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ERCP诊疗技术培训中心经ERCP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79例(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9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以及无肝病患者随机抽取114例(无肝病组),对比分析ERCP治疗操作情况、肝功能指标术后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肝硬化组ERCP术前凝血酶原时间为(12.9±2.2) s,多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12.1±1.9) s和无肝病组(11.7±1.4)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30,P<0.001)。术中操作肝硬化组所用时间(58.58±19.40) min,多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52.53±16.74) min和无肝病组(49.81±14.8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44,P=0.002)。术后各组均无穿孔、死亡的病例。肝硬化组中3例(3.8%)患者行EST后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少量渗血,其中2例为Child-Pugh C级,1例为Child-Pugh B级;1例(1.27%)Child-Pugh C级患者出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渗血,但该项与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同样,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ERCP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66.0比53.0 IU/L)、谷丙转氨酶(61.0比52.0 IU/L)、γ-谷氨酰转移酶(318.0比231.0 IU/L)、碱性磷酸酶(232.0比210.0 μmol/L)、总胆红素(65.7比56.3 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
结论Child-Pugh A级、B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对于Child-Pugh C级患者,应尽量在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情况后行E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