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户籍政策改革的消息令人振奋,数以千万计的“新广东人”更是对此寄予无限的期望,作为外来人口大省,有限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口急剧增长或将成为广东户籍改革最大的障碍
5月23日,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在广东省政协举办的“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上透露,广东正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分类有序调整各类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如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入户、全面放宽中小城市(城镇)落户政策等。
小小户口本,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动,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不是因为户口本本身,而是因为户口所带来的一切如孩子就学、医疗等公共服务问题。
尽管广东省公安厅明确告诉《小康》记者,户籍改革信息并非源自官方正式文件,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广东户籍政策再次改革的消息令人振奋,数以千万计的“新广东人”更是对此寄予无限的期望。
户籍改革信息疑云
“我大学毕业来广州工作八年了,但对于广东而言,我还是一个外地人!”来自贵州的王信诚对《小康》记者说,他2006年结婚,次年生了孩子,孩子现在到了上学年龄,他在广州有自己的房子,但就因为不是广州户口,孩子没能入读公立学校。他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上学,就要付出比其他人多出一倍以上的费用。
听闻这次户籍改革的消息,王信诚感到非常兴奋,希望操作细则可以尽快出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看能否“有号可座”。
5月23日,廣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在广东省政协举办的“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上透露,广东的户籍改革从大城市开始,逐级放松。郑东称,除广州、深圳这两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将受到严格控制外,其他城市将降低外来人口入户广东的门槛。
据广东本地媒体报道: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六个珠三角核心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五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达三年的异地务工人员,可以迁入当地常住户口。其他非核心的地级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异地务工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迁入当地常住户口。中小城市的落户政策则全面放宽,异地务工人员在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主要城市以外的县(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固定住所(含租赁)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当地申请迁入常住户口。
与此同时,凡在城市有固定住所、就业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均可在广东的大中城市落户,落户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可随时迁移到实际居住地。除广州、深圳两个特大城市的老人投靠子女有所控制外,其他各地直系亲属间相互投靠(夫妻投靠、子女投靠、老人投靠)均全面放开,随时办理。
《小康》记者联系广东省公安厅采访时,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该信息官方还未正式对外公布。
有专家分析称,可能因为该消息是非正式渠道出来的,还没有正式的文件出台,但他相信信息源自公安厅副厅长,不久应该就有正式文件出台。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公安部的改革计划中,农民工的市民化、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优先事项。在这样的改革思路中,从共识最大、受众人群最广、最便于操作的地方入手正是其最大特点。
尽管此次信息还未获得广东省公安厅户籍主管部门的证实,但很多人都相信,广东没有理由不遵循这样既定的成熟思路。
民众期盼加快改革步伐
事实上,有知情官员透露,广东此次户籍改革已酝酿了很长时间,珠三角一些城市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如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就已表示,今年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深化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在合理确定人口规模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放开建制镇落户和购房入户。
而前述户籍改革的部分内容,在中山早已实施。
在中山市沙溪镇工作的钟辉告诉记者,他2001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就入职于南方电网旗下的中山分公司,并将户口顺利迁入中山市。在老家韶关还有父母,前几年父亲去世后,留下体弱多病的母亲,后了解到中山有相关政策,允许年龄超过55岁的父母随迁。
2013年6月初,钟辉到中山市公安局沙溪分局了解了母亲随迁入中山户口的具体办理手续后,他随即回到韶关老家,村委会出了“老人在家无人抚养”的证明,然后在沙溪分局办理了“准予迁入证”,带着“准予迁入证”,由老人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了户口迁出证及户口本,然后就顺利将母亲的户口由韶关迁入到自己中山户口本名下。
“整个办理过程非常简单。”钟辉说,户口迁入中山带来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一家人在一个本子上,在中山,老人每月可以领到60元的生活补助,只需交十几元的社保就可以享受城市居民的住院报销,每年还有1200元限额的医疗门诊报销。
钟辉坦言,母亲户口迁入中山后,确实让他少了后顾之忧,可以更安心地在中山工作。
对于钟辉而言,他是幸运的,但在佛山工作的郭华生却如王信诚一样,仍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儿子已经六岁了,三个月后就到了小学的入学年龄,但因为没有本地户口,孩子不知该到哪儿去上学。“没有户口,公立学校是肯定上不了的,上私立学校,学费贵且不说,还不知道教学质量如何。”郭华生如是对记者说。
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在广东省政协会议上的发言确实让郭华生兴奋不已,“虽然今年是肯定来不及了,但明年还是有希望的。”郭华生说,希望操作细则能够尽快出来,哪怕是让孩子读一年私立学校也无谓。
另有消息称,惠州目前也已形成户籍改革实施方案,与广东省的方向保持一致。该方案现已通过惠州市政府审批,具体实施细则有可能在近期公布。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彭澎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而广东这次的改革是一种具体化的落实。“广东大量的非户籍人口将从中得益,入户门槛的降低,将使他们有机会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及时为人数众多、比重甚高的“非户籍人口”补上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将他们从管理“盲”区转移到服务“明”区,既是防患于未然的明智之举,也是顺应时代与人心的德政工程。
