业史》描写“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史诗,结构恢弘、气势磅礴……
在“红色经典”文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容易,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生取义、舍己为人、流血牺牲才换来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当今和平时代,只有我们每一个人以“大我”的情怀,投入到社会的改革发展中,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努力中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祖国才能发展。
3.2 运用红色经典的不同艺术形式,加强教学效果
“红色经典”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进行教学,不仅为学生解读“红色经典”文本,还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展示电影、音乐等影像资料。如学习歌剧《白毛女》和样板戏等作品,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直接感性地体会到作品的艺术魅力。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加感性地了解到我们的老一辈为保卫祖国而英勇奋斗的恢宏场景。
3.3 注重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为根本目的。在“红色经典”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外,特别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大我”情怀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如精心设计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从而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之,作为一种文学形态,“红色经典”以革命年代为时代背景、以英雄事迹或英雄人物为表现内容,充满了历史意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群体意识等大我情怀,这也是“红色经典”文学的内在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激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神“补钙”机能,并认真加以引导,对于培育大学生“大我”情怀大有裨益,并能最终达到教学内容与红色经典完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严春友,朱红文.简论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03).
[2]阎浩岗.“史诗性”与“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评估[J].文艺争鸣·当代视野,2007(06).
作为“十七年”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态,“红色经典”充满了历史意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群体意识等大我情怀,这也是“红色经典”文学的内在灵魂,所以红色经典文学教学当中必须要关注如何渗透和弘扬这种“大我”情怀。本文针对红色经典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大我”培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何激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神“补钙”机能,并认真加以引导,对于培育大学生“大我”情怀大有裨益。
【关键词】“红色经典”教学;大学生;“大我”情怀培育
1 何谓“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主要指“十七年”文学中从1949年建国后至1976年“文革”结束之前,以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红色小说、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戏剧(主要是“样板戏”)等等。其中最经典的作品是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指《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八部作品)为代表的“十七年文学”中的红色经典小说和以《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智取威武山》、《沙家浜》等为代表的“样板戏”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红色电影与红色歌曲等等。
“红色经典”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大我”意识,以革命年代为时代背景、以英雄事迹或英雄人物为表现内容,采取宏大叙事模式,表现为思想主题方面的大我情怀的抒发,着力弘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济世情怀等精神,而艺术审美方面呈现出阳刚、崇高、悲壮等史诗风格。
1.1 思想内容方面
1.1.1 展现了宏阔的“历史”感
“红色经典”具有巨大的历史感,整体性地呈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更直观地了解历史,具有“史诗”风格。
红色经典的“史诗”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历史时间“深长”, 其次是空间跨度“广远”。如欧阳山的《三家巷》在“一代风流”的总标题下,展现“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红旗谱》艺术地展现了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画卷,高度集中地描绘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展现了这一过程中农民的心理变化。虽然不同的作家叙述的方式不同,但基本都取材于“深度”与“广度”的结合,构成了十七年文学特有的“宏大叙事”模式。
1.1.2 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首先,“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不遗余力地歌颂“集体主义”精神。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红色经典”的作家们对于普通民众大唱赞歌,指出他们在历史创造中的主导力量,书写他们为了未来而奋斗及其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理想、崇高、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1953) 反映了新时代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的曲折过程,表现了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1956) 体现了对正直无私、豪爽义气、深富理想与集体主义的精神追求。其他如: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卷(1958)、赵树理的《锻炼锻炼》(1958)、柳青的《狠透铁》(1958)、《创业史》第一部(1959)……这类作品不遗余力地肯定和褒扬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所展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王金生、刘雨生、梁生宝们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当今时代的人们看来,集体主义尤显金贵,也是我们应该极力推崇的。
