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大学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愿参与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或者即使有很高的积极性,却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说的积极性和兴趣。本文在指出现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丰富教学形式、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等实际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口语;问题;策略
【中国分类号】H31
Abstract: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learning spoken English university, most students do not want to participate in oral classroom training activities, or even if there are highly motivated, but do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properly, over time, it does not say that the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noted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n practical aspects of teaching in the form of a rich,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一、口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1. 羞于开口、缺乏自信
尽管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提高口语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张开嘴说,但还是有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信心而羞于开口。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提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语言信息中并将其完全吸收。如果学习者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自信心、自尊心,却表现出很强的焦虑感,那他的情感过滤就会导致相当数量的信息被过滤掉。所以,害羞、自卑心理常导致学生主动放弃口语表达的机会。
2.缺少英语语境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对于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文进行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而在课堂上,学生又往往是被动的进行操练。久而久之,他们便缺乏口语表达的动机与目的,从而也就对口语学习丧失兴趣。
3.汉语定式思维影响
受汉语思维模式影响,大多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都会先翻译成汉语理解,再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很明显,这种母语思维的应用制约了英语思维的发展。如果始终以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讲英语,就难免会讲一口“中国式英语”,很难达到正确流利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解决口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 热身
在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中,花10分钟热身,让每个同学开口讲英语是重中之重。课前的热身能够调动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高昂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摆脱课下烦躁松散的状态,进入一个英语交流的环境。练习的内容也可以千变万化,一些绕口令或者是名言警句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在练习语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练习的知识性。此外,所有的练习都要遵循一个标准,那就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大声朗读。发生读音错误时,老师可以现场纠正。朗读准确优美时,教师也要毫不吝啬的竖起大拇指。不要以为大学生对此毫不在乎,他们会因为一个大拇指而兴奋一节课。
2.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常见活动形式。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马兰,2005)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沟通策略能力,又有助于提高交际能力。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小组人数,一个是组合依据。小组的人数一般是控制在3-5人。小组人数过多的话, 不利于组内成员协调达成一致;小组人数过少的话,组内成员在个性、技能、背景的差异会不明显,就很难实现预期效果。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的基本原则是组内成员在个人的口语水平、学习技能、交流能力等方面要有差异性,从而具有互补性,共同提高;而各个小组之间要存在相似性,以便教学的开展和全班整体水平的协调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Schunk的有效榜样理论,可以按照学生入学的英语成绩和开学前两次课对学生口语水平的大致了解,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将近一半的学生为普通生,大约4分之一的学生为榜样生,另外4分之一的学生为待提高生,即口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组4-5人,一名榜样生担任组长,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组织小组活动;一名待提高生担任副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协助组长完成任务;其余2-3名普通生担任组员。每次课会安排一个小组代替教师,负责20分钟左右的教学工作。在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各成员都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而且这种组内发言﹑组内纠错的方式使学生感到很放松,他们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注视下自由地发挥想象,愉快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也解决了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的问题。也就是说,多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焦虑,学生吸收和理解的信息自然会更多。实践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中小学生。(王初明、周保国,2008) 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榜样生表现出来非凡的领导才能,起到了榜样的带头作用;待提高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达的欲望,表现出很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而普通生则在小组活动中积极配合,稳步提高,表现出超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3.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方法指通过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根据威利斯提出的任务型教学实施的理论框架,任务型教学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前任务、任务环和任务完成后的反思。(Willis,1996) 在任务前的设计和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让学生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意识到这些语言知识将和接下来的任务紧密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任务难度。 难度太小,会让学生因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兴趣;难度太大,会让学生因完成不了而失去自信。任务环阶段由任务、筹划和汇报组成。(Willis,1996) 在此阶段,教师细化所布置的任务,学生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并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在全班口头展示他们的完成情况。任务完成后的反思指的是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总。
其实,之前提到的合作学习小组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模拟训练所进行的活动都是对这一教学方法很好的诠释。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解释。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绝对没有万能的方法,因为情况不同,方法也要随着改变。实践中可将多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兰。合作学习[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 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Longman,1996.