公共服务难题
户籍制度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试点,但一直进展缓慢。近年来,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目标,户籍制度改革再次被提上中央议事日程,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如“只要在设区的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等规定,早已成为全国性大幅度户籍改革的先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人口转移和落户政策的大方向之后,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户籍政策改革。
“我因为没有广州户口,连用住房公积金买房的资格都没有。”刘军告诉记者,在广州用住房公积金买房,外地户口社保须连续交满三年,而广州户口只需一年。
因为户籍背后还附加着就业、入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带来的种种利益,令民众对户籍爱恨有加。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激情高涨,顺应民心,但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却是一道难以逾越又不得不面对的鸿沟。
新世纪以来,许多大城市如宁波市、郑州市等开始尝试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众多城市户籍改革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道路总结了实践经验,也为未来大城市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2001年,郑州实行新的户籍制度,并在2003年“全面放开”,不仅投资置业、买房、直系亲属投靠等条件可以入户,就连投亲靠友都可以入户。但这样做的结果是,2001年11月至2005年4月间郑州市转户的38万多人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学龄前儿童就达10万多人。这样,原本并不宽裕的城市公共资源“僧多粥少”的尴尬处境非常突出,特别是教育领域表现最为明显。迅猛增加的学生生源让郑州市的中小学班级爆满,有的班学生数目高达90多人,一些学校操场站不下全体学生,只好实行每周一、三、五和二、四各班轮流做操制度。由于本地财政资源不足,郑州市政府最后只好叫停户籍制度改革。
宁波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采取了分阶段、分地区的方式,同时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户籍制度分区分阶段进行的措施。石家庄市的入户门槛进一步降低,改革的积极效果明显,但也在就业、子女入学、市政方面遇到了一定压力,在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方面则出现了一些消极影响,户籍制度改革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所以改革是必需的,大城市的户籍改革要伴随着相关措施的改革,将弊端降到最低。
“郑州的例子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户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中央政府介入,并在全国不同城市同时推动,以防止单个或少数城市行动而导致的人口剧增带来的公共资源困境,也需要地方政府有配套的财政资源来为流动人口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然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这种资源是来自于中央转移支付,还是地方政府自有或新增的财力,有限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口急剧增长将成为户籍改革最大的障碍,也是最值得政府考量的问题。
广东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在改革的牵涉面上更为复杂,难度也可想而知,而值得欣慰的是,此次透露出的改革计划步子迈得很“给力”。
5月23日,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在广东省政协举办的“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上透露,广东正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分类有序调整各类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如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入户、全面放宽中小城市(城镇)落户政策等。
小小户口本,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动,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不是因为户口本本身,而是因为户口所带来的一切如孩子就学、医疗等公共服务问题。
尽管广东省公安厅明确告诉《小康》记者,户籍改革信息并非源自官方正式文件,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广东户籍政策再次改革的消息令人振奋,数以千万计的“新广东人”更是对此寄予无限的期望。
户籍改革信息疑云
“我大学毕业来广州工作八年了,但对于广东而言,我还是一个外地人!”来自贵州的王信诚对《小康》记者说,他2006年结婚,次年生了孩子,孩子现在到了上学年龄,他在广州有自己的房子,但就因为不是广州户口,孩子没能入读公立学校。他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上学,就要付出比其他人多出一倍以上的费用。
听闻这次户籍改革的消息,王信诚感到非常兴奋,希望操作细则可以尽快出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看能否“有号可座”。
5月23日,廣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在广东省政协举办的“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上透露,广东的户籍改革从大城市开始,逐级放松。郑东称,除广州、深圳这两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将受到严格控制外,其他城市将降低外来人口入户广东的门槛。
据广东本地媒体报道: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六个珠三角核心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五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达三年的异地务工人员,可以迁入当地常住户口。其他非核心的地级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异地务工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迁入当地常住户口。中小城市的落户政策则全面放宽,异地务工人员在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主要城市以外的县(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固定住所(含租赁)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当地申请迁入常住户口。
与此同时,凡在城市有固定住所、就业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均可在广东的大中城市落户,落户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可随时迁移到实际居住地。除广州、深圳两个特大城市的老人投靠子女有所控制外,其他各地直系亲属间相互投靠(夫妻投靠、子女投靠、老人投靠)均全面放开,随时办理。
《小康》记者联系广东省公安厅采访时,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该信息官方还未正式对外公布。