其次,崇尚英雄主义在“红色经典”中也举目皆是,如孙犁的《风云初记》(1951)、杜鹏程的《保卫延安》(1954)、峻青的《黎明的河边》(1955)、王愿坚的《党费》(1956)、吴强的《红日》(1957)、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梁斌的《红旗谱》(1957)、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王愿坚的《七根火柴》(1958)、茹志鹃的《百合花》(1958)、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等等。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出生于炮火连天、刀光剑影时代的英雄们,如高翔、周大勇、何剑平、黄新、杨子荣、少剑波、朱老忠、卢嘉川、林红、母亲、无名战士、小通讯员、许云峰等一大批文学形象,尽管个性千差万别,但英雄品质均为其核心性格。
鲁迅曾说,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可叹的,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英雄,但仍需要有一颗敬仰和敬畏英雄的心。物欲横流,我们更应该坚守自己,用生命承诺对党和国家的誓言。
1.2 艺术形式方面
1.2.1 多种形式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论著、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有音乐作品比如歌曲、音乐作品、戏剧、秧歌、快板、美术作品等,最有名的如《黄河大合唱》、《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这样的作品能做到雅俗共享,集娱乐、教育功能于一体,就连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也能感受其魅力,这对于传颂当时代历史的丰功伟绩有着推进的作用,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1.2.2 宏阔的“史诗”叙述模式
“红色经典”作品的基本特征都体现了时间、空间跨度大,结构恢宏博大,气象万千,具有“史诗”的庄严与崇高精神,生动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艰难的历程,也在现代美学的内涵和意境上作出了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开拓。
1.2.3 表达方式
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惊险。《林海雪原》、《红岩》、《李自成》、《艳阳天》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常常令读者手不释卷。《红旗谱》则介乎情节小说与生活化小说之间,兼备两者之长。此外,“红色经典”由于可读性和大众化倾向,具有“通俗化”的特色,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2 “红色经典”对大学生“大我”情怀培育的重要意义
综观以上对“红色经典”的概述可知,“红色经典”通过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在今天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不断膨胀的欲念使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权利至上、金钱至上……致党至国于无物,致人民利益于无形。而这时,红色经典文本和影视作品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其坚定乐观的革命信念,仍然对我们每一个人产生着强有力的感召力。 怀有一颗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仰之心,怀有一颗爱民之心,时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这就是爱国,这就是“大我”情怀的体现。“红色经典”文学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激发着我们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意识,曾经英雄辈出的时代具有的高昂的斗志也是我们现在的和平时代所需要的,我们时刻要铭记历史中那些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前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所付出的一切,踏着他们的足迹,迈着更坚实的步伐前行。因此,传承“红色经典”,对大学生“大我”情怀培育的意义非常重大。
3 红色经典教学中如何培育大学生“大我”情怀
3.1 从授课内容方面加引导
“红色经典”具有巨大的历史感,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在对革命历程的回忆和展现以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斗争和生活的描绘和揭示中,整体性地建构了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更直观地了解历史,具有“史诗”风格。如《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延安保卫战优秀长篇,被誉为“英雄史诗”;《红日》被认为是继《保卫延安》“又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性作品”;《红岩》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创业史》描写“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史诗,结构恢弘、气势磅礴……
在“红色经典”文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容易,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生取义、舍己为人、流血牺牲才换来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当今和平时代,只有我们每一个人以“大我”的情怀,投入到社会的改革发展中,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努力中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祖国才能发展。
3.2 运用红色经典的不同艺术形式,加强教学效果
“红色经典”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进行教学,不仅为学生解读“红色经典”文本,还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展示电影、音乐等影像资料。如学习歌剧《白毛女》和样板戏等作品,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直接感性地体会到作品的艺术魅力。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加感性地了解到我们的老一辈为保卫祖国而英勇奋斗的恢宏场景。
3.3 注重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为根本目的。在“红色经典”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外,特别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大我”情怀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如精心设计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从而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之,作为一种文学形态,“红色经典”以革命年代为时代背景、以英雄事迹或英雄人物为表现内容,充满了历史意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群体意识等大我情怀,这也是“红色经典”文学的内在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激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神“补钙”机能,并认真加以引导,对于培育大学生“大我”情怀大有裨益,并能最终达到教学内容与红色经典完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严春友,朱红文.简论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03).
[2]阎浩岗.“史诗性”与“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评估[J].文艺争鸣·当代视野,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