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临床较少见,发病率约为3.7/100万,发病年龄多为10~40岁,女性较多见,男女比例约1∶2.该病起病急骤,未及时治疗致死率可达90%[1].TTP发病机制主要由于AD-AMTS13基因突变或产生抗ADAMTS13自身抗体导致ADAMTS13活性降低,体内形成的超大分子量vWF无法被裂解,并通过介导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微血管血栓.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诊断已经由基于临床特征的五联征表现,发展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AHA)和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以及ADAMTS13活性<10%等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2].
其他文献
目的:对湖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无偿献血中ELISA检测抗-HCV阳性标本再进行RIBA和PCR确认,收集确认阳性献血者与HC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以血小板数量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流行病学资料表明,I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