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载体,宿舍文化建设能有效促进校园文化进步。本文阐述了宿舍文化的内涵、建设宿舍文化的意义,探析当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4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宿舍是学生离开家到外求学的“第二个家”,是学生除了教室、图书馆之外的“第三课堂”,是学生间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开展德育建设,在课外进行活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领域。因此,研究学校宿舍文化建设,不仅能有效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校风学风形成,而且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高雅文明、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学习生活环境。
1 宿舍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认识、理念、思想以及遵循的一定规则。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高校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下,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在他们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认识、理念、思想以及所遵循的规则、规范和秩序的总和[1]。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包括:(1)物质文化: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是其他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整个宿舍文化的外在标志;(2)精神文化: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内容;(3)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各种规章制度,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4)行为文化:宿舍成员在宿舍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宿舍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以上四个层次的内容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又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上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2 宿舍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宿舍文化进行合理性引导[2],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观念,指引学生养成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合作、审美、想象、独立判断等方面特质[3]。好的宿舍文化对学生“三观”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2.1 有利于加强学风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刻苦勤奋的生活、学习氛围,有利于宿舍成员的共同成长成才。具体措施包括:在宿舍成立相关的兴趣小组,如化学之家、英语天地等;在日常学习中多开展学分绩点、四六级成绩、所获荣誉等评比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交流预习、听课和复习经验,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以此提高宿舍成员的科学文化素养,营造爱学习、讲学习、比学习的良好宿舍文化氛围[4]。
2.2 有利于形成集体凝聚力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特性。如今的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即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善于掌握书本知识,又要善于跟他人交流合作,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宿舍作为一个小集体,学生在其中交流沟通、彼此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尤其在遇到困难时,更能彰显出集体的力量。在高校宿舍中,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理想追求、个人习惯和价值观念,志趣相投的同学间沟通时,更有惺惺相惜的畅谈,碰撞出灵感和火花,而这些都有利于集体成员的同化与凝聚,为每个学生营造一份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氛围,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2.3 有利于强化归属感
作为学生外出求学的“第二个家”,宿舍能给学生一种归属感。一份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促使大学生能够不断的释放自己潜在的才能和技巧,能够使每位同学都深深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室友之间彼此可以坦诚交流,没有恶性竞争的存在。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大学生许多方面的压力也能得到较好的释放,这种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心理支撑是最为有效的缓解途径,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现状
3.1 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作为其他文化类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不仅是一种实体存在,还蕴涵着一定审美意向和价值意向的物态文化,主要包括基本设施、整体布局、周围环境、室内陈设等方面。由于同宿舍的同学通常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在以学生自发自愿为主的宿舍基本设施建设上,主要依靠学生本身的习惯、性格和爱好而自然形成。有的宿舍成员比较活泼,倾向于将寝室装扮、美化使其具有十足的个性;有的则更喜欢保留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随着电脑、手机等各种数字化产品在大学生中大量普及,有的宿舍成员整日沉浸在网络世界里,沉迷于网络游戏,忽略了学习、交流,以至荒废学业。对网络的过于依赖还会导致造成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宿舍环境卫生差等不良现象。
3.2 精神文化方面
从大学生在宿舍的主要精神文化来看,基本上是健康合理的,符合青年的特点和需求,但也存在一些灰色潜流[3]。就目前来说,虽然众多高校都拥有一整套学习宿舍管理规定,但是由于实际实行时的局限从而产生的效果与理想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普遍存在群体的“懒散现象”、消极的“夜沙龙现象”、超前的“情爱现象”、应取缔的“烹饪现象”、经商现象、名目繁多的“搓请现象”等宿舍文化不良现象,造成不健康、不谐调的宿舍气氛。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4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宿舍是学生离开家到外求学的“第二个家”,是学生除了教室、图书馆之外的“第三课堂”,是学生间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开展德育建设,在课外进行活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领域。因此,研究学校宿舍文化建设,不仅能有效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校风学风形成,而且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高雅文明、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学习生活环境。
1 宿舍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认识、理念、思想以及遵循的一定规则。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高校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下,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在他们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认识、理念、思想以及所遵循的规则、规范和秩序的总和[1]。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包括:(1)物质文化: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是其他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整个宿舍文化的外在标志;(2)精神文化: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内容;(3)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各种规章制度,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4)行为文化:宿舍成员在宿舍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宿舍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以上四个层次的内容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又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上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2 宿舍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宿舍文化进行合理性引导[2],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观念,指引学生养成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合作、审美、想象、独立判断等方面特质[3]。好的宿舍文化对学生“三观”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2.1 有利于加强学风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刻苦勤奋的生活、学习氛围,有利于宿舍成员的共同成长成才。具体措施包括:在宿舍成立相关的兴趣小组,如化学之家、英语天地等;在日常学习中多开展学分绩点、四六级成绩、所获荣誉等评比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交流预习、听课和复习经验,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以此提高宿舍成员的科学文化素养,营造爱学习、讲学习、比学习的良好宿舍文化氛围[4]。
2.2 有利于形成集体凝聚力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特性。如今的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即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善于掌握书本知识,又要善于跟他人交流合作,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宿舍作为一个小集体,学生在其中交流沟通、彼此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尤其在遇到困难时,更能彰显出集体的力量。在高校宿舍中,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理想追求、个人习惯和价值观念,志趣相投的同学间沟通时,更有惺惺相惜的畅谈,碰撞出灵感和火花,而这些都有利于集体成员的同化与凝聚,为每个学生营造一份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氛围,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2.3 有利于强化归属感
作为学生外出求学的“第二个家”,宿舍能给学生一种归属感。一份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促使大学生能够不断的释放自己潜在的才能和技巧,能够使每位同学都深深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室友之间彼此可以坦诚交流,没有恶性竞争的存在。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大学生许多方面的压力也能得到较好的释放,这种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心理支撑是最为有效的缓解途径,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现状
3.1 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作为其他文化类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不仅是一种实体存在,还蕴涵着一定审美意向和价值意向的物态文化,主要包括基本设施、整体布局、周围环境、室内陈设等方面。由于同宿舍的同学通常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在以学生自发自愿为主的宿舍基本设施建设上,主要依靠学生本身的习惯、性格和爱好而自然形成。有的宿舍成员比较活泼,倾向于将寝室装扮、美化使其具有十足的个性;有的则更喜欢保留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随着电脑、手机等各种数字化产品在大学生中大量普及,有的宿舍成员整日沉浸在网络世界里,沉迷于网络游戏,忽略了学习、交流,以至荒废学业。对网络的过于依赖还会导致造成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宿舍环境卫生差等不良现象。
3.2 精神文化方面
从大学生在宿舍的主要精神文化来看,基本上是健康合理的,符合青年的特点和需求,但也存在一些灰色潜流[3]。就目前来说,虽然众多高校都拥有一整套学习宿舍管理规定,但是由于实际实行时的局限从而产生的效果与理想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普遍存在群体的“懒散现象”、消极的“夜沙龙现象”、超前的“情爱现象”、应取缔的“烹饪现象”、经商现象、名目繁多的“搓请现象”等宿舍文化不良现象,造成不健康、不谐调的宿舍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