有专家分析称,可能因为该消息是非正式渠道出来的,还没有正式的文件出台,但他相信信息源自公安厅副厅长,不久应该就有正式文件出台。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公安部的改革计划中,农民工的市民化、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优先事项。在这样的改革思路中,从共识最大、受众人群最广、最便于操作的地方入手正是其最大特点。
尽管此次信息还未获得广东省公安厅户籍主管部门的证实,但很多人都相信,广东没有理由不遵循这样既定的成熟思路。
民众期盼加快改革步伐
事实上,有知情官员透露,广东此次户籍改革已酝酿了很长时间,珠三角一些城市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如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就已表示,今年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深化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在合理确定人口规模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放开建制镇落户和购房入户。
而前述户籍改革的部分内容,在中山早已实施。
在中山市沙溪镇工作的钟辉告诉记者,他2001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就入职于南方电网旗下的中山分公司,并将户口顺利迁入中山市。在老家韶关还有父母,前几年父亲去世后,留下体弱多病的母亲,后了解到中山有相关政策,允许年龄超过55岁的父母随迁。
2013年6月初,钟辉到中山市公安局沙溪分局了解了母亲随迁入中山户口的具体办理手续后,他随即回到韶关老家,村委会出了“老人在家无人抚养”的证明,然后在沙溪分局办理了“准予迁入证”,带着“准予迁入证”,由老人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了户口迁出证及户口本,然后就顺利将母亲的户口由韶关迁入到自己中山户口本名下。
“整个办理过程非常简单。”钟辉说,户口迁入中山带来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一家人在一个本子上,在中山,老人每月可以领到60元的生活补助,只需交十几元的社保就可以享受城市居民的住院报销,每年还有1200元限额的医疗门诊报销。
钟辉坦言,母亲户口迁入中山后,确实让他少了后顾之忧,可以更安心地在中山工作。
对于钟辉而言,他是幸运的,但在佛山工作的郭华生却如王信诚一样,仍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儿子已经六岁了,三个月后就到了小学的入学年龄,但因为没有本地户口,孩子不知该到哪儿去上学。“没有户口,公立学校是肯定上不了的,上私立学校,学费贵且不说,还不知道教学质量如何。”郭华生如是对记者说。
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在广东省政协会议上的发言确实让郭华生兴奋不已,“虽然今年是肯定来不及了,但明年还是有希望的。”郭华生说,希望操作细则能够尽快出来,哪怕是让孩子读一年私立学校也无谓。
另有消息称,惠州目前也已形成户籍改革实施方案,与广东省的方向保持一致。该方案现已通过惠州市政府审批,具体实施细则有可能在近期公布。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彭澎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而广东这次的改革是一种具体化的落实。“广东大量的非户籍人口将从中得益,入户门槛的降低,将使他们有机会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及时为人数众多、比重甚高的“非户籍人口”补上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将他们从管理“盲”区转移到服务“明”区,既是防患于未然的明智之举,也是顺应时代与人心的德政工程。
公共服务难题
户籍制度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试点,但一直进展缓慢。近年来,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目标,户籍制度改革再次被提上中央议事日程,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如“只要在设区的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等规定,早已成为全国性大幅度户籍改革的先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人口转移和落户政策的大方向之后,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户籍政策改革。
“我因为没有广州户口,连用住房公积金买房的资格都没有。”刘军告诉记者,在广州用住房公积金买房,外地户口社保须连续交满三年,而广州户口只需一年。
因为户籍背后还附加着就业、入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带来的种种利益,令民众对户籍爱恨有加。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激情高涨,顺应民心,但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却是一道难以逾越又不得不面对的鸿沟。
新世纪以来,许多大城市如宁波市、郑州市等开始尝试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众多城市户籍改革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道路总结了实践经验,也为未来大城市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2001年,郑州实行新的户籍制度,并在2003年“全面放开”,不仅投资置业、买房、直系亲属投靠等条件可以入户,就连投亲靠友都可以入户。但这样做的结果是,2001年11月至2005年4月间郑州市转户的38万多人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学龄前儿童就达10万多人。这样,原本并不宽裕的城市公共资源“僧多粥少”的尴尬处境非常突出,特别是教育领域表现最为明显。迅猛增加的学生生源让郑州市的中小学班级爆满,有的班学生数目高达90多人,一些学校操场站不下全体学生,只好实行每周一、三、五和二、四各班轮流做操制度。由于本地财政资源不足,郑州市政府最后只好叫停户籍制度改革。
宁波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采取了分阶段、分地区的方式,同时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户籍制度分区分阶段进行的措施。石家庄市的入户门槛进一步降低,改革的积极效果明显,但也在就业、子女入学、市政方面遇到了一定压力,在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方面则出现了一些消极影响,户籍制度改革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所以改革是必需的,大城市的户籍改革要伴随着相关措施的改革,将弊端降到最低。
“郑州的例子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户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中央政府介入,并在全国不同城市同时推动,以防止单个或少数城市行动而导致的人口剧增带来的公共资源困境,也需要地方政府有配套的财政资源来为流动人口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然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这种资源是来自于中央转移支付,还是地方政府自有或新增的财力,有限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口急剧增长将成为户籍改革最大的障碍,也是最值得政府考量的问题。
广东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在改革的牵涉面上更为复杂,难度也可想而知,而值得欣慰的是,此次透露出的改革计划步子迈得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