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起点出发 等3则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zh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自己的起点出发
  
   我数学总是考不好,妈妈就给我报了补习班。我不想去,可是怕妈妈伤心,只好去了。上课的时候,我很认真,可老师讲的内容听不懂,我该怎么办?
  祁 蔓
  
  无论是学校课程还是校外补习,绝大多数情况下,老师的教学进程是比较机械的,它并不能贴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有人吃不饱,有人消化不了。像数学这种学科尤其如此,因为它的知识更有阶段性、系统性,前面没跟紧,后面就可能听不懂,而老师却总是按照教学计划往下讲。上课时听不懂,并不意味着你不聪明,只是因为那个进程不适合你。
   我接触过一位非常善于把全校后进班带成全市先进班的老师。他创造“奇迹”的最大秘密,就是善于把握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阶段,在上课时考虑的不是“这时候学生应该掌握什么”,而是“这些学生实际能懂得什么”。也就是说,他上课永远都是以学生的实际程度作为教学起点的。他明白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并不是匀速的,可能这些学生在课程标准的参照下貌似落在了后面,但没关系,慢慢来,以后他们不但会与原先跑在前面的学生齐头并进,甚至还会反超——之前看上去的“慢”,恰恰会成为之后加速起跳的助跑。
   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在教师和课程安排都无法照顾到你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你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起点,然后从这个起点出发,稳扎稳打,只要还有没懂的地方就不急于往前赶,不耻于“落后”,直到把所有难点都消化掉。如果自学太吃力,而班上老师又无法分给你更多注意力,那么上补习班也未尝不是途径之一,但是切记:补习班是要让你弄懂原先不懂的地方,而不是让你继续听不懂,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我认为你选择一个从你目前起点出发的、适合你当下学习速度的补习班就显得无比重要了。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班,可以考虑找一位家教。
  
  渴求完美,但绝不苛求
  
   我和别人有点不一样。有时我会很用功,有时却不知道在干吗,老是浪费时间。我有时很乐观,有时又很悲观。我给自己定过目标,可总是实现不了,看过不少励志书,每次刚看完那会儿会努力一下,但不能一直坚持。我很想成为一名学习好、游戏也玩得好的“全才”。班上的一位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就是如此。他学习好像不是很用功,却总能考高分。我很羡慕(仅是羡慕,不是嫉妒)。有时我会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初二时我学习很用功,成绩提高很快。现在初三,成绩不算特别好,却很想中考时拿高分。我总是急切地想做好一件事,可又不知该怎么努力,希望您能给我点建议。
  飞 飞
  
  人的天性中有一部分是渴求完美的,这种渴求会成为自我发展的动力,这挺好,但如果因此而苛求自己,那就会变得痛苦不堪。动辄设定太多太高的目标而又达不到,那还不如不设定,因为无法实现目标的后果除了失落,还会打击自己的心理。不轻易赌咒发誓,更不随便撕毁跟自己的约定,踏踏实实地学习,为每一点进步而欣喜,这不是更好吗?
   苛求完美的人很难对自己感到满意,结果便是羡慕别人。这其实是挺悲哀的。你居然不满于这个正宗原版、绝世无二、灵肉合一的“我”,这岂非一种莫名其妙的背叛?呵呵。所以,我一直主张人应该有一点自恋,学会健康地爱自己。
   如果你不苛求完美,就不至于太患得患失。所谓的“全才”,不是哪个人自己皱着眉头规划出来的。比如爱因斯坦从来没想过自己拉小提琴也一定要达到多高的水准——那只不过是他的兴趣爱好,据说水平也一般。
   而且我还感觉,你之所以在学习上不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也与苛求完美的心态有关。你其实一直显得比较浮躁。你学习的动力,部分来自目标的吸引——但那目标是游移的,而且经常令你感觉遥不可及,所以有时候会感到“悲观”;部分来自同学间的竞争(或别人的看法)——但你想用一种看上去轻松潇洒、“玩儿”似的、顺带着还能把游戏修炼到一流的状态胜过同学,事实却难免让你沮丧……你却从没认识到,只有兴趣,才是一个人不断学习探索的最持久、最可靠的动力,别人想拦都拦不住。
   先别想什么“全才”的事儿了,把那点虚荣心抛掉,才能轻装上阵。目前来说,焕发自己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比别的任何一切都重要。
  
  人之常情,贵在“常”
  
   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一直把我的爱犬当成我的兄弟。一天,它走丢了,我很伤心。从此,我就念念不忘,清明节时还用文言文为它写了一篇传记。之后我就更加怀念,连做作业时都想着它,我是怎么啦?
  阳光男孩
  