3. 王初明、周保国等。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概念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介绍:张帅,女,讲师,1982年2月,硕士,从事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英语教育。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口语;问题;策略
【中国分类号】H31
Abstract: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learning spoken English university, most students do not want to participate in oral classroom training activities, or even if there are highly motivated, but do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properly, over time, it does not say that the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noted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n practical aspects of teaching in the form of a rich,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一、口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1. 羞于开口、缺乏自信
尽管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提高口语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张开嘴说,但还是有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信心而羞于开口。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提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语言信息中并将其完全吸收。如果学习者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自信心、自尊心,却表现出很强的焦虑感,那他的情感过滤就会导致相当数量的信息被过滤掉。所以,害羞、自卑心理常导致学生主动放弃口语表达的机会。
2.缺少英语语境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对于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文进行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而在课堂上,学生又往往是被动的进行操练。久而久之,他们便缺乏口语表达的动机与目的,从而也就对口语学习丧失兴趣。
3.汉语定式思维影响
受汉语思维模式影响,大多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都会先翻译成汉语理解,再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很明显,这种母语思维的应用制约了英语思维的发展。如果始终以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讲英语,就难免会讲一口“中国式英语”,很难达到正确流利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解决口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 热身
在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中,花10分钟热身,让每个同学开口讲英语是重中之重。课前的热身能够调动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高昂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摆脱课下烦躁松散的状态,进入一个英语交流的环境。练习的内容也可以千变万化,一些绕口令或者是名言警句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在练习语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练习的知识性。此外,所有的练习都要遵循一个标准,那就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大声朗读。发生读音错误时,老师可以现场纠正。朗读准确优美时,教师也要毫不吝啬的竖起大拇指。不要以为大学生对此毫不在乎,他们会因为一个大拇指而兴奋一节课。
2.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常见活动形式。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马兰,2005)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沟通策略能力,又有助于提高交际能力。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小组人数,一个是组合依据。小组的人数一般是控制在3-5人。小组人数过多的话, 不利于组内成员协调达成一致;小组人数过少的话,组内成员在个性、技能、背景的差异会不明显,就很难实现预期效果。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的基本原则是组内成员在个人的口语水平、学习技能、交流能力等方面要有差异性,从而具有互补性,共同提高;而各个小组之间要存在相似性,以便教学的开展和全班整体水平的协调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Schunk的有效榜样理论,可以按照学生入学的英语成绩和开学前两次课对学生口语水平的大致了解,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将近一半的学生为普通生,大约4分之一的学生为榜样生,另外4分之一的学生为待提高生,即口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组4-5人,一名榜样生担任组长,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组织小组活动;一名待提高生担任副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协助组长完成任务;其余2-3名普通生担任组员。每次课会安排一个小组代替教师,负责20分钟左右的教学工作。在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各成员都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而且这种组内发言﹑组内纠错的方式使学生感到很放松,他们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注视下自由地发挥想象,愉快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也解决了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的问题。也就是说,多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焦虑,学生吸收和理解的信息自然会更多。实践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中小学生。(王初明、周保国,2008) 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榜样生表现出来非凡的领导才能,起到了榜样的带头作用;待提高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达的欲望,表现出很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而普通生则在小组活动中积极配合,稳步提高,表现出超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3.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方法指通过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根据威利斯提出的任务型教学实施的理论框架,任务型教学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前任务、任务环和任务完成后的反思。(Willis,1996) 在任务前的设计和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让学生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意识到这些语言知识将和接下来的任务紧密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任务难度。 难度太小,会让学生因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兴趣;难度太大,会让学生因完成不了而失去自信。任务环阶段由任务、筹划和汇报组成。(Willis,1996) 在此阶段,教师细化所布置的任务,学生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并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在全班口头展示他们的完成情况。任务完成后的反思指的是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总。
其实,之前提到的合作学习小组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模拟训练所进行的活动都是对这一教学方法很好的诠释。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解释。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绝对没有万能的方法,因为情况不同,方法也要随着改变。实践中可将多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兰。合作学习[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 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Longman,1996.
3. 王初明、周保国等。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概念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介绍:张帅,女,讲师,1982年2月,硕士,从事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英语教育。