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液外渗在临床工作中是难以避免的,其关键是要及时发现,恰当处理,这样就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原 因
休克病人由于血循环量不足微循环灌注失衡,血管壁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通透性增加,加之输液通道维持时间较长,局部肿胀是常见的。 即是针头未脱出血管,若超过24小时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这种情况往往是局部较均匀的肿胀,若不仔细的观察是不易发现的。尤其是用升压药、血管活性药、高渗糖、甘露醇或者化学刺激性的药物,易使血管痉挛,血液滞留,致血液不能及时向近心端流入。加之休克病人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致血循环丧失了原来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造成通透性增加。 同时由于反复的穿刺损伤血管, 血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导致循环受阻局部压力增高而外渗;穿刺失败、针头固定不牢、致穿破血管壁藥液外渗;同时输入大量的碱性药物使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而外渗。
处 理
输液局部皮肤冰冷是液体外渗的先兆,如发现外渗立即给予处理;如药物对组织刺激小容易吸收的用95%酒精或50%的硫酸镁湿敷,轻者3~4小时红肿消退,重者6~12小时减轻或恢复。如血管活性药物外渗时,可用5mg酚妥拉明加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闭,再用0.5%的654-2敷料湿敷,2~3小时内消退,6~12小时恢复正常。如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入。用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防止局部疼痛,坏死。也可以用2%的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对甘露醇、高渗糖、化疗药、血管活性药外渗时严禁热敷,如局部冰冷或紫红色,立即用0.02%雷其丁在无菌技术下行皮下浸润封闭,后将患肢抬高。必要时2~4小时重复1次,直至恢复。
预 防
首先应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正确地 选择静脉和有计划地使用静脉。提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针头避免血管损伤。针头固定稳妥,以防滑出血管,避免使用血运较差的血管或病变部位,不选择肌腱或大血管的表面。并注意肢体抬高利于 回流,避免同一部位重复穿刺,同时要熟悉注射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适当稀释药物的浓度及注意输液速度。如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小时交替使用,以防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加。使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必需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时方能滴入药物。加强工作责任心及无菌观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局部封闭与禁忌热敷的机理
①休克病人用升压药都有直间或间接兴奋α及β受体的作用,如这类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强烈痉挛,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雷其丁是α受体阻断剂使β受体减轻而β受体作用占主导地位,可减轻局部症状。②局部封闭对原有的液体有冲淡稀释作用,可减轻高浓度的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减轻因疼痛引起的局部组织血管痉挛,也可减轻休克时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③热敷局部目的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促进吸收。但有时适得其反,因局部血管在α受体的作用下收缩力大于热敷的血管收缩力,经热敷后,反而使局部对药物的吸收增加,更加剧α受体的兴奋作用,缺血缺氧加剧,所以升压药外漏时禁热敷;尤其休克病人皮肤对热冷的敏感性下降,加之局部组织肿胀后神经敏感性下降,热敷易发生烫伤、起泡、溃烂、坏死。如发现皮肤苍白或紫红色热敷则极易坏死。
原 因
休克病人由于血循环量不足微循环灌注失衡,血管壁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通透性增加,加之输液通道维持时间较长,局部肿胀是常见的。 即是针头未脱出血管,若超过24小时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这种情况往往是局部较均匀的肿胀,若不仔细的观察是不易发现的。尤其是用升压药、血管活性药、高渗糖、甘露醇或者化学刺激性的药物,易使血管痉挛,血液滞留,致血液不能及时向近心端流入。加之休克病人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致血循环丧失了原来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造成通透性增加。 同时由于反复的穿刺损伤血管, 血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导致循环受阻局部压力增高而外渗;穿刺失败、针头固定不牢、致穿破血管壁藥液外渗;同时输入大量的碱性药物使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而外渗。
处 理
输液局部皮肤冰冷是液体外渗的先兆,如发现外渗立即给予处理;如药物对组织刺激小容易吸收的用95%酒精或50%的硫酸镁湿敷,轻者3~4小时红肿消退,重者6~12小时减轻或恢复。如血管活性药物外渗时,可用5mg酚妥拉明加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闭,再用0.5%的654-2敷料湿敷,2~3小时内消退,6~12小时恢复正常。如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入。用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防止局部疼痛,坏死。也可以用2%的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对甘露醇、高渗糖、化疗药、血管活性药外渗时严禁热敷,如局部冰冷或紫红色,立即用0.02%雷其丁在无菌技术下行皮下浸润封闭,后将患肢抬高。必要时2~4小时重复1次,直至恢复。
预 防
首先应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正确地 选择静脉和有计划地使用静脉。提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针头避免血管损伤。针头固定稳妥,以防滑出血管,避免使用血运较差的血管或病变部位,不选择肌腱或大血管的表面。并注意肢体抬高利于 回流,避免同一部位重复穿刺,同时要熟悉注射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适当稀释药物的浓度及注意输液速度。如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小时交替使用,以防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加。使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必需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时方能滴入药物。加强工作责任心及无菌观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局部封闭与禁忌热敷的机理
①休克病人用升压药都有直间或间接兴奋α及β受体的作用,如这类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强烈痉挛,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雷其丁是α受体阻断剂使β受体减轻而β受体作用占主导地位,可减轻局部症状。②局部封闭对原有的液体有冲淡稀释作用,可减轻高浓度的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减轻因疼痛引起的局部组织血管痉挛,也可减轻休克时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③热敷局部目的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促进吸收。但有时适得其反,因局部血管在α受体的作用下收缩力大于热敷的血管收缩力,经热敷后,反而使局部对药物的吸收增加,更加剧α受体的兴奋作用,缺血缺氧加剧,所以升压药外漏时禁热敷;尤其休克病人皮肤对热冷的敏感性下降,加之局部组织肿胀后神经敏感性下降,热敷易发生烫伤、起泡、溃烂、坏死。如发现皮肤苍白或紫红色热敷则极易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