  爱犬丢了,感到难过,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与动物在长期相处中建立起来的那种情谊,的确是弥足珍贵的。我很理解你,你对于自己以外的生命有一份体恤甚至悲悯,这说明你颇有人文情怀。与今天许多人自我标榜的所谓“彪悍”或“内心强大”相比,我更欣赏你对于“旧情”的怀念和眷恋。
   但是,这样的感情也应该是适度的,用情太过,解脱不开,挥之不去,既无补于事,还会伤了自己。人之常情,终究还是应停留在“常”的状态,否则就变成非“常”的痴情甚至畸情了。
   当然喽,我觉得我今天所说的这番话恐怕是多余的,因为一方面,你事实上有些文人化地夸大了“念念不忘”的程度(所以用文言文写传记嘛),即便是与妻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东坡老先生,或者是经历了“错,错,错”之爱情悲剧的陆游老夫子,他们的诗词中虽有写不尽的凄楚哀伤,但生活中又何尝真的沉溺其中以泪洗面呢?另一方面,我相信等你看到这则回信时,时间早冲淡了你那片心情的浓度,你只会在很偶然的某一个瞬间,想起那只走失的小狗——这样其实挺好。
其他文献
春末夏初,篱笆边,柳树下,樟树底,总之在靠近树木的地上,会有许多拇指大小的泥孔,这是蝉的幼虫破土而出时留下的。再仔细找找,在低矮的树丛中,还能发现蝉壳。蝉壳的头部有裂缝,大腿前端的钩子牢牢地钩在树枝上,要用力才能摘下。据说,蝉脱壳时要万分专注,若受干扰,非死即残。金蝉脱壳之后,蝉的使命似乎是在夏秋的烈日下,居高吟唱。  捕蝉,是夏天时孩子们兴味十足的一项活动。一个几十厘米深的白色塑料袋,一根几十厘
【摘 要】本文旨在指导学生了解人工制造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和制作小挂钩。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和技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一年级学生在之前科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思考、会动手,本课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参与设计、选材、制作、检验的全过程和设计理念的理解。教师通过聚焦问题来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
坚强直面校园霸凌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朋友吵架了,然后她向我道歉,但我没理她。我们就此冷战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悲剧从此开始。我会无缘无故收到一些纸条,上面写满了侮辱我的话。原本以为只是某人偶尔恶作剧,没想到收到的纸条越来越多,我当时真的感到很无助。我猜想是她所为,但不敢肯定。后来,在同学常去的贴吧里,也有不少说我坏话的帖子。很多人都说那些帖子是她写的,但我不愿意相信。那段时间我老是哭,因为那些坏
初见你时,你一头乱糟糟的棕黄短发,看起来就像深秋里的枯草,笑起来露出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明显就是“坏孩子”模样。我们彼此感到是“同类”,很快就熟络起来。  我们在一起时总是幻想:带着徕卡相机,披着海藻般的长发,身着素色格子衬衫,足蹬匡威帆布鞋,戴上连着苹果播放器的耳机听陈绮贞的音乐,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攒一笔钱去开一家属于我们的藏在深巷里的小店,只卖那种古老的CD……聊完这些,我们自然还是得回到
1936年夏天,法国旅行家雷普所乘船只不幸在海上触礁,他被海浪卷到千岛群岛的一个多山的火山岛——伊都鲁普岛。当时,他身边只剩下一只炊具袋,饥渴万分。正到处找寻食物时,他发现小河里躺着几条腹部朝天的“死鱼”,于是他便把鱼捞上来,架起炊具来煮鱼汤。烧了不久,当雷普迫不及待地揭开锅一看,惊得把锅盖都扔了,原来,正在被煮的死鱼“复活”了,并在锅里的热水中游了起来。要知道,当时锅里的水温至少已达50℃。这景
撞衫  发现女孩们好像都特别介意“撞”——“撞衫”“撞包”什么的……难得休息天出门穿得美美哒,哎呀,迎面走过来的人竟然穿得和自己一样,真讨厌,赶紧躲一躲。要是男生遇到撞衫了,说一句“呦,哥们,今天我们穿的是情侣装么”,然后一笑置之。  不小心撞衫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熊川君:撞衫得看颜值,如果对方穿得比自己难看,那简直就是中了彩票好吗?  @ちたんだえる:我会淡定地走过去,伸出爪子说:“同
1.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3. 语音学上指擦音中气流较弱、摩擦较小、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音。  4. 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5. 南宋诗人叶绍翁诗《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前一句。  6. 指旧的一年刚结束,新的一年刚到来的时候。  7. 过年时的一种民俗活动,起源于古代在门上挂桃符辟邪的风俗。  8. 指区域划分中较小的地域。
我成长在一个特别平凡却也特别温暖的家庭,没有传奇的父母,家里没有几百平方的房子,没有三四辆车子,连电视机也只有两台。  爸爸是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出差很少,应酬不多。爸爸心思很细腻。每次我放学回家一进门,他就把我的书包接过去,顺便递给我一杯水。我感冒了,他会熬姜汤给我喝。我考砸了,他会带我去放风筝,或陪我做点别的事情,放松心情。他会跟着菜谱学做我爱吃的糖醋排骨,也会在妈妈骂我的时候挺身而出,和我一
下雪了  我戴着最爱的红手套  呵着白气  来到爱的花园  我要向这边的伙伴祝福期末大捷  我要跟那边的诗人期许春暖花开  爱的花园无边无际  我的喜悦直冲云霄  碧霄之上 烟火绚烂  我们在爱的花园里  互道一声  新年快乐
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发型都有一套标准,比如男生统一小平头,女生刘海不遮眼。学校还每月一次检查,要是一不小心被查到了,学校老师会亲自动手帮你打理。小伙伴们,你们学校对学生的发型有什么规定或要求?你有没有被老师逮住强迫剃头剪发呀?  Hi!志愿者们  小学时,老师总说“你们是早晨六七点钟的太阳”。那么,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倍儿有精力!所以,让我们跟随雷锋叔叔的脚步,把旺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